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夏日纪年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28
标题:
夏日纪年
夏日纪年
我已经累得半梦半醒
梦见抬起头,能看到的是阳光
射过云层像金羊毛中的一队船员
是你不能用日子去盘算永恒,用影子
可以量出眼前的时光,但要说到遥远
最远的却不是古代,而是幼稚园,在那里
儿童是老年人的爷爷,而神把我们赶出来
就像岁月把爷爷赶走;我身边衰老的躯体
也曾经贪吃爱玩,它低语着,说自己还能做爱
我怎能不害怕,我听到那祷文般的力量,它来自
一个古幽默:多少年,河的东西南北。让我也想转圈
在反转中还童,但我更想淫荡地消失,天空正露出一角
我应该阔步后退,还是向一片乐园逃窜,重做唱曲的缪斯
身边拿蛇的少年,还是在飞去来上绑好炸弹,留下一具空壳
在爆炸的气流中,成为千里马,那是未来的风筝;无数个迷路的我将上升
20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 11:46:14编辑过]
作者:
neat
时间:
2007-8-4 13:28
好像上升的神游,一种炎热午后困倦的副产品。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28
有些玄学派的味道
作者:
陈卫
时间:
2007-8-4 13:28
这样的好诗让人感到它甚至都能对诗人起到“治疗”的作用,尽管“病症”只有作者自己清楚,而读者只看到弹性和空间。实际上,这是作者懂得始终不拿出自己的全力所导致的;那些始终有所保留的力,得以继续生力。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28
这首诗改写了华兹华斯的“儿童是成年人的父亲”, 总体上是关于对年龄的恐惧。
陈卫的说法有意思,我写短诗,比如绝句,是不遗余力的。
作者:
陈卫
时间:
2007-8-4 13:28
哦,对,我说得不详细。
毫无疑问是不遗余力的。我的意思其实是:优秀的诗人(其实也是其他作者)始终能把握一种(相对他自己的天赋)温润的语言、角度或方式使作者自己处于一种避震保护之中,尽管他不遗余力,但还是能让读者感到他还有力的源泉。所以我又说到这种作品自带的“调理”作用。
其实我也是瞎说,:))我只知道读着舒服。刚才去看你前几天贴的另一首《七月四日之夜》,觉得更好。
最近你诗的外形结构似乎有着某种一致性,呈直角三角形,底边慢慢衍射。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8
陈卫说的,大概是举重若轻的意思吧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28
陈兄是带着自己的创作体会来说的。 我现在比较注意诗的“骨力”,它比外表的声势更重要,我要在稳健的结构之中进行花样滑冰。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8
稳健的结构,这个是重要的。或者说是骨架
作者:
杨铁军
时间:
2007-8-4 13:28
这首诗神完气足,非常好。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28
杨兄多提意见。
作者:
林木
时间:
2007-8-4 13:28
隐约中的雷声,你只能安静地听!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