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八十后,过早闪光的希望 [打印本页]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07-8-4 13:02
标题: 八十后,过早闪光的希望
八十后,过早闪光的希望
  
  
    碰上这个时代,不知是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作为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我们一样经历着磨练,却再不是来自政治上的压迫以及后来的自由放纵,更不会是白话文返古,而是对于急切渴求名利渴求成功的焦急。当媒介深入渗透在每个行业,宣传的力量变得面目狰狞又似和蔼可亲,我感到自己身后的危险。像是个陷阱,引诱人跌入。你能功成名就,也能遗臭万年,还有些默默无闻的。每个八十后的人变得都那么积极那么骄傲那么敢于拼搏,出名、出书,大家都踊跃的出售自己和自己的作品,我们出没在各个山头,发帖回帖。大一点的貌似深沉,俨然一副大人做派(作家之流?),小几岁的出口必“偶”,都想着早日出头。张爱玲的书可以不读,她的名言每个八十后写手都差不多知道了,出名要趁早。
  每个人都想变得漂亮,自己漂亮,文字漂亮。看上去一切正常。
    左手让我写创刊语的时候我就在想,要不要说点好听的。比如夸夸谁再夸夸谁,又或者有些莫名其妙产生的嫉妒情绪,不点名的讽刺羞辱个别人几句。倒也想过,发现自己也不是个好东西后,作罢。说点进步的,说点欣欣向荣粉饰太平的,说点她好我也好的,说点世界迟早是我们的,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这不就高潮结尾事后烟了么可远没这么简单,谁也不会放弃一次指桑骂槐发泄私欲的机会。
  
    整个八十后写手群似乎都在骄傲,个人的自己满足,整体的被其他年代的人羡慕。哦,我们写的文章被人夸过被杂志刊登过被出版社出过。因为我们年轻。年轻的人有福了。常会发生这么一段对话。
    B1:这篇文章写的不错啊……
    B2:是啊,不错,作者是8X年生的……”
    B1:8X年?!不像,真不像,这么年轻写出的东西就这么沉稳,真是少年有为……
    这就是骄傲的理由和力量。相信大部分八十后写手都听过类似的话,包括我。我毫不掩饰自己听完后的得意与高兴,没有谁会。我们就是希望。年轻就是希望。
  
    但我们是什么的希望呢?是自己的希望还是文学的希望。不谈文学的希望吧,这词太他妈虚,这个年代就没有高尚的希望落脚之处了。
  
    网络的作用巨大。病毒、爱情都在此传播的捷径,当然文字也不例外。在七十年代作家还没写出天才作品之前,八十后写手就来拣金子了,因为不会有论坛上写着“文盲与狗不得入内”这种话。坛子这么多,人这么多,又可以随便进,我又是最年轻的型号。我不入,谁入?就等着被夸吧,没被夸的就先夸夸别人,被夸的就狂并谦虚着。拉几个同辈人做朋友,做个小论坛,坛名必有“八十”俩字,告诉来者:老子是八十年代生的。
    我夜夜睡不着觉,担心自己突然老了,或者被谁窃取了身份证换成七十年代生的,更害怕的是,“九十年代”明天就降临怎么办?以年代划分文字是种极端可笑的办法,年代划分文字应该先具有时代意义,再划分。“八十后”却还没产生意义之前就被下了定义。也许,这就是时代意义,但肯定不是文学本身的,而是媒介的力量。当媒介深入渗透每个行业,“八十后”顺理成章的同“七十年代作家”分一杯羹。这很像我家乡的一个事儿。我市下属一个镇改县,我市跟更改成了区。可地方还那么大,一切都没变。
  
