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原创]浮光掠影
[打印本页]
作者:
x-poet
时间:
2008-3-12 10:15
标题:
[原创]浮光掠影
<p align="center"><font size="6"><strong>浮光掠影</strong></font></p><p> </p><p> ——于是,在这广大的<br /> 世界的岸沿,我独自站定、沉思,<br /> 直到爱情、声名,都没入虚无里。 <br /> ——济慈《每当我害怕》</p><p> </p><p><strong><font size="5">一、复活</font></strong></p><p>他走了,留下这里空空的,上一次也是一样,不知不觉,我以为他已经死了,可是前不久回来了,现在又走了,不知道是否还会再回来。</p><p>这里剩下一个房间,一张书桌,凌乱的书籍,干枯的钢笔。他要我帮他完稿,每一次都是这样,凭着一时燃起的热情写了个开头,幻想了一部分,然后热情消失,他也随之而去,由我结束这一切。我和他是不同的,我对一切都无动于衷,我太懂得克制、太冷静了。</p><p>他用钢笔写,而我用电脑写,作为一位诗人。我将不会为后人留下任何手稿,不会留下任何关于我个人的资料,除了我的作品。在这个通讯非常发达的年代,我没有手稿、相片、视频。我像一个路人,路过21世纪,不小心弄丢了自己的作品。有一天,这些作品被后人捡到。</p><p>现在我来修改他所留下的,而他是那么软弱,那么矫情,那么多愁善感。他仅仅是想通过写作来换取读者那一点同情的泪水,因为他感到自己的失败。而我,对于我来说,与其写出一篇作品来感动别人,不如写出一篇作品深深的刺伤别人,伤害别人,让别人憎恨自己。这就是我想做的。读者啊,当你读到这些,如果我没能使你感动,那么请你恨我,就像恨你的仇人那样。我唯一忍受不了的只是轻蔑与同情。</p><p>接下来,我会让文字充满压抑地展开。</p><p>他在网上的一个角落发表了那些作品,没有人去读,墙上充满了台藓,落日的依依不舍,发出血光的眼睛望着这里,深深的呼吸,仿佛与落日近在咫尺,郁闷的气息通过肺部盘旋而上,离得那么近,就像情侣生死离别前的一吻。陈旧而腐朽。</p><p>当夜幕降临,我开始招唤那些亡魂,来自诗的墓地,驱散他们头顶上阴沉忧郁的气氛,让他们重现恶灵的本色。让每一个形容词带着恶毒和凶狠,让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和作品外的每一个读者,都在我掌握之中。</p><p>1999年,这是作品中唯一出现的确定因素。故事发生在1999年,对于诗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一年更富于幻想色彩了。世纪末,当诺查丹玛斯的预言即将实现,所有的街道,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能感觉到他的身影。这个隐形人,已经在他的书斋里沉默了很多年。有一天他要说话,但是没有人愿意听。秋天,他独自一人穿过……</p><p>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冷风萧瑟的深秋,突然发现心里有一杯热茶,突然觉察到那股温暖的感觉。当你出现这种感觉,你肯定是在痛苦地思念着某一个人,意识到最终得不到她。思念变成一种回忆,而回忆却不是在心里重现往事,回忆是对过去某一刻感受的更深体会。</p><p>多少次我在回忆,在夜里,夜色欲哭,流下黑眼泪,把大地包裹。多少个夜里,天上的星球沉重,摇摇欲坠,脆弱的夜幕撑起整片夜空。没有人知道这些事情,人们以浪漫和审美的目光去看待一切。我从不去看被星光照亮的夜幕,那种美丽背后所隐藏的痛苦让人想一想就会哭出声来。