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读到一首日本诗 wai 两
[打印本页]
作者:
非子
时间:
2007-8-4 13:32
标题:
读到一首日本诗 wai 两
<
>《读到一首日本诗》 <BR><BR>它是这么写的: <BR>去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BR>前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BR>大前年也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BR><BR>《冬日》 <BR><BR>我靠在朝南的阳台上 <BR>搭晒着被褥和暖鞋的地方 <BR>老槐树用它光秃的枝桠 <BR>指向人世的四面八方 <BR><BR>冬日的下午像是可有可无的事物 <BR>它的阳光普照使人心生怨恨 <BR>是类似施舍,怜悯,赐予的贬义 <BR><BR>一则消息在昨日抵达 <BR>如果它仅仅是一则消息 <BR>或是一个退稿电话和恶作剧 <BR>那即使是乌鸦的叫唤也不足为患 <BR><BR>它让我从昨日待到此刻 <BR>重复地原地位移。已经发生的 <BR>什么也改变不了。这期间 <BR>槐树的枝桠掉落许多,砸在地上。 <BR><BR>《在短途火车上》 <BR><BR>对面是一位我认识的女孩 <BR>她坐下时和我聊了几句 <BR>她带上来的零食我也吃了几口 <BR>火车开动起来,她身边的男人捏住她的小手。 <BR>两只手交错一起 <BR>他们轻闭双眼,依偎着对方 <BR>这时我捧着一本小说装作在读 <BR>这时另外一列火车疾驶而过 <BR>很多人齐齐望向窗外</P>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07-8-4 13:32
第1个有点“点子”了。第3个最好。
作者:
小忧
时间:
2007-8-4 13:32
第一个最好
作者:
刘脏
时间:
2007-8-4 13:33
3
作者:
邱雷
时间:
2007-8-4 13:3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刘脏</I>在2006-3-9 13:26:37的发言:</B><BR>3</DIV>
<br>“3”是什么意思?
作者:
刘脏
时间:
2007-8-4 13:33
<
>意思是</P>
<
>三</P>
作者:
拖把
时间:
2007-8-4 13:33
<BR>冬日的下午像是可有可无的事物 <BR><BR>那即使是乌鸦的叫唤也不足为患 <BR><BR><BR>这两句很好。<BR>[em04][em04][em04][em04]3不怎么样啊!~
作者:
四月胡杨
时间:
2007-8-4 13:33
我踢
作者:
非子
时间:
2007-8-4 13:33
<
>本人最喜欢的是第一首</P>
<
>谢大家读~</P>
作者:
思芬克司
时间:
2007-8-4 13:33
<
>第三个还可以,最后一句有意味。</P>
作者:
小忧
时间:
2007-8-4 13:33
<
>第一个好,多安宁了。争争吵吵的,怎么象一群孩子似的,幼稚!</P>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07-8-4 13:33
<
>第一个给人种“易碎”的感觉,就是说,作者的想法很单一,被看透了,就索然无味。。看似很冷静、客观,但实际是急切和主观的。它不肯停留,直奔目的而去。而且很多人都写过这样的东西。</P>
<
>第三个给人的感觉也隐隐的有和第一个相似的观念,但没有尖锐的感觉。因为写了具体的动作和情景,而且写得准确,它就有了一种普遍性,让我们觉得,在这样的情景下我们也会有类似的情绪、动作。。。是它客观的一面让人感到润滑。</P>
作者:
思芬克司
时间:
2007-8-4 13:33
<
>不然,如果是客观的一面在起作用,那么所有描述准确的东西都应该给我们诗意的感觉。</P>
<
>我的感觉是3在有意无意间透露出来的“心不在焉”——看小说的是假装,相互偎依并闭上眼睛看起来很幸福的一对,是不是也属于“齐刷刷望向窗望”的“很多人”之一?“坐在对面的是我认识的女孩”,至少假装者无法掩饰内心的不平静,隔壁那一列火车来得真是及时......情节宛然如在眼前,各人的心思各自才明了,而观众似乎也能看出些许端倪,又似乎什么也不能看到,妙就妙在若有若无之间,惹人惆怅。</P>
<
>第一首是垃圾。</P>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07-8-4 13:33
<
>不然,如果是客观的一面在起作用,那么所有描述准确的东西都应该给我们诗意的感觉。</P>
<
>你这么想就太简单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8 11:17:59编辑过]
作者:
非子
时间:
2007-8-4 13:33
<
>两次登陆 还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那就不说了吧 </P>
<
>是垃圾还是好诗都无所谓了,它们已经是脱了水的产物</P>
<
>我不再去想它们了</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