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一个吴思思和郭妮的阴天 [打印本页]

作者: 纪小齐    时间: 2009-1-20 03:35
标题: 一个吴思思和郭妮的阴天
下雨前的这个时刻,阴天,是乌云的天下。它高高在上,沉沉欲坠,威风凛凛,仗势欺人。
好事狡猾的风是乌云的奴隶,得了乌云的命令,它就卖命鼓了起来,盘旋着横行霸道,狐假虎威,刮得狠的时候,能卷起一圈的落叶——
他的画板夹于腋下,他微笑着喋喋不休地这样向郭妮描述下雨前的阴天——
太阳被乌云遮住,一直骄傲自大的太阳当然不服气,可它又拿乌云没招,于是只好憋足了劲,堪堪将几束被乌云杀得弱弱的白光投下来,以示它的存在。
乌云下的人们,在这个时刻,大多都有点措手不及,并咬牙切齿地咒骂。特别是正在上下九逛街的化浓妆穿高跟鞋超短裙的高龄女孩和正在天河广场等待相亲的女方到来的戴假发的中年男人。
乌云下的小动物们也不好过,特别是家族太过庞大的搬了一天家仍只搬了一小半的蚂蚁和刚把巢筑在街边的木棉树上的麻雀——
吴思思咽了咽口水,微笑着看了看郭妮,意思是问郭妮,你觉得是不是呢?
郭妮无语,嘴角抽动,表情呆滞,目光迷茫。她在想,今天我是犯的什么傻啊,怎么会答应跟面前的这个有点莫名其妙的男孩子出来搞什么写生啊?
吴思思等了许久,仍等不到郭妮的只言片语,有点失望,他用右手食指的指甲抠了几下画板上裹着墨绿色棉布的边缘,并傻笑了一下,就又亢奋起来,继续着他的讲述——
我跟别人不一样,你知道,我是学美术的,对于美,我有自己的见解。
人们和小动物们对于阴天的措手不及和怨恨我是一点也没有的,我的直接反应是,兴奋!是的,兴奋!!我觉得下雨前的阴天,是美的,它真美,它太美了。它的美,是那种深沉却张扬的强烈却阴郁的美。它的每次降临,都能刺激我的神经震撼我的心灵。我为这美带给我
的刺激和震撼而兴奋。 我喜欢在这样的天气下去白云山写生,我想把这阴天之美用画笔记录下来。
我把房子租在白云山脚下,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到白云山上捕捉这种惊艳绝伦的美。是的,它让我迷恋。虽然经常在写生时被雨淋湿,浑身上下被淋得像一块风化的乌糖,但我觉得很快乐。
吴思思终于停了下来,他觉得,他对阴天的喜爱之情已经很详细向郭妮表达,他很想听听郭妮的意见。他把画板从左手腋下抽出,之后觉得拿在手中不大舒服,就又夹了回去。
新闻联播结束后的天气预报,是吴思思每晚必看的栏目,关注天气预报成了他多年的习惯。对他来说,这个时刻,永远是美妙和充满期待的。在这个时刻,他总坐在电视前,心生祈祷,明天下雨明天下雨地默念。
过去几个冬天的大多数晚上,他的祈祷都没实现,他总失望。但今年冬天奇怪的天气,经常令他在电视前兴奋地跳起来。譬如昨天晚上。
那么他要找个同伴。
但是,在他找了一切能找的关系仍没有找到愿意在今天这个烦人的阴天与他一同前往白云山写生的人后,他想到了郭妮。
抱着宁可错杀一百,绝不放过一人的念头,他给仅见过两次面的郭妮打了个电话。本来是不抱什么希望的,没成想郭妮一口答应了。
郭妮的爽快令他认定郭妮也是爱这阴天之美的同路人,在那一刹那,他滋生了找到人生知己的幸福感,并一直持续至如今。
所以,他特别在意郭妮是怎么看待阴天的。
然而郭妮感到很无奈。
她跟大多数女孩子一样,坚定地认为阴天在冬天除了会带来折腾人的刮风下雨的寒冷外,更讨厌的是它总是令人不得不放弃一个可以去上下九逛街买衣服吃臭豆腐的星期六。
吴思思形象描述的阴天和表达的对阴天的喜爱令她感到很莫名。她在想,这孩子是怎么啦?
而她昨晚之所以答应今天跟吴思思一起到白云山写生是因为她觉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去就去呗。她忽略了天气。
现在她有点后悔,她觉得自己被骗了。
这感觉好比一个喜欢吃榴梿的朋友说要请你吃东西,你想也没想就去了。你忽略了吃什么。你没想到,朋友会请你吃你最讨厌的榴梿。并且还一再地跟你强调榴梿多美味多好吃啊。
于是,现在的郭妮除了有点烦躁外,还有点窘。她不知道怎么跟吴思思交谈。
哦,这样啊?她细声说。
我们还是快点走吧。吴思思很着急,他当然生怕错过他最钟爱的这阴天。
哦。她有点不情愿,低声嘟哝着。
就要走,雨却飘了下来,像绵绵的细沙。
这雨来得太出乎郭妮和吴思思的意料。
郭妮心情顿时大好,太好了!不用上山了!雨啊雨,你解救了我!你做了回好事!那好吧,你以前搅黄我无数个星期六的罪孽,就不和你计较了。
吴思思却一脸的阴沉。他在怪郭妮,他觉得就是因为给郭妮讲述阴天之美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才导致他没能捕捉到白云山上的短暂的阴天之美。但他还是很有风度地把画板递给郭妮,说遮一遮,先到我家避避雨吧。
郭妮接了过来,顶在头上说,谢谢你。
他没再说话,一边带头朝他租的那间小屋小跑着一边在想,明天天气怎么样呢?
尾随着他的郭妮心情也很荡漾,她暗暗下了个决定:以后,这个奇怪男孩的一切邀请,都应该慎重考虑和深入调查,免得中计。
纪小齐
2009.01.20.03:12写毕

