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转帖]杨过和作家 [打印本页]

作者: 苏衣    时间: 2007-8-4 13:34
标题: [转帖]杨过和作家
<>文/挖土
<>这篇是无聊的比附,金庸的小说也很久没看了,不确的地方,肯定也有很多。但反正想到了,也就说说。
<>不论持哪派文学观点的人,基本都会承认,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里极少数几位超一流作家之一。<BR>读《安娜.卡列琳娜》、《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小说,大概并不会觉得作者有多聪明,和二十世纪的小说相比,当然也不够“创新”,甚至几乎显得没什么风格和特点。甚至于,你可以说从结构、技法上讲,托尔斯泰问题都明显得很:比如他会生生截断故事的叙述而大段大段的道德说教(换个作家这样写小说铁定会让读者无法容忍)。但是老托就是让很多无懈可击的牛逼作家觉得不可企及。<BR>不妨认为,我也在说郭靖。
<P>这一列名单太容易开得太长,所以干脆就只说前几年还比较火的吧,王尔德、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米兰.昆德拉之类的。<BR>他们彼此间当然也很不同,成就高下相差其实也很远,但照一般的定位,大概还都在一流或准一流之列。要说他们的共性:就是他们的作品都总有一两个特点特别耀眼;小说创作观念、叙述手法上的创新,也常常是出自这一流作家的最多。套武侠小说里的话说,就是他们懂得“自创武功”。<BR>这些作家往往都容易得到偏爱,但和真正的超一流比,他们又似乎总还差着一口气。他们自己是常常不但承认,而且强调这一点的。比如王尔德会说自己最好的诗作都远远不能和莎士比亚相比;海明威眼里,托尔斯泰根本“无敌”;卡尔维诺说到但丁,也是一副高山仰止的口气。反而是他们的粉丝,不大有能力面对这个现实。比如迪伦马特曾反复强调,自己在歌德面前根本不算什么,但我却只爱看他的剧本,而《浮士德》常没看几页就睡着了。
<P>知道托尔斯泰才是“最伟大的小说家”很容易,即使你自己没这个感触,文学史和文学评论的书也会告诉你。这很坏事,因为于是有人不屑写卡尔维诺、米兰.昆德拉那样的小说,拉开架势,要写就写《战争与和平》那样的。<BR>现代文学史上,号称是“中国的托尔斯泰”的,数下来也不少罢。路翎那样的小说,能看么?武敦儒、武修文不行,其实也不能怪郭靖不会教,而是郭靖那种疑似低智商的超级路数,根本没法学。<BR>学托尔斯泰而稍像样的,应该也是有的,比如拿诺贝尔奖的那几个“托门弟子”可能就是。那些人的小说我没看过,本不该妄猜,但想来,也就是耶律齐水平吧。
<P>小聪明确实比不得大智慧。但大智慧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直接以大智慧大境界为鹄的,最可能的后果就是无用功无数,一辈子就此虚度。而围绕着小聪明修炼,总能保证不断有点有意思的成果出来。那么,即使终于停留在小聪明的程度,也还能算不是一事无成。<BR>何况,守着小聪明,一不留神飞跃到智慧的层次的机会虽然不多,但也未必就比直接奔着“大”去努力的成功率更低。十六年后的杨过,就该算一个例子。<BR>反叛少年杨过,有的不过是小聪明,这并没什么疑问。但正以从小所处的教育环境不好,他好耍小聪明的倾向反而得到了充分发挥,因此也算得是小一辈里第一流的人物。后来的杨过隐然也成了一代宗师(容我再想想,黯然销魂掌能和后现代主义类比么?至少从杂糅、拼贴、浮面化几条看来是像的),这自然有些偶然,但即使没有这些奇遇,走小聪明路线的杨过,蒙哥攻襄阳时的武功,想来也该到尼摩星、潇湘子一流的水平了。<BR>倒是耶律齐,令人难以理解的越来越黯淡下去。十六年过去,居然学不齐降龙十八掌,甚至压不倒霍都。如果不打算一口咬定事金庸有意压低耶律齐的武功,那么或许问题就在于,这十六年,他在学郭靖吧。<BR>臆测,臆测。
<P><BR></P>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7-8-4 13:34
哈哈哈哈,这家伙
作者: 星子    时间: 2007-8-4 13:34
<>有意思.</P>
作者: 骑老虎上天    时间: 2007-8-4 13:34
<>确实是这样</P>
<>但觉得境界,或大智慧这样的比喻不恰当。用金庸小说里的人物比喻也有点别扭。</P>
<>小说说到底不是武功(即不是艺术,虽然它同时一定成为某种艺术),不是高强与否的问题。</P>

<P>在我的孩提时代,母亲第一次建议我阅读《战争与和平》,而且此后数年中,她常常援引书中的章节片段,向我指出托尔斯泰文章中的精巧和细致。《战争与和平》于是成为我的一种艺术学派、一种品位和艺术深度的标准;从此以后,我再也无法阅读垃圾,他们给我一种强烈的嫌恶感。——塔可夫斯基 </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