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原创]皇帝的最后一个梦魇 [打印本页]
作者: 马耳 时间: 2008-7-12 10:00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5 点金钱 才能浏览
作者: 破冬角 时间: 2008-7-12 10:07
<p>虽然只看了前面几个段落:技术是不是用得太明显了?</p>
作者: 马耳 时间: 2008-7-12 10:14
<p>你是说镜子的那两段吧,那是后面加上去的,修改的时候觉得有必要强调一下时间的流逝,虽然镜子的意象比较陈旧.</p><p>当然,也可以删去,它们对文章整体没有很大的影响</p>
作者: 破冬角 时间: 2008-7-12 10:40
<p>包括但不只是那两个段落,全篇或多或少都有这种刻意的感觉。某种意义上,我觉得不加节制而且十分暴露地使用技巧,和不加节制地在通篇不断释放能量一样,是十分糟糕的事情。</p><p>还有,为了运用这个技巧,这篇小说的句子往往拖得很长。仔细一看却没有多少信息量,一点也不拘谨。这也是不节制的表现?</p><p></p><p></p>[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5830483[/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破冬角 时间: 2008-7-12 10:43
<p>“现实”的小说,我觉得是最迷人,而且也是最有难度的。这些奇形怪状的小说,写起来要比“现实”的小说容易。不过要写好也相当困难。大多数人在写作过程中一旦放任写作欲望,通篇的文字往往就变得泛滥和浅显。</p>[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5830985[/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马耳 时间: 2008-7-12 11:00
<p>也许我们正处在不同的阶段,小破越来越发现"现实"的美,而我越来越发现"非现实"的美,我不觉得"现实"和"非现实"的小说之间有什么好坏难易之分,两者都有优缺点,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到处到了一个什么程度.</p><p>至于"刻意"的问题,我还要再思考一下,也想听听更多人的意见</p>[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5832255[/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重塑雕像的权利 时间: 2008-7-14 10:12
<p><font face="宋体">“镜子变得光洁如新,同时也映出了他的容貌:<strong>他发现自己老了</strong>,好像是未经许可就自作主张的结果,他的头发和胡须都变得斑白,他的脸颜色发暗,布满皱纹,脸上的肌肉松驰无力,一条条像幕布一样垂挂下来。<strong>他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吃惊得张大了嘴巴,他知道自己老了,却不知道已经老到了这种地步</strong>。”“发现自己老了”给人的感觉是这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事先预料到的,没有惊奇和恍然大悟的感觉,但是后面又说“吃惊”,“却不知道已经老到了这种地步”似乎不太合适。</font></p><p>刻意我倒没觉得。故事推进得倒是没有什么阻碍,也很好看。问题是很多笔墨和材料并没有真正去为小说服务,就是说,好像真的只是在讲故事,它们讲过就算了。鲁迅先生说过,可要可不要的尽量不要,如果它们有理由存在于小说中就不仅仅是填充情节那么简单,这样铺垫积累的小说结尾应该【可能是必须】要有那种震一下的感觉,才好赋予前面的章节足够的意义,才能使小说的韵味挥发出来,使它不局限于小说本身,显得水到渠成,厚积薄发。这样看来这个结尾是不是有些轻了?另外一些比喻稍显粗糙,应该有惯性的成分,多斟酌一下可能会更细腻,更好些。</p>
作者: 马耳 时间: 2008-7-15 09:38
<p>雕像说得不错,这篇文章有些线性过强,一切直达目的而去,缺乏回味.</p><p>不过我想,最根本的问题大概还是题材本身,"梦魇"是个有无限可能的题材,也是个被描写了无数遍的题材,如何写出自己的内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些文学技巧就能解决的.</p><p>我在这篇文章里作的尝试,就是看看梦魇能够对人产生的影响,到底能够达到一种什么程度,我对这个感兴趣,但小破觉得比较刻意,我不知道关于梦的描写是否有一个刻度,超过了这个刻度就不再是梦的描写,而变成故事的制作了?</p>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8-7-15 11:24
<p>“现实”与“非现实”的确不是小说的问题。小说的问题是人、大自然、情感、悲悯、怀疑、拷问,是永恒的主题。</p><p></p><p></p><p></p><p></p><p></p><p></p><p></p>[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6092350[/lastedittime]编辑过]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