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天生有煞星 [打印本页]

作者: 介事    时间: 2007-8-4 13:34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5 点金钱 才能浏览
作者: 介事    时间: 2007-8-4 13:34
<DIV>  <br>  <br>  黛丝小姐这个居心不良的笨女人,她总以为自己那点小算盘打得神不知鬼不觉。勾搭上珠宝先生的第二个星期,我得到消息:她辞了俱乐部的工作。我约她出来,话中有话地开玩笑说,“你,呵,你把我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嘛。”她捋着头发——有意无意地展示食指上那枚亮眼的钻戒,“怎么这么说话?这不是没闲当儿嘛。要搬往西区,家什都没打点齐,装修进度也……”我懒于听这些东拉西扯避重就轻,打断她道,“信用卡到手了?”她正踯躅,我接着说,“黛丝姐姐,你还没弄明白自己的境地。你要记住,那个肥腻腻的男人在你手里,而你在我手里。我对你们的行踪了如指掌。把话说开吧,我们都是为了钱,事前也是有协定的,共同致富不好吗?我的姐姐,我要的不多。我知道你跳那些热辣辣的舞能赚多少,你给我三个月的舞娘薪水,我们就算两清——我还可以免费提供线报和建议。你知道的,我比你守信。”我从她指间拈过烟,扔进她喝了一半的咖啡里,正色说,“反之,搞得两败俱伤——哼,姐姐,有成千上万个女人等着接替你,我随时可以叫你让位于她们。”<br>  当日下午,我用黛丝小姐得到的第一张信用卡套现,得已把那笔款子还给了姑姑。她坦言父亲已经给她钱了——她最大的优点就是诚实,惟恐世人不知道她贪财似的。我说这无关紧要。不止,我还借她即将结婚为名送了份礼金。于是几天后,姑姑作客父亲家,为我传了话。她说父亲得知后“唔”了一声,面无表情。另外,他还别着那只剑形银领带扣。“我本想多说几句,说你长大成人懂事了,可他那个充耳不闻的样子你是知道的。对了,他又买了一打领带,都是金底蓝纹的。我早就说了,他脖子太粗,不适合打领带,尤其是那种颜色。”姑姑说。<br>  还是谈到父亲了。<br>  为人子女已近二十年,但我对父亲的感情着实集中在了这七年。更早一些,也就是我8岁之前,他似乎只是个襁褓里的、未成型的形象:他没有得到自己的形象,我也就没有得到他的形象。除了血亲,我们之间没有恩怨可言,所谓情意也就若有似无、无从着落。反倒是重获自由、脱胎换骨的他,带着他凶巴巴的脸和恶狠狠的出言为我所认知。我深知这就是他;不休的争吵和怨恨就是父女情的维系,将我们绳捆索绑。如若他哪天慈祥起来,对我溺爱起来,恐怕我还会浑体不适,甚或感到自己失去了他。领带扣一事之后,我不再与他正面交锋,而是学会了侧面切入,请他主动暴露他的情感——当我们几乎没有机会共患难,这又何尝不是我之于他最大的胜利。<br>  该见见他了。我许久没有冒犯他啦。一天清晨,我大摇大摆地等在他的办公楼里,手里捧着包装精美的方盒子:我为他订做了一条领带,还特地和豌豆姑娘一起上刺绣课,亲手在领带尖绣了他的姓:一个汉鼎繁体字。在大厦底层的电梯外,父亲端着他的暴君般的大架走向我。见到我他还是爱理不理,好像多看一眼都嫌累。我为他按电梯,跟他上楼,进了我多番受辱的办公室。他放下公事包,问道,“什么事?”如常,我在开场时低声下气,“没什么特别的事。我来看你。”他没有答话,背着我脱下西装,转过身的同时已经把领带扣摘除——嘿,我看得一清二楚——我以为他要将它收进口袋,不料这东西被重重地摔在了我的眼前。他坐进沙发椅,“就等着你来拿走这个了。”即刻我就捏扁了手里的礼盒,咬牙切齿却说不出半句反唇的话。而他若无其事,打开一份等待他批阅的合约读了起来。我不禁剁脚,把礼盒随手抛开,冲他大喊,“你是怎么回事?你就不能不说难听的话吗?你把我当成什么了?”他没有抬头,悠然反问,“你以为你是什么?”我又被激怒了!我是多么想嬉皮笑脸,让他这些鬼话下的意图落空。然而我管不住从脚底逼上来的怒火。