黑蓝论坛
标题: 一畦地 [打印本页]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2
标题: 一畦地
一畦地
这小块地,已经被收拾
整齐:从卷曲变得琐碎、平坦
沉浸于自身的潮湿和想象力。
一个没有画过图表的人,将它的界线
拉得笔直,比井水还清晰——
互不干扰的区域:白菜静静被日光雕刻
竹架缠绕着苦瓜谨慎的卷须。
芥菜,不知为什么,被萝卜围了起来
如果不是看见,黑土上暴露的
一截白色的根茎,我差点就
将它们混在一起。紧缩的圈子,维持着什么秩序?
齐肩的菊芋,留在斜边上
顶着庞大的锥形花序:米黄色花的小齿轮。
透明的甲虫沿着茎和叶脉
爬行——带着梦见金矿的激情。
胖乎乎的毛虫,变成飞蛾前,愚蠢而残忍。
紧贴枝梗,绿斑纹蜥蜴,垂着长尾巴
暗淡的眼,转动这空间,瞥见
我可疑的人形……虚空里,蛛网银光闪烁
红蜻蜓,正在变成摇摆的尸体。
很快,断墙边,成片的路鸦酸
从四瓣的小圆叶上
开出蓝花。有鳞片,可以入药的球根
隐藏着。十月微凉,那么多蛱蝶
从所有事物的空隙里飞出,振翅,一点点地
将日光缝起来。尖锐的虹吸管
刺进花蕊,那令它们晕眩,甜美的汁液
在泥土上消失得多么快!
两只麻雀嬉戏,从清洁的屋脊
以卵石的速度,掉进灌木丛,只剩下叶片颤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5 0:13:43编辑过]
作者: 小宽 时间: 2007-8-4 13:22
色彩斑斓
张力十足
作者: 6437 时间: 2007-8-4 13:22
"十月微凉,那么多蛱蝶
从所有事物的空隙里飞出,振翅,一点点地
将日光缝起来"
对细微的感知趋于极致
你好象有对植物和细小动物的偏好(本诗大概有六种植物和六种动物)
特别是 蜥蜴 蜻蜓 蛱蝶 甲虫
有时候觉得这些太密了,反而使诗歌显得清晰,从而产生重复感
所以我喜欢你写的小的,隐晦但自然的,有时候真的是莫名其"妙"的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2
以下是引用6437在2004-11-3 9:33:08的发言:
"十月微凉,那么多蛱蝶
从所有事物的空隙里飞出,振翅,一点点地
将日光缝起来"
对细微的感知趋于极致
你好象有对植物和细小动物的偏好(本诗大概有六种植物和六种动物)
特别是 蜥蜴 蜻蜓 蛱蝶 甲虫
有时候觉得这些太密了,反而使诗歌显得清晰,从而产生重复感
所以我喜欢你写的小的,隐晦但自然的,有时候真的是莫名其"妙"的
是有点偏爱,一直会留心观察这些东西。
作者: 6437 时间: 2007-8-4 13:22
我也喜欢,但很多植物叫不出名称
再看看,还是蛮喜欢这首的 你的诗都有一种莫名的精致与从容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2
多谢。这种精致可能也是我的问题所在
作者: 莨 时间: 2007-8-4 13:22
有两点感觉,随便说说,你来参考:
·我比较喜欢其中的细致和敏感,不带有方向性(实际上是我化的方向)的光芒
·此前看过别人写过的昆虫诗集,对那个人的印象是:他的文章几乎不是用诗的语言来完成的,但此人对于此昆虫的研究远远超越了爱好,本身已经是一门学问了,在这里我不由得疑问了:我化的世界不是不好,就像鲨鱼的故事不是不好,很好的故事,但我个人却对鲨鱼的人性化有些“厌倦”,当然在介入点上,他们和它们会达到普遍的“真实”。
那个人他把他的研究经历或者说自己的生活和普通人的目光和生存形态融进了那个昆虫以及昆虫所扩充的世界,是有天气性的,季节性的,一步步接近一个真正的虫子,而实际上他的文字已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
·最近看到你写过的几篇,觉得有新鲜感。其中的“现实”感也许需要你进一步的感悟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3 15:51:43编辑过]
作者: 2Tigers 时间: 2007-8-4 13:22
尖锐的眼,田园不是田园。
作者: 杨铁军 时间: 2007-8-4 13:22
不错,很喜欢这首诗,有些地方让我想到农业时代的席亚兵。
有些细节我觉得还可以推敲,比如,“比井水还清晰“,“从所有事物的空隙里飞出”,另外有些句子换行处似乎应该有逗点。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22
哈代就是昆虫爱好者,有显微镜一样的眼睛。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22
忘记了是谁的诗句, 说“我诗歌的声音迷惑了蜥蜴”, 好像是曼德尔斯塔姆。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2
