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多多的讲座
[打印本页]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27
标题:
多多的讲座
◎关于多多的讲座(笔记整理)
发信人: cherryfay (秋天以北), 信区: Chinese
标 题: 关于多多的讲座(笔记整理)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5年04月08日22:58:38 星期五), 转信
刚刚去了多多的讲座,感受还是颇深的。事实上今天的这个活动不能叫做讲座,确切说更
像座谈吧,基本是我们提问他回答的形式。
我做了一些笔记。但是交流的快感和收获是无法完全体现在笔记里的。我整理出来的东西
,事实上已经不完全是多多的语言,而更多夹进我的语言和理解了。勉强整理出来,算是
让大家了解座谈大概的情况吧。其中的含糊之处,估计是我自己听得不清楚和不完全理解
所致。
问:朦胧诗中如何构造意境和意象?
多多: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任何一个被划入朦胧诗群体的诗人乐于承认自己是朦胧诗
人。而且朦胧诗的许多集子特别是早期集子里并没有选入我的诗,那我何必认为自己是个
朦胧诗人。那这个问题我也大可不回答。
朦胧诗很像是作为一个群体,一个流派,像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一样。像象征主义等等,
它们有共同写作风格,文学理念。但是从目前看来,朦胧诗并不这样,其中分歧还是很大
的。不能一概而论吧。
尝试着来说,意象和朦胧诗至少那一代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90年代我再反观的时候,我
觉得当时和朦胧诗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于是开始有反思。意象可以作为方法、手段,也
可以作为意象本身。运用意象,意象就包含了认知。不是雄辩式的,而是呈现式的。某种
意思上来说,具有自足性。虽然曾经出现过意象主义的流派,有过很多很正确的定义。但
是诗人们,从来没有按其宣言、定义去做。诗歌是活性的,流动的。无论其定义多么有价
值。
问:能够谈谈您比较翔实的诗歌经历么?
多多:诗人几乎有一种命运。在世时,永远无法被真正承认。一切都要盖棺论定。所以我
的诗歌历程也很难叙述。大体这样吧。
1968年以前,我写了大概三十多首古诗词。尝试之后知道古诗词不能再写了。很庆幸这次
回北京找了那些诗稿,于是便有了证据证明那段经历。
1972 年以后,开始写作。觉得写诗就像长跑,一圈一圈跑下来,谁最后存在谁便是诗人
。
最重要的不是诗人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和介绍都是没有意义的。而都是要通过作品去了
解、进入。其他的都是额外的东西。
诗歌的感觉不能通过散文、话语说出 。如果可以,就不需要诗歌了。诗歌的典范作用就
在于此。
问:您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写诗,您如何具有了这种热情?
多多:事实上,永远觉得自己热情不够。内心充满了"再努力吧"这样的情绪。热情可能并
不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和动力。
你提到的"窗户像眼睛一样盛开"。这样的诗句在写作那段日子里自然到来。诗歌改变了我
的生活方式。我可以整夜不睡,整夜抽烟喝茶,一直写。那种诗句的来临,我觉得无法说
明。我们都应该最尊重诗歌的神秘性,不管是提问者还是回答者,当然这个提问者也包括
我自己。当诗歌的所有都被说出来了,诗也就干了。
问:现代汉语诗歌和押韵的关系?
多多:押韵,所涉及的就是诗歌的音乐性的问题。但将押韵当作诗歌音乐性的全部,是有
问题的。语言发生了变化,所以也不能完全按照古代的方式处理。
这样音乐性可以是歌剧,也可以流行音乐,甚至RAP等等。每一种音乐都是诉诸听觉的,
故只用韵脚会极大束缚创作。
比如可以使用长短句、节奏。古代的词就是长短句,词牌提供的就有节奏。
诗歌很小很短,但是学问很大。可以尝试各种音乐的可能性。如果每个人对音乐的需求也
是不一样的。
问:从个人经验来看,您如何看待现代诗和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关系?
多多:中国传统古诗,尝试之后觉得很有意义。
现在中国的词大多由两个字构成。古诗词中,一个字一个意义或者多个意义。故在于用字
而不是用词。
我的写作中是字和词的结合。这样可以产生不同节奏甚至变调。语言果真是魔术,而且不
是空的。所以诗歌无止尽。
传统非常重要。但是存在很多途径。有很多诗歌实验,更多的投入到语言上。开掘方式是
寻找老诗老词。传统应予以灵魂。有了魂,字词就可以自由发挥;而没有魂,只是排列组
合,考古性的开掘,是缺乏活力的。
问:现在诗坛上有很多纷争,比如口语的,学院派的,网络的。你如何看待中国诗歌的前
途。
多多:我没有第三只眼睛,所以无法预测。
一切都应该自然而然,只有时间可以裁断。时间是向前的,诗歌具有超越性。
我可以谈谈我在国外的经验。严肃的、传统的、经典式的诗歌写作,一直具有一定的标准
、场所和机构。比如一些诗歌节,就有其请人的标准。而如果这些诗歌节的举办人变了,
可能这个标准就改变了。这些标准都是不断改变的。总言之,井水不犯河水吧。他们并没
有公开论战,但是批评总是不断的。同时这些批评并不意味着非此即彼,大家是共存的。
对诗歌的感觉,每一代人都不一样。重要的诗人,在国外有一个年龄限制。比如六十岁以
上。像我就没够这个资格,所以我要继续努力。这样限制有道理的。青年诗人也会承认这
个标准,他们会说自己写得不如以前。但是他们仍在写。没有人说,做不了大诗人,就放
弃了。这是一种平常心。没有任何排斥。
我在巴黎有个经历。我认识一个机械工程的博士。后来他去念了哲学的博士,并把原有的
工作给辞了。这就意味着告别任何工作,靠积蓄活着。但是这是他现在最感兴趣的。在法
国,谁谈钱就完了。法国有这种传统,他们有那么多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等等,
他们很难超过,但是他们仍然这样做。这种不在乎、乐意,就是一种精神的贵族。
问:你最近的诗歌中,破折号被大量使用。可以解释一下么?
多多:可能是话语发生了危机吧。破折号被变成话语强行介入。我就觉得痛快淋漓的表达
不行,非得加入破折号才舒服。也可能是病句。这就是一种在困境中写作,之后感到释放
,和心底的东西发生互动。这样也许也可以解释节奏的快、慢。
这些是无法选择的。就跟你问汉学家为什么选择学汉语,他们也说不清楚一样。
诗歌不是表达。因为你是不知道的,写的同时才感知。刚刚说的那些关于诗歌的所有也许
都是骗你的。写作中的状态是无法说清的,无法自圆其说。那是生命的凝固,再也没有说
出可能。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27
顶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