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周瓒的评论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34
标题: 周瓒的评论
< ><B><FONT size=3>万物浑然皆主体  周瓒</FONT></B></P>
< ><B></B><B ><p></p></B> </P>
< >王敖出版过两本诗集:《朋克猫》(<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8</FONT>)和《黄风怪诗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1</FONT>)。若是此前对作者不很了解,翻读这两本诗集的人会不敢相信它们是同一个诗人所写。变化和差异太强烈了,虽然如果带着研究者的眼光细致地比较一番,读者也还是能够领会两本书的内在联系。《朋克猫》中的诗风单纯、阳光,诗的语言充分敞开其透明性与及物性,而《黄风怪诗选》中的作品却显示了诗人朝着诗歌本质元素——创造性——所进行的质的一跃。这本集子中的大部分诗歌,其意义不是建立在题材和主题的清晰与明确上,而是建立在对想象力的开掘方面。绵密的意象,跳荡的想象构成了游戏、狂欢的言语风格,那种恣肆、率性而又不失控制的写作状态,使王敖逼近他诗歌写作的爆发期。</P>
<P >《神话大全》写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4</FONT>年,从时间上看,距离第二本诗集的出版也已经有了三年,而它也代表了诗人现阶段写作的特征:重拾起对于现实事物的关注,把想象力落实在对意义的发现(或不如说发明)上。</P>
<P >以一棵树为描述对象的诗,很多当代诗人都写过。我马上联想到的,比如有舒婷的《致橡树》,曾卓的《悬崖边的树》,不过,这两首诗的对象和主题的对应性之明显,寓意之明确,已经使得诗中的树几乎成了一个单纯的象征体。而王敖的银杏树却没有与之相应的人物或个性寓意,也许可以说,这棵银杏树已经成精了,它就是诗人、人、古老的人性神话的载体。它不仅在时间上“古老”,而且在空间上广大得能“与夜空的语言交谈”、“辩论”,尽管它只是生长在一所中学里。而全诗最值得琢磨的,也正是诗人处理主题时的率性和自如,银杏树被直接当成人(幸亏诗人没有用“树精”之类的字眼),一个孤独的沉思者,哲人,他思接万物,但也亲切而富于人情。比起燃烧的木柴的命运来,它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既偶然又必然,而“它们”(银杏树和木柴)又都是万物和历史的见证者。</P>
<P >关于神话大全的主题因素,就这样,在诗人随手摘取的现实生活细节和一个关于辩论的隐喻中得以呈现,末行“神话跟喜剧的互相说服”,洋溢着一种心灵的喜悦和对世界万物的赞美之感。</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B><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B></P>
作者: 室外蟑螂    时间: 2007-8-4 13:34
也许可以说,这棵银杏树已经成精了,它就是诗人、人、古老的人性神话的载体。
作者: 杨过    时间: 2007-8-4 13:34
周同学喜欢提纲节领,综合概括,结果弄到最后一句才摸到开关,还不如盲人摸象,也许得到更多。
作者: 啊呜    时间: 2007-8-4 13:34
<>这些评论都是一面之词,我看了老兄的诗后,觉得还不如不要这些评论.</P>
<>诗歌本身是大气的,而评论往往偏狭</P>
<>比如上次臧隶先生的评,看了之后就觉得把&lt;&lt;神话大全&gt;&gt;给钉死了,这次也不怎么好</P>
<P>阅读诗歌需要一点朦胧感吧?</P>
<P>我随口乱说,勿怪~</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