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那古老的,远逝的…… [打印本页]

作者: 或或唐    时间: 2007-8-4 13:41
标题: 那古老的,远逝的……
<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nbsp;&nbsp; 灰色的瓦,朱红的门,蓊蓊郁郁的百年老树。<br/>&nbsp;&nbsp;&nbsp; 阳光从繁密的枝叶间缓慢地筛落下来,斑斑点点,泛着明晃晃的光,她们或整齐地排列着,或错乱地重合着,细细碎碎,散落一地,灼伤了被寂静和古朴覆盖了数百年的古老院落。&nbsp; <br/>&nbsp;&nbsp;&nbsp; 偶有微风拂过,柔柔一缕,从窄窄的院门缓缓穿进,带着经年的疲惫和倦怠之意默不作声地临近你,临近你乌黑的发丝,明亮的眸子,白皙的肌肤和崭新的西装革履。那柔软的微风,像极了数百年前倚在茶坊酒肆里唱曲弹调的妙龄少女,甜腻腻的味道,该是一首缠缠绵绵的相思曲了。<br/>&nbsp;&nbsp;&nbsp; 在院落里独行,花的芬芳,虫鸟的鸣叫,直入鼻孔和耳膜;皮革撞击石板的声音空旷而清脆。有时,还有树的声音,是一种很微妙很精致的响声,仿佛沉入水底,又仿佛升至半空。那些杂乱的声音融合在一起,互相纠缠,交织,穿插,剖析,又生成另一种复杂的响声,像一束散发着淡淡香气的无名花,气息撩人心魄,使你在行走的过程中恍恍惚惚,不知是进,还是退。但皮革的声音还是与众不同的,与自然界的气息形成明显的差别,它印证着现代人的到达(我说现代人而不说人,是因为我觉得今人和古人对自然的理解差异很大),是对远古的超越。<br/>&nbsp;&nbsp;&nbsp; 从院落的石板小路走进古老高大的老宅子,心一下子澄明澄亮起来,原先沉睡在大脑中有关老宅子的记忆一下子全部苏醒过来,那些来自于文字,电影,照片,传说和臆想的东西刹那间活生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使你措不及防。闭上眼睛,再缓慢慢地睁开,眼睛一下子饱满和丰润起来了,雕梁,画栋,门槛,窗格……全一下挤进了你的眼睛,挤进了一个鲜灵灵活泼泼的明清来。<br/>&nbsp;&nbsp;&nbsp; 抚摸着光滑冰凉的墙壁和家什,一颗不安寂寞的心渐渐贴近了时光的轨道。漫长的历史如一部泛着焦黄色素的老电影,慢慢地启幕,又慢慢地闭幕。只有那些未被忘记和遗弃的古老建筑才是匆匆地,匆匆地被我们观赏,又匆匆地躲进幽暗的房子里,像一位新婚小娘子,或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珍守着自己的秘密和心事。<br/>&nbsp;&nbsp;&nbsp; 下午的阳光柔柔地,宛若一盆清水,空气里滋浮着丝丝缕缕冬的寒意和新年将至的欢快气息,高大的院墙将这个复杂的世界隔离成了两部分。一个是寂静,安然,传统的院内;一个是喧嚣,繁华,现代的院外。院内的世界还是400年前的老样子,历史的烟卷未灭,那辉煌的时光依旧闪闪发亮,庭院,檐草,水井,栏椅,青瓦,老窗,隔扇,斑驳的砖墙,这些尘封在记忆中的东西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一股暖洋洋的春风,慢慢解冻,慢慢苏醒;昔日的影像也随着一些恍恍惚惚的画面渐渐渗出了现代生活的表面,依稀之间,耳边似乎也有了曼妙动听的曲子,有了隐匿在花园中练嗓子的俊俏身影,也有了哼着秦腔抽着水烟袋的丝丝银发……<br/>&nbsp;&nbsp;&nbsp; 院墙之外,横亘着一条老街。街不长,也不宽,上面铺满了灰黑的石板,石板块块相连,条条相接;街的两边繁华着一家家生意兴隆的老店。在这里,可以吃到味美价廉的烤羊肉串,柿子饼,粉蒸肉,酱牛肉,灌汤包,还可以看见许许多多小巧精美的古玩,玉的,石的,玛瑙的,翡翠的,色彩斑斓,琳琅满目,让你目不暇接;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小贩的叫卖声,那颤悠悠的,乍高乍低的声音真可谓曲径通幽,让百味在那精妙的叫卖声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终生难忘。<br/>&nbsp;&nbsp;&nbsp; 北院门周围,老街纵横,古宅林立。每当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微红的光芒透过灯笼薄脆的纸张,澄蓝的烤羊肉串的浓烟袅袅滕入高空时,站在人群拥挤的老街上,你微微仰起头,望着那些浮游在漆黑夜空中的蓝烟、红光,一种莫名的情愫就会在心底慢慢地荡漾开来。<br/>&nbsp;&nbsp;&nbsp; 啊,那古老的,远逝的……<br/></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0 10:27:28编辑过]

作者: 背靠背    时间: 2007-8-4 13:41
是不是还可以写的再慢一些亚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8-4 13:41
我的意思刚好相反:还要简化,还要快一些~~~
作者: 或或唐    时间: 2007-8-4 13:41
这是最好节奏.
作者: hl886    时间: 2007-8-4 13:41
没意思呀
作者: 周文巧    时间: 2007-8-4 13:41
逝去的~~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07-8-4 13:41
作文气还是很浓,尤其是最后一句,“啊,那古老的,远逝的……”,这永远不会使读者浮想联翩,只会使他们肝肠寸断。写东西,尤其是网络十分发达的今天,读者是不那么好应付的。而且你最好是跟上时代的节奏一点点,大家都是聪明人,不太愿意看熟句子。
作者: 蓝龙龙    时间: 2007-8-4 13:41
<p>写感怀的总离不了写写树</p><p>古老,远逝,惟有树还发出长者的气息~</p><p>语言确实应该精练点</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