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穴鸟】 [打印本页]
作者: 毒角猛犸 时间: 2007-8-4 13:29
标题: 【穴鸟】
我在学校的文学社工作的时候,经常有一些学生到我的办公室来找我谈话。我不得不指出,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是为了博得一个好印象。换句话说,卖弄自己是一个文学青年。的确有很多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携带自己的手稿,有时甚至是装帧精美的打印稿,表情严肃的坐到我面前。“程老师,这篇稿子我想请您看一下。”言辞谦卑,却沾沾自喜。
我很想大声的喊,小子们,你们懂得文学吗?你们还太年轻——何况你们只不过是想发几篇稿子用来泡妞罢了!但是我知道他们会用有力的证据反驳我。雪莱和拜伦同样年轻,但却是天才的诗人,而歌德也是在他的少年时代就发表了伟大的作品,如此等等。哦,是啊。雪莱。但是,就象雪莱说的:
“那时刻永远逝去了,孩子!”
他们不会相信的,就象当年我们不会相信一样。然而那时刻永远逝去了。时光真疯狂。大学时代仿佛就在昨天,我和我的朋友顾林,一样不相信别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我的朋友顾林甚至说:“他们其实什么都不懂。”那时候我们的作品的主题是伟大事业。而此时存放于我手中的稿件的主题,大多是伟大爱情。这就叫Everything has changed。
他们还会用一些理论——真搞不懂哪里学到的这么多理论——来跟我“交流”。我最烦的是其中一个叫刘K的年轻人,他的理论之庞杂甚至让我感到羞愧。通常我微笑着不发一言,眼光注视这个稀疏眉毛和塌鼻梁的小子。真是个匪夷所思的鼻梁。
“欧洲的作家们——也许这么说有点笼统,但是可以确定有一部分这样的作家——喜欢在地下室里写作。或者生活。”今天刘K说到了地下室写作。他认为这样的幽闭环境,有利于作家保持孤独而清醒的头脑,敏感而潮湿的心灵,以及充满挣扎感的语言张力。
“可以举出的例子有陀斯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中的地下室,生活着一个向往崇高的坏蛋——当然,并没有我说的这么简单。陀氏的作品总是那么的喜欢折磨人。我想,如果他没有没有过地下室的体验,是写不出这样的作品的。”
我抚摩着茶杯的杯沿,并不太在意他的话。眼光游离。但这丝毫没有减弱他的兴致。
“还有卡夫卡。他的名字Kavka,本来就是\'穴鸟\'的意思。他简直就是天生要生活在地下室的。他觉得最好的生活方式就在待在地下室里写作,除了一个送饭给他吃的人,几乎不跟外界接触。他拒绝过世俗的生活,这种拒绝是一种清醒的拒绝,是对自我的充分把握和肯定,不是人们所说的那种逃避或是无奈。——当然他没有成功,所以他才那么的焦虑和恐惧。”
刘K说得两眼放光。这么一大段文绉绉的话,说得如此之通顺,我想他一定很满意。然而不可否认,我渐渐被这些话攫住了。同时觉得这些话似曾相识。
“卡夫卡说自己象个在成年世界中流浪的孩子。多么纯洁和孤独的表达!嘻!卡夫卡,Kavka,穴鸟,真不知道怎么取的这个名字。太绝了!”刘K还沉醉在自己的精辟论述中。我不忍心打断他。
我留下了他的作品。然后他起身告辞。
关上了门,我点着火柴,把他的手稿化为灰烬。从抽屉里拿出另一份手稿来。这份手稿字迹凌乱,语序到错,理解起来非常有困难。我燃起一根香烟,开始阅读。等到第四根烟结束,我开始了誊写的工作。
这是一个关于灵魂在天国的遭遇的故事。说实话,我无法完全理解。我无法理解灵魂如何在苦难中获得拯救和升华。何况,有些句子没有办法读通,我用红笔誊写,然后留下足以更改的空间。但是整个故事充满了动人的韵律,就象雪莱的诗所说的:
“月亮流出光华
光华溢满天空……”
誊写完毕。我再次点燃一根烟。我觉得莫名的满足和充实。
“象不具形的欢乐
刚刚开始途程”
——这个时候雪莱的诗总是那样的帖切。
“很遗憾,你的手稿我没看。”我很坦然的告诉他。
刘K有些失望。但是依然很平静的说:“也许你不看是正确的。”
“我把它烧了。”
刘K脸色有些发白。语音颤抖着说:“卡夫卡说他最佳的写作状态是,写出一件作品,就马上烧掉它。也许你做得对,这样我的作品就获得了不朽的意义。”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细不可闻。
我突然感觉很同情他。于是微笑着主动问他话:“你相信一个人能一辈子在地下室写作吗?”
刘K振作精神答:“我相信。但是很难做到。”
“为什么?”
