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去年夏天和你在一起的女孩是谁》 [打印本页]

作者: 恶鸟    时间: 2008-7-22 09:28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5 点金钱 才能浏览
作者: 涂草    时间: 2008-7-22 11:22
<p>语感很舒服,惹人喜欢。</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6696988[/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子木    时间: 2008-7-22 17:31
<p>真西方,技术是西方的思维也是西方的。</p><p>不喜欢,你们这么喜欢西式的文风那就干脆去用英语写作好了,肯定有人看,稿费还多弄不坏也能捧个炸药奖玩玩,至少会少几次自各儿闷在被子里骂读者,X你X,你们怎么不爱我,我这么牛比,老师都是西方大爷,我他X的一门心思读译文学技巧学心得的时候你们还在够日的落后体制里受着欺负歌颂河蟹,我领先你们100年,你们永远不会理解我的伟大之处,就像你们永远也理解不了一个中国人对非汉语译文的爱一样。</p><p>中国人的祖先都是沟施,都是废物,他们在过去几千年里所做的只是让我们越来越背离西方文化传统,这是愚蠢,不可接受和令人心寒的大坏事。</p><p>这个语感和郑小驴的某几篇散文根本没发比,谈不上上品,基本上全部是细节描写,看着不舒服,可能翻译成西方文字会有人爱看(残雪大嫂的名号在国外就很响呀)中国现在老外越来越多,这圈读者群也随着大起来。</p><p>我一直觉得自己写东西就两条路,要不用英文好好写小说,算是大学没白学过次专业英语,要不就用汉语好好写,我觉得译文就是夹在汉语(根本靠不上文言文,要是严复在,弄个文言文翻译的什么我的绿黄红之类的东西出来,肯定也能忽悠一堆人)和外语之间的东西,就像个临时的棚子,根本住不长。什么也没有调和,都他吗是极端的不是这一边就是那一边,调和就是懦夫拿来自欺欺人的,那个“调和”说的是控制,这个“译文”的调和也是临时棚子,不过就有人稀罕这种没有明确文明特征的东西,还喜欢自信地对朋友说,看我这房子是火星结构的,图纹和砖瓦也是火星的多好,你们都不懂,就我自己知道。</p><p>我觉得先锋的出来就是译文害的,前几天看孙甘露的少年酒坛子,里面什么酒神女神的又喷泉把谁谁谁咋咋地了,整个就是译文中毒。</p>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8-7-22 17:48
<p>东西方本身意义不大。</p><p>关键看哪个更好,拼合起来更艺术。</p><p>其实要想全盘西方思维,也不可能,起码在小说里不可能,因为我们生活在中国,语言结构也不同。</p><p>不要那么太在意分东西方,还是看艺术效果。真的,我们的发型、服装、生活方式,甚至自行车和公共汽车,都是来自西方的。</p><p>选好的用。无疆界。</p>
作者: 恶鸟    时间: 2008-7-22 19:22
3楼说小说不好倒没关系,说全西方的,有点过头。没必要那么生气。
作者: 涂草    时间: 2008-7-22 20:26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子木</i>在2008-07-22 17:31:33的发言:</b><br /><p>真西方,技术是西方的思维也是西方的。</p><p>不喜欢,你们这么喜欢西式的文风那就干脆去用英语写作好了,肯定有人看,稿费还多弄不坏也能捧个炸药奖玩玩,至少会少几次自各儿闷在被子里骂读者,X你X,你们怎么不爱我,我这么牛比,老师都是西方大爷,我他X的一门心思读译文学技巧学心得的时候你们还在够日的落后体制里受着欺负歌颂河蟹,我领先你们100年,你们永远不会理解我的伟大之处,就像你们永远也理解不了一个中国人对非汉语译文的爱一样。</p><p>中国人的祖先都是沟施,都是废物,他们在过去几千年里所做的只是让我们越来越背离西方文化传统,这是愚蠢,不可接受和令人心寒的大坏事。