我又被激怒了!正当我决意今天就撒泼放刁一场,门被处女助理敲开,她说有两位审计部门的同志求见。我接口就说,“求见?求见?哈,我看是审查吧。你快要被警察找上门了,你这个见利忘义的诈骗犯。”我这番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气话让助理小姐怔在原地。父亲淡淡地瞥了我一眼,转向助理小姐,“请他们进来——”他又向她示意我,“送她出去。”<br>  我被赶了出来。处女助理不无得意地看我走进电梯,末了还朝我挥挥小手。她身边几位轻装的审计人员正等她带他们去见父亲。没什么可介怀的,不一会儿我就能消气。在父亲那儿丢脸早就成了我的家常便饭。不消说,我们后来的几次“会晤”依旧短暂,依旧只有你死我活般的讥讽,以及他的获胜、我的惨败;到了舞会、酒会、拍卖会,也依旧陌路人那般冷淡。当然,后来也难得一见他的身影。他的公司遭到全面清查,成了人们社交的一大谈资。<br>  这场清查旷日持久。和十年前一样,我依然不予干涉。期间,在我的教导和监督下,我笼络到的几十个女人里的四分之一都有了见不得人的归宿。利益方面,我这个“妹妹”与她们有明确的公平的口头契约(我知足长乐,并不贪心):得利的前两个月抽取四成——我不难推算她们到手的数额;对此不能兑现的后果就是我向正房太太揭她们的底。利弊分析后,姐姐们都能信守诺言。她们投其所好,行事谨慎,公私分明,收成丰厚,与我皆大欢喜。偶尔有不上钩的男人,许是配对差错,许是太没缘分,我也不建议诱饵们死缠烂打。双赢的范例举不胜举,其中,豌豆姑娘已在J先生名下的一套公寓里安家,薪金还算优厚稳定。他们相处和谐,性生活格外美满。豌豆姑娘说她没有想到柔软的J先生一上床就成了条公马配种的汉子,与她简直是一拍即合。整年里只有一个例外。黛丝小姐果然生了事端。即便我曾在看出端倪后千叮咛万嘱咐,她照样任凭自己爱上了她的情夫。几番软磨硬泡后,珠宝先生自然拒绝了她的结婚请求。她一气之下把一卷录象带送到他的丈人手里,害他被逼离婚,且就此被逐出珠宝界。这一闹剧的结局是珠宝先生对黛丝小姐恨之入骨,某日酒后把她打成了脑震荡。如是她岂不要变得更笨?我毁掉那些没能用上的关于他们的证据,再将珠宝先生的档案删去——包括通讯录里的条目——留下珠宝太太吧,我愿意无偿为她介绍一位新夫婿。说起来,每当打开这本通讯录,故人J太太的笔迹仍令我感怀颇深。<br>  我和父亲的最后一面是我找上门去的,在第二年年初。他穿睡衣,盖毛毯,躺在床上,手背插着输液针,正由一名女护士照料。病毒性感冒让他烧到了四十度,面色灰黄如土。我坐到他身边,在他的寸头里端详出一些不算刺目的白发;他的眉毛也像所有的老男人那样生长、垂落。他们除了眉毛什么都在退化。我想握他的手,却被打开了。他把手缩回毯子,顽童般撇开头去。他以为我没辙了吧。不过他无力说话,也就激不到我。我到他的衣橱里找出我送的那条黑白纹的领带,站到他的正面,像执鞭人那样在身前拉了两拉。看得出来他动气了。他瘪紧嘴,鼻子里忿忿地喷出一口气,随后就关起眼睛,不再理睬我。我把领带挂回衣橱,对护士吩咐了几句,留下一双亲手缝制的黑布鞋就走了。<br>  水落石出是春天的事。警方从我父亲六年来的期货生意里查处了十三笔假帐,所涉人员和帐款的数字惊人,成为年度的经济重案、商界丑闻。但他已携巨款逃之夭夭,不知所踪——临别见的都不是我而是姑姑。他的女儿留守这个城市:短短一年里,她无师自通,成了一名很可能是最年轻的老鸨。而今我拥有上了数量和规格的交易经验,而且保密措施做得滴水不漏。我深信这份充满我个人爱好的职业前途无量。你看,考虑到他带去的赃款要留着养老,每个月我都通过豌豆姑娘的帐户汇出一笔数目不小的钱:起码我已经能养活他和他的游历了。偶尔他会托朋友带相片回来。镜头里从来见不着他的人影,但仍令人感到温馨倍至。比如上周的尼罗河西岸风光里,沙滩上写有巨大的我的名字。<br>  <br>  <br>  <br>2006年5月</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9 1:55:04编辑过]

