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今天翻译的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27
标题: 今天翻译的
今天骂人期间翻译的文章,随手翻的,尚未校订,切勿转载, 谢谢。
写平常事物的大师:菲利普·拉金
作者:沃尔科特
平常的面孔,平常的声音,平常的生活----也就是说,我们大多数人过的生活,不包括电影明星和独裁者----直到拉金出现,它们在英语诗中才获得了非常精确的定义。他发明了一个缪斯:她的名字是平庸。她是属于日常,习惯和重复的缪斯。她住在生活本身之中,她不是一个超越生活的形象,不是一个被渴望的幻影,而是一个长期独身的男人朴素透明的伴侣。
我们想到拉金的时候,“长期独身的男人”似乎比“单身汉”更贴切,因为这个词引起与僧侣有关的联想,暗示着他等待确切的词句来临的时候表现出的老式的耐心,以及读者心目中的一位赫尔的图书馆员固执的自我献祭----因为没有什么比一个图书馆员听上去更普通,更平庸。在晚年,他越来越安静,他似乎乐于助长自己的这种形象----图书馆员拉金,一个让自己在柔和的安静中窒息的书虫。 显然,如果赫尔就是生活的全部,如果工作就是蹲伏在他心脏上的冰凉的癞蛤蟆,如果兴奋和热情不过是值得怀疑的痉挛,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出色的诗莫过于这首《日子》,它的题目和它齐斯通滑稽警察剧式的结尾同样简练,而且可笑得让人害怕:
日子有什么用?
日子是我们活着的地方。
它们来临,它们唤醒我们
一遍一遍又一遍。
它们要我们乐在其中......
“它们要我们乐在其中。”在日子里,有是候上帝是保姆,有时候上帝是校长,有时候上帝是牧师,有时候上帝是警察:
除了在日子里,我们还能活在哪里?
啊,这个问题的解决
带来的是穿着长袍
奔跑在田野上的
神甫和医生。
------《日子》
再看这些诗:
荒草一样模糊的国度,
石头间出没的游牧群,
身材矮小的,画着花脸的部族
还有黑暗的早晨,厂房矗立的城镇里
鹅卵石般紧靠在一起的家家户户
对它们来说,生活就是慢慢地死去。
------《无话可说》
生活首先是无聊,然后就是恐惧。
无论我们是否利用它,它都离去。
它留给我们,把我们蒙在鼓里的东西
做的选择;它老去,然后是老去的唯一结果。
------《道克雷和儿子》
读者打了个冷战并点头。这是精神的净化吗,这是精神的救赎吗?你觉得就这么简单吗?
如果是这样,让他的诗合集成为英国畅销书的原因又是什么?去年秋天,这本书在出版后两个月之内一共卖出了三万五千册。拉金地下有知,也会困惑于这样的反讽:没有什么能比作者的死更能促销他的作品,他曾经很显眼的离群索居也会带来一小笔财富。作为一个受大众欢迎的隐士,他也许会掩饰说他的书不过是“一堆废物”,但它们却一直被购买,被阅读,被借,被偷,被编目。 他更想要的命运大概是这些书被廉价出售,被忽视,因为他“无话可说”,可事实却大相径庭----他的追随者的数目堪与一场摇滚音乐会的观众相当。即使是《降灵节婚礼》和《高窗》两书也曾拥有大量的读者。
然而,他希望的那种命运真的被否定或者认可了吗?如果他大量的读者主要是过普通生活的平常人,那不是因为拉金调整了自己的语调去适应他们,像其他的受大众欢迎的诗人那样,比如吉布林、弗罗斯特、贝杰曼、斯蒂维·史密斯。表面上看来,他的生活并不是榜样,其中没有任何值得妒忌的地方。让拉金受欢迎的部分原因是他的爱国主义。但那不是苦涩的,沙文主义的对英国权力衰落的悲叹,甚至不是他对这种权力的嘲弄,而是一些温柔的,甜蜜动人的东西,它们讲述的是悲伤的关于平凡的真理,正如他的榜样之一爱德华·托马斯的诗那样。 这位很少被阅读的先驱经常把他的仿效者引向流行的道路。因此,拉金的流行并非全靠他自己,而是大大地受惠于托马斯。 这是托马斯的《白杨树》:
日日夜夜,除了冬天,所有的天气里,
在旅馆,铁匠铺和商店之上,
道路交汇处的白杨树谈论着