[ 本帖最后由 纪小齐 于 2009-1-20 03:43 编辑 ]
作者: 孙浩然    时间: 2009-1-20 03:51
看了你的好几个这种篇幅这种讲法的故事,我恍惚觉得,郭妮并不是一个活着的角色,那么,难道她是吴思思的幻想吗。我刚开始这样想,顿时就觉得豁然了许多。因为事实也许正好相反。
不过我觉得这个比前几个越来越好了,但是,你非要用他看新闻他想到逛街的人这样明显的方式来说明人物吗。
作者: 纪小齐    时间: 2009-1-20 07:44
原帖由 孙浩然 于 2009-1-20 03:51 发表
看了你的好几个这种篇幅这种讲法的故事,我恍惚觉得,郭妮并不是一个活着的角色,那么,难道她是吴思思的幻想吗。我刚开始这样想,顿时就觉得豁然了许多。因为事实也许正好相反。
不过我觉得这个比前几个越来越好了 ...

当然所有的角色都是真实的。没有幻想的角色。我喜欢真实的东西。你的感觉可能是缺看了有关郭妮的一二个篇章,所以一到了不是以她为主角的篇章,就觉得她有点死,没那么鲜明。也可能是我没写好,人物塑造不生动。
说明人物的问题,我的想法是我要把他们都写得比较正面和生活化,普通化,也许你也看出来了,里面有一个大学生,一个发型师,一个编辑和一个作家,现实中普通存在的人物,他们是整个大故事的四条主导线索,通过什么什么的事件来说明人物,不是说非要,起码,于我而言,写起来比较顺手,能有一个能驾驭好的载体让我把该交待能交待的都通通交待了。
作者: satori    时间: 2009-1-20 10:45
这次我不得不说你开头的描写以及后来的谈论是相当的失败.
总之,这是我看你的第5个文章了,倚马千言可不是个好事情.
郭妮心情顿时大好,太好了!不用上山了!雨啊雨,你解救了我!你做了回好事!那好吧,你以前搅黄我无数个星期六的罪孽,就不和你计较了。
如果你非常坚持用原生态的激情来写小说的话,去读读石康前期的小说吧.
如果你再贴这类文章的话,黑蓝都给你弄的黑了.
作者: 滑膛枪    时间: 2009-1-20 11:18
原帖由 satori 于 2009-1-20 10:45 发表
这次我不得不说你开头的描写以及后来的谈论是相当的失败.
总之,这是我看你的第5个文章了,倚马千言可不是个好事情.
郭妮心情顿时大好,太好了!不用上山了!雨啊雨,你解救了我!你做了回好事!那好吧,你以前搅黄我 ...