</p><p>这个语感和郑小驴的某几篇散文根本没发比,谈不上上品,基本上全部是细节描写,看着不舒服,可能翻译成西方文字会有人爱看(残雪大嫂的名号在国外就很响呀)中国现在老外越来越多,这圈读者群也随着大起来。</p><p>我一直觉得自己写东西就两条路,要不用英文好好写小说,算是大学没白学过次专业英语,要不就用汉语好好写,我觉得译文就是夹在汉语(根本靠不上文言文,要是严复在,弄个文言文翻译的什么我的绿黄红之类的东西出来,肯定也能忽悠一堆人)和外语之间的东西,就像个临时的棚子,根本住不长。什么也没有调和,都他吗是极端的不是这一边就是那一边,调和就是懦夫拿来自欺欺人的,那个“调和”说的是控制,这个“译文”的调和也是临时棚子,不过就有人稀罕这种没有明确文明特征的东西,还喜欢自信地对朋友说,看我这房子是火星结构的,图纹和砖瓦也是火星的多好,你们都不懂,就我自己知道。</p><p>我觉得先锋的出来就是译文害的,前几天看孙甘露的少年酒坛子,里面什么酒神女神的又喷泉把谁谁谁咋咋地了,整个就是译文中毒。</p></div><p>呵呵,晕,哥们儿怎么这么大的火气呢?我似乎有种错觉,是不是我个人十分不幸地把马屁拍在马蹄子上了,由此增加了您对这种类型文本的不满的发泄的冲动。可能“语感”这个词儿用的很不准确,不过我比较笨蛋,对小说没有什么大的造化,我表示歉意,但这个歉意是对本文作者的,因为可能我不这么悠悠然地赞美一下,就不会惹着您发脾气了。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喜欢这个小说里面的不少句子,所以,我读着,“很舒服”。 </p><p>其实,“西方化”的,是否换一个词要确切些呢——“现代化的”或者“后现代化的”。另外,您拿小说的语感和散文的语感做比较,我个人觉得有点儿不太准确。 </p><p>中国人的古代生活过的实在太久了,从民国前期剪了辫子,再到五四之后,说真的,老拿那些博物馆里的东西说事儿有什么劲呢。时代在发展,中国人也自然而然地会产生现代文化与现代文明,我觉得美国比中国在这个层面上就有很大的优势,人家没有那么漫长的历史,也就没有那么长的累赘与尾巴,祖先不也是一点一点建设起来的么,既然到了新中国,咱就白手起家,重新建起就是。 </p><p>在读那些译文小说的同时,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排斥,而是汗颜,乔伊斯,博尔赫斯,卡夫卡,卡尔维诺,这都是哪个年代的人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我们还在当香饽饽,要说先锋,如果能够把小说文本做的比这些探索对象做的更加前卫,并且成熟,那才真是牛大了。(说实在的,这一点经常让我产生那种类似于九十年代的时候,人家早就把奔驰造成出租车各个城市满街跑,我们还在乐的屁颠屁颠儿的开桑塔纳,或者喜欢去二手市场淘些被美国淘汰后,又组装的烂货笔记本电脑一样的不舒服,好在文化不是迅速淘汰品。)</p><p>外国的现代社会形态是已经成熟与稳健的,中国还在发展,在转折,城市形态不稳定,可终究有一天社会结构会稳定,学学如何能够更为贴切地表达现代社会里人们的形态意识和生活,有什么不好呢?</p><p>既然是用汉语写的字,我觉得就是中国的,也许目前的阶段,模仿的痕迹与倾向,以及各种特征十分相像,但这个前提也不过是他们在我们之前这样写出来的,那也只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早地过上了现代生活,等到有一天,我们的文化形态与社会形态都同步的那一天,这一切,我相信,必然会从现代社会环境中,产生一些优秀的带着明显民族特征的东西。毕竟,中国人不可能永远留着辫子,穿着长衫的。:)</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6731269[/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金特    时间: 2008-7-22 21:30
感觉比以前人性化了。
作者: 罗子    时间: 2008-7-22 22:29
