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李洱:我的师弟谢宏 [打印本页]

作者: 谢宏    时间: 2007-8-4 13:03
标题: 李洱:我的师弟谢宏
我的师弟谢宏

                                                  作者/ 李洱

    谢宏去了深圳以后,突然开始了小说写作。这让我吃惊不小。我和谢宏是在上海华东师大认识的,他比我低两届,算是我的师弟。八十年代的华东师大,云集了一批狂热的文学信徒,一个个精力旺盛却面带菜色,既狂妄又羞涩。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就像中世纪的游方僧人----------既向别人乞讨写作技艺,又向别人宣讲写作真谛。当时我就认识了谢宏,当时他是个抒情诗人。他参加各种聚会的时候,总是像一只灵猫似的,悄悄的他来了,正如他悄悄的走。一看到谢宏,我就觉得他在小时候应该在机场向外国领导人献花。他是如此地的柔,如此的良善,永远是一副情窦初开的模样,都快成宝二哥了。读谢宏的诗,对我来是一种享受,他使我知道世上确实还有蓝天、白云和鸽子,还有红帆船和野草莓。写到女孩子,他可不像别人写的那样,除了月经和乳房就没别的了,女孩子头上起码还会有一朵蝴蝶结嘛。我们在女孩子面前使坏的时候,女孩子经常翘起兰花指,说:“你们呀,早该学学人家谢宏了。”说得我们既为自己伤心,又为谢宏高兴。谢宏是一个真正的抒情歌手,细雨中的阑杆最适合他来依靠,沙漠中的红柳最适合他来栽种。
     早年的时光令人难忘。物是人非与物非人是,有很多都出乎我当时的预料。而谢宏由诗人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小说家,就在我的意料之外。对我而言,谢宏的小说永远是一个特殊的纪念。我后来多次读到他的小说,虽然他的小说很少写到私人经验,从中很少能读到大学时代的影子,但我还是感到亲切,仿佛有一种亲情贯穿其间,而且每一次都会勾起我的许多怀念,尘封的往事还往往使我想起罗大佑的那句唱词:胭脂沾上了灰。
前段时间,我偶然收到当年的师兄谭运长的一封信,他当时是我崇拜的人之一,也是我至今见过的最有才华的人物,展读师兄的来信,我竟然忍不住双眼潮润。读谢宏的小说,我自然也会受这样一种感情的支配,有时也竟然鼻子发酸。这样一种感觉我往往是在读一些散文极品时才会有的。谢宏的小说,部分秉承了他诗歌的风格,继而发展为一种可以称为冲淡的精神,需要慢慢品尝,才能读出其中的况味。我自己感觉,这会使他吃亏不小,因为读者的胃口已被那些上床脱裤子进门捅刀子的游戏高高吊起。有一次在电话中聊天,我曾劝他不妨加些猛料,裤子即便不脱也要露出蜂腰,刀子即便不捅也要扬眉出鞘,在叙事上也不妨镙丝拧紧,拧暴拉倒。
但是,近读谢宏的长篇小说《貌合神离》,我突然发现我以前所说的那些话,着实有些混帐。我发现谢宏的这样一种冲淡,对当代都市人的情感生活其实有很强的表现力。他的故事娓娓道来,如同茶泡二遍正在妙处,而轩窗之外的电闪雷鸣又常常把茶舍照得如同刀光剑影,能有这样的效果,不亦快哉?我感觉这样的小说最适合都市女性来读。
     上帝啊,我又想起了大学里那些女孩子的兰花指,她们就用那根兰花指敲着我们的脑袋,命令我们向谢宏好好学习。我想告诉她们,现在谢宏已经长大了,这些年他的功夫没有白费,他把你们都吃透了,你们说什么梦话他知道,你们的男朋友怎么抢的银行他也知道。他把大伙都写到小说里了。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03
这东东写的像小学生作文.
作者: 谢宏    时间: 2007-8-4 13:03
文老师,这个小学生是个网络时代的逃学生,其是六十年代出生,《莽原》副主编,有作文在《花城》《收获》等发表,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2003年出版的长篇《花腔》是本届“矛盾文学奖”的入围作品。鉴于其不好网络,作文多发表在各大文学刊物,欢迎文老师对其发在刊物上的作业进行批改批评。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03
楼上,偶没有让人拍马屁觉得舒服的瘾,所以不必把老师那么大的头衔给我。说话太客气就给人冷嘲热讽之嫌了。--大概目的就是如此吧?:)
这人的东东我没看过,名字也没听说过,当然这不是他的错,而是我的错。事实是中国现代的作家我大多不知道。知道一个王蒙,还是诺贝尔奖提名风波中的一丝风言风语中钻到我耳中的结果。既然此君大名如轰雷在天,而我居然无所闻,实在孤陋寡闻,小女子在这里赔礼了。
不过呢,他大名在外也好,威名在天也罢,也无法建立此篇文章的水平一定超过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必然逻辑,对不对?
所以,我依然坚持原意。
[em13][em13][em13][em13][em13][em13]
作者: 谢宏    时间: 2007-8-4 13:03
楼上,你说对了,那个不是单纯的评论文章,也不是什么拍马屁的文章,因为我还没到他要为我拍马屁的份上,应该看做是一篇有点幽默和带有游戏意味的东西。我觉得,许多网络写手,一方面说中国文学的起点低,那么话里的含义肯定是说,西方的就高,因为什么都是相对的,如果你从这个方面来说,获得西方肯定的中国作家,那么就高了点,那么我告诉你,李洱就是被肯定的中国作家之一。一个严肃的作家,肯定不会随便拿自己的名誉做游戏,就是随手写下的 东西,一旦拿来发表,肯定是认真的。文老师出过书,这个知道。我虽然是个六十年代的人,但也知道几个网络写手的名字,所以看问题,应该说全面一点把。我也建议网络写手,不妨也多看看除了网上之外的东西,这才不自大。最好不要拿无知当是自信的理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28 13:59:42编辑过]