作者: 六点亡羊    时间: 2007-8-4 13:34
<>不错。天生的节奏感。而且我蛮喜欢这个结尾,一下子重起来。另外:</P>
<>女孩儿主动邀请帅小伙跳舞,“睬”得对方摔坏了屁股</P>
<>挂上去。</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5 13:25:22编辑过]

作者: 六点亡羊    时间: 2007-8-4 13:34
还有,这个题目会不会有些香港电影?
作者: 介事    时间: 2007-8-4 13:34
<RE>嗯!是有人说这个题目像黑道港片!</PRE><RE>“天生有煞星”是81年版的《拉摩的侄儿》里的,标注出自贺拉西</PRE><RE>我没看过贺拉西的东西,不过对这句喜欢得要命</PRE><PRE>搜了一下没搜到,估计《拉》后来的翻译里没这句</PRE>
作者: 六点亡羊    时间: 2007-8-4 13:34
<>简单地说,由于过分喜爱我又读了一遍。这一篇,丢掉了一部分你以往作品中过硬的东西,保持了一定的浓稠度;语言灵活,情节铺陈井然有序。你真是个聪明的姑娘,实际上,看这一篇让我觉得你脑子非常清醒,你的议论跟抒情都极有分寸确没有拿捏之感,人物心理上的探究层层拨开,让人饶有兴味。</P>
<>只能从具体的几块来对这个作品吹毛求疵:</P>
<>对方就把纸币塞进她胸口的缝隙——胸脯的夹缝好些吧。胸口的缝隙让我想起投硬币的小猪储蓄罐。</P>
<P>文中有两处异体字,都是引用。而这样的目的我只能把它想象为你想让人物加层——比如说明这个人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如果你的目的不是这个,那么这几个地方应该注意:它们让我从阅读中停顿了下来(尤其是格里耶那句)。不能说好或者不好,只能说我一会儿觉得这样喘口气没什么不好,一会儿又觉得你犯了文人的老毛病爱掉书袋,一会儿又觉得做很有几分游戏色彩。</P>
作者: 微风燕子斜    时间: 2007-8-4 13:34
本来就是游戏吗!!
作者: 六点亡羊    时间: 2007-8-4 13:34
相关评论:<a href="http://www.heilan.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0052" target="_blank" >http://www.heilan.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0052</A>
作者: 童末    时间: 2007-8-4 13:34
标题: 天生有煞星
好看,津津有味看完了
作者: 苏衣    时间: 2007-8-4 13:34
<>让我想起你"自由文字"那帖.汗血宝马.</P>
作者: 骑老虎上天    时间: 2007-8-4 13:34
<>很不错啊,感觉作者和主人公有点象,在性格上。</P>
<>结尾确实好,喜欢。</P>
作者: 介事    时间: 2007-8-4 13:34
<DIV>错了,拜托删一下……</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9 1:47:35编辑过]

作者: 骑老虎上天    时间: 2007-8-4 13:34
<>可是我看见你说什么了。</P>
<>有什么问题呢?</P>
<>转一下贝多芬的话:我没有校改曲子的习惯(一旦完成后),我从来不这样做,因为我深信即便是部分的改动也会令作品变质。</P>
作者: 介事    时间: 2007-8-4 13:34
<DIV>嗯,我原来想说漏掉了老头子的外貌,也许需要加一点儿,不然搞得他像个快死的人</DIV>
<DIV>突然发现前面其实有了,是我自己忘了</DIV>
作者: 介事    时间: 2007-8-4 13:34
<DIV>编辑了一下,基本不会再动了</DIV>
<DIV>错字改掉了。汪洋说的后来也改过,格里耶确实有点别扭,去掉了;贝克特那句实在舍不得,放了个括弧</DIV>
作者: 介事    时间: 2007-8-4 13:34
<DIV><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骑老虎上天</I>在2006-5-19 1:50:07的发言:</B><br><>可是我看见你说什么了。</P><>有什么问题呢?</P><>转一下贝多芬的话:我没有校改曲子的习惯(一旦完成后),我从来不这样做,因为我深信即便是部分的改动也会令作品变质。</P></DIV><P><DIV>我刚才又想了想,这个确实是个问题,不过同是称得上艺术的创作,又各有不同</DIV><DIV>比如电影和建筑的不可能修改,一次表演就是一次表演的舞蹈和戏剧的不可逆,绘画和雕塑创作的更关乎于灵感(绘画里做减法似乎不易?),她们都有着一种“创作的一次性”</DIV><DIV>文学因为内核是语言而要求精准,好在这个精准又是可以去补充的(我觉得做电影和建筑在这方面挺痛苦的)。音乐我不了解,从贝多芬同志这个说法来看,作曲许也有它的“一次性”。而文学如果去遵循这个,我觉得不是很妥当。当然不是说你永远改下去,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当作品还属于我——直到我只能做它的读者这之间,就必须去修改。因为到了某一天,作者会发现他不可能再去修改它,它再也不是他的了</DIV></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9 5:41:22编辑过]

