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窗外的风景或风景里的窗(29日已更新) [打印本页]

作者: 牛九朵    时间: 2007-8-4 13:31
标题: 窗外的风景或风景里的窗(29日已更新)
< align=center><B>窗外的风景或风景里的窗</B><B><br></B>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
<P>
<P>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请你同时打开你的窗。让窗外的阳光撒进你潮湿阴暗的屋子。我这样说完全出于对你的关心,而并非诬陷你的屋子潮湿阴暗。或许你的屋子已经窗明几净,阳光明媚,只要你有一扇窗,一扇可以将脖子伸出去观看周围风景的窗,这便足矣。然后我们的故事可以开始了。<br>
<P>
<P>
<P>我经常无所事事地立于窗前,就像楼下那个身着绿色外套的女子每日时逢九点必然出现在楼下对面的巷口一样莫名其妙。不知是我确实生活寂寥无所事事,还是因为某次无意发现女子的此举规律而依恋上那个绿色的影子。不论事实是哪种可能,终究你将看到的故事画面是:我在窗前欣赏窗外风景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规律性出现在巷口的女子,每日心急如焚的守望。某种好奇的心理从发现的那一刻油然而生,通过我所叙述的画面传送给了你。<br>
<P>
<P>
<P>你选择继续往下读,觉得我可能会在故事的结局解开这个谜。你很努力地试图从文本中寻找答案。而在这个过程将会有更多的悬疑出现,就像某日在我看来不经意出现的另一个人和这位女子异常的交谈。</P>
<P>事情是这样的,具体是哪一天我已记不清,这并不是事情的关键,算是故事的开始,姑且称为有一天吧。我因为心绪烦燥而彻夜未眠,却在太阳悄悄升起的时候困倦得昏睡过去。总之我错过了窗外九点时的风景。我在临近午饭的时候醒来的。饭香从隔壁的窗户里飘进我的窗户,昏睡中的我被饭香从迷迷糊糊的梦境中拉到了饥饿的现实状态。这是个信号,预告着午饭时间的到来。我每每伫立窗前,总在凝望中不可避免地陷进无边无际的沉思而忘食。饭香总能准时地提醒我不要亏待自己脆弱的胃,抽屉里已经不知道躺过多少种多少盒胃药了。醒来的那一刻,我没有像平时一样,睁开眼睛就看见天花板上那张泛黄的世界地图,而是浮现出一个焦急守望着的绿色影子。<br>
<P>
<P>
<P>我迫不急待地使劲掀开被子,赤裸着身子在地板上跳跃,三两步冲到窗前,急切的目光搜寻着巷子口的那个绿色女子。此刻的感觉让我想起我和秀英分道扬镳时的情景。我多么希望能挽留住她,一辈子守侯着她,害怕失去她,然而她却无情地抛弃了我,随着一个暴发户一同去了一个我所意想不到的地方,或许遥远,或许很近,每天我只能看着世界地图猜想着她所处,她甜蜜的笑容和拥抱金钱的幸福。多么令人痛心的感情啊!如果你也经历过这样那样的伤心往事,你该知道我此刻的患失感。<br>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那个女子和我所期待的一样,仍然出现在巷子口。这使我觉得有些平定,至少没有像秀英那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是她身边多了一个人,一个戴墨镜的光头男子,他们面对面的议论着什么。她的手里捏着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边吐着烟气边说话。氤氲的烟在光头上消散。光头男子两手插在牛仔裤袋里,牛仔裤被撑的很下面,微凸的肚子更显富态,加之灰色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T</FONT>恤以及脖子上悬着的粗大的金链,像个暴发户,像是和秀英一起私奔的暴发户,他们都是光头。我见过暴发户的照片,是在晚报的一个角落刊登的先富民企业家形象展。发光的秃顶使照片看起来有些滑稽,贪婪的微笑牵动着嘴角像起皱的钞票。让人恶心。我清楚得记得那张报纸被我狠狠地扔进了寒舍唯一值得骄傲的抽水马桶里,这着实有些令人颓废。每当想起秀英的时候,总会不由得热泪盈眶,视线变得不那么清晰,像受了干扰的电视机,不停地闪烁着雪花点。光头男子掏出右手交给女子一样东西,女子左手接过东西,右手将烟火放在嘴上,打开左手的东西,看了一会。显得有些激动有些愤怒,使劲将那东西往大街上扔去。忽地扇了光头男子一个耳光,呵斥:混蛋。顿时,大街上以及巷子里的所有目光都汇聚在那个巴掌停留的地方。光头男子用手捂着左脸,是降温还是防紫外线?我们自然无从所知。他们僵视着对方,仿佛世界被一个耳光震慑得停滞了。