以下是引用王敖在2004-11-4 3:31:09的发言:
哈代就是昆虫爱好者,有显微镜一样的眼睛。
哦,一直想找他的诗集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2
以下是引用莨在2004-11-3 11:50:45的发言:
有两点感觉,随便说说,你来参考:
·我比较喜欢其中的细致和敏感,不带有方向性(实际上是我化的方向)的光芒
·此前看过别人写过的昆虫诗集,对那个人的印象是:他的文章几乎不是用诗的语言来完成的,但此人对于此昆虫的研究远远超越了爱好,本身已经是一门学问了,在这里我不由得疑问了:我化的世界不是不好,就像鲨鱼的故事不是不好,很好的故事,但我个人却对鲨鱼的人性化有些“厌倦”,当然在介入点上,他们和它们会达到普遍的“真实”。
那个人他把他的研究经历或者说自己的生活和普通人的目光和生存形态融进了那个昆虫以及昆虫所扩充的世界,是有天气性的,季节性的,一步步接近一个真正的虫子,而实际上他的文字已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
·最近看到你写过的几篇,觉得有新鲜感。其中的“现实”感也许需要你进一步的感悟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3 15:51:43编辑过]
你指的好象是法布尔的《昆虫记》吧。虽然是用散文体写的,但很多地方接近于诗。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22
不错。这个比原来的有变化。你的作品中有一种强烈的离心力,你肯定是个不喜欢集体的家伙
哈哈
要慢慢看。不过凭粗浅的第一阅读印象,似乎象我昨天看到的一个女人:没有腰。腰在我看来很关键——它在要求束缚和妩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4 13:38:38编辑过]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2
对于集体有逃避倾向,虽然是逃不掉的。没腰一说有意思,没腰节,也就不够摇曳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1 23:15:52编辑过]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22
其实我说的还是词语不要太雕琢了的意思。粗鄙一些我个人觉得要好一点——对精致而言。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2
前面我也说到这个。这种对词语的取向已经形成,如果形成了框框,打破它可能还是需要时间
作者: 2Tigers 时间: 2007-8-4 13:22
这一手并不觉得词语上的雕琢,腰身一说也许是习惯了要有高潮才接近完美。
这是手好诗。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2
以下是引用2Tigers在2004-11-5 22:51:19的发言:
这一手并不觉得词语上的雕琢,腰身一说也许是习惯了要有高潮才接近完美。
这是手好诗。
多谢。二十月是指段与段之间少了点变化吧。头像这小女孩蛮可爱
作者: 2Tigers 时间: 2007-8-4 13:23
以下是引用陈舸在2004-11-8 22:48:40的发言:
头像这小女孩蛮可爱
所以养小囡也不错嘛.[em12]
作者: 阿呆 时间: 2007-8-4 13:23
你写这种诗老喜欢和性达成默契,我还是认为《林中路》最好。
作者: 上善若水 时间: 2007-8-4 13:23
一
弃
地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7
原诗中的“山芋”应为“菊芋”,麦冬应为“路鸦酸”(俗名,学名无法查证),我把它们搞混了,改过来。
作者: 宗臣 时间: 2007-8-4 13:27
细腻哈。
作者: dulcetliu 时间: 2007-8-4 13:27
喜欢第三段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8-4 13:27
阴郁的想象力
被时光雕刻
色情的白根茎
孤寂的激情
陈舸,我对这些句子心存疑虑。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27
同意赵松的观点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7
老赵的意见要考虑一下。
作者: 何兮 时间: 2007-8-4 13:27
你还是这么细腻!
