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假装严肃】谁弄的? [打印本页]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8-11-13 13:42
标题: 【假装严肃】谁弄的?
今天我想谈一个危险的话题。
评论家李炳银说:“如今的社会生活里,很多人被名利、权力和各种的欲望所裹挟,喧哗而浮躁。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少能够产生真正的大师级人物。”
“大师没有了,伪大师很多。中国面临的问题是需要重建知识分子的人格形象。”作家邢军纪的书《最后的大师》中这么写。
这些话,其实也都是废话。
我少年时代曾一直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中国自40年代末到今天,为什么产生的大作家那么少?
工作后,渐渐明白了。
拿我所在的电子产品出版物领域来说吧。
电子出版物的管理,最初是皇家NEWS出版署管,有了皇署的版号,你公司出的盘才不是非法出版物。后来情况改变了,皇署负责内容的审查,皇家文化部还要做另一部分的审查。皇文部认为把电子出版物的进口和网上传播行为纳入电子出版物管理范畴是没有任何政策法规依据的,国际上也从无先例。
到了2003年国家各部门职能进行大合并,以免造成部门职能重合的问题。那时我参加了皇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召集的一个通气会。副司长在会上以特别家长的口味、态度极严肃地对到会厂商和媒体代表发表了一通讲话,意思是说“你们都是归我们管的,你们一定要弄清楚形势!”
皇文部也召开了类似的会议。后来一直到2004年,双方还在就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出版物在争管理权。
为什么要争这个管理权呢?这个管理权能带来什么呢?不言自明。

在黑蓝67号网刊上,艾哲雪发表了一篇专栏,提到我熟悉的一本月刊。他在文中曾写到这么一段:“一本游戏杂志的死亡有很多原因,真正的原因显然并不是杂志主编所公布的投资方宣布停止投资那么突然,正如03年时杂志长达三个月的中断绝不会是编辑们所声称的共同放了一个漫长的年假。直到今年年初我仍在旁敲侧击地打听杂志停刊的真正原因,但真正的知情者一律拒绝回答,而传闻中的消息总是扑朔迷离,这真相与杂志的言论得罪了游戏的既得利益者有关,与杂志的销路不畅有关,与杂志投资方在其他项目上的投资失败有关……”
我把文章给这本月刊曾经的编辑看,他是这么说的:“外界总是有各种猜测,但杂志倒掉的实际的原因很简单,只有一个——皇署日死了我们。”但这个能说给外人听么?

这个情况,套用到各行各业,甚至各个单位,都是适用的。一个单位,两个部分打成一锅粥,而造成斗争的一切矛盾、一切竞争,往往是上层制定的政策所造就的。
你看电影也是,一个破商业片里,女人露个后脊梁,要剪掉。而这个商业片里体现出怎样污浊的世界观,倒是没有人关心的。斯蒂芬·金的小说可以在中国随便发行,但是黑蓝小说奖的某些小说却要被出版社质疑为“色情”。
就是这样的。而且这种情况会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更趋严重,而不是相反。
具体到作家的领域,这个行当里出现的一切问题,其实也都是如此。什么知识分子的问题、教育的问题、高校的问题、文学的问题、作家的问题。都是政策的问题。
作者: oo柒    时间: 2008-11-13 14:55
那帮春人一装正经看A片思想早开放至冥王星去了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8-11-13 15:01
另外是不是存在一个所谓“民族性”的问题,我也没闹明白。

看一篇写谢晋的文章,当他被革委会的人从牛棚里提出来,让他拍电影后,他感激得哭了,他说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
“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样个知己法么?