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在期待着下面即将发生的事。光头男子平静地说:你这个疯子。便转身离去。周围有很多人显得无趣,仿佛看了一部扫兴的电视剧。<br>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女子狠狠地踏灭剩下的半支烟,融入深巷,淹没在深巷里的忙碌的人群中。<br>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事件发展到这里,我们不免要开始思考。思考光头男子和绿衣女子之间的关系,他们依附着这样的关系发生过哪些事件。仅巴掌事件很难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一个奇异的女子在千思万盼中迎接了一位光头男子,在谈论完某事,以一个清脆的巴掌结束了交流。我也是旁观者根本不了解其中有些什么玄机,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攀谈的。或许在错过的九点到我站在窗边之前这段时间内,能有什么可以加以解释的线索。我希望读者也能调用起自己的想象思维,一起给巴掌一个公道。<br>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假设九点刻的时候,绿衣女子正像平常一样从深巷中渐渐影现,扭着曼妙的身材,轻盈地朝着巷口走来,样子有些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女主人公玛莲娜。周围自然有许多人翘首关注着,比如我。在众多人中有一个光头男子,按奈不住骚动的内心,终于鼓起勇气上前攀谈,并掏出了自以为杀手镯——钻石之类的贵重物品,以收买这个女子。这个女子觉得光头男子是在污辱自己纯洁的身份,一气之下,将巴掌事件推向了高潮。<br>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我小心翼翼地翻开早上(偶然)新买的小说集,书贩说的没错,这果然是本有趣的书。它的开头着实让我吓了一大跳。“让窗外的阳光洒进你潮湿阴暗的屋子”(多好的主意啊)。小说的作者是怎么知道我的屋子潮湿阴暗的。他的语气像是朋友间的劝慰。或许是因为我疏于阅读吧!并且我也从未读过像这样的小说。它以独特的开头和新颖的交谈式的叙述以及小说人物的莫明冲突深深地吸引着我继续往下读。它提示我们进入对悬念的思考,紧紧抓住我的好奇心不放,我也一相情愿地接受(服从)着这样善意的提醒。<br>
<P>
<P>
<P>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窗,发现我站的位置刚好能看见上午去过的那个书摊。我正饶有趣味地阅读着的小说就是从那里“捡”来的,仅花了买油条剩下的五毛钱。买早点的时候,路过书摊(原先这里没有书摊的,这是个流动书摊,他今天恰巧摆到这里,我恰巧路过,又恰巧买了这本小说)。摊主眯着眼睛看我,像只困倦的猫。我大摇大摆地走着,油条在塑料袋里一晃一晃的,仿佛争先恐后地想跃出来。<br>
<P>
<P>
<P>“先生,你不觉得你丢了什么么?”一个微弱的声音划过耳边。我看看手中塑料袋,三根都在,继续走。<br>
<P>
<P>
<P>“先生,难道你真的不想要回你丢掉的东西么?”我再次看看手中的塑料袋,三根都还在呀,纳闷了。我很不情愿的回过头,用疑问的眼神看了看书摊主。我不喜欢这个人,就他那猫一样的神态,而我讨厌猫。<br>
<P>
<P>
<P>“我终年漂泊,就为寻找它的主人。跋山涉水千百里,我找过很多人,但他们都缺乏一种特质,外表像是我要找的人,而实际上都是些绣花枕头。就刚才的一瞬间,我发现你才是我要找的人。我不希望你错过他……”他像要说个没完,我只好打断他了:“直接点吧,你想说什么?”<br>
<P>
<P>
<P>“好的,那我就简单的跟您说吧,只是我说的,你不要不信,事实就是和我说的一样。我这里有一本书,一本窗之书,没人能读懂它,便没人能拥有它。这是一本奇特的书,没特质的人打开看,纸上只字全无,而只有有特质的人打开他才能有字显现。能看到字的人,也并非全能读懂它,因为你每次打开,里面的内容都不一样,字词时刻在改变着。就像你开窗户一样,你每次打开窗户看窗外的风景都有所不同,而且你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物也不同,也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时间同样改变着你的阅读或观察。刚才你经过时带起的风将它的书页掀起,我看到了,掀起的页面有字呈现。显然你就是我要找的人。”他微笑着说,视线在我身上和油条之间直线徘徊,说完的时候,视线停留在我的脸上,像是要沿着我的表情窥探我的内心。<br>
