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即景(外一首) [打印本页]

作者: 江飘    时间: 2007-8-4 13:23
标题: 即景(外一首)
不错!两首都很赏心——但,从句子到行间总是有种很眼熟的感觉,是不是受了别人的启发

啊?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4
标题: 即景(外一首)
即景

小松鼠,在变成弹簧前
蹦到我们前面——
它简单得只相信想象中的食物。
其实,寒冷已盗用了它的
皮毛,包括
我们在林子里更阴暗的内心。
黄山话眉斑斓的冠羽
转瞬间,让人担忧起枯叶里的火焰。
流水之上,锌制的铭牌
暴露了一株湖北海棠
有那么多,白花的小钱。


回乡偶书

既然,你看不到这首诗——
海岸线陷入了悬崖的悲伤。
振翅的红胸山雀,越过防风林
不会将弯曲的死者带得更远。

日光中上升的斜坡,以青草、岩石
否定我们,但那不是谴责。
鱼骨和松树围拢他们变凉的
野餐。白帽浪,完成了最后的吞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 22:08:52编辑过]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24
第一首有了一些变化。开头我很喜欢,但到后面似乎有一些纷乱了,可能是意象的突然增多的缘故。“小松鼠,在变成弹簧前/蹦到我们前面——/它简单得只相信想象中的食物。其实,寒冷/盗用了它的/皮毛”,这个很灵透的感觉。

《回乡偶书》我觉得变化不大,是你一贯的风格体现。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4
多谢批评。今年在黄山看到的一只小松鼠很好玩,昨晚平安夜想起来写了这个小诗。回乡偶书是回乡下扫墓记下的片断,也一并写完它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25 21:02:24编辑过]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4
以下是引用江飘在2004-12-26 15:35:08的发言:
不错!两首都很赏心——但,从句子到行间总是有种很眼熟的感觉,是不是受了别人的启发

啊?


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没有谁能保证他写下的诗是不是已经被人写过了。
作者: 鲁毅    时间: 2007-8-4 13:24
音乐感欠缺,节奏太平了,可能和习惯性的造句方式有关
还是不错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4
你说的习惯性句式有它风格化的原因,也有词语倦怠的一面,这是一个要注意的问题。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