我无法想象特殊环境下的情况。我也知道自己在那个情况下,大概也一定会哭起来,感谢“宽恕”。但是我总觉得中国的艺术家、知识分子,缺少苏联艺术家的某种硬直的气质。

“你让我出牛棚,我也并不因此而感激你。”似乎能这样做的人,更少。

但我也没有兴趣和时间去过多关心这个问题。
作者: oo柒    时间: 2008-11-13 15:37
我要出牛棚,你无权干涉。我要干啥,你可以问,我有权回答或不回答。
所谓一种独立性,就该和他们斗狠!
中国就是你拉屎都要管,不是中国的文学、艺术不能发展,违法的东西不一定是错的。
他妈的政治家该闭嘴,懂个啥是艺术啊!在他鼻子前放屁,这多好玩。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8-11-13 15:50
原帖由 oo柒 于 2008-11-13 15:37 发表
我要出牛棚,你无权干涉。我要干啥,你可以问,我有权回答或不回答。
所谓一种独立性,就该和他们斗狠!
中国就是你拉屎都要管,不是中国的文学、艺术不能发展,违法的东西不一定是错的。
他妈的政治家该闭嘴,懂 ...


你啊,Naive。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8-11-13 15:54
谁对老子微笑老子都会很感激。
所以很幸运地老子保持着个过于固执的鼻梁。
作者: tolsbo1    时间: 2008-11-13 16:27
托尔斯泰、拖思拖也副司机、果戈里等人的优秀作品都是在censorship最严重的时间完成的。红楼梦、水浒等的作者受的限制比现代人多多了。There's no excuse for mediocrity.
作者: oo柒    时间: 2008-11-13 22:54
原帖由 Anonymous 于 2008-11-13 15:50 发表


你啊,Naive。

你好厉害。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8-11-13 23:40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最近风传的赵本山入加拿大籍、巩俐入新加坡籍的新闻,当然这两个事件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的确,我们生活的环境的确影响了很多人的发挥和自由,在巨大的控制欲面前,我们几乎是摸索前进,能摸索到马屁的自然高兴,摸索到马蹄的也只能任命。我只希望一切能越来越好。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8-11-14 00:40
心愿2:治安好点。人正常点。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08-11-14 03:37
生铁,我觉得你这个话题要联系另外一个话题写会更好: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作者: 陶北    时间: 2008-11-14 08:40
刘少棠还把反右文革对他们的迫害比喻成爸爸妈妈打孩子呢。
这个问题真的比较危险,黑蓝还是应该专注于文学的革命。
政治经济方面会渐近。但时间太漫长了,几代十几代人就过去了。个人还是追求自我实现吧。
李泽厚前几年一个访谈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经济会拖着政治跑。但愿如此。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8-11-14 11:05
原帖由 顾耀峰 于 2008-11-14 03:37 发表
生铁,我觉得你这个话题要联系另外一个话题写会更好: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恩!一来我自己在政治觉悟上并不清楚,二来我也不愿意惹太多这种非文学的麻烦。

另,回亢蒙:他们加入别国国籍,好处很多。首先,他们的财产有保障,起码不会说,轻易就给你抄了。国家能给你个安全感。
另,获得外籍,孩子可以轻易上清华、北大、人大这种学校。即使仍活在国内,仍有很大保障。如果你说你是外国人,那警察不敢轻易动你。因为你受“你自己国家”使馆的保护。

