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寄生蟹 [打印本页]
作者: 莨 时间: 2007-8-4 13:27
标题: 寄生蟹
屋角上的雨归来。容易的部分
回到壳,淤积的水汪恢复了软体
又一秒推门而入,一串串的泡沫
假足伸长,磨亮今夜的甲胄
法海揽着整座城市的潜影。在蚌
破水而去之前,分解掉答案里的钙
这条路上的浴池变成了超市
下午的低气压,违心而漫长
每天都可以等价交换,相互磨合、认同
明天的二十四小时,也生出软足
每一秒都抓着一滴雨珠,下垂到
喜悦和微茫之间,从未凝固的说辞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27
不好。
作者: 莨 时间: 2007-8-4 13:27
:)。说说吧,为什么不好?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27
这首我觉得有堆砌之嫌。有些地方过度生硬了。
你有诗才,但我觉得还没有把它变成一种真正的创造力。一首诗改很多遍是很正常的,慢慢来吧。
作者: 莨 时间: 2007-8-4 13:27
谢谢。别人说不好我不生气。主要觉得那里应有什么空地。
你说的堆砌,我确实改了好多遍。昨日作材料的朋友讲到深层硬度,就是面面的接触、堆砌,当时听了觉得很有意思。这样可能很机械的,但我不反对机械,胃口很大。
说到创造力,确实急不了,这一点也有为人的快乐的。
这首我喜欢结尾开拓出的东西。“寄生蟹”的异化前头不是很好。我个人感觉。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27
堆砌谁都会,这个根本就是次要的,二流的。关键的是我们写着写着就忘记了某种承诺,某种经验的想象力被扔掉了。我觉得你现在主要还停留在“装饰的想象力”上,其实我觉得你做的已经很好了。
这也算是我的一点儿个人教训吧。诗要象盒子一样,有一天,“喀哒”一声;叶芝说得太好了。一首诗中有决定性的一句或者半句,其他的词语就真正可以享受放松了,它们都可以退后。
作者: 莨 时间: 2007-8-4 13:27
你这些话对我有促进,虽然它们还有些含糊。
我还想说是我们肯定有不太相同的观点,这不要紧,但很重要,用你的诗歌更好地说服我吧。谨祝更好。
我当然也不会逃到虫洞里去的。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30 20:42:39编辑过]
作者: 独孤乞 时间: 2007-8-4 13:27
晕倒~~~~原来是你!哈哈,我又发现你的又一件马甲了(:
我不知道是好坏。但你的诗我是很喜欢的,绝对不是拍马(:因为你的诗里有种智慧而隐秘的特质。或者说是你的吐呐术(自我调息,类似武学上的说法)极好(:这首的结构处理应该可以说很圆润,甚至偏于完满。让我想到篆刻里在布局时常用到的“残缺”(破碎)的处理方式,是为了让内在的气息相溶和外延打破外部结构的机械性。你诗中所流露和散发出来的,那种感念意识之类的氛围让人舒服;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缓和了外部结构的硬性和束缚。可是!我也说不清楚,不知道是不是你在以虚入实的过程里,内游的迹象稍重而产生某种局限。唉,说着说着我就晕了:(不说了
也问好,淡淡的(:你在那边才应该更加保重!
把你的诗都发到我邮箱里吧(:我好收藏
yijiaoweixing@163.c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 0:23:44编辑过]
作者: 莨 时间: 2007-8-4 13:27
谢谢独孤。我的诗歌还是不发了。呵呵。也不多
这首想写对立物的消除和融合。情绪过浓了
作者: 沈戎 时间: 2007-8-4 13:27
其实不光断句,符号要负很大的责任。有时候符号的使用不规范,会让诗产生歧义。你写诗照顾读者情绪,又有些过于重视形式。
作者: 莨 时间: 2007-8-4 13:27
谢谢指点。但我希望看到的指点是具体的。另,规范我认为不是一个能避免歧义的武器,呵呵。
歧义的存在不是很好吗?从来不可能消失的就是它了。
作者: 张研 时间: 2007-8-4 13:27
我觉得意象的连通靠的是词语的准确运用,如果有偏离,隐喻场景可能就被破坏了
所以这首诗应该也有可能再修改。
这问题在我身上表现的更多更显著,
所以说说,个人观点。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