<P>
<P>
<P>“好一个中国版皇帝的新装啊,哪个傻瓜会说自己看不到这本书中的字呢?你这招的纰漏也太大了吧!谁会信,谁又可能信?既然你自己也能看到书中的字,那么还是你自己收藏着为好啊,哈哈!”我准备离去,实在没心思去对付这么一个耍滑头的书贩。<br>
<P>
<P>
<P>“实话告诉你吧,你不买可以,但你不要后悔……这可是本决定你命运的书,它镌刻着你的过去、昭示着你的未来。……如果你现在改主意买回去还不迟,只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毛钱,一根油条就能换得一本奇特的书,难道还不值吗?更何况这是本对你来说极具价值的的书。”看来书贩是不想放过我这只羔羊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毛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毛,不能因为在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毛钱而被别人诅咒。现在的人做起生意起来实在令人望而生畏。居然发展到了,不买就遭诅咒的境遇。<br>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
<P>
<P>此刻,书贩正在对一个身着红色外套的女子滔滔不绝的发表着他的演说。红衣女子时不时地颔首点头,示意自己的理解。书贩说完并没有从书摊上拣起一本书交给女子,而是从腰包中取出些什么交给她。会是什么呢?钱?我那5毛钱是否还在那个肮脏的腰包里?女子接过东西看也没看,两手插在红衣口袋里,默默无闻朝这边走来。我伸出脖子,看她走进楼房间的巷子。多有意思的书贩啊,他和红衣女子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他们依附着这样的关系发生过那些事又将发生什么?书贩交给了女子什么物品?女子为什么看不看就转身离去,是信任,是决绝,还是冷酷?</P>
<P>——————————————————————以下是29日更新的</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这本书教会了我去思考自己所看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光头男子和绿衣女子以及书贩和红衣女子像群会发光的蝌蚪在头脑里闪耀着、旋转着,宛若天际中遥不可及的星星,我试图用思维的触角去抓住它们,探究它们。然而这些淘气顽皮的小家伙仿佛在和我玩一个类似捉迷藏的游戏。
<br>
<p>
<P>在一幢充满无数个未知房间的大楼里。每个房间没有门,只有一扇勉强可以称之为窗户的小口子。蝌蚪们(我不敢确定实际上有多少只蝌蚪,或许四只,也或许五只,更可能有更多,在我没有打开那些窗户去探个究竟时,每个窗户都有可能藏着不明数量的蝌蚪)在我靠近的时候,(它们似乎具有某种超能力,能迅速地感应到我的存在。)疾速地游走,丝毫不留痕迹地隐藏到别的窗户里,我挨个儿地打开窗子去寻找它们的踪迹。在它们待过的房间里,都会呈现出一派奇异的风景。那又是另一个世界,包含着无数种元素和能量。我站在窗户外看着这些奇异的风景,有时会因为绚烂的景象而忘记我所要追寻的蝌蚪。我知道我不属于那些风景,我唯一做的也只有站在窗户外边去观察并思考他们,就像我在试图探究蝌蚪之间的关系一样。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然而这个世界或这幢楼实在太庞大了。我刻不容缓地追踪着,奔跑着,有时我竟忘了自己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要奔跑,我追寻什么,追寻它们又有什么意义,一切在我的脚步停止的时候,不同样将化为乌有么?而我放弃寻仍会有无数的人们去追寻他们渴望了解的蝌蚪。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我不能停下来,那些蝌蚪是在是太快了,我始终追不上他们,而我还是必须坚持不懈地追逐。我似乎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支配并驱动着。我不明白我将会遇到什么,不论前方有多么危险,我仍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去,打开那些窗户。我着了迷似的寻找着它们,我想或许将永远不能放弃了。在我要去往某处的时候,我选择了渡船,我在上船的那一刻,决定了我在尚未到达的途中,无论如何我是不能下船的。好比我选择了阅读这本神秘的《窗之书》。它也是神秘大楼的一部分,书页中拥有很多个房间,隐藏着无数只蝌蚪。