雨,直到它们最后的叶子从头上落下。
这一段是拉金早期的诗:
鸽子们一起盘旋在浅灰的天色中
身后是西边洒来的一阵细雨
它扫过每一个缩着的脑袋,每一片僵硬的羽毛,
鸽子们聚集在最适合它们的,温暖的烟囱周围。
----《鸽子》
拉金的诗里(比如《降灵节婚礼》这样的诗)有一种乔治王朝时代的庄重得体,它知道英格兰的狭小,而且从来不让诗句在他的很多离别之诗里跃出音步的铁道线。然而,他的离别都是去哪里?从来都不是去国外,他永远都在英格兰,一个被悄悄地热爱的英格兰,正如在托马斯的诗里一样,而且以某种方式超越了贝杰曼匠心构建的乡愁怀恋:
从另一条铁路线去贴近英格兰
有一次,寒冷的新年刚来,
我们停下,然后,看那些
拿号码牌的人,从月台飞跑向熟悉的大门,
“啊呀,考文垂!”我惊叹。“我出生在这里。”
我长长地探出身子,斜着眼睛寻找迹象
证明这个城市仍然是“我的”,
许久,我发现自己甚至搞不清
哪边是哪边。那放三轮车的地方
我们可曾每年从那里出发......
----《我记得,我记得》
这条空荡荡的街,这片被刷洗平淡的天
这空气,在秋天里显得无奇
它像一道反光,构成了眼前的一刻----
一种按老皇历酸掉的时间,
一种事件不会推荐的时间。
----《三重时间》
或者,这种毫不脸红的赞美诗的格律:
那将是逝去的英格兰,
那些林荫,草地,小径
那些市政厅,雕花的唱诗台。
以后会有书;它会继续留在
展览馆;但所有留给我们的
将是水泥和轮胎。
----《过去了,过去了》
拉金像一个撤回家的吉卜林,他的帝国被缩减到日常所熟悉的“浮着工业废料的运河”,还有这些东西:
又大又酷的商店出售便宜衣服
按照简单的尺码,明白地摆着
(毛衣,夏天的便装,长筒袜,
颜色是灰,褐,棕和海军蓝)......
----《又大又酷的商店》
还有:
......一个被尖声叫响的“收工”
庇护了黎明时分的工人们;转向属于天空
稻草人,草垛,兔子和野鸡的孤独,
还有缓慢现身的,变宽的河流,
层层金色的云,那闪光的点缀鸥鸟的泥巴......
----《这里》
我不知道我读过多少遍《降灵节婚礼》、《高窗》,还有《较少受骗的》(尽管这本读的次数少一些)。在我的小书架上,我的手指要掠过弗罗斯特、艾略特、庞德、叶芝的诗集才能挑出这本几乎是隐藏在它们中间的拉金诗选。 我们必须为读那些伟大的现代诗人而准备好自己的智力。早晨一起床就读叶芝常常就像是被锣的回响震醒,读史蒂文斯则像是早餐就吃巧克力。读拉金,在大多数诗里,他的语调总带着早晨的感觉,或者清晨的微光,但那同时也是平常的一天的语调。他的开篇诗句直接而亲密,仿佛是要重续一次中断的谈话:
有时候你听到,被人传过多遍的话
成为墓志铭:
他丢掉了一切
然后走人。
----《离别之诗》
未完待续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27
先在这里存一下,里面的译诗很多需要润色。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27
好,慢慢看来。等待修订。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27
先不顶固了,以前电脑出问题曾经丢过文章,所以现在网上贴,等于存盘。
我觉得“早晨一起床就读叶芝常常就像是被锣的回响震醒,读史蒂文斯则像是早餐就吃巧克力。”这样的话太有意思了。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27
你这么一说,我看《爵士乐简明史》里说的也很好:“在爵士乐主题的即兴部分(chorus)中,为了让纯净的和弦延续音娓娓奏出,所谓的主题消逝到极限,而乐师不绝如缕的乐声也不过只是应自由演奏需要而设置的错综复杂的旋律迷宫”。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27
我写的不少诗都是受爵士乐的启发, 冷霜还专门写过文章。
作者: 粘利文 时间: 2007-8-4 13:27
巧克力!