说原生态都是褒奖他
还是离不了我以前说的123
建议你去写蹩脚童话,你挺适合那种调调的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09-1-20 11:42
我觉得作者并没有用心捕捉写作对象的特点,一方面表现在对词语的滥用上(因熟悉而造成惯性了),一方面写作流于表面。
作者: 东方九哥    时间: 2009-1-20 13:14
一个是发呆的郭妮对周六发呆
一个是发彪的吴思对郭妮发彪
一个呆子总结到:发彪的男生要小心
一个彪子总结道:发呆的女生没明天
作者: 破冬角    时间: 2009-1-20 15:44
当然所有的角色都是真实的。没有幻想的角色。我喜欢真实的东西。你的感觉可能是缺看了有关郭妮的一二个篇章,所以一到了不是以她为主角的篇章,就觉得她有点死,没那么鲜明。也可能是我没写好,人物塑造不生动。
说明人物的问题,我的想法是我要把他们都写得比较正面和生活化,普通化,也许你也看出来了,里面有一个大学生,一个发型师,一个编辑和一个作家,现实中普通存在的人物,他们是整个大故事的四条主导线索,通过什么什么的事件来说明人物,不是说非要,起码,于我而言,写起来比较顺手,能有一个能驾驭好的载体让我把该交待能交待的都通通交待了。

我觉得这是您最大的问题。不是说角色,故事都是真实的,这样就不好;而是说,你要是巨细靡遗的把现实照搬到小说中来,那不见得好。有选择是必须的,但是,如果选择得不好,那还不如不选择呢。这个问题如果表述得简单点,就是X所说的“对词语的滥用”。这里的词语,并不仅仅是词语那么简单。
作者: satori    时间: 2009-1-20 17:20
标题: 回复 8# 破冬角 的帖子
你的评论  说实话也不比那篇小说高明多少
如果是真实的 那去写记实小说得了
小齐一点也没有照搬现实,甚至为了引起大家对他的误会,他用了相当大的开头
来说明他的文字不是现实而是小说.
"好事狡猾的风是乌云的奴隶,得了乌云的命令,它就卖命鼓了起来,盘旋着横行霸道,狐假虎威,刮得狠的时候,能卷起一圈的落叶——...."
这样的句子,怎么看,怎么不舒!.感觉他没有理顺思路,怎么写好句子.
作者: 伊洛    时间: 2009-1-20 18:26
原帖由 孙浩然 于 2009-1-20 03:51 发表
看了你的好几个这种篇幅这种讲法的故事,我恍惚觉得,郭妮并不是一个活着的角色,那么,难道她是吴思思的幻想吗。我刚开始这样想,顿时就觉得豁然了许多。因为事实也许正好相反。
不过我觉得这个比前几个越来越好了 ...


不用恍惚,郭妮,吴思思,还有这个"讲故事的人"他们太相似了...
作者: 破冬角    时间: 2009-1-20 21:39
标题: 回复 9#satori 的帖子
我觉得您多少没有明白我的意思。“真实”是我从他的回复里直接引用过来的,我没有对此进行解释,我不明白为什么您能把它理解成那个意思。
所谓的照搬现实,是指“对词语的滥用”,而不是别的什么。这里的滥用,具体在这篇,更多体现在对话上。
那么,您是否明白我的意思了?

