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脱离 [打印本页]

作者: shep    时间: 2007-8-4 13:37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5 点金钱 才能浏览
作者: 邱雷    时间: 2007-8-4 13:37
<p>&nbsp;&nbsp; 还是家庭。但已经不满足于停留在户外看着两旁的包厢。这次我们被带进了包厢里,遇到赵武,他的三个灵魂(灵魂!)。甚至他开始有了点变化,“他仿佛一夜之间就全明白了”,他出去了,他去找女人。在此之前,他当然也参加过相亲。但是他对某个具体的女人究竟是什么态度呢?一起看完电视,礼貌地让别人回家,然后自己“睡得很安稳,甚至也没有做梦”?这确实让人有点儿难以相信(有点儿难以启齿的难以相信)。所以一定有人对小说的结尾不甚满意,毕竟,意料之中的“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而又确实好像有什么事情发生了”的念头,让我们不能平心静气地、“踏踏实实开始自己的生活”,因为直到这个时候,我们还不愿意立即就从小说里撤出来。被驱逐出来。</p><p>&nbsp;&nbsp; 思考在小说里是恰到好处的。但这不是说某种比例,不是说小说家需要像药剂师那样斟酌他手中的化学制品按哪种特定的配方混合在一起——相应地,我们通常也不会谈论混合。</p><p>&nbsp;&nbsp; 即便是“这就是当代所有人的心灵了”这种暗藏着野心的判断,也因为有特别的戏谑而有了特别的温情,相信这种温情的读者能在小说的许多地方自然地会心一笑(道德就等于秩序(嘛);孩子意味着一种证明为什么是浮夸的;单身生活)。但又不仅仅是一笑而已。除此之外,带着善意的读者也会特别留意到性爱天使、拳击俱乐部、厕所的道德和父亲的王位。</p><p>&nbsp;&nbsp; 所以这完全不是一次德育课的体验,虽然他已经把事实发生的情形指给我们看:尽管毫不在意,也没有必要放弃家庭(秩序?)。我们权当出了趟门,转眼又回来了。</p>
作者: shep    时间: 2007-8-4 13:38
<p>事实上,我开始考虑,是不是能磨出另一把刀子来.羊六曾说我有一把很锋利的"刀子";只有一把多没劲啊.所以,渐渐的我找到一块磨刀石---"赵武",因为这位主角已经登场好几次了.用同一个人物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毕竟,我还是能说"这个赵武不是第二个,第三个赵武";他们可能仅是重名罢了.大家千万不要产生一种人生系列的感觉来;所有的"赵武"都是个好人呐.</p><p>然而,如果大家觉得,会从"赵武"那里磨出另一把锋戾的刀子,大概所有人都要失望;因为在我看来,一把有着纯谧色泽的刀口更适合这把新的"刀子".</p><p>&nbsp;</p><p>(PS:斑竹们辛苦了)</p>[em26]
作者: 曲波的麦芽糖    时间: 2007-8-4 13:38
<p>前面感觉不是很好.从"崇拜生活的原因"开始才好了点.</p><p>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自画像?语气上非常像,有一种故意的压制,然而还是会冒出刺来.形式感,我觉得形式感要求的技巧(姑且这么比方)更高.前面的启程转折明显差了火候.建议看看所尔被楼,传统的古典的不见得不好.而且精神和心灵,我有点怀疑中国人是否如赵武般会思考.即使这样的思考带着明显的西方痕迹.</p><p></p>
作者: 陈卫    时间: 2007-8-4 13:38
<p>闪烁着哲理之光的评析和生动的描叙结合得恰到好处,影射出一个“打算藏在人们中间的人”在“家庭道德”中的洗礼,小说的部分感觉具有米兰·昆德拉式的反讽,而又由于指针指向的是“家庭道德”而不是政治体制方面的意识形态而显得更为松弛,也更宽泛和具有弹性空间。</p><p>如楼上所说,开头确实有点预热不够,我想了一下,觉得是后来的节奏没及时出现,我觉得不妨把第一章节也加上个标题试一下,效果可能会好些。</p>
作者: shep    时间: 2007-8-4 13:38
<p>关于第一部分,我的打算是让赵武突然出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存在"家庭"里.这样的经历我们都曾有过:父母不在家,你自己一个人呆着.但对于第一代独生子,在"中年时才生育了我们的父母"这样一种环境下,也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某一天我们就要面对我们家庭突然消散了.</p><p>赵武不得不从过于从父母那里的来的经验,知识来面对他一个人的家庭生活.而"家庭的道德"其实也只是在形式上让赵武们必须开始自己的家庭生活.可是,他们没有经验,他们甚至直到此刻才忽然发现这个他们过去不曾注意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家庭,什么又是家庭生活呢?故此,我才唐突让赵武一开始就陷入这种窘境,引出"他"的思索.因为到了结尾的时候,赵武也未能找到答案.他们还要进行更严肃的,也更漫长的思索.</p>
作者: 邱雷    时间: 2007-8-4 13:38
他们并不是赵武,而只是被描述和表达的赵武,在他们背后无一例外地都有一个写作者存在。而赵武们,无论是在文本的意义上,还是在充盈了文本的“内容”(虚构的现实)的意义上,都反映了写作者性格的空间相邻和前后相继。也就是从这一点认识里,我汲取了敢于将所有赵武们一视同仁的那种愚勇——而并不是缘于“赵武”这个符号。<br/><br/>因为在我看来,在特定的时间里暂时地忽略个别的赵武之间的不同之处,并不妨碍读者体会作者构造这些小说时的良苦用心。
作者: shep    时间: 2007-8-4 13:38
<p>小心的说一句,我的作品是不是老给你一种特深沉的感觉?</p>[em05]
作者: 邱雷    时间: 2007-8-4 13:38
哈哈。它深不深沉不要紧,我就照着我以为深沉的方式去看,不是坏事。
作者: shep    时间: 2007-8-4 13:38
[em34]倒了
作者: 邱雷    时间: 2007-8-4 13:38
[em10]量太浅。不能当干部。[em12]
作者: lostboy    时间: 2008-11-14 23:22
有了自己的孩子,会是另一篇小说 
作者: 我是纪小齐    时间: 2008-11-14 23:57
第五个贴子。
说实话。我没读完。没读完也要让讨很多人厌的大姆指聒噪几句。
读了两三段的样子,一直的波浪汹涌的来势汹汹的艰涩无味似乎打算持续通篇。实在没弄明白你想表达什么深奥的主题或埋什么巧妙伏笔或玩什么高明技巧。在前面这两三段我唯一读到的内容是男主角叫赵武。唯一觉得有点意思的东西是那个十字架的比喻。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