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有所思 [打印本页]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6
标题: 有所思
悲伤没这么简单。
半个小时足够他安静。
缓步回到堂屋,
搬了把椅子在桌旁坐下。
不一会儿,他睡着了。
作者: 莨    时间: 2007-8-4 13:26
我感兴趣的是梁辅音这个名字的使用。

我怎么在这首诗里读出李白的影子来,我说错了吧,林木?
作者: 林木    时间: 2007-8-4 13:26
标题: 有所思
怀着心机,紧赶慢赶,
总也赶不对步点。
左脚踩右脚,不时摔跟斗。
梁辅音有些急了,
恨不得剁了自己的一双脚。

怀着心机,赶回了家。
门关着,没有锁。
梁辅音轻轻推开自家的门。
没有人出来迎接,
所有的门都虚掩着。

窗户却一扇扇上了封条。
梁辅音愣愣地看了会儿,
转身去了厨房,
灶台上还有些吃的。
胃有些疼,轻轻咬了口。

悲伤没这么简单。
半个小时足够他安静。
缓步回到堂屋,
搬了把椅子在桌旁坐下。
不一会儿,他睡着了。

2005.2.14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26
好诗。

“梁辅音愣愣地看了会儿,
转身去了厨房,
灶台上还有些吃的。
胃有些疼,轻轻咬了口。”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26
这是一首可以仔细分析的诗歌,从化解恐怖上来说,我觉得里面有一种逼近的意象恰好与表面的冷静相反。
作者: 林木    时间: 2007-8-4 13:26
那就有劳兄台!
作者: 林木    时间: 2007-8-4 13:26
我怎么敢说,你错了呢?那是你的空间,不是吗?
梁辅音的确是我精心构筑的一个名字。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26
我记得杜甫《登楼》里好象有“日暮聊为《梁甫吟》”,莫非受此启迪?
作者: 林木    时间: 2007-8-4 13:26
为写此诗仔细读了四首《梁甫吟》,《相和歌辞·楚调曲》里的《梁甫吟》,相传是诸葛亮所作,再就是陆机的《梁甫吟》和沈约的《梁甫吟》,以及杜甫的《登楼》。但都未达到他们的境界,深为慨叹!
作者: 林木    时间: 2007-8-4 13:26
还有曹植的《泰山梁甫吟》,然后我把它改成了梁辅音,他急急忙忙赶回家本由其他事,谁知赶上了却是一场葬礼的尾声,说是尾声其实应该说是余音。,因此取名《有所思》而非有所思。父母相继离世也是造成我写此诗的诱因。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8-4 13:26
感觉挺好。朴实而且内敛,从感情到节奏都控制得住,后两段也比较出彩。尤其是这两句,

“胃有些疼,轻轻咬了口。

悲伤没这么简单。”

一转一接,很漂亮。而且谈及了古诗的意味,感觉很难得,难怪能如此稳当。
作者: 莨    时间: 2007-8-4 13:26
林木,我之所以说想起李白,实际上借你的诗歌重新体会了一下《静夜思》。谢谢。
是不是李白不重要,关键你有自己的感觉。
作者: 林木    时间: 2007-8-4 13:26
说得是,关键有自己的感觉和思考。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