[ 本帖最后由 破冬角 于 2009-1-20 23:08 编辑 ]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1-20 22:22
标题: 小说的问题:
我们想说啥呢?
作者: 纪小齐    时间: 2009-1-21 14:15
原帖由 satori 于 2009-1-20 10:45 发表
这次我不得不说你开头的描写以及后来的谈论是相当的失败.
总之,这是我看你的第5个文章了,倚马千言可不是个好事情.
郭妮心情顿时大好,太好了!不用上山了!雨啊雨,你解救了我!你做了回好事!那好吧,你以前搅黄我无数个星期六的罪孽,就不和你计较了。
如果你非常坚持用原生态的激情来写小说的话,去读读石康前期的小说吧.
如果你再贴这类文章的话,黑蓝都给你弄的黑了


开头失败否我不知道,众人有众人的看法。那么作为写它的人,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我也不知道你所说的原生态激情是什么。你太能整了,上次整了个什么“叙述与故事的平衡”(?),这次又整了个“原生态激情”。

郭妮心情顿时大好,太好了!不用上山了!雨啊雨,你解救了我!你做了回好事!那好吧,你以前搅黄我无数个星期六的罪孽,就不和你计较了。
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我觉得这句话挺好的啊,既表达了郭妮当时的心情,又挑明了她小女人的性格。挺来神的一句话。

另,你爱读石康。我知道了。
作者: 纪小齐    时间: 2009-1-21 14:20
原帖由 滑膛枪 于 2009-1-20 11:18 发表

说原生态都是褒奖他
还是离不了我以前说的123
建议你去写蹩脚童话,你挺适合那种调调的



这位仁兄,我觉得,你挺不要脸的。

虽说一般情况下你认为某一个鸡蛋不好吃,不一定要下蛋。但,现在,在这里,你不要忘了,你的身份,也是,一只母鸡。
(比喻用得有点糙,请你慢慢想)
作者: 纪小齐    时间: 2009-1-21 14:25
原帖由 X 于 2009-1-20 11:42 发表
我觉得作者并没有用心捕捉写作对象的特点,一方面表现在对词语的滥用上(因熟悉而造成惯性了),一方面写作流于表面。


谢谢X斑竹。

作者没有用心捕捉写作对象的特点。
这个我察觉到了。

一方面表现在对词语的滥用上(因熟悉而造成惯性了)。
我觉得很奇怪,我把语言写得简洁了,有人嫌太平淡;写得繁复些吧,你又觉得滥用词语。

一方面写作流于表面。
能请X斑竹说明白点吗?
作者: 纪小齐    时间: 2009-1-21 14:25
原帖由 东方九哥 于 2009-1-20 13:14 发表
一个是发呆的郭妮对周六发呆
一个是发彪的吴思对郭妮发彪
一个呆子总结到:发彪的男生要小心
一个彪子总结道:发呆的女生没明天


你有病。
作者: 纪小齐    时间: 2009-1-21 14:30
原帖由 破冬角 于 2009-1-20 15:44 发表
我觉得这是您最大的问题。不是说角色,故事都是真实的,这样就不好;而是说,你要是巨细靡遗的把现实照搬到小说中来,那不见得好。有选择是必须的,但是,如果选择得不好,那还不如不选择呢。这个问题如果表述得简单点,就是X所说的“对词语的滥用”。这里的词语,并不仅仅是词语那么简单。


我的意思你都没明白。靠,怎么跟你说呢,就是说,我的故事和人物都是虚构的——在这个前提下,故事里的人物是真实的,没有人物幻想出来的人物。我靠,这么说你能明白吗?
作者: 纪小齐    时间: 2009-1-21 14:33
原帖由 satori 于 2009-1-20 17:20 发表
感觉他没有理顺思路,怎么写好句子


你真的很无知。
作者: 纪小齐    时间: 2009-1-21 14:34
原帖由 伊洛 于 2009-1-20 18:26 发表


不用恍惚,郭妮,吴思思,还有这个"讲故事的人"他们太相似了...


被你看出来了,谢谢你。
作者: 纪小齐    时间: 2009-1-21 14:35
原帖由 酒童 于 2009-1-20 22:22 发表
我们想说啥呢?



