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灌水]无趣的生活惟有电影...... [打印本页]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7-10-29 18:19
标题: [灌水]无趣的生活惟有电影......
<p>跟你们说吧,我这几天还是看了不少电影的,我没告诉你们,因为你们也不告诉我,你们都躲起来,不告诉我!</p><p>有一天我翻开看电影,看到《疯羊》的介绍,我想它可能会是一部很好玩的电影,僵尸片已经沦落到抓羊来搞恐怖事件,显然是缺乏想象力的活儿,写影评的哥们说片子又恶心又恐怖,这些该死的羊变成僵尸以来,就没有动作迟缓过,尽管它们的表情仍然那么腼腆。最B级的部分要数那个该死的弟弟有恐羊症,看到一大群的肥羊,他居然紧张害怕动不了身,这个时候一个温柔但是却有点傻瓜的女人对他说,想象你是一!棵!树!,看到这里,我就已经对导演有一种ORZ的倾向了。显然所有的僵尸片都离不开该死的老桥段,于是那些倒霉的主角们都会被逼到一个老残的屋子里面,这种心理暗示让这些该死的B级导演百试不爽。但是更搞笑的是,有人认为这个片子很血腥!可能稍微有一点狂欢调调的僵尸羊群攻击那些西装男套装女那段也因为台词的木讷(我是一棵树)而变得极其冷!非常冷!于是,观众我可能是面部表情最僵硬的,心情最无奈的,最具有僵尸潜质的——我是一棵树......如果按我妈说的,这显然还是一个广告片,因为它在宣传美丽的新西兰是要环保的。总的来说这样一部片子让你看下来非常不过瘾,还不如我昨天给老妈看的《僵尸肖恩》,我顺便又温习了一下,至少肖恩的导演还是有一点幽默诚意的,那个胖子的角色就很玩。疯羊告诉我们,技术好是远远不够的,要用心,要有爱心,所以《群尸玩过界》显然更懂得如何爱观众。</p><p><img src="http://www.gridcast.cn/uploader/poster/%5B疯羊%5D.jpg" border="0" alt="" /></p><p>《无主孤军》的片头就很赞,遗憾的是字幕翻译很有问题,让人总是容易走神,而且涉及政治军队这些东东,就让我很摸不着头脑。说的是罗马尼亚政府倒台的一片混乱,大家都搞不清状况了,不过片头真的很棒,构图好,开片就设了一个电影的悬念,不是故事的,是电影的。反正我也弄不清背景,但是看明白了一点:不是我们不想弄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实在太混乱。所以结局就是片子开头的一幕,大家就都能明白了,自己人把自己人打死了,因为对话密码不正确。而中间交代的整个局势根本就是一锅粥。不过我说的也是一锅粥,故事梗概你在网上就能找到,我才不要说呢。看到有人推荐如下,我觉得挺有用的:</p><p>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它 ―――17年前身处东欧剧变中的罗马尼亚,自然不可错过《无主孤军》。类似题材的影片还有《布加勒斯特以东午后8分》(获2006年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最近也出了碟。要认识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这波浪潮因为该国的《四月三周两天》拿下2007年戛纳金棕榈而广为人知),这两部电影都不容错过。</p><p>没找到海报,只搜到一个剧照</p><p><img src="http://www.movieworld.gr/fest/images/ThePapeWillBeBlue.jpg" border="0" alt="" /></p><p>在与或非的诱惑下我也急不可待地跑到香港去看了色戒,看完就跟一块的朋友讨论啊,最后的结论就是看一遍还可以。香港那段真废话,对整部片子来说就是一个拖沓的部分。上海那段包括床戏都不错,梁朝伟有肌肉,而且汤维这个角色真是他们说的苦心经营出来的。在上海与易先生的对手戏的确很出彩。不过,正如尚同学说的李安标准式,故事也就JUST SO SO。至于优质偶像王同学,就让我们忘了他吧~~~~~~</p><p>跟妈妈一块又温习了《一一》、《洛莉塔》。然后还给她下了她年轻时候就很挚爱的B级片,看《人皮客栈2》她说看了想吐,我说是您要看B 级重口味的= =。</p>
作者: 目目连    时间: 2007-10-29 18:32
<p>我喜欢看冷的片<img src="http://www.heilan.com/forum/images/emot/em04.gif" style="margin:6px;cursor:pointer" alt="" /></p><p>斯派克和派和恶心低俗动画合辑很冷的<img src="http://www.heilan.com/forum/images/emot/em04.gif" style="margin:6px;cursor:pointer" alt="" /></p><p>有一个日本动画片叫恶童,我看那个小朋友造型挺冷的,准备去看<img src="http://www.heilan.com/forum/images/emot/em04.gif" style="margin:6px;cursor:pointer" alt="" /></p><p>继续躲起来<img src="http://www.heilan.com/forum/images/emot/em04.gif" style="margin:6px;cursor:pointer" alt="" /></p><p></p>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10-29 20:08
疯羊吃人吗?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7-10-29 20:10
废话,肯定吃人!
