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第八届黑蓝小说季度奖第一期复评 [打印本页]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28
标题: 第八届黑蓝小说季度奖第一期复评
苏衣推荐:
《那时我们这样杀死老师》
作者:陈卫
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23&ID=14806
《垒技》
作者:影法师
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22&ID=11961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28
顾耀峰推荐:
《那时我们这样杀死老师》
作者:陈卫
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23&ID=14806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28
洪洋推荐:
《那时我们这样杀死老师》
作者:陈卫
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23&ID=14806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28
高原推荐:
《那时我们这样杀死老师》
作者:陈卫
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23&ID=14806

一张拉满的弓,虽然箭不在弦上,却令人加倍紧张,我们知道,其实那只箭也许早已深深刺入我们心里。冷漠的目光下,是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我毫不怀疑,它将成为我们自己的《麦康伯》。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28
宇文光推荐:
《那时我们这样杀死老师》
作者:陈卫
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23&ID=14806
节奏感出色,意味丰富,进退有度。
如凌丁所说,有一个稳定的叙述者存在。我还想加一句,这个稳定更多地指耐心。从一开始这个叙述者就给人一种印象,他不是想说什么稀奇的事情。或许正因为如此,当出现对诸如阴唇的直接描写时,便获得了某种特别的张力。这个叙述者无疑是外在的,汤易的第三人称“他”并不是第一人称的马甲,这让人想起《九故事》中作者对待主人公的态度。这种作者像是很有兴趣地看着主人公,观察他的举动,体会他的乐趣、行事的理由,而不是想象他的意识。这使小说的节奏显得悠闲。
而几处空白隔断增加了这种效果,那是分节(加上1、2、3)取代不了的。这种手法与电影剪接相似。
而我不同意凌丁的,是这个叙述者未必是“坚决”的。我的意思是,叙述者有时候背离了那个悠闲的旁观身份,而成了汤易自己。我的意思是,他去描写汤易的意识。有不少零星的例子,如“小门外的阳光比学校里暗,或者可能是,绿”。而更大篇幅的例子是这个:

“苏小叶跨进去,捞起裙子脱下短裤,汤易站着,两只手插在裤兜里,转着头向各处看,稻田,刚才苏小叶指着的那片树林,苏小叶在脱,鼹鼠的鞋子,苏小叶把短裤扔在旁边的草上,是个三角裤,卷皱在一起被草托着,白色的,有点旧,上面有几朵淡蓝的小花。”

两种叙述者形成了一定的反差。这反差的效果也许是有点负面的。不知道作者对此是否有意识。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28
凌丁推荐:
《那时我们这样杀死老师》
作者:陈卫
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23&ID=14806
《一把刀子》
shep
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2&ID=15189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28
生铁推荐:
《抵制喜剧》
作者:洪洋
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23&ID=15024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28
些次复评缺流马、恐怖爱丽丝、马骥及赵松。
马骥一直忙得没时间没精力上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家都知道。流流马请假了。可是乖乖女爱丽丝为什么一直没信呢?还有赵松松?给个信好不好?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