</p><p>现在你想继续读下去,我却已经无力写下去了,文字以一种过于缓慢的速度前进,这是他的风格(但我会彻底战胜他),而你想从中看到一个所谓的感人的爱情故事,可是我要告诉你,这里没有感情,甚至连人物都没有(只有人而没有人物,你懂吗?),一切都是现实,就像每天你经过车站,看见许多陌生人,你从没有和他们交谈过一句一样。这篇作品对于任何读者来说,就是一位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你甚至会恨他,仅仅是因为他们对你视若无睹。</p><p>这种视而不见使我们都成了谜语。有时候看到了他人,却看不到自己。谜语消失在暮色苍茫的黄昏,消失在生老病死之后。猜测从来没有出现,匆匆地。谜语像一个个路人,木讷的。一座座雕像,静止的。一盏盏路灯,照亮着。模糊的脸庞。我匆匆路过,像一个隐形人对世界毫无影响。再也不会有人看见我的容貌,听见我的声音。但我时时刻刻都在看着他们,在倾听他们的声音。</p><p>因为他们将会是我的读者,是我终生的敌人。把读者当做敌人我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谁能像我这么怪异,我陷入各种战斗中无法自拔,尽力伤害他们是我饮鸠止渴的方法(我深知这是一种文字上的走火入魔,这一点我比谁都清楚)。多年来的书斋生活已经使我学会了像死者那样写作,像婴儿那样思考。现在既然他走了,那极端感情宣泄也会随之而逝。我不再需要别人的同情、怜悯与帮助。这样的写作会使我显出邪恶的本性,使我更加强大。刚刚醒来的吸血鬼有了鲜血,他就会慢慢恢复元气。读者啊,你就是我需要的鲜血。只有你的存在,我才能活下去。</p><p>现在,我在这个狭小的房间里和你对抗,不再面对世人,不再在人群中游荡,那人群像是一个监狱,每一个人都是囚犯、铁栏、狱卒、刽子手。流浪的人其实是真正被囚禁的人。他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但我有所不同,我在这里写下自己的命运,忠贞不渝地走下去。 </p><p>说完了,就要工作。多年来深居简出的生活使我学会了像上帝那样思考,像魔鬼那样写作。<br /> </p><p><br /><font size="5"><strong>二、相遇</strong></font></p><p>或者是在2004年8月25日,或者是在2004年8月28日,她会想起这一天,无论她是否独自一人度过,她都不会孤独。当她说出那样的话,有才华的男人让我感到害怕,她感觉到这个男人身上充满邪恶的热情与欲望,这种本能正在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导向毁灭。</p><p>现在,她可能是在街道上路过,可能是在公共汽车上站着,她平凡的相貌没能打动车上的男人给她让座。她可能会被人相约到咖啡厅,在等待的时候因为听到肖邦的作品而感到莫名的安慰。总之,她生活平静,在混浊的尘世中,像夜幕与星辰的织物,由天上的处女编织。</p><p>但她总是对自己不满意,当她感到忧郁的时候,她要融入这个社会,而他却想与世隔绝。她相信他将来会很有钱,而他说他要用这些钱去醉生梦死,过一过水银灯下的生活。</p><p>有一天他们终于面对着,他反复地将她和眼前除她以外的景物进行对比,他看见她,他没有看见她,他看见她,他没有看见她。手指触键,手指离开,手指触键,手指再次离开,像被风吹着,随风而落的是《Autumn Leaves》。</p><p>他告诉她,他写了一本书,名字叫《什么什么的》,她说要帮他设计广告宣传一下,他拒绝了。她说,你要做网页,我来帮你设计;你要出书,我来帮你。他全部都拒绝了。“拒绝”到底是一个具有什么含义的词?他们之间的交谈没有甜言蜜语,没有任何形容词,因为他追求的是本质。(但他还是为她点了蛋塔,她爱吃这种可爱的小点心。)