作者: 骑老虎上天    时间: 2007-10-29 21:18
<p>跟妈妈一块。。。</p><p>你妈妈真文艺。。。。</p><p>《洛莉塔》噢!</p>
作者: 内层空间    时间: 2007-10-29 21:39
<p></p><p>不稍微了解一點1989年12月間羅馬尼亞的形勢,看《無主孤軍》這片子當然會一頭霧水。</p><p>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p><p><a href="http://wikipedol.com/zh/wiki/1989&amp;aring;&amp;sup1;&amp;acute;&amp;ccedil;&amp;frac34;&amp;#133;é&amp;brvbar;&amp;not;&amp;aring;°&amp;frac14;&amp;auml;&amp;ordm;&amp;#158;é&amp;#157;&amp;copy;&amp;aring;&amp;#145;&amp;frac12;.html">http://wikipedol.com/zh/wiki/1989%E5%B9%B4%E7%BE%85%E9%A6%AC%E5%B0%BC%E4%BA%9E%E9%9D%A9%E5%91%BD.html</a></p><p>附:</p><p>关于蒂米什瓦拉市死尸“骗局”。据新华社驻巴黎分社报道,法国《解放报》于1990年4月4日承认,1989年12月下旬关于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市发现“杀人场”,有4630人被集体屠杀一稿,是西方舆论对事件的“过分夸张”,实际上这个“杀人场”并不存在。 <br />   <br />1989年12月23日至24日,法国几乎所有电视台、广播电台、通讯社、报纸和杂志都在显著位置大量报道了这一消息,并配以照片,其中有“母亲”被剖腹与婴儿死在一起的照片,有双足被铁丝绞在一起,衣服被脱光,似乎是被“折磨”而死的男人照片。这些消息和血淋淋的照片,对不在现场的观众和读者颇具煽动性和“说服力”。这一骇人听闻的报道对罗马尼亚的动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 <br />   <br />《解放报》记者后来对罗现场的调查表明,这个“杀人场”并不存在,而那些照片只不过是从蒂米什瓦拉市市立医院一公墓里挖出来的19具自然死亡人的尸体,经人工摆布后拍摄而成。所谓“母亲与婴儿”照片,是一个出生两个月就病死的女婴同一个与她毫不相干的、比她早死一个月的、一位因饮酒过度死于肝硬变的妇女构成的。据该医院的病历材料和法医证明,这些尸体有名有姓,都是该市发生动乱之前被埋葬的,身上无枪伤和被折磨的痕迹,但医院曾对这些尸体做过生理解剖。《解放报》记者从罗法医部门获悉,从1989年12月17日到1990年1月4日,罗整个动乱期间,蒂市各方死亡人数为97名,整个罗马尼亚有639人死亡,另有几百人失踪。报道说,参与炮制和传播这一消息的有:美国国务院设在慕尼黑的专门针对东欧广播的“欧洲自由电台”、流亡在柏林的一名罗作家、法新社、匈牙利电视台、南斯拉夫通讯社、蒂市“救国委员会”成员等。这一消息的传播路线是:慕尼黑-巴黎-布达佩斯-蒂米什瓦拉-贝尔格莱德,然后再经罗“解放电视台”传向全世界,先后经过了不到三天的时间。《解放报》还注意到,此间苏联塔斯社曾报道罗屠杀了800名儿童,这条消息也是假的。 </p><p></p>
作者: 亲爱的1969    时间: 2007-10-29 22:07
