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两眉在2003-12-20 8:57:09的发言:
建议论文也要写得这么通俗,这样哲学就会在大众间普及了。
以下是引用Zen在2004-1-13 18:50:17的发言:
七格怎么能这么说呢,犯众怒嘛不是。说文科生都是木瓜脑子量词辖域就太大了,应该这么说,文科比较适合南郭先生的生存。
现在的真实世界虽然并非人人都懂哲学,可还是一样大乱。
王晨现在的头像相当标致。
以下是引用凌丁在2004-1-9 7:11:36的发言:
1。科学家、哲学家是否在语词水平之上的另一个水平上成像?所以在他们看来,普通人眼中的世界影影绰绰?艺术家、音乐家、画家呢?他们也在另一个水平上成像吗?
2。还是凡是人都在语词的水平成像,但这一水平(内部),又细分为不同的“微层次”,比如专家就比业余高一微层次呢?
如果是1,那么这些XX家们的真理就不是普通人的真理了吗?就像人的真理不是狗的真理一样……
如果是2,那么这些微层次怎么来划分,由谁来界定呢?专家比业余高一层还好,如果是德国人比犹太人高一层,美国人比中国人高一层,有钱人比没钱人高一层就不好了……不同人在不同微层次上能让世界成些微不同的像吗?真理在不同的微层次上也不同吗?那么岂不是在同一个成像水平上也有不同的真理——因人而异的真理了吗?还是真理在同一成像水平始终是唯一的,但是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错误?那么什么是错误呢?哪个层次对真理的认识是错误的?由何得知是错误的呢?还是有点糊涂。
我对哲学一窍不通,只是觉得此文甚好,好读,还有启发。
深夜偶读,有一点读不明白、困惑的地方,冒昧提出,见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9 7:27:48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凌丁在2004-1-28 17:23:30的发言:
艺术语言不是艺术理论,恰恰是理论(包括艺术理论)力图囊括而无法囊括的东西,一旦所有的艺术语言都理论化了,艺术就像黑格尔所预言的死亡了,被反思性思想取代了。
但我相信这是不可能的,黑格尔自己就替艺术想好了出路,虽然他是用否定性的言辞说的——精神文化的整体是这样的:他自己处于这样一个反省的世界之间,处于这个世界的各种关系之间,无论如何不能靠意志或决心将他自己从中隔离出来,也无法为他自己设想出并回复到一种独特的与世隔绝的状态,这种隔绝,或者是通过一种独特的教育过程,或者是通过与生活中的各种关系保持距离,使他能够找回那些已经失落的东西。
“保持距离”“,与世隔绝的状态”,鲁羊所说的“退缩”或“大柴垛”,卡夫卡的“地洞”,这些就是艺术语言得以发生的地方。
纳博科夫说:“我想起数周前跟一个生意人吃了一顿午饭,给我们递帽子的女人耳朵里塞着药棉。而那个生意人却困惑地说他根本没觉得哪儿有过一个女人……我经常觉得我是坐在一群瞎了的疯子中间,因为我想一大堆人中只有我一个人在琢磨那个卖巧克力的女孩的非常轻微、非常轻微的跛足。“这种为琐碎之物而疑虑的才能,这些灵魂的低喁,这些生命书册的脚注,是意识最高尚的形式。”
以下是引用王晨在2004-1-29 2:13:01的发言:
这两个层次,如果分高低还真难分,它们侧重的方面不同,自然语言所针对的领域和艺术语言不同,如果两者都到对方的领域里去,都是没用的。所谓高下之分,主要按照各人的喜好吧。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