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莫扎特和普通人
[打印本页]
作者:
二六山山
时间:
2008-11-12 21:46
标题:
莫扎特和普通人
?2001年1月,美国一家心理测试机构把莫扎特的生平与现代美国普通人生活进行了对比。对比报告称:从下面的略表中可以看出,你和莫扎特这样的天才究竟距离多远。
??
?? 3岁莫扎特:对羽管键琴产生兴趣。普通人:开始上厕所的训练。
??
?? 4岁莫扎特:开始学习音乐。普通人:开始上托儿所。
??
?? 5岁莫扎特:创作一部羽管键琴的小步舞曲。普通人:进入幼儿园。
??
?? 6岁莫扎特:第一次慕尼黑及维也纳旅行。普通人:第一次去迪斯尼乐园。
??
?? 7岁莫扎特:在凡尔塞宫为法国国王演奏,创作第一部奏鸣曲。普通人:小学二年级,学习系鞋带。
??
?? 8岁莫扎特:在伦敦与巴黎演出,创作第一部交响曲。普通人:小学三年级,在班级表演里扮演一棵树。
??
?? 10岁莫扎特:创作第一部清唱剧。普通人:在学校晚会上演唱《亚美利加》。
??
?? 11岁莫扎特:出天花,创作第一部歌剧。普通人:得莱姆关节炎(症状有红斑、头疼、发烧等)。
??
?? 14岁莫扎特:在意大利旅行,被教皇封为骑士,创作第二部歌剧。普通人:进中学,得到第一辆成人自行车。
??
?? 17岁莫扎特:继续在欧洲旅行,创作数部协奏曲与弦乐四重奏。普通人:进入专科学校,在当地酒吧的喝啤酒比赛中获胜。
??
?? 21岁莫扎特:开始又一次欧洲旅行。普通人:从专科学校毕业,到当地羊毛店上班。
??
?? 25岁莫扎特:首次与海顿相遇(后者对他的音乐风格产生了很大影响),创作另一部歌剧;普通人:因为和收款员上床而丢掉第一份工作。
??
?? 26岁莫扎特:与康斯坦茨·韦伯结婚,创作“哈夫纳”交响曲、另一部歌剧与三部钢琴协奏曲。普通人:与约瑟芬·某某某结婚,买一台割草机。
??
?? 29岁莫扎特:创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普通人:开始掉发。
??
?? 30岁莫扎特:创作一部钢琴奏鸣曲、两部弦乐四重奏及一部钢琴协奏曲。普通人:帮老婆的弟弟搬钢琴。
??
?? 31岁莫扎特:创作歌剧《唐·乔瓦尼》。普通人:离婚,买休闲西装。
??
?? 32岁莫扎特:创作三部最著名的交响曲(包括“朱庇特”)。普通人:改行卖二手车。
??
?? 35岁莫扎特:创作歌剧《魔笛》,去世。普通人:因欺诈顾客被拘留,判决结果待定。
??
?? 虽然这种对比更象是一个玩笑,但它足以解释在过去几年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对所谓的“莫扎特效应”感兴趣。
??
?? 附文:
??
?? 莫扎特有病吗
??
?? 尽管艺术治疗的倡导者也承认,到目前为止艺术治疗的科学性还缺乏理论依据,但他们坚持认为,鉴于现在存在心理问题或迫切希望自己有所提高的人的人数不断增加,艺术治疗最迫切的问题是培养足够多的合格艺术治疗医师。
??
?? 即便不考虑到“莫扎特效应”的因素,莫扎特的音乐也无疑是各种艺术治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人们从原先各种石膏像中或现在各种CD封套上看到的温文尔雅的莫扎特不同,20世纪70年代末出版的一系列莫扎特传记给人们描绘出的是一个满嘴脏话、举止不修边幅、近乎偏执的莫扎特。
??
作者:
二六山山
时间:
2008-11-12 21:47
转自某杂志
作者:
shep
时间:
2008-11-13 22:38
这和比较普通人与爱因斯坦没什么区别。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8-11-13 22:42
这跟普通人与菩萨也没什么区别
作者:
半天锈
时间:
2008-11-16 10:59
标题:
对这样的比较不感冒
电影《莫扎特传》看过,没什么感觉。不过,我想起了昨天晚上在书店看到的一本书的书名,叔本华的《人为什么不一样》。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8-12-14 06:50
为什么那么喜欢拿莫扎特说事?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08-12-14 10:03
天才的童年会不会很危险?
作者:
室外蟑螂1
时间:
2008-12-14 12:40
原帖由
半天锈
于 2008-11-16 10:59 发表
电影《莫扎特传》看过,没什么感觉。不过,我想起了昨天晚上在书店看到的一本书的书名,叔本华的《人为什么不一样》。
阿玛迪斯对你来说没什么感觉吗?还是你没感觉到啊?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8-12-14 12:53
标题:
莫扎特传看得我头痛,老外拍传记玄得很
顶楼的文章我一同事给我看过,读者上选的,她特别激动,我面带微笑看完并礼貌地说声“谢谢”。打从25岁起我就发誓要和地球人好好相处。
作者:
春田花花
时间:
2009-4-12 22:00
标题:
回复 8# 室外蟑螂1 的帖子
同问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