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肖开愚:《安慰》 [打印本页]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31
标题: 肖开愚:《安慰》
<br>
<><br>累了吗?我还在此,天还<br>                     落纸巾呢。</P>
<>抛弃我的贞洁,你如壶煮水,<br>极快乐的,并替我泡了杯茶。<br>你更当煮酒,为走者醍醐。<br>我乃人中绝对,徒有警觉,<br>懒于芳香、衰老和试温度。</P>
<>                     我知你枯槁<br>归来,才精通我的膏药皮肤。</P>
<P>           2004.3.8.于柏林</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9 1:32:50编辑过]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31
好诗,不过这种诗不难写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31
难写不难写可能不是问题,关键是作者对形式的依赖程度。
作者: 外外    时间: 2007-8-4 13:31
虚到某个位置,左右都有安全感,但长此以往,刺激不大。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7-8-4 13:31
懒于芳香、衰老和试温度。
作者: 莨    时间: 2007-8-4 13:31
<>喜欢其中的坦荡、期冀感。</P>
<>你更当煮酒,为走者醍醐。</P>
<>如此,诗虽小,却不可多得。</P>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31
对形式的依赖,不妨说是对形式的对抗
作者: 廖伟棠    时间: 2007-8-4 13:31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7 11:51:59编辑过]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31
<>回廖伟棠:</P>
<>既然你发站内信给我,我就做个澄清。第一,我不知道我的哪一句话使得你得出“你看***\\你\\**的态度,分明把我当做一个不受欢迎的人,都是朋友,何必?”这样莫名其妙的想象性结论的,请你给个答复。因为不论你来这里是因为什么,我都不希望有什么误会在里面。</P>
<>第二,关于肖开愚的这首诗,我想说的是,这里从来没有拒绝过正常的讨论,你不喜欢或我喜欢,这都没问题。本来就是“诗无达估”,这无可厚非。你所言“危险”之论也只是你个人的观点,何况文学从来就是不讲究什么民主的事情——往往一个成熟诗人的长处也极有可能是最具有争论的地方。但我的确不欣赏你所说的“......开愚也是我最欣赏的诗人,但那不代表就不能批评他的诗啊!”这样的说法。这里的确有你自身想象的极大成分。</P>
作者: 驴头狼    时间: 2007-8-4 13:3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廖伟棠</I>在2005-12-2 17:25:31的发言:</B><BR>
<>“关键是作者对形式的依赖程度”</P>
<>开愚此诗正失于此。</P></DIV>
<br>晕
作者: 廖伟棠    时间: 2007-8-4 13:31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7 11:52:20编辑过]

作者: 驴头狼    时间: 2007-8-4 13:31
<>那又何必,我又不是和尚.</P>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3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廖伟棠</I>在2005-12-3 10:53:46的发言:</B><BR>
<>为什么晕?!</P>
<>我说的是开愚这首诗失于对语感的依赖,一首诗仅靠语感支持、带领读者的兴奋,那是空虚的。即使这语感非常特别,有魅力(实际上这在开愚近年别的诗里也比比皆是,并且做得更好更绝)。</P>
<>请你说出你喜欢这首诗/或者是对我的评论感到晕的理由。</P></DIV>
<P>空虚之后又如何呢?</P>
作者: 廖伟棠    时间: 2007-8-4 13:31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7 11:50:45编辑过]

作者: 杨过    时间: 2007-8-4 13:31
开愚创作一向坚持“无一字无来源”(不是指用典),你说“开愚这首诗失于对语感的依赖,一首诗仅靠语感支持、带领读者的兴奋,那是空虚的。”有失偏颇。
作者: 廖伟棠    时间: 2007-8-4 13:31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7 11:51:03编辑过]

作者: 驴头狼    时间: 2007-8-4 13:31
<>这里不是馆.踢这个动作是你的想象.</P>
作者: 廖伟棠    时间: 2007-8-4 13:31
没有人和我讨论这首诗本身,那就算了吧。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31
<>虚无之后呢?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好讨论的。</P>
作者: 廖伟棠    时间: 2007-8-4 13:31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7 11:51:21编辑过]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8-4 13:31
<>挺不错的一首诗。后四句尤其好,</P>

<>我乃人中绝对,徒有警觉,<BR>懒于芳香、衰老和试温度。 </P>
<br>
<>                     我知你枯槁<BR>归来,才精通我的膏药皮肤。</P>

<P>“醍醐”用的比较冷僻,似乎是要找开悟见性的意思,但用起来还是明显怪异了,比较勉强。</P>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31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肖开愚用词尖新奇崛,有点像六朝的赋的用字。其实很多现代诗都是小赋。</FONT></P>
作者: 杨过    时间: 2007-8-4 13:31
<>最后一句“才精通我的膏药皮肤”,</P>
<>开愚后来又改回“才懂得我的膏药皮肤”,他说这样更敦厚。</P>
作者: 莨    时间: 2007-8-4 13:31
<>我赞成“尽情探索和试验...而且是不断地探索。”</P>

<>《裸猿》中的有些话说得好:我<FONT size=2>们必须调查,而且要不断重新检验自己的调查结果。它们必须随时保持高水准的好奇心。</FONT></P>
<><FONT size=2>诗歌需要这样的好奇心和敏感。</FONT></P>
<P><FONT size=2>肖开愚这首小诗,虽小却感觉很丰满。粗看一下,日期3月8日,此时柏林可能仍是雪季,人情冷暖,亲人可能成为最深的深渊,但终归是情深,万事皆能消融,或许需要多年。此诗所隐含的一个男人本性的耿直和不言于表的性格很为明显。这种内心的“直白”修辞,很有意思。每一种经过拐弯的修辞都似乎是这种情感的“试图”隐藏和渴望表达的结果。当然,这个过程中,对于作者,也许已经足够了。</FONT></P>
<P><FONT size=2>不是一首可以说成惊天动地的作品,却是不少一部分人所曾经历过的一个生活片断。</FONT></P>
作者: 廖伟棠    时间: 2007-8-4 13:31
<>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7 11:49:51编辑过]

作者: 廖伟棠    时间: 2007-8-4 13:31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7 11:50:14编辑过]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31
<>我引用你站内信的内容,是想让你说明你何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如果我有涉及到诗歌之外的人身攻击,那自然另当别论——你当然可以批评肖开愚的诗歌,稍微有点识别力的人都不会认为我的以上回帖在压制你——我只是觉得没什么可讨论的必要。但你又一次想象成“但那不代表就不能批评他的诗啊”,实在是遗憾。</P>

<>不过如果你认为我引用你给我的私人信件对你有所伤害,我可以道歉,这没问题。也谢谢你是因为喜欢我和陈舸的诗歌来这里,但这和这次“讨论”没有什么必然联系。</P>
<>还是欢迎你常来这里玩。</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