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七月
[打印本页]
作者:
ghts3
时间:
2007-8-4 13:41
标题:
七月
<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西藏</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lang="EN-US"><font face="宋体"> <p></p></font></span></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一条连接西藏和内地的庞大工程最终完成。<span lang="EN-US">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列车开往拉萨,旅客对着车外的景色按下快门。四十七年前的春天,一支庞大的马队连夜翻越雪山,逃向印度。年轻的达赖喇嘛命令队伍停下,在星光的照耀下凝望雪山。后来,他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原因是1989年的气候异常。几年之后,一位名叫Steve Vai的音乐家来到青藏高原,拍摄一部名为“上帝之爱”的MTV,画面中的他在群山之间虔诚地呼吸,手中的吉他闪闪发光。在圣城拉萨,布达拉宫的阴影笼罩全城,它的光芒遍及冰雪覆盖的高原。但这和七月无关。七月,她和拉萨并非密不可分。</span></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七月,黑头发,身体瘦弱。黑眼睛的七月。她在西藏住了七年。藏族人七月,有着她的右派祖父留给她的藏族女孩的名字。七月说,她从小被人收养,被人溺爱。七月。后来她伪装成一个精灵。</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我曾真心爱过一个人。”她说。</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最终七月切断了与西藏的最后联系。那年她十三岁,在成都机场的风雪中,她目睹了她爱人的死。</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lang="EN-US"><font face="宋体"> <p></p></font></span></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大学</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lang="EN-US"><font face="宋体"> <p></p></font></span></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八十年代末期的大学被一种浪漫情绪包围。诗人们在楼前激烈辩论,他们在课堂上玩弄钢笔,把空旷、希望、悲伤、失落、梦想等词语放进油印报纸的短诗中。学生们奋不顾身地期待一场风暴来临。校园中随处可见不知名的流浪者。鲜花就是鲜花。而七月,毫不介意自己成为一个异类。多年以后,七月的女同学带着知识分子的轻蔑口气回忆起她,一个轻浮女人。</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七月充满自信,她还参加过马拉松比赛。很快,七月引起了众多同性的厌恶。她在教室里放肆地大笑,没发觉自己的神经质。可她不乏追求者。有人说,长发的七月像个幽灵。于是她约那个男人半夜在校园北面的坟场见面。他的缺席让七月暗笑了好几天。后来,她和一个名叫理查的加拿大留学生相爱了。他们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停留,最后校领导找七月谈了话。她一定告诉了理查发生在她十三岁时的灾难。一个漫长的夏天让他们更为相爱。他们沿着路灯的光芒散步到很晚,宿舍的门锁上了,没有人愿意给她开门。七月和理查在月光下谈话到黎明。</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留着漂亮卷发的理查,幽默善良的理查。他因心脏病去世。七月到加拿大去看望了理查的父母。七月说,他是她最爱的人。当时电台里总是播放郑均的一首有些做作的“回到拉萨”,七月,她独自在这片土地上游荡了很多年。</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lang="EN-US"><font face="宋体"> <p></p></font></span></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瑞士</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lang="EN-US"><font face="宋体"> <p></p></font></span></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七月在瑞士的第一份工作是送报纸。天还不亮,穿白色跑鞋的七月就出门了。这让她变得年轻。白天,她是读比较文学的学生。这是个被阿尔卑斯山贯穿的宁静小国,以速溶咖啡、旅游和精神疗养著称。新世纪开始后,七月变成了一家钟表店的店长。她加入了瑞士国籍,她的收入超过了国家平均水平。七月买了一栋湖边的房子,夜里能听见暴风雨。下午,七月会去店里看看。她的笑容给游客留下的印象深刻。每到夏天,她会开红色的跑车去里维埃拉。胖女人房东亲热地拥抱她,叫她七月。因为她总是七月份来。</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除了中文和藏文,七月会英、德、意、韩、日五种语言。黑眼睛的七月,她安静地坐在酒吧里。从她离开后,很多人把她忘了。有天晚上,酒吧里的男人闯进她的院子,向她求婚。他爱她。那个精神失常的男人把手枪对准七月的额头。不动声色的七月,她接过手枪,要玩儿俄罗斯轮盘赌。在男人恢复正常离开后,七月在夜色中微笑。她的地下室里放着三把枪。</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七月喜欢坐在客厅,看邻居家的小孩玩游戏机。一个叫杰弗里的男人偶尔会来七月家,陪她过一个安静的下午。周末,木匠七月做了张小写字桌。</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lang="EN-US"><font face="宋体"> <p></p></font></span></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博客</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lang="EN-US"><font face="宋体"> <p></p></font></span></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博客是网络时代的一个标志,意思是公开的日记。在未来,博客也许会代替报纸。当博客在中国开始流行时,七月在地球的另一端建立了她的博客。博客换了几个纯粹意象的名字,吸引鼠标的指针。熟悉七月的博客的人渐渐发觉,七月有种墓志铭般的文字风格。她的文笔很好,在阴沉的页面上,涂抹着死亡的气息。黑色的七月,她拍了瑞士的明亮风景。后来,博客上出现了长篇小说的连载,女主人公的名字是七月。在一个虚构的年代中,年轻优雅的七月微微一笑。在那一刻,真正的七月诞生了。