</p><p>他们在对话在继续。你为什么要这样写我?她的眼睛带着疑问,黑色的瞳孔遥远,既像星星也像夜幕,需要深深的凝视才可以看见。而他没有正面回答,一些词语,一些句子,一些构思,它们迷路了,相互之间再也找不到对方,所以才有了这篇作品。</p><p>他说,我们就谈到这里吧,我要走了。她惊奇,为什么要在谈话没有结束的时候终止呢?他们之间应该是还有话要说的。事实上,他从不会让一件事真正结束,在音乐结束前终止弹奏,这样,音乐依然在脑海回旋,(他用一种笨拙的方法阻止事情进入尾声)他的一生将会有太多没有结束也不想结束的事情。她会明白吗?</p><p>终于他离开,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片刻之后,他就忘记了刚才他们的对话,只留下一点对她的感觉。他再次开始一段幻想、一段旅程、一次冒险。</p><p>他们越来越远,远得开始想不起对方。</p><p>我应该认识她,我应该早就拥有她了。现在,她站在那里,她什么都不做,只剩下一个纯粹的人。一个为了我这篇小说而存在的人,(她只为我而存在?),一个为了另一个时空的她自己而存在的人。她。她在想什么,我开始幻想她的眼睛,从她的眼睛里去寻找她的一切。穿过她的瞳孔,就像穿越深深的夜。在那里,只有星光美丽,只有宇宙永恒。但她开始移动,就像一颗行星在宇宙的运动。我看见空气中的涟漪、宇宙的星尘。她永远走不出我的视线。她回头了,她看不见我。她的深黑的眼睛仿佛是夜的碎片。她悄然离去。</p><p>她穿着白色的衣服,穿过风与沙交织的星辰,穿过风与星辰交织的夜晚,像一位新娘、一位送葬者、一只天鹅。慢慢地飞去,静静地远离,在梦的另一边,身后已是无尽的黑暗。而我在这里写,有谁会读到我所写下的这些呢?夜晚的天空是很美的,但在这背后,隐藏了什么,有谁会想到?当你看见一颗美丽的星,几乎要爱上它了,但却突然想到这或许是几万年以前发出的星光,现在才照到地球上,映在你眼里,而这颗星,现在或许已经不在了,这不是一个悲剧么?每一个夜晚的每一颗星都很痛苦,它们用力支撑着整个夜空,使夜幕不致于因为夜晚那深色的重量而坠落。所以我从不去看星空,那种美丽的背后隐藏的痛苦是没有人了解的。我只会幻想星空,星光在我脑海里,永远不会消失。</p><p>在这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可能是2004年8月28日,可能是在2004年8月25日,他坐在这里等她。他透过玻璃窗望外面来往的人,没有一个人朝他这边看。他坐了很久,观察了很久,终于明白自己像个隐形人那样,对任何人都没有影响。今晚,她终于到了,从遥远的地平线,来自天涯海角。他看见她,和她头顶上的星星。似乎她和星星离得很近,这样的角度,好像在她发稍上挂着。渐渐,她离开星星,靠近他,为他带来月下的花朵。 </p><p>她离他越来越近,终于开始想起来了。</p><p>(此时,网上的那个角落,已是积满灰尘,一片荒芜,很久都没有人路过,哪怕是作为一个嘲笑者。)</p><p>你是不是想走了,你一直默不作声——这种气氛一直都萦绕不去。他们都在相互猜测与试探,装成满不在乎的样子。直到她叫他站出来,请求他把自己的作品公开,请求他不要对文字发泄情感,请求他平静地面对任何批评与漠视。她的言辞缓慢而有力,他则不断地躲闪。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他的躲闪都显得轻灵而无懈可击。终于再次出现一段空白,好像两人都是孤独的,看不见眼前的对方。</p><p>(夏天是植物旺盛生长的季节,它们以过度地透支生命力作为代价,换取秋天那美丽的凋零)音乐接近尾声,他要求离开。但她不允许。</p><p>她坚持把话说完,把内容结束。乐曲的最后一个和弦终于诞生。他的意图受挫了。然后看着她远去。她现在还离他很近,天上的星星离她很远。他发现这个女孩是那么坚强,那么美丽。