<p>我很喜欢。看了两遍。</p><p>其中一遍是在窗台下,海口的天气很热,没开空调,我流着汗抽着烟,对着屏幕……</p><p></p><p></p>
作者: 老残    时间: 2008-7-23 08:40
<p>关于西方的问题,我也来说两句,我个人认为中文写作的确还是需要按着中文的语感来的,比如在翻译里经常会出现这么一句东西:他足够开心,一个足够就把语感全破坏了,要是聪明的翻译,应该可以翻译成:他真的很开心,或者他非常开心。另外,一些中文特有的修辞手法,我觉得也应该发扬光大,那些都是好东西,为什么不用呢?对于西方的东西,有些手法好的,当然也要大胆地去用,都这么多年了,没必要固步自封。</p><p>对于细节描写,我认为关键还是看小说自己的需要,如果它需要那些东西,那就写,不需要,就别写,不要为了细节而细节,写完了最好再看看,如果太臃肿了,大可以删掉。毕竟写小说,不是写细节。</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6774349[/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林思南    时间: 2008-7-23 12:37
出现的物象很多.只是并不能打动人,关于细节,需要细细地找,并不清晰,对话以这样的方式写出来觉得反倒使语言变得拖沓.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8-7-23 15:44
<p>中西交流总是好事.</p><p>我觉得,能把中国的一些很好的小说翻成洋文,恐怕更足劲更有意义——让洋毛子也能体味到个中滋味。这实在不是轻易能做成的一件事。其实吧,能用这个星球上占四分之一强的人的文字,写几篇这十几亿人都爱读的小说,天啊,就实在是登天了诶。</p><p></p><p></p><p></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6799509[/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8-7-25 00:52
小说本身没有什么出彩之处,因为是一个断章,而且一些句子很炫技。
作者: 马耳    时间: 2008-7-26 18:38
人物和场景明显是不真实的,偏偏一些对话和描写又写得很真实,我猜恶鸟写的时候肯定感觉很分裂,读者看的时候也必须跟着一起分裂,这样的文章很凶险啊,很容易成为一种纯文学化的反特悬疑小说
作者: 毛大头    时间: 2008-7-26 21:18
译文这东西不太好说,我觉得,自打二十世纪中后期,中国的翻译家们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实在太大了,而且,这贡献主要在语言,小说家受其影响就被人称之为翻译体,这种批评是省力地不负责任地批评
作者: 金特    时间: 2008-7-26 22:07
译文没关系,我们的普通话难道不是译文吗?关键是如何赋予令人信服的“规则”,就像古代诗歌的五言 七律,在“规则”内才有步步高升,形成积淀的机会,否则,只有求新 变异之类的举动。
作者: 子木    时间: 2008-7-27 10:59
<p>半个黑蓝也没个明白人,不是说太过译文话,是没有中文的东西,语言,逻辑,或小说里与中华文明有关的东西。</p><p>看看我们周遭的房子,街道,有哪些多多少少带中华元素,有时站在上海或是鞍山或是沈阳的路上,看那些建筑和行人的服饰,真是找不到做中国人的感觉。也许这么说就古典了,我也不是断然就否定译文的价值,但就这篇来说,读者群肯定是偏窄(难道先锋就一定与大众阅读趣味相背离?),昨天在上海的和平影城之上四层书店里翻到一本叫“被窝就是青春的坟墓”(题目大抵如此)的小说,里面的开头一篇,那种凝练古文功底显露的才情与文字美,这个,在这个里是找不到的,而那作者好象也是外文方面的学生而已,我也不想知道本文作者是干什么吃饭的,但这种把细节平平稳稳地拓展开的能力的确不是一般人下些工夫就能完成得了,但这样,得了一,就一定不能得到二,做了这一件,那有精力做另一件?</p><p>在我看,黑蓝对小说的态度虽然有严谨到自我摧残与伤害作者的目的,但是总写小的短的无疑会故步自封,想想几年前这里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年轻前辈们,现在大都不也是投入长篇的怀抱,而至于关系到为什么要写长的原因,我觉得不言自明,或认为那不必要,一只一篇只写个一万几千的人,大抵也是急功近利的心魔作怂。</p>