    出书。中国文盲越来越少了,大家需要阅读解闷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出书也是八十后写手任务,责任,义不容辞的。其次,才是自己写的是否足够好。这么说可能太伤感情了,毕竟自己的字让更多的人看到是件好事。但看看市面上卖着的书,印着年轻朋友名字的书的内容,有不嗤之以鼻的么?仅有的那几本看着不错的书还为人问津。亲爱的八十后朋友并兄弟,想没想过出本好看的灭灭这垃圾文字?可谁比谁又不垃圾呢?因为年轻,出书才有噱头,被一小拨人称赞肯定不如被全国人民称赞的好。出名不能阻止你长大和衰老,相反催化剂一样使你快速长大衰老。难能可贵的东西丢了也不可惜,还不如一本写的臭极的小说。最后属于年轻时候的一点青春和那本破书全压了桌子角。感慨了,原谅我的年轻疏忽(借此机会也请一并原谅其他不足与少许刻薄,下不复述)。
    出书本也不是坏事,八十后能出书的不少,出了书的也不少。遗憾的是八十后写手还没写出能称得上好的文字,在夸赞八十后写的好的时候,太注重的是我们的年纪与文字,往往这个又是原谅我们文字不足的最好理由。
    原谅代表放纵,我们以此故作高深,拿出篇头巨大看似风卷残云的文字,赢几句得体的夸奖沾沾自喜,其实败絮其中;
    原谅代表关心,我们以此感激,继续各自文风各自追求,更小心更大胆的钻研;
    原谅代表忽略,我们以此卖弄,骚姿弄首。
    原谅代表我们,因为我们年轻,我们是八十后,一群要衰老还未衰老的“孩子”(这俩字真让人受不了,这句话写着也直犯恶心,可谁让我们就这么叫嚣着呢,在嘴上或在心里)。
    好在这三种情况下,八十后写手还都卖力,都挤得出文字,好的坏的。在这儿我不提我喜欢的朋友们的名字,也不说那些叫人厌恶的对象。就像许多八十后写手常在写“八十后”评论文字里找自己的名字一样。我懒得干这个。差不多八十后写手也就分成这三种。我对兄弟说,我若是附上一些人的名字,肯定炸窝。他说你提呗,我告诉他若说下去文章就没完没了了。早想骂人了。
  
    也问自己,八十后有什么。现在都他妈玩个性的年代了。也没看见真有“八十后写手”张牙舞爪迅猛到什么地步,现有的好写手也是有自己中意的作家和模仿对象,天赋使这些人比其他愚蠢者能更早更深领悟到大师的能量。能以创造者身份命名的“天才”还未出现,也许在上小学看马尔克思。有的只是媒体运作下的合成物,有的只是在等,等待合成。这些也没什么,时间一到,虚假者自然退后,而真正能写出好文甚至能鼎立于世界文坛的少年们,一边写作也一边等待和寻找机会。出名要趁早,这迫切的心情难道不会影响些什么?没有独特的视角,没有,只有诱人的利害关系。标榜的个性都是前人已创造的,学而实习之即可。文学出现“八十后”和将来肯定冒出来的“九十后”就有些荒谬,我们太早戴上了光环。在上个世纪出生的人缺少的这份幸运难道不是另一种幸运?不得而知。我们还没来到的黄金时代已经蠢蠢欲动,我在这儿倚老卖老的杞人忧天可能有些多余。
    这肯定不是篇好的贺词,也绝不是个谶语提前埋葬这一代人将要带来的辉煌。作为八十后一员,作为历史中必然存在的阶段,让自己稍微清醒也不是坏事。 就此收笔。没什么好看的,因为我没提你名字没夸你小说。 而更多的人能知道自己,恰恰又是八十后想做到的,不管使用什么手段。
  
  
  