但如果你是中国人,那么对不起,咱们对自己人,一向是看低一头的。
作者: shep    时间: 2008-11-17 00:53
ms以前看过??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8-11-17 14:27
新写的,你错觉。
作者: 半天锈    时间: 2008-11-18 00:40
标题: 挺对的,
作家可以是多元化的,可以在写作中不涉及政治和宗教,一样有伟大的思想性,可是,上面的审批制度和宣传导向同样值得思考啊!
<<人民日报>> 评论员文章
  《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高行健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
  感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51周年华诞,举国欢腾,全国各族人民共庆这一象征中
  华民族彻底推翻三座大山,真正站立起来的伟大日子。然而,在斯堪地那维亚半岛
  上的瑞典文学院里,一场闹剧正在上演。一小撮对中国人民怀有极不健康心理的所
  谓文学专家,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将新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现居
  法国的华裔“作家”高行健。瑞典文学院的倒行逆施,极大地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感
  情,这是对12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
  诺贝尔文学奖揭开了中国人民淤积在心底的历史伤痕。早在19xx年,我国伟大
  的语言大师,著名话剧《龙须沟》的作者老舍先生即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有力
  竞争者。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老舍先生不幸逝世。而瑞典人竟敢冒天下之
  大不韪,冒着伤害中国人民脆弱心灵的危险,将一半已经放在老舍先生手里的诺贝
  尔文学奖强行颁给日本的川端康成。这是什么性质的行为?这是与中国人民为敌的
  行为!据此,我们可以认定,瑞典文学院是一贯反动,一贯敌视红色政权,一贯敌
  视中国人民的彻头彻尾的反动组织。
  瑞典文学院在给高行健的“颁奖书”中说,“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
  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艺术和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首先我们要
  问,其作品何在?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几人知道什么高行健?其知名度,即使
  较之其东洋兄弟高仓健,便差之远矣,更不要说广受人民爱戴的两岸三地知名作家
  如琼瑶、金庸、余秋雨了。其次,什么叫“为中文小说艺术和戏剧开创了新的道路”?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早在唐朝就有剧本出现,在元朝更有光宗耀祖的伟大艺术
  形式元曲从天而降,中华5000年戏剧史怎能为一个区区的高行健而改写?自欺岂能
  欺人,欲盖反而弥彰。
作者: xiaowu    时间: 2008-11-18 09:20
有个挺出名的作家跟编辑说:“我的书里你觉得不合适的就随便删,删完你拿回给我,让我把前后圆润了看不出有删除就成。”好多人都已经练就和进化出适应政策和传统人际关系的圆滑。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8-11-18 10:45
“这款软件产品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格,它的美术设计上吸取了印度、尼泊尔、西藏和阿拉伯等国家地区的艺术特点。”

几年前,就这样一个句子,使我部门的一个记者被扣了一个月的工资,我也被连坐。
因为如果皇署愿意的话,这一个错误就可以让我们停刊整顿。

你们知道它错在哪儿么?
作者: 欲望的旋涡    时间: 2008-11-18 12:07
应为“这款软件产品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格,它的美术设计上吸取了印度、尼泊尔、阿拉伯等国家和西藏等地区的艺术特点”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8-11-18 12:33
对(你真欠)。

关于这些规定还很多。例如:
1、中国台湾省、中国西藏自治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新疆维族自治区等中国省、市和自治区名称不可与其他主权国家并列出现。
2、“台湾XX公司”是错误写法,正确应写为“中国台湾省XX公司”。
3、“中国大陆”这个词组不能在一段文字中单独出现。这个词组必须和“台湾省”同时出现在一段文字中时才是正确的。单独出现时,只能写“中国”。
4、文中第一次出现中央主管部门名称时,要写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确。“新闻出版署”错误。

还有一些。
习惯了也就好了。 能不用“台湾”两字尽量不用。
作者: xiaowu    时间: 2008-11-18 13:23
就因为强制,×民政策才可以如此深入广泛地改造

[ 本帖最后由 xiaowu 于 2008-11-18 13:55 编辑 ]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08-11-18 16:11
生铁,用“中国大陆”已经算是“进步”啦,以前都不许这么用的,得写“中国内地”。因为“中国大陆”是“台湾用法”。
以前报社昆山记者站有个图片说明是“江XX总书记视察XXX”,那时候胡哥刚上,所以这个图片说明的问题就可大可小,小的话呢,可以不用改,大的话呢,就是犯了政治错误要被砍头的。当时管新闻的副总专门跑过去一趟给他们上课,大意就是:当你们无法确定用什么头衔的时候,一律用“XX同志。
作者: shep    时间: 2008-11-19 00:36
看明白了……你们为什么不流亡?
作者: 检查少男身体    时间: 2008-11-19 00:40
情节不够恶劣不足以得到政治犯的待遇。。。
作者: tolsbo1    时间: 2008-11-19 02:30
为什么美国的作家也写不出好小说来呢?
作者: 腐睡    时间: 2008-11-19 13:55
原帖由 半天锈 于 2008-11-18 00:40 发表
作家可以是多元化的,可以在写作中不涉及政治和宗教,一样有伟大的思想性,可是,上面的审批制度和宣传导向同样值得思考啊!
<<人民日报>> 评论员文章
  《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高行健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 ...

這個真的是人民日報的評論員文章?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