</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那是一种巧妙的第三人称叙述方式,带着做作不堪的语感。七月,黑头发,身体瘦弱,像个聪明的精灵。七月,对着繁星仰起她鲜花般的笑脸。七月的博客上充满了明亮的酒杯,喧哗而安静的宴会,机智默契的谈话,彼此分担的秘密。七月在酒吧里望着她的爱人,说出她十三岁时曾看见自己的爱人死去。之后的两年里她不和任何人交谈。和理查在一起时,七月能像孩子一样撒娇,“虽然她早已成熟,”七月写道。</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博客上有一些人的留言。大多数人不再看七月的博客。而七月偶尔会写写她的生活。有次达赖喇嘛到瑞士访问,七月向他献上哈达,并接受了祝福。博客上用英文写了这位慈祥的老人有关生命的睿智谈话。黑眼睛的七月,这一切永无休止——她要和所有人分享的一切。她写起她和理查的父母去给理查扫墓,天空阴霾,博客里也放着阴霾天空的照片——漫长的旅程、剧烈的疼、逝去的青春、黑色的文字从不失控。七月把扫墓变成一次绝妙的行为艺术。</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lang="EN-US"><font face="宋体"> <p></p></font></span></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电话</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lang="EN-US"><font face="宋体"> <p></p></font></span></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七月和中国大陆的大学生男孩的爱情是偶然开始的。那是个忧郁的孩子。他们通过博客相识,在中国的深夜聊天。“我能当你的阿姨了。”七月叹气说。“我是个老女人了。”虚伪的谈话之后,他们急切地相爱了。他们真心相爱,年龄不是问题。</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杰弗里,他明天要带我去跳伞。”七月说。她明天会登上飞机,然后跳下来。也许她不会拉开降落伞,她身下是万丈深渊。每次暴风雨在深夜经过,七月都会被惊醒。她会随时抓起电话。七月哭着说,她可能得了绝症。</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咱们分开吧,我是个绝望的人。杰弗里向我求婚了。”她说。</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后来七月说起她的童年,说起拉萨,和她的养父母。“我想在七月回国,看看我的父母,他们还在上海。我还要买很多书。”七月微笑着,对她的爱人说。“这儿的中文书太少了。我还要去看看你。”夏天就要来了。七月说起一年一度的音乐节。一个狂欢节。“你肯定喜欢。他们把我举起来,要把我扔进湖里。”</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七月说要回国看看。这是有关她的最后消息。</font></p>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8-4 13:41
有点像什么专题片的解说词,我是说调子。
作者:
ghts3
时间:
2007-8-4 13:41
<p>没了?多说两句成不……</p>
作者:
阿呆
时间:
2007-8-4 13:41
我来多说四个字:高度概括。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8-4 13:41
<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西藏</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lang="EN-US"><font face="宋体"> <p></p></font></span></p><p></p><p></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span lang="EN-US">青藏铁路全线开通了。列车开往拉萨,旅客对着车外的景色按下快门。四十七年前的春天,庞大的马队连夜翻越雪山,逃向印度。年轻的达赖喇嘛命令队伍停下,凝望星光照耀下的雪山。几年之后,一位名叫Steve Vai的音乐家来到青藏高原,拍摄一部名为“上帝之爱”的MTV,画面中的他在群山之间虔诚地呼吸,手中的吉他闪闪发光。在圣城拉萨,布达拉宫的阴影笼罩全城,而它的光芒遍及冰雪覆盖的高原。但这和七月无关。七月,她和拉萨并非密不可分。</span></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黑头发,身体瘦弱。黑眼睛的七月。她在西藏住了七年。藏族人七月,她的右派祖父留给她的藏族女孩的名字。七月说,她从小被人收养,被人溺爱。七月。后来她伪装成一个精灵。</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我曾爱过一个人。”她说。</font></p><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face="宋体">最终七月断了与西藏的最后联系。那年她十三岁,在成都机场,风雪中,她目睹了爱人的死。</font></p>
作者:
ghts3
时间:
2007-8-4 13:41
<p>阿呆同学:看来你不喜欢~</p><p>赵松同学:确实像解说词,而且是糟糕的记录片~有没有直接的建设性意见?</p><p>这个小说,我曾写过一次——第一人称,大概五千字、时空集中在一个电话里。那次的写法不是概括的,基本由对话组成。写了以后挺满意的,后来给朋友看,他认为不怎么样;</p><p>这次写,有的地方模仿了七月的博客的做作语气;换了一种纵向结构;我还是没法弄清——说不清楚,指点指点吧~</p>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07-8-4 13:41
着重写七月,甚至是带着有暗示性的引诱的写法(我是说重要的阅读者中很有可能只是七月这个人),使这篇小说显得小气。假如要完整它,必须做大,必须有更为广阔的胸襟,不仅容下这个女人,还要容下与这个女人发生关系的一个小世界。如果没做到。<br/>松松哥说的调子,我倒觉得没太大关系,假如以这个调子大胆走下去把路走宽,或许还可以。至少在阅读上它很容易被接受。只是这调子过于轻巧,如果没有好的内容,一下子就坍塌了。<br/><br/>我想听听你有关这篇小说更多的想法,包括你的隐私诶!
作者:
ghts3
时间:
2007-8-4 13:41
<p>对于女人,我实在了解不多。“七月”的经历由两个人融合而来,基本材料都用上了,成品不尽人意——我的活儿欠火候。结构还是对的,两千多字写人的一辈子,只能这么写。</p><p>动笔的时候,我是想写达赖喇嘛的——七月爱人的死、七月和外国人谈恋爱、编造历史、勾引国内的大学生等,都是影射。同时也能代表另一部分在国外的人的生存状态——把七月换成“六月”就明显了。可能有点孩子气的野心吧,没处理好。</p><p>黑天才和赵松说得都有道理,也许是一回事,叙述语气变了,整体气质也就变了。可没心情改。真羡慕博尔赫斯的大师风范。</p><p>黑天才:我正待业家中,心情极坏,状态极差,改日心情转好时定与你商谈隐私之事。有钱的和没钱的,新年快乐</p>
作者:
日你先人
时间:
2007-8-4 13:41
<p>要不要我把隐私暴出来内?</p><p>
S:我的黑蓝第一帖,我的生命到处都有第一次~</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