作者: 马耳    时间: 2008-7-27 12:48
<p>“中华文明”这个东西实在是太吓人了,砸在脑袋上肯定要开花,所以还不如绕开它,自个写些“非中华文明”的东西。</p><p>子木应该与余华共舞、与平凹同饮、与莫言聚餐、与安忆相谈,这些人的小说里都有很多“中华文明”,读者群也很大,很能找到做中国人的感觉,一定能满足你对“中华文明”的渴望的。</p><p>至于那什么“被窝就是青春的坟墓”,我不清楚,不过这个题目还有点意思,在我看来,每一代新文学都是旧文学的坟墓,埋葬的时候一定要彻底,不能留出一个脚丫子或半个脑袋,不然就会诈尸或吓死过路人,至于“文明”的话,如果真的有的话,那肯定会自己长出来的,因为咱这地方毕竟还是中国的地盘,不长中国的树,不结中国的果,还能尽长洋人的东东?</p><p>长篇小说就别说了,中国人写长篇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结构,还真得多写写短篇治治病根,至于说写短篇小说急功近利,那可就是你制造的笑话了,地球人都知道:想赚钱,写长篇!</p>
作者: 雅夏    时间: 2008-7-28 09:43
中华文明,我的天。谈个小说至于上纲上线到这程度么。<br />说句实话,要找“原汁原味”的中华文明,您还是去日本吧。中华人民共和国恐怕没这玩意。<br />
作者: 侯珏    时间: 2008-7-28 10:29
<p>在研究中</p>
作者: 侯珏    时间: 2008-7-28 10:30
进一步研究中
作者: 臊眉耷眼    时间: 2008-7-28 15:2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子木</i>在2008-07-27 10:59:02的发言:</b><br /><p>半个黑蓝也没个明白人,不是说太过译文话,是没有中文的东西,语言,逻辑,或小说里与中华文明有关的东西。</p><p>看看我们周遭的房子,街道,有哪些多多少少带中华元素,有时站在上海或是鞍山或是沈阳的路上,看那些建筑和行人的服饰,真是找不到做中国人的感觉。也许这么说就古典了,我也不是断然就否定译文的价值,但就这篇来说,读者群肯定是偏窄(难道先锋就一定与大众阅读趣味相背离?),昨天在上海的和平影城之上四层书店里翻到一本叫“被窝就是青春的坟墓”(题目大抵如此)的小说,里面的开头一篇,那种凝练古文功底显露的才情与文字美,这个,在这个里是找不到的,而那作者好象也是外文方面的学生而已,我也不想知道本文作者是干什么吃饭的,但这种把细节平平稳稳地拓展开的能力的确不是一般人下些工夫就能完成得了,但这样,得了一,就一定不能得到二,做了这一件,那有精力做另一件?</p><p>在我看,黑蓝对小说的态度虽然有严谨到自我摧残与伤害作者的目的,但是总写小的短的无疑会故步自封,想想几年前这里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年轻前辈们,现在大都不也是投入长篇的怀抱,而至于关系到为什么要写长的原因,我觉得不言自明,或认为那不必要,一只一篇只写个一万几千的人,大抵也是急功近利的心魔作怂。</p></div><p></p>典型的国粹主义2道贩子
作者: 阿昆    时间: 2008-7-28 16:49
<p>总觉得楼上是来捣乱的。</p>
作者: 石康    时间: 2008-8-26 16: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0-3-11 14:59
来看鸟的文字。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0-3-11 14:59
对了,忘了说,我是夏冰。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