  
作者: 东今    时间: 2007-8-4 13:02
很实在。呵。
评的挺到位的,事实也确实如此。
出名要趁早,不避讳……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8-4 13:02
对于一个写作的人而言,他出生的年代,什么也代表不了。因为事实早已证明,好的作家所达到高度几乎总是能够超越他身处的那个时代的。中国古人喜欢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就总是有人忙于正名冠名,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市场化传媒化的时代,利益趋动之下,逐名求名炒名的事,太多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广告效应意味着什么,而真正要安心写好自己的作品的人,真是少之又少。中国的事,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极端的保守到极端的放纵,从极端的封闭到极端的开放,从极端的政治狂热到极端的物欲狂热,从极端地盲从到极端的不相信一切,我们看到只有无休止的动荡和摇摆,是长期失衡的心理状态,这样看下来,似乎可以乐观一些地说,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比过去健康很多的时代为期不远了,或许需要十年吧。从这一点上考虑,我始终认为,七八十年代的作者们的成就,肯定会超越五六十年代的那些人,而那个时候,他们是无需时间为自己命名的,他们的作品本身就意味着一切,他们的作品必将替为他们个人命名的。
作者: 无非    时间: 2007-8-4 13:02
我最讨厌听到的就是说,你才10几岁能写出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之类的话,其实年龄根本就不是我们可以拙劣可以轻易被原谅的借口,任何一个人只要他选择写作,那么无论什么年龄,他们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恩,似乎现在90年代已经出现了。
作者: 陶小娇    时间: 2007-8-4 13:06
以前看古龙的《三少爷的剑》里面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谢晓峰和小弟的关系,那种感觉,两代人,有着血缘,不解又渴望了解,互相景仰和惊叹,最后不是说让他们闯闯吧,江湖就是这么形成的啊~~
我看你的文字很好很好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06
现代社会,刺激和压抑的并存是难以避免的。只有刺激才能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但同时竞争激烈,人多机会相对少。许多人无辜受挫,即使达成目标的,也是以自我压抑、控制为代价的。刺激无处不在,广告、美女、名车、奢华的生活、自由民主的煽情口号等等,所以,与之相应的,压抑也无处不在。人(特别是年轻人)在刺激和压抑中成长起来,难免浮躁。
     浮躁的写作并不一定都是低水平的,但读者可以感觉到缺少重量。浮躁和写作时持续的焦虑是不同的,浮躁的写作可能反而是轻松流畅的。它也不一定是不成熟的,但那种成熟有一种催熟的味道。
     年轻人需要途径,写作就是一种途径,但他们想通过它得到什么呢?一本书如果不能畅销(起码在一个阶层中畅销)它可能不朽吗?除了他人的需要,似乎没有什么东西赋予我们更高的使命,就是把自己变得特有个性,可能也是为了迎合周围人(即使是少数)的需要。写作当然也是自我的需要,但这种需要有多大?用的着写那么多吗?有多少人更需要的是感情、关注、承认,而不是不朽?真正有很多话要说的人也许很少。
     试图诊断时代的疾患,正是时代的疾患之一。我想,让一种东西彻底暴露出来,往往是对这种东西的最彻底的反对。节制就是做自己的事。但这种态度无非也是逃避批评。能按自己说的去做的人太少,言行不一已经太平常了,有人一再说,真正的雪人应当保持孤独,但他自己却到处抛头露面,这些人只是假隐士、假先知。
      我们经常过高的估计自由选择的余地,你买了一辆车,你似乎就有了开车的自由和不开车的自由。但你可能买了不开吗?更大的选择余地也是一种诱惑,其实是让你花钱换一换监狱。但我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黑天才不是我们老头帮的吗?怎么是80后的?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06
写作群体可能要由相应的消费群体决定其划分。在写作上年龄的平等,和在文学消费上年龄段的重要性并不对称。现今,读者、消费者决定作品的浮出和沉没,所以年龄如果是个商业因素,那它会渗透到方方面面?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07-8-4 13:06
以下是引用疯人院逃犯在2004-4-9 10:00:09的发言:
现代社会,刺激和压抑的并存是难以避免的。只有刺激才能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但同时竞争激烈,人多机会相对少。许多人无辜受挫,即使达成目标的,也是以自我压抑、控制为代价的。刺激无处不在,广告、美女、名车、奢华的生活、自由民主的煽情口号等等,所以,与之相应的,压抑也无处不在。人(特别是年轻人)在刺激和压抑中成长起来,难免浮躁。
      浮躁的写作并不一定都是低水平的,但读者可以感觉到缺少重量。浮躁和写作时持续的焦虑是不同的,浮躁的写作可能反而是轻松流畅的。它也不一定是不成熟的,但那种成熟有一种催熟的味道。
      年轻人需要途径,写作就是一种途径,但他们想通过它得到什么呢?一本书如果不能畅销(起码在一个阶层中畅销)它可能不朽吗?除了他人的需要,似乎没有什么东西赋予我们更高的使命,就是把自己变得特有个性,可能也是为了迎合周围人(即使是少数)的需要。写作当然也是自我的需要,但这种需要有多大?用的着写那么多吗?有多少人更需要的是感情、关注、承认,而不是不朽?真正有很多话要说的人也许很少。
      试图诊断时代的疾患,正是时代的疾患之一。我想,让一种东西彻底暴露出来,往往是对这种东西的最彻底的反对。节制就是做自己的事。但这种态度无非也是逃避批评。能按自己说的去做的人太少,言行不一已经太平常了,有人一再说,真正的雪人应当保持孤独,但他自己却到处抛头露面,这些人只是假隐士、假先知。
       我们经常过高的估计自由选择的余地,你买了一辆车,你似乎就有了开车的自由和不开车的自由。但你可能买了不开吗?更大的选择余地也是一种诱惑,其实是让你花钱换一换监狱。但我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黑天才不是我们老头帮的吗?怎么是80后的?