他想起很久以前她写下的诗句:今晚,她离星星很远,星星在天的上空,她却在天空的角落,这样的角度,好像在树上挂着……</p><p> </p><p><strong><font size="5">三、夜曲<br /></font></strong> <br />就像是图画中的渐变效果,音乐并不是从某一个音符或某一个乐句开始的,而是慢慢地从空气中渗透进来。当它结束了,你却以为就要开始;当它开始,你却以为它已经开始很久了。那些精灵,让所有人无法捕捉,有时却像一只蝴蝶飘落在旅人身边,让人无法追忆,那些画面,已经褪色了,色彩渐渐从脑海中逸出,并不是内心的遗忘导致一切的发生。颜料从着色的时候开始,就慢慢变质,像是对一个人的淡忘,从认识的那一刻起。</p><p>勉强地给画布抹上色彩吧。</p><p>这是他和她之间笨拙的对话。(我一直冷眼旁观)。她说,你的声音听起来好成熟啊。他们好像没有什么可谈的(为什么她选择在一个分别的时刻打来电话),并不像在网上那样滔滔不绝,似乎两人都在等待,他们其实都想说些什么,却又欲言又止。直到她说,那挂了吧,他居然说,好。好啊?不是,不是那个意思。她终于再次说出“挂了”,然后他就听到电话在挂断之前话筒与话机碰撞的声音,最后断线了。整个过程持续了多久他无法计算,他在只是觉得,好像话机离她的手只有10厘米,如此近的距离。然后他也放下了电话。我严肃地对他说:“这样很好,你们曾经共同处于寂静中了。”但他说那不是寂静,只是一个话语在路上的短暂停留,可能是一下子迷失了方向,也可能是被脚下的石头拌倒了。</p><p>然后他一个人走了,远离自己的房间,把自己相像成一个路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他已经很累了。</p><p>现在是夜晚却不是深夜,几乎每一户人家都亮着灯光。事实正如他所想象的那样,他不认识这里的任何一个人,他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可能会在某一时刻,在某一地方停下。在他眼中,看不见凡人在世间点起的灯火,听不见世人茶余饭后的话语,似乎在他眼中,世界漆黑一片,而他唯一听到的是来自那栋大楼的琴声,唯一看见的是弹琴者的目光,注视着琴键,然后透过窗户,反射到天边,亮成一颗星。这颗星离他很远,经过不知多少年,回到地球,回到他的视线,映入他的脑海。这颗星,花了一生的时间寻找一位看得见它的人,直到相见的一刻。当他看到这颗星,来自于一位琴者的目光;当他爱上这颗星,可能这颗星已被宇宙中各种神秘的力量吞噬,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事物其实早已不在了。而那光芒犹存,直到很多年过后才消失。他现在所听到的其实只是……</p><p>在他梦寐以求的幻境里,为了使这些幻境越加真实,他就必须虚构一切。是一位陌生女子在暗夜里弹琴,他听见她的轻声叹息,她把这首圆舞曲称作《告别》,而他生前一直未出版此曲。他必须虚构一切,关于她的童年(她一定会对他说过她的童年),她的成长,她的幻想,甚至他和她有过的争吵。而在此之前是他们的相遇,可能是在某个城市的地下室,而那个城市,他早已忘了名字。</p><p>他不是忘记了,只是不愿想起来,不愿想起一切和现实扯上关系的东西。</p><p>她现在在哪里?在她所说的未开花地吗?她和谁在一起呢?他知道的,但他宁愿想象她现在是孤独的,像他一样。她会在冷清的街道上走着,昏暗的灯光射入眼眸。她那边下雨了,她的脚步会溅起水花,她穿的是裙子,女孩穿裙子最好看了。当她路过一家唱片店,她会听到肖邦的作品(如果是李斯特的话,她会撇撇嘴,满不在乎地走开),她会张望一下店里面,然后走开。随后会想到将来的日子,她将要去的地方,她的命运。然后抬头望一下星空,多么灿烂的星光!她还会想起自己的星座,想到那些对她来说是不正确的占星描述,然后她会笑一笑,继续往前走。