作者: 梁枕    时间: 2007-8-4 13:03
我说两句:
1,我觉得李洱这篇文章写得不错。不是小学生作文,我讨厌那种在评价一个作品的时候充满无数冷冰冰“专业术语”的那种。而这篇文章写的温暖。
2,我坚持在看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包括论坛里面的写手的文章,有些还是在传统刊物上看到的。我劝大家还是看看当下的作品。有一些还是不错的。
作者: 谢宏    时间: 2007-8-4 13:03
第一,我想说,李珥这个小学生作文已经在十几个传统刊物上发表了,也被许多网站上转来转去了,有兴趣可以搜索一下,第二,我的写作是业余的,正业也为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做点贡献,我不是专业作家,能做到专业更好,是否专业作家,不是衡量作品质量高低的标准,你接触的那写作家,本来可能就是不入流的人,难道作家就都是好人吗,真幼稚,还有,如果你成名了,真的有了分量,刊物向你约稿,就不会向你出题目和限制字数。第三,我不为网络写作,但我也贴在网络上,也有许多被网站转来转去,当然,如果你有兴趣,你可以在看看它发在传统刊物上的模样,我的东西在两种平台上都可以发表,至少说明我没你那么偏见吧?网络上写手那个不希望成名,最后踏上传统刊物的台阶,少虚伪吧,难道你不渴望在传统刊物上发点东西?不要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28 20:29:04编辑过]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03
我不知道你这通话是因何而发。但请你认清一点的是,在这里无论是谁都要以作品的质量说话,名头的响亮与否是无意义的,我们或许会对某一作品推崇备致,但别指望着对着某一个响亮的名字顶礼膜拜,至少在我这里是这样。所以想以名头来压人的作法不仅是肤浅而且是好笑的。请尊重读者的个人看法,而不是拿名头来吓人,一心让别人与你意见同一的努力不仅是不智而且霸道的。--此种心理与文学的个人写作自由理念绝对相悖。――不知道你的作品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 谢宏    时间: 2007-8-4 13:03
没有人拿名声来压人,何况我也没到那分上,有人还好意思拿鲁迅来做比较,真是让我笑掉大牙了!大家说说,谁无知霸道?我想你是个除了网络上的东西就不看的人,甚至在网络上的也不看的,我所以才会说这样的话,黑蓝上就有我的东西,有一期网刊上还与你做邻居呢。现在黑蓝上的小说栏目上也有《重逢》,〈梅镇纪事〉等等,黄金书屋,故乡网上也有许多,还有许多网站上也有,你有兴趣也可以看看。或者你可以用我的名字搜索也可以,我这样说,只是想说明,就是拿作品说话,我也绝对不比人差!打个比方,我看电视的时候,如果是一个观众在随便说些无知的话,那我会一笑了之,但如果一个主持人拿无知当有趣,还要扮天真样,这我是不舒服的。你出的书〈公元前的战鼓〉,我知道,可我写的,你或者不知道,因为你总作出一副什么都知道,别人什么都不好的样子。你如果真想知道我的东西,我就列个小说主要目录给你,给你做个批评。