刘K想了一想,吸了一口气,仿佛在组织词汇来描述一件极其抽象的概念:“难的不是如何待在地下室,而是使这个行为有意义。我的意思是……任何运动者都要有一个静止者作为参照,就象一个旅行者需要一个固守家乡的朋友一样。否则一切就都失去意义。地下室写作的纯粹,外界写作的世俗,这两者是互为参照的。前者是参照后者而有意义的。”
“你这么认为吗?也许,一件伟大的作品自身已有意义,不需要任何参照。如果地下室写作需要相对世俗写作才有意义,那就丧失它的纯粹了,还叫地下室写作吗 ?所谓地下室写作,它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伟大而纯粹的作品。”
刘K思索半晌,废然长叹,最后苦涩的笑道:“卡夫卡没有成为穴鸟,也许只是因为找不到一个人给他送饭。”
我开心的笑起来。这个玩笑开得不错。
送走了刘K君,我洗了个澡,换了一套风衣。上街吃了一份牛腩饭。这是我和我的朋友顾林都很喜欢吃的食物。回来的时候校园里不知道什么地方烧什么东西,空气中弥漫着一层淡蓝色的烟雾,有焦气。我穿过这些烟雾,走进一座废旧锅炉房。房子拐角的墙壁上,有人画了一个孩子在云端跳舞。我顺着楼梯拾级而下,声控的灯光温暖的照在我的面前,一道长廊。我打开一扇门,一道长廊。又打开一扇门,又一道长廊。最后我进入地下室。清脆的钥匙开锁的声音温柔回响,惊醒了巨大书柜下面躺着睡觉的人。
“晚上好,顾林。这是你的牛腩饭。这是我帮你誊的稿子。嘿,你有个新名字了——穴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5 5:46:42编辑过]
作者: 毒角猛犸 时间: 2007-8-4 13:29
再看一遍,对白空泛。而且直露。妈的犯直露错误了。
一晚上心血顿时感觉不怎么良好起来。
作者: 苏衣 时间: 2007-8-4 13:29
那再改改。
“谦卑言辞后面的沾沾自喜让我唏嘘不已。”这样的句子我觉得不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2 20:08:42编辑过]
作者: 毒角猛犸 时间: 2007-8-4 13:29
暂时没法改了。
知道有地方不好,却不知道怎么样能更好。大概需要过一段时间,回头再来看时,问题昭然若揭。
“谦卑言辞后面的沾沾自喜让我唏嘘不已。”——这样的句子读起来的确别扭,且有卖弄之嫌。
所以简单改下:“言辞谦卑,却沾沾自喜。”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29
以下是引用毒角猛犸在2005-9-22 7:39:40的发言:
再看一遍,对白空泛。而且直露。妈的犯直露错误了。
一晚上心血顿时感觉不怎么良好起来。
这样的感觉是对的。知道症结所在就好办了。
作者: 毒角猛犸 时间: 2007-8-4 13:29
我发现我写小说很匆忙,“匆忙”是个中性词,因为我不忍心用“浮躁”。当一个故事开始,我立刻就琢磨它如何结束。中间没有节奏,没有空白。太匆忙了。
就象我后帖的另一篇《樱桃树和脸盆的故事》,“碾子上一只苍蝇飞了起来”——这是一个明显的停顿和留白,它无关故事的发展,突兀的来那么一下子,是故事中唯一的阅读障碍,文沁可人说这是唯一的亮点。我的缺点是,总是不肯让苍蝇多留一阵子。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29
我想我说的不是唯一吧?还有,你是否真的理解了我那句话的意思呢?我说的那句话的出现,而不是那句话。你再想想吧。
》,“碾子上一只苍蝇飞了起来”——这是一个明显的停顿和留白,它无关故事的发展,突兀的来那么一下子,是故事中唯一的阅读障碍
这话正确也不正确。
作者: 毒角猛犸 时间: 2007-8-4 13:29
那拜托说明白点。别让我猜谜语。
作者: 罗子 时间: 2007-8-4 13:29
以下是引用毒角猛犸在2005-9-24 20:49:59的发言:
那拜托说明白点。别让我猜谜语。
把“那”字去掉,我告诉你。
作者: 纪小齐 时间: 2007-8-4 13:29
很遗憾,不知道为什么,我读你小说的时候老觉得特别别扭,特别难受。
也不是不好读……就是……就是……我也说不清楚,反正读得很不爽。
作者: 毒角猛犸 时间: 2007-8-4 13:29
大哥,你不要这样啊,太打击我啊……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8-4 13:29
推荐你读一下马丁-艾米斯的短篇,看看会不会有所帮助。你的这个小说设计的感觉还是重了些,而且行进的过程也偏快了,这都使得整体效果大打折扣。另外语言也还可以增加些日常的气息,对话上倒是可以相对做作一些,因为这个小说可能恰恰需要这样。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29
以下是引用文沁可人在2005-9-24 20:42:27的发言:
我想我说的不是唯一吧?还有,你是否真的理解了我那句话的意思呢?我说的那句话的出现,而不是那句话。你再想想吧。
》,“碾子上一只苍蝇飞了起来”——这是一个明显的停顿和留白,它无关故事的发展,突兀的来那么一下子,是故事中唯一的阅读障碍
这话正确也不正确。
我给了那个罗子一天多的时间让他来说,看来他是不想说了。
你知道吗,你那一句无关故事的发展,恰恰说出你小说症结所在。设计性,规化性,使小说成了流水线上的作业,无趣无聊。那只小小苍蝇的飞出正打破了这种设计性与规化性,使小说在那点上闪了一闪。它无关故事的发展吗?或许是。可它却是艺术上的一个小小抗争,与逃逸。小说在那里才丰富了那么一下下。没了这个,那小说,真的什么都不是。
作者: 毒角猛犸 时间: 2007-8-4 13:29
TO赵松:“你的这个小说设计的感觉还是重了些,而且行进的过程也偏快了”。
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我说过不只一次,每当我开始讲一个故事,就着急它什么时候结束。不从容。所以就没有味道。
TO文沁可人:“那只小小苍蝇的飞出正打破了这种设计性与规化性,使小说在那点上闪了一闪。”
我只能说,在那一瞬间我开了窍,紧接着它有关上了。我还是宁愿理解成一个节奏。一个留白。我不得不承认,我越来越不喜欢看自己的小说了。
作者: 雨哗 时间: 2007-8-4 13:30
<
>可以问一下那个引用怎么用吗?</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