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冷冻法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04
标题: 冷冻法
《冷冻法》

把这些狂欢的细节
装饰起来
保存在冰箱里
变着法子减慢
它腐烂的速度

变成一股味道
也是有用的
或许可以解释
你晚年的癌细胞



《假医生》

你说的那些
好日子

万分火急
烧着了我的睫毛
我的喜悦开着急救车
挽救这个
妄想症患者
并预防她
在清醒的间隙
再大笑一次

《可能性》

我的双手
该干点别的
把时间
迅速捏成
一段下水道
我们可以爬回一个月的第一天
手牵着手
洗掉淤泥、伤口
变成干干净净的
陌生人

《记录片》

黑暗的夜
开出花来
放弃烛火吧

都是透明的
你可以打磨我的骨骼
变成你所喜爱的
鱼化石

变成那一片
你迅速遗忘的水

《警告》


这个城市
人口不断流失
它的脸上
长满了“寻人启示”
人老珠黄的铁路
承担不了
一丝毫的风情万种

这个时候
你不要成为我
左肩的补丁
不要在大年初一失踪


《联想》


因为联想过度
带来了交通阻塞
我给每一个警察,行人
车辆浇上足够的水
等待他们长成一颗颗大蒜

农产品们拒绝对我说话
其中,也包括,你
过度成长着
你的缄默
作者: 横    时间: 2007-8-4 13:04
《记录片》写得好呀!

拜年了!呵呵~:)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04
新年快乐!!!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04
我98年的时候写过一个类似的题目


冰冻法

--------------------------------------------------------------------------------


王敖

    一定要冻住, 冻住
    鲭鱼,水果,汽油弹
    水龙头,维特根斯坦的门把手


    钟表指针,稍微一动
    就断掉,裂开的伤口,紫药水,好奇心
    一律冻住,不许动

    恐龙兄弟们无法忍受这样的
    两万年,也许是两千万年,我们却能
    我们的大脑盛产油脂,就象獾
    我们可以被冻在一个气泡里,做梦,并且烤土豆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04
九八年,那时的你和我现在一般大,二十二岁。我想,我永远也不会达到那种想象力,生命力,触觉,味觉,嗅觉,听觉一起打开的状态。都是天赋使然啊!真让人伤心。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04
没那么夸张吧, 放心吧. 天赋是自我开发出来的.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04
但愿是吧。多谢鼓励!有个疑问,王敖你怎么喜欢把自己的话加精呢??哈哈!
作者: 古子    时间: 2007-8-4 13:04
挺好。阅读起来很舒畅。再多的幻想“杂质”在里面也能够让我读得很。。。惬意。。。恩,对,就是这个词。。

王傲的那个很喜欢啊。很佩服这样立体式的,让幻想——作者本人的和观者的达到极限的作品。。

两个都不错都不错。新年快乐~~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04
多谢!新年快乐!!
古子还说,王敖的诗喧宾夺主!

[em09][em0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3 3:37:38编辑过]

作者: 古子    时间: 2007-8-4 13:04
可你自己也说,事实本来就是这样。。。

哈哈~~~~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04
我是给你加精
作者: 八月江南    时间: 2007-8-4 13:04
新年快乐!

很好的诗,值得细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4 11:56:16编辑过]

作者: 炒作    时间: 2007-8-4 13: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IHE    时间: 2007-8-4 13: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惊弓之鸟    时间: 2007-8-4 13:04
搞哲学的人的诗歌总少了一份鲜活!也许我不应该给文字分界限,但想象力,见解,个性……这本来就是不同的概念。诗歌应该是鲜活的,有着音乐的,色彩的,文字再加上诗人的心灵。不要盲目地写诗,挖空了世界找所谓的想象力,这样诗歌只会走向偏执与枯燥。诗,不仅仅是使人向善,有理想的力量,而且要美。
另外我发现一个论坛的人,很容易形成一种统一的观念,朋友之间对彼此的作品更是 互相“吹捧”,这样如何超越呢?任何人文的东西,都是在限制中超越的。这种互相吹捧还可能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实际上谁都不了解谁的文字!写的在糊弄人,读的也在糊弄人。
不好意思,说了这些话。
王晨,借你的贵宝地一用,叨扰了!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04
以下是引用惊弓之鸟在2004-2-1 23:42:40的发言:
搞哲学的人的诗歌总少了一份鲜活!也许我不应该给文字分界限,但想象力,见解,个性……这本来就是不同的概念。诗歌应该是鲜活的,有着音乐的,色彩的,文字再加上诗人的心灵。不要盲目地写诗,挖空了世界找所谓的想象力,这样诗歌只会走向偏执与枯燥。诗,不仅仅是使人向善,有理想的力量,而且要美。


