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有关动画的几句牢骚 [打印本页]

作者: 独裁者烟鬼    时间: 2007-8-4 13:41
标题: 有关动画的几句牢骚
<p><br/><font size="3">《大闹天宫》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拥有最好动画风水的中国,先败于日本,后输给美国。当然,世界不只我们一个国家童梦覆灭。几乎全球的孩子都在看史莱克,因为额麦瑞肯实在太有钱,实在太工业了。不是我们无能,是美国太狡猾。</font></p><p><font size="3"></font>&nbsp;</p><p><font size="3">稍了解的人都知道,3D已经成为动画的主流,平面动画的好日子已经结束,立体时代来临了。“1930年9月, 爱森斯坦在好莱坞就宽银幕问题发表了《动的正方形》的演讲,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心理包含着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 自人类直立后, 意识就往高处走,但对水平的怀念也没有结束。解决矛盾的方式是以正方形作为银幕形状,把横宽和纵长包括进去。但至今,爱林斯坦的建议并没有变成现实。”(《电影学院教材》第四章构图)</font></p><p><font size="3">爱森斯坦低估了人类的欲望,两个维度早就不能愉悦人们的神经了。全晰电影,已经把梦想的逼真度提高了几十个百分点。坐在影院里几个小时就可以过完一场人生。“梦工厂”这个名字起的真是登峰造极。在这里梦已经成为一种产品,你可以通过美金购买和实现。</font></p><p><font size="3"></font>&nbsp;</p><p><font size="3">从弱智的《小虎斑斑》,《宝莲灯》到投资500万的《红孩儿大战火焰山》。中国人不自觉的跟从上山姆大叔的脚步,一路弱智下去了。如果有一把技术的标尺,我们不难量出《红孩儿大战火焰山》距离《怪物史莱克》有多远,《怪物史莱克》距离《最终幻想》又有多远,《最终幻想》都用“最终”命名了,那以后我们还幻想什么?</font></p><p><font size="3"></font>&nbsp;</p><p><font size="3">技术的极至只能导致艺术的苍白。就如同科学的极至是人性的疯狂一样。幸好《最终幻想》从票房上失败了。可据说伟大的欧洲已经坐不住了,《疯狂约会美丽都》昙花一现之后,制作人们也都投入到3D的队伍当中去了。同样伟大的有着良好2D传统的迪斯奈也坐不住了,在几度反扑未遂之后,也早早开始了3D动画的制作。</font></p><p><font size="3"></font>&nbsp;</p><p><font size="3">《白雪公主》就要成为《史莱克公主》了,《国王和小鸟》即将成为《XX总动员》,我怀着遗老遗少的心态,冷眼动画与人类的未来。</font></p>
作者: 死弱弱    时间: 2007-8-4 13:41
<p>又拿技术和票房说事</p><p>我看到你的牢骚,就是一直在扯商业和艺术的问题,有点腻。</p>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7-8-4 13:41
<p>三维动画只是甜点,日本动漫多少年了,从来没有哪一部三维的动画成为经典。动画片是一种艺术,内涵和故事才是应该关注的。技术只是花衣裳。</p>
作者: 阿呆    时间: 2007-8-4 13:41
<p>的确是牢骚。技术进步是好事。艺术苍白并不是技术进步的必然。吕克·贝松的新动画今年上映。我们一起期待!</p>
作者: 邱雷    时间: 2007-8-4 13:41
<span style="font-style: italic;">艺术苍白并不是技术进步的必然。</span><br/><br/>同意的。<br/>
作者: 独裁者烟鬼    时间: 2007-8-4 13:41
<p>谢谢楼上几位,关于“艺术苍白是不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私以为就动画来讲,可以商榷。</p><p>近代起,几乎人类史上的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会导致该领域想象力的消减。我说的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想象力,类似给铅笔加橡皮和自</p><p>动铅笔之类的发明不能算想象力。老调重弹,照相机,电视电影,电脑技术上的精进和无限复制的可能几乎扼杀了所有艺术,艺术在</p><p>当代的姿态完全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负隅顽抗。当然,没有电脑我不可能在这里和各位坐而论道,把我扔进中世纪欧洲的寺庙,我也</p><p>会哀号。但这不能成为我们迷信技术的借口。你如果真的看过《最终幻想》和《国王与小鸟》,一定会同意我的看法。在吕克贝松的</p><p>《亚瑟与迷你墨王国》上映之前,我不会先予肯定。至少在我印象里,没有哪一部3D作品可以比得过2D的优秀作品。简单的道理,美</p><p>感可以包括真实感,但不等于真实感。《大闹天宫》《天书奇谭》《九色鹿》,《玩具总动员》《小鸡快跑》《怪物史来客》。如果</p><p>你认同后者是一种进步,那我没有话说。但我要强调,那是快感,不是美感。</p><p>也许,卢米埃尔兄弟会为《火车进站》终于变成《泰坦尼克》而狂喜,但是1895年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的地下室里,那模糊的无</p><p>限可能的黑白,人类对影像最初的情欲和想象,会消亡。</p><p>就动画来说,从2D到3D绝对是一种堕落,一种妥协,是黄金时代向白银时代的滑落。屈从于简单的欲望与视觉快感。<br/>坦白说,我倒也希望哪个3D作品能出来反驳我。但是没有。只愿时间会给出更好的答案。我期望这样一个答案,因为我并不想做一个</p><p>今不如昔论调的宣讲员。</p><p><br/>二楼的先生,我通篇里有谈到过票房吗?</p>
作者: 花斧    时间: 2007-8-4 13:41
<p>中国需要童话而不需要动画</p><p></p>
作者: 花斧    时间: 2007-8-4 13:41
<p><font face="幼圆" size="2">众所周知 中国人没有想象力</font></p><p><font face="幼圆" size="2">先锻炼锻炼 在出来玩吧</font></p>
作者: 2152    时间: 2007-8-4 13:41
技术的极至是否只能导致艺术的苍白?科学的极至是否就是人性的疯狂?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