<p>我觉得恶儿童真好</p><p>这两个月我看到的最好的就是恶童</p><p>二宫和也和苍JIN优也好,真好</p><p>总之就是很好</p><p>虽然有人说就是一反抗房地产商的片子</p><p>可是我居然米有领悟到居然是居然这样子的</p><p>真好,就是很好</p>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10-29 23:2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边河</i>在2007-10-29 20:10:48的发言:</b><br />废话,肯定吃人!</div><p></p>妈妈,怕怕~~
作者: 锁真真    时间: 2007-10-30 09:34
我爱罗马尼亚!<br />另外瓦伊达又出新片了,名字叫《卡庭》,好像又是两个半小时,不过倒是挺感人的,推荐推荐……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7-10-30 11:34
<p>提到瓦依达,又是我的一件伤心事儿。</p><p>昨天晚上给老妈看了科恩兄弟的《抚养亚利桑那》!——迄今为止我仍然觉得这是科恩兄弟的上乘之作。</p>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10-30 21:14
和妈妈一起看电影,多么感人呐,我看片都躲着大人的,到现在也是,音量都开得很低,让他们以为我在看书,他们始终觉得看书即学习(看什么书随便),其它都不能算学习,而娱乐么,就是看电视。所以我在他们眼里一直是很用功学习不喜欢娱乐的形象。当然有时也给他们找一些喜闻乐见的片子看,比如说赵本山演的《落叶归根》,我也陪着看了,这个片还不错哈。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10-30 21:2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内层空间</i>在2007-10-29 21:39:38的发言:</b><br /><p></p><p>不稍微了解一點1989年12月間羅馬尼亞的形勢,看《無主孤軍》這片子當然會一頭霧水。</p><p>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p><p><a href="http://wikipedol.com/zh/wiki/1989&amp;aring;&amp;sup1;&amp;acute;&amp;ccedil;&amp;frac34;&amp;#133;é&amp;brvbar;&amp;not;&amp;aring;°&amp;frac14;&amp;auml;&amp;ordm;&amp;#158;é&amp;#157;&amp;copy;&amp;aring;&amp;#145;&amp;frac12;.html">http://wikipedol.com/zh/wiki/1989%E5%B9%B4%E7%BE%85%E9%A6%AC%E5%B0%BC%E4%BA%9E%E9%9D%A9%E5%91%BD.html</a></p><p>附:</p><p>关于蒂米什瓦拉市死尸“骗局”。据新华社驻巴黎分社报道,法国《解放报》于1990年4月4日承认,1989年12月下旬关于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市发现“杀人场”,有4630人被集体屠杀一稿,是西方舆论对事件的“过分夸张”,实际上这个“杀人场”并不存在。 <br />   <br />1989年12月23日至24日,法国几乎所有电视台、广播电台、通讯社、报纸和杂志都在显著位置大量报道了这一消息,并配以照片,其中有“母亲”被剖腹与婴儿死在一起的照片,有双足被铁丝绞在一起,衣服被脱光,似乎是被“折磨”而死的男人照片。