主要作品目录::
    貌合神离(长篇小说,2003年版,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温柔与狂暴(小说集,1995年版,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光阴的故事(诗歌集,1991年版,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1 大陆漂移 1991.11. 《洛阳日报》 第3版
    2 新鞋子旧鞋子 1999.3. 《广州文艺》 第3期
    3 温柔与狂暴 2000.11. 《山东文学》 第11期
    4 游戏的尾巴 1995.9. 《短篇小说》 第9期
    5 回游之旅 1996.11. 《广西文学》 第11期
    6 诗人与歌手 1996.2. 《芳草》    第2期
    7 浪漫 1998.7. 《短篇小说》 第7期
    8 出门是客 1998.12. 《作品》  第12期
    9 霓虹 1997.1. 《福建文学》 第1期
    10 我很重要吗 1996.11. 《作品》第11期
    11 王朝 1997.9. 《特区文学》 第5期
    12 烦也是一种幸福 19998.2. 《广州文艺》 第2期
    13 马儿、骑手和草 1998.11. 《芙蓉》    第11期
    14 水土不服 1998.11. 《广西文学》 第11期
    15 赌运 2000.3.《天涯》 第2期
    16 谁是大师 1999.12. 《作品》 第12期
    17 说话 1998.11 《福建文学》 第11期
    18 谁在四月飞翔 1998.11. 《福建文学》 第11期
    19 爱情病例 1999.4. 《人民文学》 第4期
    20 与足球有关 1999.4. 《人民文学》 第4期
    21 都市蜗牛 1999.4. 《短篇小说》 第4期
    22 雨夜劫案 2002.11. 《广西文学》 第11期
    23 我爱卡通 2000.11. 《江南》    第6期
    24 自游人 2000.3. 《江南》  第2期
    25 成人游戏 2001.5. 《作品》  第5期
    26 夏天的奔跑者 2000.8. 《作品》 第8期
    27 风景与人 2002.12. 《今天》(美国) 第59期
    28 彼此 2002.5/7.《当代小说》/《作品》第5/7期
    29 以爱情的名义 2000.7. 《青年文学》 第7期
    30 缓慢 2002.7. 《江南》第4期
    31 杭州 2001.9. 《山东文学》 第9期
    32 当日子变成石头 2001.9. 《当代小说》 第9期
    34 飞翔或行走 2001.11. 《莽原》 第6期
    35 爱情、旅行和阴谋 2002.11. 《当代小说》 第11期
    36 银行 2002.8. 《福建文学》 第8期
    37身边的故事2003.6.《佛山文艺》 第6期
    38 罗小米的新生活2003.9.《江南》第5期
     39 黄昏的花园 2003.12.7. 《晶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29 19:46:12编辑过]

作者: 随机地图    时间: 2007-8-4 13:03
傻逼。对这样的人何必理呢?鄙视一下走人就是了。卖白菜的就知道说自己白菜好。唉~~
作者: 无非    时间: 2007-8-4 13:03
李珥是值得尊敬的作家啊,不过楼主确实有点拿名头来压人的嫌疑。
大家都消消气吧。
不过我确实不知道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是有人想要去区分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呢?
作者: 张楚    时间: 2007-8-4 13:03
我觉得李洱的小说比鲁迅写的好多了,譬如《现场》,譬如《葬礼》。谢宏的小说也很成熟老辣。另外我很喜欢这种随意的评论,说实话,那些引用专用术语和外国人命的学院式评论最叫人恶心了。
谢宏把这个评论贴到这里,也没有那种拿名头来压人的意思。他那么安静老实,生活在深圳那么一个物质化的城市,还能坚持写点真正的东西,你们这么说他,真是不应该。
作者: 谢宏    时间: 2007-8-4 13:03
如果你的成果被收到某个数据库中,这个一个成绩,我不了解,所以我不会说你水平低下,相反,我敬重你。我就是不喜欢把无知当自信的理由而已。如果那些刊物那样对你,你可以不鸟他,这就是我一贯的态度,我还是相信,只要你达到了那个高度,就一定会被人欣赏!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会被人欣赏,一种是靠实力被人欣赏的,还有一种人是靠拍马匹被人欣赏的人。这是你可以选择的。责任不在别人,管好自己才是关键。我也是从自由投稿进入文坛的,所以我坚信,你有实力,就一定会被人欣赏,只是迟早的事,你有实力,就不要急那么几天。挺奇怪的,你看不上某些刊物或某个人,人家干吗就非得看上你,你不懂得尊重人,别人为什么非的尊重你!你说的那个女诗人,好象没见过钱似的。
另外,说到网络,好象就好自由似的,其实还不是几个斑竹和几个圈内人在玩。还动不动就对不同意见进行围剿。和你说的传统刊物有什么不同。
梁枕先生,欣赏你的鉴赏力和看东西的态度。张楚兄,没想到你来这里,有点意思吧。很高兴听到你说的,我是个不说理论的人,只说人话。
还有,随机地图,不要说粗话!你妈妈是这样教育你的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29 22:46:21编辑过]