酒童先生,新年好。
那个,这个东西,我自己都写得很蒙。
作者: 滑膛枪    时间: 2009-1-21 14:49
原帖由 纪小齐 于 2009-1-21 14:20 发表



这位仁兄,我觉得,你挺不要脸的。

虽说一般情况下你认为某一个鸡蛋不好吃,不一定要下蛋。但,现在,在这里,你不要忘了,你的身份,也是,一只母鸡。
(比喻用得有点糙,请你慢慢想)

你自己承认是母鸡,并不表明别人也是母鸡。
你也就只能以母鸡的角度看世界了
就像你写的这些东西,自认为挺不错,其实啥也不是,不知道你哪来的信心写下去。也许母鸡比较孤芳自赏自己下的那几个可怜兮兮的蛋吧。
我原本没想到小齐同志这么喜欢母鸡
作者: 纪小齐    时间: 2009-1-21 14:55
天哪,你一直在等我回帖吗?辛苦了。

你要强词夺理,那么,我也拿你没办法。
我真觉得,你没必要在这里说这么有的没的。
哪怕你能让我生气,那最严重的后果也就是,我,生气了;你,挺乐的。不会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发生。
有意思吗?
我真不愿意把话说得难听,免得又被斑竹屏蔽。希望你自重。
作者: 纪小齐    时间: 2009-1-21 15:12
我真不愿意跟你再纠缠下去。很没意思你知道吗?
好吧,我退一步,我承认,我写得很烂,很垃圾,没您写得好,哦不,压根就没法跟您比。
您,满意了吗?
如果满意,那么我恳求您,别再开我的帖子,别再跟我的帖子,好不好?
作者: 破冬角    时间: 2009-1-21 18:03
我的意思你都没明白。靠,怎么跟你说呢,就是说,我的故事和人物都是虚构的——在这个前提下,故事里的人物是真实的,没有人物幻想出来的人物。我靠,这么说你能明白吗?
-----------------------------------
啊,那是我理解错了。。。因为在看文章的时候,我觉得人物挺不真实的,所以想当然地以为你指的真实是说把现实中的人物搬到小说里,误会了抱歉。但把话说回来,这也是一种照搬不是吗?我是说,尽管你没有使用现实中的人物作为小说角色的模板,但是在这篇小说中,有太多可疑的相似。或许的确,现实中我们的状态总是显得无趣,平稳,而且决不暗流汹涌,但如果把这种状态放进小说中,这不正是“滥用”吗?而这也是所谓的“照搬”的意思。现实和小说绝对是不同的。
我是这个意思。希望您能弄懂。

[ 本帖最后由 破冬角 于 2009-1-21 18:06 编辑 ]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09-1-21 22:36
比如这就吧“下雨前的这个时刻,阴天,是乌云的天下。它高高在上,沉沉欲坠,威风凛凛,仗势欺人。”无非说的就是“下雨前低云密布”,你用了那么多词语,并不能生动多少,反而让人觉得表现力很差。繁复也好简洁也好,表现力都要强,刚引用的那句,最后4个词起码有三个是不知所谓的。再比如这句“好事狡猾的风是乌云的奴隶,得了乌云的命令,它就卖命鼓了起来,盘旋着横行霸道,狐假虎威,刮得狠的时候,能卷起一圈的落叶”,“能卷起一圈的落叶”能表现刮风,表现“刮得狠”就很弱了,前面的“好事狡猾的风是乌云的奴隶,得了乌云的命令,它就卖命鼓了起来,盘旋着横行霸道,狐假虎威”这半句太可怕了,不知道能干嘛用,像在行文中抽筋了似的。
不要流于表面是说要挖掘事件背后的意义,或者你表达过程中从文字透露的你写作的思维,起码要让人有情绪反应嘛。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1-21 22:43
呵X ,对小说你还不明白.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09-1-21 22:48
嗯,愿听酒童叔讲讲。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1-21 22:56
X,态度.
这是我和冯老师冯与蓝的冲突__态度.\态度:我们必是人下人方可知人上人.
这也是我和生铁的态度不一.
出,和入.
借中西文学是也.
我是说,我们不理解别人就不了解自己.
这绝不是中庸.
中庸之道其实在大英不列颠.他们是近代做人做民族的典范.哦,是的.