    这一段说得很对。这也是我一直警惕并尽量避免的问题。哲学的标准是清晰以及对经验的挖掘,而艺术,总是避免经验,每次遇见事物都象第一次遇见那样感到新鲜。我最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两者我都很喜欢,尽量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吧!我的诗歌依旧在尚未打开的阶段,离我理想中的诗歌还差老远,我喜欢王敖的诗歌就在于他的打开状态,就如你所说的,“诗歌应该是鲜活的,有着音乐的,色彩的,文字再加上诗人的心灵”。不过,我写诗都是在自己想写的时候写,没有刻意去找想象力,可能我的生活状态在你不熟悉的领域,你才这样感觉到吧。
   另外,有一件事情你可能误解了,黑蓝的小圈子氛围并不重,对诗歌的交流也是真诚的。他们也指出我诗歌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我们并无私交,所有的交流都是论坛上公开的。而交流全来自于诗歌本身。
   非常喜欢这种方式的交流!多谢你能够说出自己的看法![em12][em33]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04
另外,还有一点我要说,“诗歌应该是鲜活的,有着音乐的,色彩的,文字再加上诗人的心灵”,这只是某一类诗歌标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这种表达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得心应手的方式,这出自于生命力的自我选择,如果心中先有一个标准,然后自己全为这个标准写诗,那同样是不合适的。我知道的,以及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打开”,你说的这个标准也是我所缺少的。
作者: 惊弓之鸟    时间: 2007-8-4 13:04
以下是引用王晨在2004-2-2 0:58:33的发言:
另外,还有一点我要说,“诗歌应该是鲜活的,有着音乐的,色彩的,文字再加上诗人的心灵”,这只是某一类诗歌标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这种表达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得心应手的方式,这出自于生命力的自我选择,如果心中先有一个标准,然后自己全为这个标准写诗,那同样是不合适的。我知道的,以及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打开”,你说的这个标准也是我所缺少的。

是这样的,我也很同意你的看法.我在贴子上看到你给别人的话,很激烈啊,连"文盲"都说出来了,不过我们的对话却很"平等",可能看在我是一个陌生人的份上吧.呵呵
"打开"这个词说到所有喜欢写作的人的心里去了,它不仅是心灵的打开,更是语言和心灵的一次和谐的对话.关于文学和哲学,我想最能将他们联系起来的就是语言了,人类在童年时期就创造了语言,语言显示了巨大的威力也带来了恐惧,人类为此自豪又感到神秘,语言既是传达思想的通道又是干扰思想的障碍."言"与"物","言"与"我"之间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而诗人是最能够将它们融合在一起的,诗人不分领域,他们都在做着这种尝试.
感性的诗歌应该属于过去式了,诗歌的领域在不断拓展,但偶尔在我们"打开"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妨回到源头去,回到诗歌的本身去,既是"诗"又是"歌",艺术本来就不求真,也并不是让全世界的诗人都写鲜活的诗歌,而是想说任何一件事物的源头它的本身都可能会给人们更多的启示.因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当他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时候,常常会因为许多原因看不清世界的本来面目.

[em42]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04
以下是引用惊弓之鸟在2004-2-2 16:55:10的发言:
是这样的,我也很同意你的看法.我在贴子上看到你给别人的话,很激烈啊,连"文盲"都说出来了,不过我们的对话却很"平等",可能看在我是一个陌生人的份上吧.呵呵


这样想对于我们的交流有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和我交流之前,先对我有一个固定看法的话,那么交流总是会有情绪的。我的激烈只是因为真实,这就是我的真实看法,我不会掩饰,和你交流的认真和严肃也是我的真实感觉,因为感觉你是奔着交流本身而来的。不过,现在看到你说这个,我觉得我的感觉有所偏差。而且,我的发言都是针对对方的发言内容,根本就不会考虑他/她是谁以及对方的背景。陌生和熟悉对我来说是没用的两个词,这不会影响我发言的感觉,至于你的想法,我只告诉你它离我很远。我希望严肃的交流能进行下去,一切别的因素都是不必要的。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04
以下是引用惊弓之鸟在2004-2-2 16:55:10的发言:

"打开"这个词说到所有喜欢写作的人的心里去了,它不仅是心灵的打开,更是语言和心灵的一次和谐的对话.关于文学和哲学,我想最能将他们联系起来的就是语言了,人类在童年时期就创造了语言,语言显示了巨大的威力也带来了恐惧,人类为此自豪又感到神秘,语言既是传达思想的通道又是干扰思想的障碍."言"与"物","言"与"我"之间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而诗人是最能够将它们融合在一起的,诗人不分领域,他们都在做着这种尝试.
感性的诗歌应该属于过去式了,诗歌的领域在不断拓展,但偶尔在我们"打开"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妨回到源头去,回到诗歌的本身去,既是"诗"又是"歌",艺术本来就不求真,也并不是让全世界的诗人都写鲜活的诗歌,而是想说任何一件事物的源头它的本身都可能会给人们更多的启示.因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当他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时候,常常会因为许多原因看不清世界的本来面目.

[em42]


我觉得你说得有点混乱。语言并非是把“诗歌”和“哲学”联系起来的方式,它们的表达都离不开语言。诗人的主动尝试并不是把“哲学”和“诗歌”联系起来,他们表达的时候不会刻意找寻这种联系的,发现诗人的诗歌带有哲学性,这只是读者和评论家的事情。一个诗人在写诗的时候是一种自由状态。另外,你说的“诗歌的源头”和“诗歌的本身”是什么呢?这些词在讨论的时候太暧昧了,只会增加讨论的复杂。
作者: nanona    时间: 2007-8-4 13:04
你的每首诗我都在阅读,感觉在字斟酌句与接近内心之间。
近来,你越来越接近前者。我也说不清这种倾向究竟会导致如何的状态。
反正你在放弃内心的锐气。意象越来越多。一己之见。

“接近内心”这个词表达不准确,我实在想不起别的了。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04
不仅你那么说,横也表达过这个意思。我写的时候感觉一下完成的,并没有刻意雕琢,难道是在写的时候无意识的技巧让我流失了一些东西?我会好好反思的,多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2 21:34:05编辑过]

作者: nanona    时间: 2007-8-4 13:04
无意识的技巧是一种惯性么?他会带着我们在语言的丛林里走多远?
这也是我对语言的一个疑问,或者说,我不太信任语言。
说远了。晚安。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04
不要那么悲观,惯性是存在的,但并非无法解决。保持对它的敏感以及保持反思的能力就可以了。我还是乐观的,希望你也乐观一点!晚安!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04
冷冻法让我想起我家的冰箱,它陪伴我们已经十多载。现在,它还可以起到暖炉的作用。确实有一种味道!
另外,我也想到了我为自己设计的自杀方法。这个名字起的好!
作者: 惊弓之鸟    时间: 2007-8-4 13:04
怎么一副拼命三郎的样子?其实跟你开玩笑,很调侃的,希望不要影响了我们的交谈.
作者: 惊弓之鸟    时间: 2007-8-4 13:04
技巧不是自然产生的,它需要学习,学习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之后,才是技巧的无意识的流露.另外技巧不只是字斟句酌.
诗歌不是拼凑,也不是把心中的理念分行写出来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04
能学习的技巧恰恰是与诗歌灵魂无关的。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不是技巧产生的原因。在表达的时候每个人是有倾向的,当这种倾向成为习惯,就是技巧的无意识表达,而它的一开始往往是不固定的风格。
还有啊,我学哲学不代表我写的诗是理念先行啊!而且“拼凑”更不敢当。是不是你过多考虑我的背景使你的阅读出现偏差呢?
作者: 萼别    时间: 2007-8-4 13:04
妙啊,两个冷冻法
一个好象比较内敛反讽,一个好象更富有消化力
但感觉第一个是真冻住了,而第二个是冻不住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4 9:11:53编辑过]

作者: 陈斌    时间: 2007-8-4 13:04
很喜欢<<警告>>.我觉得锐气不应该在诗歌中老表现出来,这种自然反而更好.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