沃爾科特說過:他是一個屬於早晨寫作的人,並且討厭那些在夜晚寫作的人。
這句話很深得我心。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27
他是早晨写作,还有普拉斯有时候也是。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7
“早晨一起床就读叶芝常常就像是被锣的回响震醒,读史蒂文斯则像是早餐就吃巧克力。”
呵呵
作者: 粘利文 时间: 2007-8-4 13:27
普拉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 0:22:30编辑过]
作者: 佛之鱼 时间: 2007-8-4 13: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27
存
约翰.克莱尔的Prog
作者:谢默斯•希尼
Prog: 买卖中的收获或利润;奖励。
大概三十年前,我在一首题为《跟随者》的诗里写到还是孩子的我,在父亲外出耕地的时候跟在他身后帮着拖犁。这首诗的开头是:
我父亲用一架马拉犁工作。
这样平淡无奇的句子也许可以算一句诗,但它仍然是若干修改的结果。事实上,我故意地压制了第一个版本中的个人化的感觉。最初我是这样写的:
我父亲用一架马拉犁做活儿
因为直到相对较近的年代,这个动词在乌尔斯特中部地区的语言里还很常见。当乡下人说到一个人用某些工具或者牲口去劳作,他们很自然地而且是专门地用“做活儿”这个词,它总是带有一种对劳作全心投入的意味。你用马、镰刀或者犁去做活儿,你也许还可以为打理干草、亚麻或砌砖而做活儿。所以这个词暗示着与南德里方言的使用者的团结一致,和一种立足于自己的语言领地的意愿。那么,为什么我最后用的是苍白许多的,也更容易预料的“工作”一词?
我想,答案是我考虑过两遍。一旦你考虑一个地方用语两遍,你和它就已经被分开了,你使用它的权力会遭遇争论,它来自于你的另一半自我暗中加盟的正式语言的审查。你已经从没有自我意识的土地被转译到了用词恰当的近郊。当然,这之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乐土,它拥有乔伊斯先生这样的重要的驻民,那些同样自如地使用家传的语言和他们自己学到的语言的人们,那些似乎已经完全抹去了有自我意识的用语和没有自我意识的用语的界限,并且能不受审查地进入所有语言储藏的保险箱的人们。但这种自发的对多种声音的精通并非大多数作家所能,同样困难的是完整无损地安居在被神秘地封住的单一声音的家园中的原初方言里。我们的语言可能的确就是我们的世界,但我们的写作却不同,除非我们属于乔伊斯或莎士比亚那样的集大成的天才,或者属于约翰•克莱尔那样的我们称之为只用一类语言的天才,否则它不可能和我们的世界完全一样的广阔。
我们也许可以说,克莱尔用语言做活儿但却没有走向过分雕琢。他早期的文学事业可谓成功。他1820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描绘农村生活和景色的诗篇》重印过;他从赫普斯通去了伦敦;他见到了当时有名的作家们;他赢得了尊敬并了解了一些文学界的事情。此后是众所周知的时风的转变,名望的降低,他的书被束之高阁而且越来越少被注意到,经过三十多岁后期和四十多岁时的精神混乱,经济压力和诗坛的冷落,最终他在北安普敦的收容院里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二十年。举个例子,克莱尔在19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编好的一部题为《仲夏的软垫》的内容异常丰富诗集,直到1978年才有一位出版商把它付印。