[ 本帖最后由 酒童 于 2009-1-21 22:58 编辑 ]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1-21 22:59
我们做不到舍得
舍得!!!
作者: 李头    时间: 2009-1-21 23:11
标题: 啊……
也觉得X引用那段话不好啊。。比喻里有种很不新鲜的味道。。那些四字句用起来我觉得特别要注意,用好了会有好语感,但绝对不是“泛滥”的感觉的。。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09-1-21 23:42
酒童叔,我就看懂了“我们不理解别人就不了解自己.”这句话
我觉得“滥用”,是觉得句子和词的出现要用心裁选,要做到通透(但又不是什么都要写得明明白白,额。。。我找不到一个词)。

“这是我和冯老师冯与蓝的冲突__态度.\态度:我们必是人下人方可知人上人.
这也是我和生铁的态度不一.
出,和入.”
酒童叔,我对这个很感兴趣,能否讲多几句。您知道,我也是个初学者,看得不准还需点拨。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1-22 00:44
黑蓝最担忧的是:"我为黑蓝写小说"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1-22 00:48
我是说,这样的想法不仅误解了黑蓝的理念主要是误导了写作的基本功.
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作者: 纪小齐    时间: 2009-1-22 01:19
标题: 回破冬角:
你用“您”来称呼我,如若不是挖苦,那么你一定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我愿意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听说你是九一(还是九二?)年的,跟我的表弟一般大的岁数,与我是同辈份的,所以,你无需用“您”来称呼我,用“你”或直呼我的姓名就可以了。

我来回复你的贴子:
对不起,我仍然不大明白你的意思。也许是我理解错了,我觉得你的话有点自相矛盾。可能你是想极力圆你前面的话(对了,你之前替X版主解释“词语滥用”的那个回复,我也觉得很郁闷,词语的滥用怎么就成了你说的那个意思了?我真的消化不了,可能九〇后的你们都比较那个吧),但两者差距太大,根本无法圆,于是让我觉得你企图强行灌输给我“真实是不真实,不真实是真实”的莫名观点,我不接受吧,你还恐吓。
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作者: 纪小齐    时间: 2009-1-22 01:43
原帖由 酒童 于 2009-1-22 00:44 发表
黑蓝最担忧的是:"我为黑蓝写小说"

酒童先生,严重同感。
事隔四年(那时酒童先生应该还没来黑蓝),我重回黑蓝,感觉与以前完全不同。过去的就不说了;现在黑蓝给我的感觉是,似乎总有人在强行灌输一些理念形式给你,并告诉你,你必须按照这个理念形式去写,不然,就是错的(自己可能就在这样做着)。以致于我有时候真的会短暂怀疑:我的写作模式写作路子是不是一开始就错了?还是是短暂。
作者: 欲望的旋涡    时间: 2009-1-22 03:16
你的模式路子错了没有不知道,只知道你写得……平庸

[ 本帖最后由 欲望的旋涡 于 2009-1-22 03:48 编辑 ]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09-1-22 09:26
酒童叔,我需要时间好好想一想您的话。如果说我被什么黑蓝模式钳制住的话那我真的是不知不觉啊。我目前能做到的是在阅读和练习写作中不断探索和修正自己的观点。文学总归存在商榷的余地,我不觉得有对错,只有作者写得好与差,纪小齐同学,你写了那么多评论,应该知道我们讲出一个观点,并不是对别人的强行灌输,更多的是对自己想法的验证和确定。
作者: 纪小齐    时间: 2009-1-22 09:38
原帖由 欲望的旋涡 于 2009-1-22 03:16 发表
你的模式路子错了没有不知道,只知道你写得……平庸