作者: 骑老虎上天    时间: 2007-8-4 13:34
<>贝多芬还有另外两句话:“当灵感向我说话时我想到的是一把圣琴,我把它的口授听写下来。”,“根据我一贯的作曲方式,即使是写器乐曲,我眼前总有一个整体。”这是他的独特方法吧。巴赫作曲就不是这样,他总是反复修改。我想这和他们的作品风格有关,贝多芬作品块头太大,改动容易使整体失衡。巴赫则本身就是从细小处求精微。</P>
<>当然了,音乐是高度的艺术,我认为小说不必那么严格,改不改都问题不大。改的话,我的理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的语感、语势不好控制。</P>
<>我是随便说说。改不改当然作者自己最清楚。想改就改!</P>
作者: 苏苏漫步    时间: 2007-8-4 13:34
满好看的
作者: 童末    时间: 2007-8-4 13:34
<>再帮你抓几个:</P>
<><BR>“便上前一步按了最近的按纽。”——“按钮”。</P>
<>“千创百孔”——“千疮百孔”</P>
<P>“外柔内钢”——“外柔内刚”</P>
<P>“急噪”——“急躁”</P>
<P>“栓得住他的心”——“拴”</P>
<P>“薄情寡意”——“薄情寡义”    </P>
作者: 六点亡羊    时间: 2007-8-4 13:34
<>末末真细心。我们用拼音打字的都该小心了。</P>
作者: 大火析木    时间: 2007-8-4 13:36
能写这样小说的肯定是明白人。不过还是匠气太重,失去自然,每一句话的趣味和意图都很明显,全在意料之中,而且你不喜欢描写。词汇很丰富,用到了“绝裾”这样的词,但语言还是不好,如果你写日记一类个人说明的文字应该有体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7 15:05:06编辑过]

作者: 童末    时间: 2007-8-4 13:3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火析木</I>在2006-7-27 15:03:33的发言:</B><BR>能写这样小说的肯定是明白人。不过还是匠气太重,失去自然,每一句话的趣味和意图都很明显,全在意料之中,而且你不喜欢描写。词汇很丰富,用到了“绝裾”这样的词,但语言还是不好,如果你写日记一类个人说明的文字应该有体会。<BR></DIV>
<>你怎么就知道作者想出乎“你的”意料呢?怎么就知道她不喜欢描写呢?你认为的好的语言又是怎样的?什么叫“个人说明的文字”?</P>
作者: 大火析木    时间: 2007-8-4 13:36
我只回答你的问题,不展开说。意料是我的意料,与作者无关,我是说我能体会到作者的形而上学和具体操作技巧。如果要问我怎么体会的,体会到什么,体会的对不对,合不合作者的意思,这需要作者来印证。这篇文章重点建立在叙述的基础上,通过叙述带动点缀性的描写。所有的意味都是通过叙述先行说明的,而不是通过实时描写来展示的,所以说作者不喜欢描写。评论语言有很多层次,我是指句子以及句子衔接这个层次,本文采取不断叙述新内容来支撑文势的策略,而又不如邱雷《猜小说》叙述衔接回环往复的特色。个人说明的文字,本来想说散文,但某些散文会超出我想说的文体类型,其实小说已经可以看出语言。关于文体的区分,希望不要推给我。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7-8-4 13:36
<>我觉得作者“喜不喜欢描写”,还是由作者本人谈比较好。目前读者能看到的,是本文中是否“存在”描写、描写“多寡”,以及“存在”的描写的合理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7 20:55:52编辑过]

作者: 大火析木    时间: 2007-8-4 13:3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冯与蓝</I>在2006-7-27 19:39:50的发言:</B><br>
<>我觉得作者“喜不喜欢描写”,还是由作者本人谈比较好。目前读者能看到的,是本文中是否“存在”描写、描写“多寡”,以及“存在”的描写的合理性。</P><br></DIV><br>是的,童末可能比较喜欢这篇,我也说得随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7:59:41编辑过]

作者: 羊在六点后    时间: 2007-8-4 13:58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姑娘,你写的真好看!我把下巴搁在办公桌上用了小半个零零碎碎的上午囫囵看完的,像吃个包子,虽然没搞清楚是什么陷,但无疑味道鲜美。</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lang="EN-US"><op> </op></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上流社会里的老鸨姑娘,这个人物人人喜欢!非常适合用来拍成一片子,无论是题材篇幅还是行文风格,活脱脱一成品呐…………</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lang="EN-US"><op> </op></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众人夸赞的结尾其实就是为了通篇的不恭安排了个饶有兴味的温暖的收场,十分讨人欢心。</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lang="EN-US"><op> </op></span></p>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7-8-4 13:58
<p>什么叫做严肃而冷静的趣味?我想这一篇小说可以让我窥见一斑。</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