我在不同时刻,翻起不同的书页或相同的书页,总有不同的文字影现在上面,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或哲理。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某一刻,我仿佛惊醒,我是被好奇心牵动着,还是真正的所谓神秘力量。阅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用力的拍打着自己的大腿,起初微微的痛感不被我认可为其实的感觉。在我用手中的笔使劲插进大腿的时候,我才彻底醒悟过来。原来追逐蝌蚪的不是我,而是这本神秘小说的作者。小说太引人入胜了,导致我的入神,几乎都分不清阅读和现实了。但是马上我又矛盾了,假如先前我所阅读的是小说中的文字,那么为什么很多感觉又的的确确是来自我的内心感悟呢?我试图翻回去重新阅读却发现这本书真的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文字出现。我在也不可能读到刚才那些确乎在描述我的感受的文字了。我好奇万分,甚至有些害怕,害怕自己在阅读的时候迷失在小说迂回的书页中和那幢神秘的大楼里,害怕自己辨认不清阅读和现实的界线,我不想生活在那充满未知的文字丛林里,每日不厌其烦地开启索然无味的窗户寻找一些古怪无常精灵。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很确切的说,此刻我已经阅读完小说的两个章节。从目录上看,一共有十六个章节,而又有谁能数的清呢?毕竟小说的文本在时刻的改变着。窗外,那个书贩正在整里摊上被来往好奇的人们弄乱而未购买走的书,把它们重归于整齐,以迎接另一些人的好奇翻阅。我合上手中的书,捧在怀里,飞奔下楼,我要向书贩问个究竟。下楼的时候,匆忙的脚步让我有了一种类同感(因为不能明确这是种什么感觉,只能这么称呼)我仿佛成了追逐蝌蚪的人,而书贩正是其中一个蝌蚪。很显然这只蝌蚪被我遇上了,我有些讨厌蝌蚪,包括水中游动的真正蝌蚪。它们令人麻醉,甚至癫狂。
<p>
<p>
<P>“起先我就告诉过你,这是本神奇的书,而你又不得不拥有它,因为你是他的主人。如果你一定要将它看作是你思想所遭遇的劫难,那你也一定在劫难逃。因为这一切都是你创造的。(我做了个诧异的动作)这没什么可以奇怪的,人们总会忘记自己曾经进行或此刻正在进行的动作,包括你和我。就像刚才路过的那些人,他们花力气蹲下来翻阅摊上的书本,而后,他们会在一本小说中看到某个人物在重复这个下蹲翻阅的动作,隔着书页,有些人会觉得似曾相识却又显得遥不可及。人是多么奇怪的动物啊,温饱、情感、疾病、灾难、生老病死,繁杂无常的世俗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们于是我们变得健忘。时而忘记时、而想起,而当你尚未想起的时候,你也只能觉得似曾相识,殊不知身是过来人。
<p>
<p>
<P>然而你知道吗?这一切的一切实际上都是时空所造成的,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不同的人或事物都在重复着某些动作,但这仅仅是个假象,事实上没有一件事一种感受是相同的,我只能解释为世界万物的唯一性决定了物与物之间的区别。……”<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书贩沿着自己连绵不断的思绪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的道理。不知道是解释我购买此书的必然,还是仅仅为了满足自己发表演说的欲望。他真的是个天才演说家。他和刚才的红衣女子一定也说了不少他自以为荣的道理。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你忘了你要回答我的问题。”我忍不住打断他的演说。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是的,没错。就这么一会我就忘记了你对我的提问。看来你是听懂了我说的话。这令我倍感荣幸。刚才永远属于刚才的那个时刻,现在永远是现在,让我们忘了刚才,一切从现在开始。麻烦你再问一遍。”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我想知道这本小说的来历以及刚才你叫给那位红衣女子的东西是什么。”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原先我总是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抛弃过去,去重新生活,然而这又是多么的困难。人只消一出生,他就避免不了时间带给他的灾难,他毫无抵抗力的接受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这些时间里发生的事即历史。(个人历史及社会历史)所以你不可避免地想了解某些历史以便活的更明白。我也只好同样将此看作是另一种历史的必然。这样我便可以陷入回忆去寻找你渴望得到的答案。
