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视觉漫谈·苏文祥专栏】我喜欢画面中的冒险 [打印本页]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07-8-4 13:31
标题: 【视觉漫谈·苏文祥专栏】我喜欢画面中的冒险
<B>苏</B>: 许多学艺术的从美术学院毕业后选择了不同于自己专业的创作手段,你是怎么能一直坚持绘画创作的?<BR><B>罗</B>: 毕业后一直在做老师,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让自己可以继续画画。其实最主要原因还是自己比较热爱。
< align=left><B>苏</B>: 对其它的创作方式不动心?<BR><B>罗</B>: 动心过,想去做,但看见现成的画布和颜料人就投入进去了,然后就没有多少精力做其他的了。</P>
< align=left><B>苏</B>: 有没有设想以后会随时调整方向,比如说去做装置啊,影像之类的?<BR><B>罗</B>: 至少现在还没有强烈的想法,我发现现在对绘画越陷越深,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心里放不下手也痒。</P>
< align=left><B>苏</B>: 据我了解,在你目前画的这批“灾难”主题作品之前,你还进行过抽象和表现主义的实验,比如说在去年南京和苏州的两次展览上的作品。那段时间画的风格和现在的呈现截然相反的面目,你是怎么走到现在这个状态的?是不是因为你讲的那些“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把你带上了这个路?<BR><B>罗</B>:对,是这样的。我上学和毕业的一段时间里,做了很多尝试和改变,从技术和题材等等,也画了不少的画,但画来画去自己都不能满意和痛快,最后我发现是性格和品质上的问题。至于展览中的作品,它们也是我在做的实验阶段中的一个尝试。</P>
<P align=left><B>苏</B>: 能谈谈你说的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么?是解决自己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所遭遇的性格上的问题? <BR><B>罗</B>: 我觉得这个中间是一个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从想法到制作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入,那也正是我乐此不疲的情绪所在,我觉的画面上的情绪就是性格,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就是释放和控制好它。</P>
<P align=left><B>苏</B>: 那你今年从七、八月开始的创作,也就是你画的火车相撞、飞机失事这批画,都不约而同的呈现出“灾难”的特征,怎么会选择这些来画的?<BR><B>罗</B>: 是那个时间。之前我尝试画了几张拳击和摔跤系列的再过度到汽车事<B><IMG src="http://www.heilan.com/heilan_35/image/zl_su_05.jpg" align=right></B>故,但觉的还不够刺激和破败,小时候飞机火车对我来说是科技发达的象征,上美术课的时候一般就画这个玩,现在我觉的这里面有很多理想夹杂冒险的东西非常有意思。 <BR><BR><B>苏</B>: 你对冒险感兴趣啊?那现在通过绘画这样创作方式使你有种能把握它们的感觉吗?<BR><B>罗</B>: 我对现实生活中的冒险不感兴趣,我觉的人很脆弱,一不小心就要受到心灵的伤害和肉体的摧残折磨甚至岌岌生命,我比较喜欢画面中的冒险和探索,在这里面的折腾和反复是件痛快的事情,它们似乎可以弥补生活中的平淡和乏味。</P>
<P align=left><B>苏</B>: 一说起灾难啊,飞机失事啊,有些人们立刻就会把它们和现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恐怖主义联系在一块,你的作品是不是多少有些含沙射影的在对它们展开批评?你如何<B></B>理解作品创作和生活世界的关系?<BR><B>罗</B>: 是的,现在的确是天灾人祸频繁,人们看似平静的生活背后都时刻潜藏着危险,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敏感话题,乘火车做飞机也变的不自在,吃穿住行都暗含隐患,我的画并不想去就事件本身提出批评或者建立我的政治姿态什么的。我觉的绘画包容度有限,它承载不了很多东西,我仅仅是提供和呈现,尽管它对我来说是激情澎湃的。绘画作为视觉上的一种触动,每个人的感受多少会有差异,关于类似的事件,每个人的关心点都不一样。我觉得创作只是生活的<B></B>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他们的关系很微妙。</P>
<P align=left><B>苏</B>: 最近你好像又在画“海难”系列?<BR><B>罗</B>: 还是在灾难主题上的,只是开始出现了人形,房子和家园,场景也大了些。</P>
<P align=left><B>苏</B>: 你打算一直把“灾难”这个题材延续下去吗?是不是有把这个“灾难”符号化的倾向?我们都知道,包括中国早一辈的艺术家,从事绘画的,像方立均、张晓刚他们,都有这个倾向,一旦一个感觉的创作定型之后,它们就不可避免的走向符号化,好像看多了很多人也会说腻,然而对一个成熟的艺术家来说,又不能不成体系的去创作,你如何看待这个悖论?<BR><B>罗</B>: 这是个很重要的现象,我觉得符号是那个时期艺术家必须要做的,并且他们做得也很好,并且这条路子自觉不自觉的影响着很多后继画家,作品应该是艺术家成长的经历和意识深入的线索,如果没有了成长和进步,那是无聊的,符号是可见的,符号产生的精神气质却是无形的,而精神是酝酿符号的卵巢,符号化在一定层次上曲解了问题的方向,我想只要把握精神的一致,符号就应该是新鲜的。</P>