这些消息和血淋淋的照片,对不在现场的观众和读者颇具煽动性和“说服力”。这一骇人听闻的报道对罗马尼亚的动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 <br />   <br />《解放报》记者后来对罗现场的调查表明,这个“杀人场”并不存在,而那些照片只不过是从蒂米什瓦拉市市立医院一公墓里挖出来的19具自然死亡人的尸体,经人工摆布后拍摄而成。所谓“母亲与婴儿”照片,是一个出生两个月就病死的女婴同一个与她毫不相干的、比她早死一个月的、一位因饮酒过度死于肝硬变的妇女构成的。据该医院的病历材料和法医证明,这些尸体有名有姓,都是该市发生动乱之前被埋葬的,身上无枪伤和被折磨的痕迹,但医院曾对这些尸体做过生理解剖。《解放报》记者从罗法医部门获悉,从1989年12月17日到1990年1月4日,罗整个动乱期间,蒂市各方死亡人数为97名,整个罗马尼亚有639人死亡,另有几百人失踪。报道说,参与炮制和传播这一消息的有:美国国务院设在慕尼黑的专门针对东欧广播的“欧洲自由电台”、流亡在柏林的一名罗作家、法新社、匈牙利电视台、南斯拉夫通讯社、蒂市“救国委员会”成员等。这一消息的传播路线是:慕尼黑-巴黎-布达佩斯-蒂米什瓦拉-贝尔格莱德,然后再经罗“解放电视台”传向全世界,先后经过了不到三天的时间。《解放报》还注意到,此间苏联塔斯社曾报道罗屠杀了800名儿童,这条消息也是假的。 </p><p></p></div><p></p>铁伊小说《时间的女儿》中称这种现象为“汤尼潘帝”,举出了大量历史上的这类例子——从不存在的谋杀乃至屠杀,但是小说指出,无论时间的女儿(真相)是怎样的,人们其实并不关心,人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始终还会是这些人们喜闻乐见的“汤尼潘帝”,而真相呢,Who care?
作者: 鱼灰灰    时间: 2007-10-31 12:19
真相和假象于历史来说没有区别.
作者: 锁真真    时间: 2007-11-17 21:57
我看《无主孤军》了,没怎么看懂,但觉得整部片子都很酷!其中一幕让我感到酷毙了——<br />穿制服的小伙子打电话给自己的母亲说:“妈,我很好。这里正在革命。我除夕夜回家。”<br />啊!我激动得都快流眼泪了……
作者: 穆楚    时间: 2007-11-18 2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边河</i>在2007-10-30 11:34:12的发言:</b><br /><p>提到瓦依达,又是我的一件伤心事儿。</p><p>昨天晚上给老妈看了科恩兄弟的《抚养亚利桑那》!——迄今为止我仍然觉得这是科恩兄弟的上乘之作。</p></div><p>我倒是经常下了恐怖片跟老妈一起看来着。</p>
作者: 兔兔    时间: 2007-11-19 17:16
<p>我经常在你们的帖子后面灌灌水,真惬意``</p><p>周末看了个《天浴》,我现在才知道李小璐也是拍露屁股的文艺片出来的,演得真嫩,还婴儿肥</p><p>同时看了《梅丽莎》,也不好。“少女和性”的话题,还有《姐妹情色》、《洛丽塔》,相比较这两部而言,《梅》的噱头味更重,人物、情节、结构都不紧凑,纯粹拿事说事的片。</p><p>我今晚要回去看《美国精神病人》</p><p>无趣的生活惟有电影```</p>
作者: 不有    时间: 2007-11-19 17:22
<p>要是这周把《情欲克鲁姆》和《黑店狂想曲》看了,我手里暂时就没有电影看啦</p>
作者: 兔兔    时间: 2007-11-19 17:24
一部分三天看,你就有一个礼拜好看了!!