月亮望着她,充满怜爱,为她留下一个倩影。<br /> </p><p>他回来了,停止一切幻想。他想和我谈谈,我只注重客观事实,而他只在意主观感受。</p><p>我和他是同一个身体的两个灵魂。</p><p>——作品完成了,你说应该起个什么名字?</p><p>——既然那首圆舞曲叫《告别》,那么这些文字就叫《相遇》或者《重逢》好了。</p><p>——可是这并不是写两人相遇或重逢的。</p><p>——(沉默)</p><p>其实他不懂,像名字这种东西其实是毫无意义的,他曾经为他以前作品里面的人物的名字感到烦恼,似乎每一个名字他都不满意,结果在他的作品里,只有“我”、“他”、“她”和“你”,他用这四个字概括了他笔下的人物。他仍没有从中解脱出来。如果他一定要我给一个理由,我就会跟他说,词语与词语的偶然相遇构成了句子,句子与句子的偶然相遇,构成了小说。所有的作品都是因为偶然相遇而诞生。这里没有重逢,因为在文学里,词语与词语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是不存在重逢的,他们可能相遇了就不再分开,或者分开了就不再重逢,这样,新的作品才得以诞生。</p><p>——你说,她看了会怎么说呢?</p><p>——她一定会说,后现代的表现手法流于肤表。</p><p>——你把你对她的感觉写得很暧昧,她会怎么想?</p><p>——男人写女人时都这样,没什么可说的,写作本来就是一相情愿的幻想。</p><p>他错了,写作不是幻想,应该是一厢情愿的回忆。是回忆啊!</p><p>然后他又走了,不知什么时候回来。</p><p>我会渐渐对他淡忘,对她淡忘,从相遇的那一刻开始,对一切往事淡忘。颜料从着色的时候开始,就慢慢变质,色彩渐渐从脑海中逸出,那些画面,已经褪色了,让人无法追忆。<br /> </p><p><br /><strong><font size="5">四、童话</font></strong></p><p>七岁,这真是一个美妙的年龄。许多年前,很久以前(就像在进入一个童话故事),当一个七岁的孩子在漆黑的房间里,鬼魂在他的脑海里浮现,他披头散发,当他把自己的头取下来时,他七窍流血,甚至还在笑。但七岁的小男孩,他感到害怕吗?似乎就在那一刻,夜空离他是如此近,他想到了死亡,死者的身体渐渐腐烂,整个世界却不会为此而悲伤。死去的人,已经不再知道任何事情,无论是已经发生的还是还未发生的。每天早晨,人们像以往那样问好,似乎已经想不起来了。他不愿意这样,即使他的人生有朝一日会这样结束。七岁的孩子不愿意死亡。暗夜里,他听见人们熟睡时的平静呼吸,悠长而悲伤,像是对生活沉重的叹息,更像是对死神的苦苦哀求。作为一个孩子,他的性格仍然是开朗的,他的童年则是平凡的。</p><p>终于有一天,他意识到自己成为了一位诗人。唯一可以令他不死的就是诗歌。凭借诗歌,他使自己的精神无限扩张,他感觉到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他写着,星星是他的脚印,银河是他的历程,宇宙是他的灵魂。但他不再望向星空,即使是在晴朗的夜晚。有时他会想起童年时凝望星空时的眼神,那时的他会因为从错乱的星星中找到某个星座而感到高兴。现在他在星空下会感到无比沉重。</p><p>1999年,这是他生命中唯一可以确定的时间。他走在大街上,混在人群中,像一个隐形人那样渡过每一天。他开始变得冷漠,甚至是木然。</p><p>但他仍然是一位诗人,他曾经面对一位不相识的女子,说出这样话:最出色的诗人就是最巧妙的骗子,他欺骗每一个人的感情,当读者随着作品的感情或者充满欢乐,或者痛哭流涕,他就躲在一旁冷笑。以欺骗别人的感情获得满足感,像吸血鬼吸掉活人的鲜血那样吸掉读者的精神。</p><p>他是堕落的天使?是悔过的魔鬼?或仅仅是一名普通的骗子?</p><p>他不断地写下冷漠的诗篇,他通过这种方法强烈地压制心底的热情。