是,旋涡前辈,通过您的指点,我顿然醒悟,知道了自己现在写得很垃圾。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会努力学习,争取进步的。谢谢前辈的指正。
这样回答,您老满意没有?
作者: 和底    时间: 2009-1-22 10:57
小说该不该成为叙述的工具。
作者: 失败的man    时间: 2009-1-22 11:10
标题: 什么跟什么啊
文章垃圾,评论也垃圾
一群傻青憋成一堆了/、
其实你们可以评论的中肯些,如果实在学不来别人那些装腔的术语。完全没必要瞎鸡吧倒腾词。看着这些跟贴我着实被恶心了。
不会评论没关系,评论观点不准确也没关系,但问题是要想让别人了解你,怎么都得从“理解”的层度上出发吧。一天到晚整那些个没用的空词,吓小学生还行,初中生都镇不住了。想玩词汇自己写文章去啊。一群在现实中被狗咬了的家伙,拿着生活中那些个交际经验装文人,拿着汉语找自信,写几句有别于日常生活的字、词,一组合还乐得屁颠屁颠以为自己是个瘟人。
文章我就不说了。纪小齐,你继续写吧,有些人写文章为了泡妞,有些妞写文章为了意淫国外名牌货,你这两点都还够不上。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你。有这些个闲工夫,去置办一亩田,圈几口猪也倒发家至富奔小康了,生活空虚了,感情压抑了,吃饱穿暖有女人了,就喊几个哥门喝喝酒,吹吹牛B,一样是过日子。自己那些个“想法”,想发出的声音就烂在肚子里吧,现在中国就这样,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确实不平衡,但这活儿自然有人干,你好好的等着别人来拉你一把或拉你儿子一把吧,别在这自我挣扎还想树个牌坊什么的。
黑蓝有好的作者,也有好的诗人。但也有些个这样的毛人一条到晚守着电脑发中国字,实在无聊去玩斗地主去,输赢无所谓,至少还不会影响读者的情绪。还有各位评论的朋友请注意,以后评论的话注意贴切点,那些悬乎的词玩不来就不要玩了,免的坏了这个网站的名声。
作者: 破冬角    时间: 2009-1-22 14:41
你用“您”来称呼我,如若不是挖苦,那么你一定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我愿意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听说你是九一(还是九二?)年的,跟我的表弟一般大的岁数,与我是同辈份的,所以,你无需用“您”来称呼我,用“你”或直呼我的姓名就可以了。

我来回复你的贴子:
对不起,我仍然不大明白你的意思。也许是我理解错了,我觉得你的话有点自相矛盾。可能你是想极力圆你前面的话(对了,你之前替X版主解释“词语滥用”的那个回复,我也觉得很郁闷,词语的滥用怎么就成了你说的那个意思了?我真的消化不了,可能九〇后的你们都比较那个吧),但两者差距太大,根本无法圆,于是让我觉得你企图强行灌输给我“真实是不真实,不真实是真实”的莫名观点,我不接受吧,你还恐吓。
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额,在黑蓝群里我也都是用“您”来称呼别人的...有些是出于尊敬,更多的原因是由于黑蓝群里默默达成的某种契约吧....
我的意思是...恩,有时候把现实中的真实,放进小说里,它表现出来的——或者说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一定仍然是真实。读者很可能觉得这些东西太熟悉,因而觉得它们显得虚假——这种情况不止发生在不肯细致观察生活的读者中间,我相信对那些极力愿意观察生活的读者,他们也会有这种感受,甚至比前者的体会更多。尽管你所写的明明是真实的,但小说的“环境”与现实环境毕竟是大相径庭的。一个作者要把一些现实中的真实表现在小说里,并且让读者也觉得它是真实的,那么这名作者一定具有很强的写作能力(总体来说,我相信这是小说作者追求艺术美的绝对方向)。但是,这不是说您的问题仅仅只是写作能力不够,我相信它还关系到选择问题——好的作者总能在叙述里做出很好的选择,从而完整的表现出他需要的效果。那么,这点就可以联系到“滥用”上来了。

[ 本帖最后由 破冬角 于 2009-1-22 16:02 编辑 ]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9-1-22 16:35
我倒是觉得我们必须先了解自己,而后才能了解别人。反之不然。