作者: 目目连    时间: 2007-11-19 18:00
<p>我经常在你们的帖子后面灌灌水,真惬意``</p><p>同感</p>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7-11-19 18:19
<div class="quote" twffan="done"><b>以下是引用<i>不有</i>在2007-11-19 17:22:36的发言:</b><br /><p>要是这周把《情欲克鲁姆》和《黑店狂想曲》看了,我手里暂时就没有电影看啦</p></div><p>是Climt,那个老画女人的画家?好啊好啊,我喜欢约翰马尔科维奇。 </p><p>除了兔兔的办法,你也可以一部片子看三遍的</p>[em47][em47][em47]
作者: 锁真真    时间: 2007-11-20 17:42
<p>我最近还看了《B-MOVIE》,就是那个蜜蜂总动员啊,真的是很无趣啊!看的我快睡着了,除了他们枪杀了小熊维尼并且抢走了它的蜜罐的那一幕让我小小的振奋了一下……</p>
作者: 目目连    时间: 2007-11-20 18:45
最近看了美食总动员,觉得挺好看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7-11-21 01:03
<div class="quote" twffan="done"><b>以下是引用<i>锁真真</i>在2007-11-20 17:42:29的发言:</b><br /><p>我最近还看了《B-MOVIE》,就是那个蜜蜂总动员啊,真的是很无趣啊!看的我快睡着了,除了他们枪杀了小熊维尼并且抢走了它的蜜罐的那一幕让我小小的振奋了一下……</p></div><p>这一幕听上去就让我狠开心。</p>
作者: 兔兔    时间: 2007-11-21 09:40
<p>我昨天看色戒总动员了耶</p>
作者: lexiaozhu    时间: 2007-11-21 11:40
<p></p><p>近五个月没见过电影了,天哪</p>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11-21 12:12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兔兔</i>在2007-11-21 09:40:17的发言:</b><br /><p>我昨天看色戒总动员了耶</p></div><p></p>这又是什么怪物?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11-22 01:40
我怎么觉得还是《汽车总动员》更好一点.
作者: 锁真真    时间: 2007-11-22 17:17
《色戒总动员》就是纯禽兽版的《色戒》。<br />我恨最初给《玩具总动员》起名的那个人,他用三个蛮横的抢夺了电影标题翻译的创造力……幸好我最喜欢的《怪兽电力公司》没有被“总动员”和谐掉。
作者: 尚方翊剑    时间: 2007-11-23 19:51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锁真真</i>在2007-11-22 17:17:32的发言:</b><br />《色戒总动员》就是纯禽兽版的《色戒》。<br />我恨最初给《玩具总动员》起名的那个人,他用三个蛮横的抢夺了电影标题翻译的创造力……幸好我最喜欢的《怪兽电力公司》没有被“总动员”和谐掉。</div><p>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料理鼠王》内地上映就改名为《没事(美食)总动员》</p>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11-23 22:45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锁真真</i>在2007-11-22 17:17:32的发言:</b><br />《色戒总动员》就是纯禽兽版的《色戒》。<br />我恨最初给《玩具总动员》起名的那个人,他用三个蛮横的抢夺了电影标题翻译的创造力……幸好我最喜欢的《怪兽电力公司》没有被“总动员”和谐掉。</div><p></p><p>《纯禽兽色戒》这个译名不错啊。</p><p>好像早在《玩具总动员》之前阿诺施瓦辛格的火星片就被翻译成《魔鬼总动员》了。阿诺的片名是魔鬼系列,这个片名却开辟了另一个总动员系列。</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95829325[/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11-23 22:47
还有一个“也疯狂”系列也挺赞的,目前修女、上帝、神父各种人都也疯狂过了,期待着看到《疯子也疯狂》。
作者: 目目连    时间: 2007-11-24 11:46
<p>最近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无趣的生活惟有电影~所以回家看了几个电视剧,《奋斗》里面的马伊犁挺好看啊!</p><p>还看了一个难看的同志片叫《十七岁的天空》(好像是这个名字)</p><p></p><p></p>
作者: 目目连    时间: 2007-11-24 11:4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锁真真</i>在2007-11-20 17:42:29的发言:</b><br /><p>我最近还看了《B-MOVIE》,就是那个蜜蜂总动员啊,真的是很无趣啊!看的我快睡着了,除了他们枪杀了小熊维尼并且抢走了它的蜜罐的那一幕让我小小的振奋了一下……</p></div><p>好冷啊! </p><p>我觉得史莱客3里面的那个饼干小人在面对敌人质问无端陷入幻想状态那里也很冷!</p>
作者: 不有    时间: 2007-11-25 16:45
<p>昨天补充弹药了!拿了一个《解放军在巴黎》,一个叫《没什么》的不知道是什么的片子,还有《自由与幻想》等等。</p><p>不知道是不是天冷,克林姆那个片子看得半边身子发麻,除了开场镜头就没什么机会完整地展示他的画嘛,不过瘾</p>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11-25 16:48
<p>《奋斗》里面的马伊犁挺好看啊!</p><p>我也喜欢她</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