作者: 谢宏    时间: 2007-8-4 13:03
无非先生。
本来我不想对李洱做介绍的,是某人说中国他只知道一个王蒙,这才让我觉得惊讶不已。在一个咨讯如此发达的世界,既然有人封闭到这个程度,而且是主持,而且还大言不惭!所以我才告诉他这些基本信息。这算是拿某某东西压人吗。不算吧。
某人说不知道我的东西如何,我才将目录铁上的,这叫做回应,没有其他意思。至于说看不上眼,这不奇怪。这有什么呢,大家本来就非同路人,只是互相有个机会了解一下罢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29 22:27:33编辑过]

作者: 谢宏    时间: 2007-8-4 13:03
说得对,看时间吧,我虽然进步慢,但也写了20年了 ,到今天,知道我的人是比以前多了,我敢打赌,再过五年或十年,还有人会记得我的。不信就去搜索一下,你会发现有人十年前看过我的一篇散文《情到深处》,到今天,他还记得我的名字。你的真实名字呢?可以告诉我吗,好让我以后记得你啊。因为广州也有个叫“浪子”的,是写诗歌的,算是朋友,省得搞混了。
声明一下,我没见过张楚,只看过他的东西,因为他的作品,所以敬重他。他没收过我的好处,所以他顾及他的名声,不会拍我什么马屁。我是搞经济的,所以只好按此逻辑做这样的推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29 23:14:43编辑过]

作者: 流马    时间: 2007-8-4 13:03
张楚说的有道理。大家都平心静气一下,都不要太敏感。
李洱的小说以前上学时读过几个,印象最深的是《午后的诗学》和《夜游图书馆》,感觉都还好,是那种写知识分子生活,并且很知识分子化的好小说。别的真的就不知道了。这个有关谢宏的文章只能说是一个随性的小随笔,算是对谢宏其人或者小说的一种绍介,别的不会有什么。谢宏连续贴了两篇有关自己的文章,另一个是巴桥,也是我喜欢的作家。
我觉得贴这个都很正常,等于是向大家做自我介绍,交个朋友而已。
作者: 柔安    时间: 2007-8-4 13:03
喜欢谢宏的小说,
欣赏他的为人。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03
小随机,不要说粗话。说粗话对人对己都不好。对己尤其不好。粗话对于大度的人来说一笑置之,而对于自己却有很深的影响,此影响是与做人的素质有关的。做人要做的象样一 点,还是不要说粗话的好,对不对?

谢宏,你说的很对,纸媒上的东西我看的少,网络上的东西看的更少。我看书抱着一个基本的态度,那就是看经过了时间的淘汰而依然有生命力而被世界认可的和自己喜欢的东东。――作版主期间因为职责所在,是例外。可惜的是,我做版主期间您并没贴小说上来。所以,我也没看过。
但我并不认为我就是无知。这跟您知道我写了小说《公元前的战鼓》而我并不认为您因此就有知了一样。
一个人的有知与否不能以他背得出多少书名说得出多少人名以鉴。而是以这人能不能领悟所学的东东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与建设的能力为准。否则印书机和电脑也可以说是有知的了。那么我知道了现代所有的作家和作品又怎么能是我有知的证明?――当然那些人名我也都听说过,但听说过而没看过他们的东东,没有用自己的头脑判断一下,我就不能说知道他们,更不能地响应了大众的声音或是权威的声音而人云亦云,对不对?――这也能说明您虽然知道《公元前的战鼓》这个名字,却不一定证明您看过,也不能证明看过了而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对不对?而知道名字和看了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您因此而产生的自己的独立的想法与感悟力。那才是真的有知呢。

“因为你总作出一副什么都知道,别人什么都不好的样子。”

我不知道一些人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难道就是表明我什么都知道?就意味着它不好?我不知道您是依什么逻辑得出的这样的结论。我只说此篇文章写的不好,也是就文论文,就事论事,我并没有说李大师的其他文章不好,也没对您的文章有一丝一毫的评论,您怎么就得出了我说您的东东不好的结论了呢?您一在强调李大师的小说写的有多么了不起、我没看过您的小说,试问李大师的小说写的再了不起,我再没看过您的小说,就能作为主贴文章就必然了不起的证明吗?您一个劲地强调他别的东东写的如何好,这和此篇文章有关吗?质疑,难道就是否定吗?我看您这种非彼即此的二无对立的思维要改一改才行。
文章的好坏要依所看的文章为凭,无关其它。我说,以文章的质量说话,也是这个意思。请别想歪了。