所有这些都是令人遗憾的事实。然而,为了在今天重新阅读他,我们也许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讲述这些事实:经过早期的与文学审查制度的接触,克莱尔拒绝合作。换句话说,他的文学事业的故事可以这样描述:克莱尔很久以前曾经被诱惑到了他的词语和语调的地平线的尽头,他兴奋地打量自己的四周,试着用几个新词和新的口音,然后他聪明而固执地撤回,在自己的土地上挖掘。从此以后, 他宣布----我将不再考虑两遍。我想要谈论的正是克莱尔这种固执的力量,它如何表现自己并且构成他的诗歌独特的力量。他当年在其中处理自己盛年时代的个人的、诗歌的、历史的危机的社会和语言的处境,如今已经变得远为多变和多样化。所以 ,在他诞生二百周年的前夕,我还要谈一谈他的范例在当今对诗人们意味着什么。
和所有的读者一样,我受益于约翰•巴瑞尔对克莱尔的复杂和力量的分析,在他讨论的范围内,克莱尔被揭示为一位这样的诗人:他拥有一种密封的但又在官方文学传统内运作的地方性语言。当然,在读巴瑞尔的著作之前,我还用杰弗里•萨莫菲尔德和埃里克•约翰逊的版本阅读克莱尔。事实上,我今天在这里谈论克莱尔的唯一遗憾就是杰弗里•萨莫菲尔德已经无法知道这一切。他1991年的突然去世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其影响不仅仅是在克莱尔研究的领域之内。但对此有所补偿的是近期出版的他编辑的企鹅版的《克莱尔选集》,它和其他近期出版的R.K.R. 索顿,埃里克•约翰逊和大卫•鲍威尔诸位的版本展现给我们无标点的克莱尔作品的全部活力。这种现代的编辑上的努力有助于我们更广泛地认识到,克莱尔的声音自成一体,而且他有坚定的忠于自己原初的“感觉的声音”的本能。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6 3:36:52编辑过]
作者: 杨过 时间: 2007-8-4 13:27
昨天看到布罗姆的西方正典,说到拉金和罗伯特.洛厄尔是被高估的,我也觉得如此.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27
布卢姆布肯定不喜欢他们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27
“媒体大学(或许可以这么说)的兴起,既是我们衰落的症候,也是我们进一步衰落的理由。”
这话让人彻骨的感到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27
估计很快人们就会“言必称布卢姆”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27
呵呵。八十年代有“写诗赶上翻译的速度”的说法。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去。
作者: 粘利文 时间: 2007-8-4 13:27
我一直在想感覺的聲音是指什麼?
悉尼提到“一旦你考虑一个地方用语两遍,你和它就已经被分开了,你使用它的权力会遭遇争论,它来自于你的另一半自我暗中加盟的正式语言的审查。"
這種考慮兩次,應該是指語言學中的修正(modification);雅柯柏森(Roman Jakobson) 談及語言的時間性中提到:在一個語言的共同體,修正不可思議地忽然佔據了地位,每一個開始跟結束都被承認為這共同體的共存的某段時期....而在索緒爾(Saussurian) 在此對於這改變的想法,是盲目與偶發(blind and fortuitous)的來自於整個系統失去基準的觀點, 在同時性標準上第一次出現的修正因此是系統的一部份,同時只有這修正的結果傳輸給了歷時性的向度--(這也是悉尼所言的使用的權力會遭遇爭論).
哈代詩歌中的時間性是一種特色,這來自於他的韻律使用.所產生的tempo,及所謂詩歌的力量之dynamism
雅柯柏森說"這種速度性在此應被了解為是後設的語言事實.在一個言說共同體中,意識到或無意識到的行為之說服性例子與這兩者有關:獨特的特色和母音合聲生產過程中提供的結合."
有些地方尚未想清,還待需補足就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8 10:40:58编辑过]
作者: 粘利文 时间: 2007-8-4 13:27
布魯姆的確是當代最出色的學者無愧。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