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司屠在2004-2-26 20:02:31的发言:
木鞋树,令我激动.这个小男孩和我如出一辙.呵呵
以下是引用杜先勇在2004-2-27 15:22:25的发言:
感觉很不错,看完的第一感觉——很纪实,有点记录片的味道,今天搜了一下,确实用了“记录片的手法”,但确实很感人,但这和我在其他片子中所感到的“感人”不同,没想到一个简简单单很外在的“表演”(找不到词,只能用“表演”了),却完全塑造了一群真实的内心;让我联想到阿巴斯的电影手法,
以下是引用朽瓣在2004-2-27 19:40:44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司屠在2004-2-26 20:02:31的发言:
木鞋树,令我激动.这个小男孩和我如出一辙.呵呵
以下是引用司屠在2004-2-27 21:15:15的发言:
看过阿巴斯的几个,比如什么樱桃树之类,不喜欢,除了一个叫做,忘了,是写一个小朋友还一作业本的(尚可吧).木鞋树和工作,给人的感觉更为自然.也就是说真实.它的镜头很美,但不是美化.可与我最喜欢的贾木许的<比天堂更奇妙>一比.我想说的是,它们和我的写作无比贴近.
且,木鞋树和工作中那些人物和景,在我的生活中存在过(那种农村生活,小男孩鞋破了,一老头捡到钱之类,第一次参加工作时,朦胧的欲望),它使它们如在眼前.
以下是引用杜先勇在2004-2-28 2:25:25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司屠在2004-2-27 21:15:15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杜先勇在2004-2-28 13:16:29的发言:
其实说到喜欢《木鞋树》,不光是上面所说的镜头,
记得里面有这样一个话格,雇农在田间去草的场景,让我一下子想到米勒的《拾穗者》,画格内的气氛非常像~````````哈哈
以下是引用司屠在2004-2-28 23:06:29的发言:
你不觉得木鞋树里那个穿木屐的小男孩(当它快要走到家时,一只狗跟着他,他轻轻地对狗说的那些话-----多么好的一个细节)和工作中的那个第一次参加工作的青年人很像吗,他们的眼神,我很怀疑他们乃是同一个人,太像了.问题是木是78年的片子,工作是61年的,岂不是反过来了.奇怪.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