“另外,说到网络,好象就好自由似的,其实还不是几个斑竹和几个圈内人在玩。还动不动就对不同意见进行围剿。和你说的传统刊物有什么不同。”
您认为争论就是围剿吗?看来您还抱着同一意见就是好的观点啊。但我认为争论是好的,至少有人有不同的意见,这可比大家一口同声好多了。――一口同声或对所谓权威的顶礼膜拜和大家都用一个脑子想问题有什么不同?写文章也好,思想也好,自由,独立,才是艺术生命力的源泉。没有这一观念,我无法想象艺术会成为什么样子。

“本来我不想对李洱做介绍的,是某人说中国他只知道一个王蒙,这才让我觉得惊讶不已。在一个咨讯如此发达的世界,既然有人封闭到这个程度,而且是主持,而且还大言不惭!所以我才告诉他这些基本信息。”
您这话,因果倒置了,不信去翻翻前面的贴子。

“谢宏把这个评论贴到这里,也没有那种拿名头来压人的意思。他那么安静老实,生活在深圳那么一个物质化的城市,还能坚持写点真正的东西,”

张楚,两句话之间无法构成因果关系。而且我并没有说谢先生以他自己的名头来压人,但谢先生却给我以李大师的名头来压人非同意主贴文章写的好的意思。――否则干嘛在我说文章不好时一上来就说李大师的成就如何高不可攀?如何名声赫赫?

另外,我请大家争论问题的时候要心平气和,言词激烈没有关系,但请不要人身攻击。
作者: 谢宏    时间: 2007-8-4 13:03
说老实话,我不想按严谨的逻辑来进行辩论,因为我不想将那么多的时间耗费在网络上。所以你可以看到我的话可能是前后颠倒的,这我承认。我也不怕别人说我,我只想说出当时所想的。当然也觉得挺累的。我是学经济的,所以对文学充满了敬畏。我也知道你不是学中文出身的,没记错吧?正因为这样,所以我总在自信和怀疑中学习,我想对自己的肯定,最终都是由发表作品来证明的,这是这个游戏的规则。我对一些东西并不了解,而且也很少发表意见,但我都想多了解一点别人的东西,你的东西我看过一些章节,但我认为写的是罗嗦的。所以我没看下去。正如流马兄说的,我和你们可能文学观点不同,这是正常的。因为有黑蓝的朋友让我过来玩,所以我也过来看看。至少可以多了解些信息。据我的观察,陈卫,七格,流马,任晓文几个斑竹对当代文坛比较了解,因为他们的确在看小说,我说的是看小说,另外我知道他们也到非七十年代人办的论坛去玩,所以掌握的信息比较全面。我在这里主要谈小说,所以我希望斑竹至少对当代文坛,特别是小说创作有个基本的认识,这样的发言才让人信服。还有浪子的发言,我十分不舒服,我不知道他是搞什么的,如果是搞文学的,那我十分反感和失望,这就是我的感受。那些给我写评论的,有的是朋友,但多数是因为作品而认识的,而且有许多都是七十年代人,都比我小,我不是什么官员,没有给过他们什么好处,甚至有许多连面也没见过,只是通过邮件进行过交流。而且我至今还会遭遇许多的退稿,因为每个刊物都有自己的风格,虽然和编辑是朋友,但也没办法,只能改投别的刊物。我还相信自己的实力,是因为我的写的东西几乎都发表了。所以我不同意文坛就多么黑暗,有多么腐败的说法。关键还是把握好自己。好了,又近年关,我也没那么多的时间,我就休战吧。我还会铁几个宣传自己的文章,这些都在一些每体上发表过的。也欢迎对我的小说进行批评。这是我进入网络以来,回帖最多的争论,因为实在是有许多地方让人不舒服。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03
看到别人的观点不舒服没关系,你可以据理力争,但不要把不同人的不同观点认为是对你的攻击。在我主持这里的时候,我绝不允许有小圈子现象发生的,我相信在这里喜欢这里的朋友们也不会喜欢像你所说的小圈子那一套。到目前为止,我没在黑蓝发现那种几个人抱成一个圈排外的现象。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这个最重要。:)
作者: 谢宏    时间: 2007-8-4 13:03
向柔安问好!!
作者: 柔安    时间: 2007-8-4 13:03
新年快乐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