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原创]石浦教堂 [打印本页]
作者: 霜林晚 时间: 2007-8-4 13:32
标题: [原创]石浦教堂
<
>目前,它肯定不在<br>坐标的中心。它尖顶上的十字架,和上帝的位置<br>稍稍有些偏离。而它弧形的穹顶和我们<br>黑压压的头颅<br>多么接近。它突出的门楣和粗大的拱柱<br>正在努力支撑我们生活<br>缺失的部分</P>
<
>在石浦教堂,我遇到一位在早市上卖鱼的妇女<br>她和别人争抢鱼货时象一头发怒的母狮<br>而现在,她正闭着眼睛,弯下粗壮的腰身<br>红肿的手指捧着一本皱巴巴的《圣经》<br>用刚从市场里带回的鱼腥味的方言<br>大声地祷告,并且<br>泪流满面<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8 21:09:05编辑过]
作者: 邱雷 时间: 2007-8-4 13:32
不错。很乐意据此想象出一幅画面,一幅强调“环境中的人”的摄影作品,它蕴藏着身份的悬殊和情绪的落差,力量上的对比。
作者: 霜林晚 时间: 2007-8-4 13:32
谢谢,下面一节还缺少一个尖利的细节.
作者: 邱雷 时间: 2007-8-4 13:32
也许不必。钝器也能伤人。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07-8-4 13:32
楼主认识到缺少细节很重要,在这首诗里,这一点很致命。没有针对卖鱼的妇女度身的细节,读者会质疑,是不是任何一个低层角色都可以对她进行替换,比如一个卖红薯的小妹,一个修鞋的老头。<br>“粗壮的腰身”还不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6 16:22:40编辑过]
作者: 邱雷 时间: 2007-8-4 13:32
<
>阅读经验可以对人物进行填充,缺少什么细节,整首诗的修辞方向就会提示我们自行添加什么细节,向经典形象、向符号人物借表情借装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她也可以是一个卖红薯的小妹,一个修鞋的老头,甚至,她就是个抽象的妇女也没什么问题吧。我发现井回兄关注、在意的东西跟我很不一样喏。</P>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07-8-4 13:32
<
>嘿嘿,邱雷,如果卖鱼妇女在这首诗里是作为一个底层身份的话,如果所有的底层的角色都可以对她替换,只能说明,这首诗里有一个单一的目的。围绕这个目的,作者选择材料是偶然性的。“底层——悲悯”,或者是你说的“藏着身份的悬殊和情绪的落差,力量上的对比”,总之,只是要说出一个目的。我觉得这样的作品,会狭隘,即便我们自行添加细节也是在一个不大的空间里。<BR>“她”是这首诗里的必然材料很重要,让她成为主角,要让她是一个特定的妇女,一个有自己特点的人,才能使她摆脱泛泛的“底层身份”,这个作品也才能摆脱趋向单一目的的指证。我觉得这不会占据读者的空间,而是开拓了另一片空间。[em05]</P>
作者: 霜林晚 时间: 2007-8-4 13:32
<
>两位斑竹的讨论很让人受启发,我原先的考虑是这样:</P>
<
>上节趋向高蹈,大致勾画出这种世俗宗教在当下的位置,其实就是这样,它仅仅是一个寄托,它的作用来自你内心的需要.</P>
<
>下节我个人认为,其实任何一个具象的人,都可以,只要它能够承担起代表生活真实层面的多数的特征的作用.选择了一个卖鱼妇女,基于我的生活,我居住的小镇上,她们应该是一群最为凶悍,善于和买主周旋的\\锱铢必较的底层人物.但她们胸口也埋着一座教堂,大门时常开启.</P>
<P>但我没有找到一个可以沟通上下节的细节,很遗憾.</P>
<P>请斑竹指教.</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