很难看到你说话这么正经又好听的,关于浮躁那段很值得注意,我是老头帮的帮衬元老当然要等我帮发扬光大后才有身份意义。
作者: 康丁    时间: 2007-8-4 13:06
大家不要再讨论什么80、70之类的话题好吗?对于一个写作的人来说,无意义啊!
作者: 陶小娇    时间: 2007-8-4 13:06
有些时候是有的吧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06
读者和作者的浮躁是相互影响的,读者的阅读浮躁,作者可能就不再认真写了,读者发现作者不认真,他们就更不认真。。。。。这样下去就是恶性循环,整个环境都破坏了。
作者: 羊    时间: 2007-8-4 13:06
对于一个写作的人而言,他出生的年代,什么也代表不了。因为事实早已证明,好的作家所达到高度几乎总是能够超越他身处的那个时代的。
作者: ying201    时间: 2007-8-4 13:07
在一个浮躁的年代,浮躁的写作并不是过错,因为文字的功用不仅是思考,具有观赏性也是必要的,你也可以封闭在自我的空间里写作,但我觉得那失去了写作的本原意义,那看你对作品的定位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

就是艺术家也有恶俗的听听流行歌曲的时候,因为是人,享受就是本性,喜欢愉悦自己的东西。
作者: 哎哟,年华咣当咣当响    时间: 2007-8-4 13: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07
以下是引用ying201在2004-4-12 21:15:40的发言:
在一个浮躁的年代,浮躁的写作并不是过错,因为文字的功用不仅是思考,具有观赏性也是必要的,你也可以封闭在自我的空间里写作,但我觉得那失去了写作的本原意义,那看你对作品的定位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

就是艺术家也有恶俗的听听流行歌曲的时候,因为是人,享受就是本性,喜欢愉悦自己的东西。
可能不能没有流行歌曲但也不能全是流行歌曲。天平倒向一边的时候,你站在中间,等于不存在。[em48]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07
以下是引用哎哟,年华咣当咣当响在2004-4-15 9:42:02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疯人院逃犯在2004-4-9 10:00:09的发言:
  浮躁的写作并不一定都是低水平的,但读者可以感觉到缺少重量。浮躁和写作时持续的焦虑是不同的,浮躁的写作可能反而是轻松流畅的。它也不一定是不成熟的,但那种成熟有一种催熟的味道。
  


双手双脚拥护老头儿支持老头儿。小女子无条件顶。
[/quote][em02][em06][em05][em35][em33][em33][em33][em33]
作者: ying201    时间: 2007-8-4 13:07
可能不能没有流行歌曲但也不能全是流行歌曲。天平倒向一边的时候,你站在中间,等于不存在。


恩,大多数人处于左右摇摆的状态,一边呆腻了就去另一边逛逛,就看在哪边混的时间长些了~~[em12]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