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我看待小说的所谓“误读”
[打印本页]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8-10-31 16:38
标题:
我看待小说的所谓“误读”
在得到正确答案前,误读并不值得担心。
一朵花开了,目的是为授粉。但是有人拿玫瑰当作爱情的象征,有人在葬礼上戴白菊,这是不是对花朵的一种误读?这种误读对于花有那么重要么?其实未必有。花还是花,它开着,过两天就谢了。
这种想法是不是太自然主义了?
作者:
动态小组
时间:
2008-10-31 16:49
有一种误读是将鲜花插在牛粪上。。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8-10-31 16:51
或者说牛粪还是牛粪,却把鲜花插在上面
作者:
陶北
时间:
2008-10-31 17:11
标题:
这可是个大题目
值得好好讨论。
作者:
削刻
时间:
2008-11-1 00:40
标题:
回复也要标题?
不被误读,不成伟大。天下最愚蠢的事就是对小说作出解释,包括作者本人。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8-11-1 01:07
标题:
我一直觉得
解读作品就是解读自己。作品只是一个媒介,或者是一面镜子,以供读者投射个人观点用的。但必须承认,大多数的读者并不能从作品中发现多么新鲜的自我,所以好的引导者是需要的,因为很多人的自我是由更强有力的个体塑造的。
作者:
半天锈
时间:
2008-11-2 01:37
标题:
嗯,两个问题,情不自禁的
1 花朵和人的意愿
人们赋予自然以自我的意志吧,我想到的是中国的竹子,它的进化史想必也是于中国人的审美观正相对应的,当某部分竹子长得特别讨人们的喜爱,这些竹子就会被大面积的培育出来,而不讨喜的竹子,则遭受相反的命运,作为世界上生存过的某种物种消失。那么这样一想,几千年的竹子岂不是长得可丑?这我是无法猜测了,可能当时传播很慢吧,地区之间的交流很窄,某些竹子估计还是能存留下来的。那这又不与中国的大同文化相矛盾吗?
2 误读
我认为误读分两种,一种是弱者的,对作品本身没有影响,另外一种是强者的,以侵略的姿态来重塑作品,使之成为自己的价值体系中的产物。
作者:
笑笑逍遥派
时间:
2008-11-2 14:31
鲜花本来最喜欢的就是牛粪。。。肥嘛。。。。只不过人们误读了鲜花。。。
作者:
欲望的旋涡
时间:
2008-11-2 16:15
误读也是解读
广义地说,没有误读
作者:
李耕夫
时间:
2008-11-2 22:38
这样的问题,根本不值得讨论。如果你随便翻翻文论的话
作者:
xiaowu
时间:
2008-11-4 00:28
在得到正确答案之后,发现自己理解不对,就算当时读得心潮澎湃也会有“我怎么那么傻那么肤浅”的糟糕感觉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