<P align=left><B>苏</B>: 如何把握这个精神的一致呢?<BR><B>罗</B>: 我觉的至少有一部分来源于性格和品质,把握也是释放和控制的过程。</P>
<P align=left><B>苏</B>: 就是说它还是一种来自你私人的认知和体验去操控?<BR><B>罗</B>: 我觉得不是,私人的体验是难以揣摩的,是隐蔽的,它没有交流的余地,认识和经验就不同,至少我们在认识和了解自己在心理动机上应该是一致的。</P>
<P align=left><B>苏</B>: 以前我们聊过关于技法和题材的问题,比如艺术家自创一套技法为艺术界做了贡献之后,仿佛画什么都可以了,成了万能画法。你怎么看待这个和那些坚持题材决定论之间的关系?<BR><B>罗</B>: 技术在绘画中占很重要的成份,毕竟绘画就是手工活嘛,技术是进入画面的开始。一定的技术影响画面的整体面貌和感觉,<B><IMG src="http://www.heilan.com/heilan_35/image/zl_su_01.jpg" align=left></B>因此,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思想,技法是思想的传输和流通的渠道,一定的技法体现思考方式上的类型和变化,同时思考的中间又需要吻合技术,两者都是潜在素质的自然回合。我觉的一个优秀的画家应该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和贡献,题材和技法应该是特定经历特定情绪下的产物,割舍和放大某一方面都会失去意义。</P>
<P align=left><B>苏</B>: 现在艺术正有走向商业化的趋势,我们经常听到谁谁又卖画了,谁谁又卖了作品,这对你有没影响?不过我们几乎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你罗晓冬的画也会卖多少万,呵呵,你是怎么看待艺术和商业化的关系的?<BR><B>罗</B>: 呵呵,我记得我们以前讨论过这个问题。我觉的艺术缺少不了商业,至少它可以使艺术家在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做作品,并且使作品在很多方面得到改进和完善,这两者之间应该要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偏向哪一方都不好。当然很多时候艺术家在经济的路线上下不来,做作品弄得如同做生意,这个是发展中国家的艺术家常见的问题,因为大家都太穷了,在金钱面前很容易失去立场。我目前是在家画画相对比较隐蔽,还没有多少心理影响。</P>
<P align=left><B>苏</B>: 也就是说当商业有一个良好的机制为艺术服务的时候,那些问题就可以解决?你并不排撤艺术商业化是吗?或者说并不反感有限度的商业化?<BR><B>罗</B>: 是的,我觉的有限度的商业化是体现一个国家先进和文明的标准,有些东西永远是不能卖买的,不过这要做到又很难,需要的是时间。</P>
<P align=left><B>苏</B>: 那对前段时间艺术界热传的“卡通”你怎么看?<BR><B>罗</B>: 我觉的这种叫法很有问题,这个打击了很多艺术家的创作热情。</P>
<P align=left><B>苏</B>: 你是说“卡通”这个命名?<BR><B>罗</B>: 卡通这个命名也没有什么错误,只是为了方便总结和系统化的一个结果吧。并且它好像比较恰当地符合我们目前的国情和艺术商业体制吧,呵呵。我觉的艺术应该严肃和深沉起来了,艺术家应该在自己爽的同时也要回应一下大的社会的问题。总之,我对所谓的卡通一代不感兴趣。</P>
<P align=left><B>苏</B>: 来点轻松的吧,你平时的日常状态是怎样的?平时看书么,喜欢看哪些?<BR><B>罗</B>:我现在就是抓紧时间生活,抓紧时间画画,不想画了就先绷绷框子玩,哈哈。书也看一点,最近在翻中国伦理思想方面的,也看不透。</P>
<P align=left><B>苏</B>:也不偶尔来点刺激的事情啊?呵呵。<BR><B>罗</B>:我对现实生活中的冒险不感兴趣!</P>
作者: 陈卫    时间: 2007-8-4 13:31
<>说得蛮好的。仿佛看见你说话的样子。“我现在就是抓紧时间生活,抓紧时间画画,不想画了就先绷绷框子玩,哈哈。书也看一点,最近在翻中国伦理思想方面的,也看不透。”</P>

<>不要忘记你们的承诺,以后每年给黑蓝一幅作品,嘿嘿。</P>
作者: 苏文祥    时间: 2007-8-4 13:31
<>那看来还得做一套机制出来了,设立一个黑蓝基金?!这样好接受艺术家捐赠作品啊.</P>
<>作品可卖可不卖?卖得钱用来发展和壮大!!!作家也可以捐小说诗歌?呵呵,大家探讨</P>
<>[em24][em24][em24]<BR>[em32][em32][em32]</P>
作者: 罗倮    时间: 2007-8-4 13:3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陈卫</I>在2005-11-21 20:37:23的发言:</B><BR>

<>不要忘记你们的承诺,以后每年给黑蓝一幅作品,嘿嘿。</P></DIV>    呵呵,我知道的。
作者: 罗倮    时间: 2007-8-4 13:31
<>支持苏同志的提议,还是搞个黑蓝基金好!</P>[em10][em10][em10]
作者: 赵罡    时间: 2007-8-4 13:31
简称:黑金
作者: 最轻的铜    时间: 2007-8-4 13:31
[em07]
作者: 像死不了一样    时间: 2007-8-4 13:33
<>啊  我没想到这是你的画 不知道该说什么 表示一下支持吧 </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