他却说,只有这样的诗,才能与宇宙的悲凉相抗衡。</p><p>也许他也有童心未泯的时候,这可能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篇童话:</p><p>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有一位诗人,命中注定他会成为诗人,但他出生的时候,受到女巫的诅咒,凡是读过他的作品的人都会离他而去。</p><p>有一天他对一位公主一见钟情,公主也爱上了他。他为公主写下不朽的诗篇,但那个诅咒如影随形。公主渴望读到他的诗歌。她渴望更加了解她的爱人。愿望的不能实现使公主日渐消瘦。她终于病倒在床。也许使她康复的唯一方法就是阅读他的诗篇……</p><p>他在这个地方停止不前,没有人会猜到最后的结局,人们认为那仅仅是一个他未写完的童话。 </p><p>直至这个世界终于遗忘了他。许多年后,他似乎听到世人的召唤,灵魂开始复活,他重新被提起。当人们读到这样的诗句:“如果不能变成鲜花让世人赞美,就成为落叶让人们叹息。”关于他最后的时间,便有了种种猜测。</p><p>他放弃了诗歌,向死神妥协,承认自己的渺小,然后像很多人那样,找了一个并不是真正相爱的人渡过一生。死的时候,低声念着自己年轻时写下的诗句:“……那些苍白无力的诗句,有朝一日完全坍塌,连废墟也灰飞烟灭,像从未存在过,……一个无人听见的谜语,一次平淡的呼吸,童年时凝望星空的眼睛……”</p><p>他有钱了,开始过着放荡的生活,创作日渐荒废,他终于变成了一个俗人。直到他花完所有钱,一无所有地流落在街头,像疯子那样经常喃喃自语,低声念着自己年轻时写下的诗句:“说尽红言绿语,只为掩饰一个秘密……枫叶飘落之时,大地满腔热血……我只想说,我没有读者……”</p><p>他无法承受失去恋人所带来的打击(可是从没有人找到他恋爱过的迹象),终于一蹶不振,死于颓废中,低声念着自己年轻时写下的诗句:“……她哭了,湛蓝的泪水把天空染蓝……在阴雨绵绵的日子她的泪水把天空染得一片蔚蓝使我重见蓝天……”</p><p>他厌倦了生活在人群中。他独自一人,郁郁寡欢地在某个地方隐居,死于疾病,低声念着自己年轻时写下的诗句:“……过着饮毛茹血的生活日复一日等待死亡降临我的尸体会站立在人类思想的彼岸日晒雨淋虫噬鸟啄在死后经历那些在生前经历不到的苦难……”</p><p>可是种种猜测都没有得到证实。他没有自己的坟墓,甚至连关于尸体的线索也找不到。没有人知道他在世上活了多少年,是否有过恋人,是否有过朋友,与其说人们是在寻找他的生活,不如说是在虚构他的生活。</p><p>在这几个结局中,你认为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呢?趁着你还没有读过他的作品,请你作出客观的判断吧。以后,当你读过了他的诗歌,如果你觉得受到了伤害,受到了欺骗,那么请你蔑视他,这样他在地狱里也会感到不安,他会比你更难受而且痛苦。在这一点上,他永远是那么脆弱。</p><p>今天,当你仰望星空,看着那离我们越来越遥远的星空,那么灿烂的星光,你会想起他。你会想到,有一位诗人在夜空里睡着了,请不要吵醒他。让他安静地一直睡下去。因为他有一个梦:<br /> <br /> <br /> 我将死于星光灿烂之中<br /> 让彗星带走我的灵魂<br /> 我的尸体化为星尘<br /> 浩瀚的宇宙,美丽的星河<br /> 巨大的水晶棺材把我包裹<br /></p>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08-3-12 22:29
想读者有所触动,单用某种或痛苦或无奈或绝望或厌世(谁说得清呢?)的口吻叙述是不够的。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