作者: 米单 时间: 2007-8-4 13:27
很清晰的感觉。
作者: 蚕宝宝 时间: 2007-8-4 13:27
这小块地,已经被收拾
整齐:从卷曲变得琐碎、平坦---琐细,平坦,与整齐重复
沉浸于自身的潮湿和想象力。----意义不大
一个没有画过图表的人,将它的界线
拉得笔直,比井水还清晰——----拉得笔直,与收拾整齐重复。
互不干扰的区域:白菜静静被时间雕刻----清晰,互不干扰稍微重复。雕刻时光?
竹架缠绕着苦瓜谨慎的卷须。----卷须与卷曲重复。整句话有问题
芥菜,不知为什么,被萝卜围了起来
如果不是看见,黑土上暴露的
一截白色的根茎,我差点就
将它们混在一起。紧缩的圈子,维持着什么秩序?----问句还好
齐肩的菊芋,留在斜边上---留?
顶着完美的锥形花序:米黄色花的小齿轮。---用顶字吗?完美?
透明的甲虫沿着茎和叶脉
爬行——带着梦见金矿的激情。
胖乎乎的毛虫,变成飞蛾前,愚蠢而残忍。
紧贴枝梗,绿斑纹蜥蜴,垂着长尾巴
暗淡的眼,转动这空间,瞥见----视网膜里的败笔
我可疑的人形……虚空里,蛛网银光闪烁
红蜻蜓,正在变成摇摆的尸体。----惊讶。整段稍琐碎
很快,断墙边,成片的路鸦酸---成片?
从四瓣的小圆叶上
开出蓝花。有鳞片,可以入药的球根----片?说明书?
隐藏着。十月微凉,那么多蛱蝶
从所有事物的空隙里飞出,振翅,一点点地
将日光缝起来。尖锐的虹吸管
刺进花蕊,那令它们晕眩,甜美的汁液---尖和刺重复
在泥土上消失得多么快!
两只麻雀嬉戏,从清洁的屋脊
以卵石的速度,掉进灌木丛,只剩下叶片颤动。---卵石的速度?一切归于平静?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7
怎么让我想起蚕吃桑叶了
作者: 蚕宝宝 时间: 2007-8-4 13:27
饿了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7
开出蓝花。有鳞片,可以入药的球根----片?说明书?
准确来说,应是鳞状球茎。
顶着完美的锥形花序:米黄色花的小齿轮。---用顶字吗?完美?
顶字我觉的不错,完美还需要斟酌
作者: 蚕宝宝 时间: 2007-8-4 13:27
与齐肩重复了;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9 22:06:49编辑过]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7
我觉的这里面还有点呼应呢,没问题
作者: 蚕宝宝 时间: 2007-8-4 13:27
“留在斜边上”之前可以
作者: 祢衡 时间: 2007-8-4 13:28
昏,蚕该吃桑叶而不是诗页
你找错食物了了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28
老陈,你需要很大的改变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8
最近在修订旧作,想的也是这个问题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28
哈哈,这两天都在和朋友吃告别饭,酒兴上来胡诌几句。
作者: 莨 时间: 2007-8-4 13:28
蛮喜欢结尾的,前面似乎是冷光:)。
从所有事物的空隙里飞出——这句总觉得在这些自然之物中别着。直接些似乎更好。或者,其中的“我退出”,或者,不做旁观者。我记得休斯的鹰等诗歌,吸引人的就是其中锐利的生命力和自然万物的形扩。说到底,诗歌无论写什么,除了其中的乐趣,仍然是一个人抒情的转换,其中的可贵地保有fantasy的特点,我想时光的飞逝,似乎将会把另一首隐藏的《一畦地》带来的。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8
从所有事物的空隙里飞出——这一句是个人极真切的感觉,物象间或许有更为隐蔽的关系。说到休斯,他那首《七愁》真是美妙之作。“另一首隐藏的《一畦地》”,这也说得甚妙。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