<p>
<p>
<P>你一句话问了两个问题,事实上又恰好属于同一个问题。这本书的存在和红衣女子是相互联系着的。”</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为什么?仅仅是因为书中莫名其妙地恰巧提到过红衣女子么?”</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你确定你在书中阅读到红衣女子的片断了,还是你某个隐秘的角落里看到了我们的交谈?”</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是啊,我竟弄不清那个章节究竟是何时进入我视线的,或者红衣女子是何时从窗外进入小说的。这本书仿佛向我开启了天数个窗口,我站在自己的窗口上看着它们竟混淆了彼此。我更矛盾了,站在书贩面前,有些像一问三不知的笨学生等候着老师的批评指责。</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书贩见我无言,接着说,“你是不是看得走火入魔了,还没有从小说文本的阅读历险中走出来。现在是发生在现实中的真实场景,我将告诉你小说的来历。某天,我的流动书摊,摆到对面的巷子口的时候,有个红衣女子过来和我商量。她说她有一大箱的小说自印本,因为生活窘迫,无粮维计,想托我帮她出售这些书,不论卖怎样的价格,我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的提成,这种交易我当然乐意得不得了。所以我想尽一切办法努力要把这些自印本小说卖出去。每天中午的那个时刻她都会来查看出售的情况并拿走她的那份钱。事情就这么简单。我很抱歉我欺骗了你,但我也是为了那位女子以及自己如此潦倒的境遇着想,希望你能谅解。</P>
<P>我没有怪罪书贩,而是向他打听了红衣女子的其他情况,比如她的住处。后来的好些天,我一直不敢阅读那本奇异的小说,仿佛害怕书中会伸出一双可怖的手将自己狠狠地拽进小说里去。</P><br><IMG src="http://ozj.cn/zj/uploads/200511/22_004834_2005112217.jpg" border=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9 11:22:19编辑过]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07-8-4 13:31
询问:你为什么对“手法”如此用力?这问题不仅仅针对这篇,还包括以前你贴的一些。
作者: 牛九朵    时间: 2007-8-4 13:31
<>手法?</P>
<>我不明白你指的是什么手法?</P>
<>这是我的“对话者”系列的第二篇,我这一生都将是个寻找对话者的过程。从内建到外觅。</P>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7-8-4 13:31
<>略有“滞”的感觉。</P>
作者: 牛九朵    时间: 2007-8-4 13:3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生铁</I>在2005-12-14 10:15:16的发言:</B><BR>
<>略有“滞”的感觉。</P></DIV>
<>滞????
<>斑竹都说些我看不懂的词</P>[em43]
作者: 几根发    时间: 2007-8-4 13:32
<>好的,那我就简单的跟您说吧,只是我说的,你不要不信,事实就是和我说的一样。我这里有一本书,一本窗之书,没人能读懂它,便没人能拥有它。这是一本奇特的书,没特质的人打开看,纸上只字全无,而只有有特质的人打开他才能有字显现。能看到字的人,也并非全能读懂它,因为你每次打开,里面的内容都不一样,字词时刻在改变着。就像你开窗户一样,你每次打开窗户看窗外的风景都有所不同,而且你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物也不同,也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时间同样改变着你的阅读或观察。</P>

<>你买的这本书有点象博氏的“沙之书”</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