至于酒叔说的“这是我和冯老师冯与蓝的冲突__态度.\态度:我们必是人下人方可知人上人.”这话我不理解。

就字面上来说,我并不赞成人下人和人上人的说法。我认同观念划分圈子,观念产生态度。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1-23 04:27
原帖由 冯与蓝 于 2009-1-22 16:35 发表
我倒是觉得我们必须先了解自己,而后才能了解别人。反之不然。

至于酒叔说的“这是我和冯老师冯与蓝的冲突__态度.\态度:我们必是人下人方可知人上人.”这话我不理解。

就字面上来说,我并不赞成人下人和人上人 ...


嗯,这个说法不妥。也就是你上面这个意思,首先了解自己。
生铁他的板块里提到过,作者要“高于小说中的人”。我同意这个观点,因为非此不能把持小说的人物。但我理解,要“高于”,一定是在“低于”之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像“上帝”一样俯视书中事物,但之前,“上帝”要当乞丐。
是这个意思。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9-1-23 12:43
标题: 哦,是这样
佛为了渡人可以幻化成各种形象,乞丐、妓女,也可以是高官富商。写作者也一样,必须真的进入笔下角色的身体、内心,才能塑造一个真实的人物。但是“佛”的确要高于这些人物,这里的“高”不是地位高、姿态高,而是觉悟高,境界高。心怀大悲悯,才能平等到体察众生心态而不随波逐流。这里的悲悯不是同情,更不是怜悯。和宽容有关,但更无形。
作者: 和底    时间: 2009-1-23 22:31
稀饭,窃以为你是对的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1-23 22:43
是.
这一切都不难,最难是"了解自己".
作者: 纪小齐    时间: 2009-1-24 19:31
原帖由 破冬角 于 2009-1-22 14:41 发表
额,在黑蓝群里我也都是用“您”来称呼别人的...有些是出于尊敬,更多的原因是由于黑蓝群里默默达成的某种契约吧....
我的意思是...恩,有时候把现实中的真实,放进小说里,它表现出来的——或者说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一定仍然是真实。读者很可能觉得这些东西太熟悉,因而觉得它们显得虚假——这种情况不止发生在不肯细致观察生活的读者中间,我相信对那些极力愿意观察生活的读者,他们也会有这种感受,甚至比前者的体会更多。尽管你所写的明明是真实的,但小说的“环境”与现实环境毕竟是大相径庭的。一个作者要把一些现实中的真实表现在小说里,并且让读者也觉得它是真实的,那么这名作者一定具有很强的写作能力(总体来说,我相信这是小说作者追求艺术美的绝对方向)。但是,这不是说您的问题仅仅只是写作能力不够,我相信它还关系到选择问题——好的作者总能在叙述里做出很好的选择,从而完整的表现出他需要的效果。那么,这点就可以联系到“滥用”上来了。


=======================================================================================================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要使小说看起来真实,首先作者必须具备非凡的写作能力;然后,在对现实的描述中,还得有所取舍,不能“照搬”,是么?
这个意思我是明白了,就是描述的“滥用”嘛,可是,这跟词语的滥用又有什么关系呢?

作者: 破冬角    时间: 2009-1-24 20:51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要使小说看起来真实,首先作者必须具备非凡的写作能力;然后,在对现实的描述中,还得有所取舍,不能“照搬”,是么?
=================================
大致上是的。如果这名作者目前不具备非凡的写作能力,那么在描述的取舍上就应该更加注意。
词语的滥用嘛.....额,这就是具体到“描述”的方式了。比如说在某个地方,你选择描述麦子。如果你直接写“金黄的麦子”,虽然说效果不一定差,但“麦子”和“金黄”是已经用烂了的搭配,那么这很可能给对小说有一些讲究的读者带来困倦感。
还有一个方面的,即是小说里某些词语的表面化,平庸化,这也是十分值得注意的“滥用”现象。你在选择词语的时候(无论是名词还是形容词还是别的什么词),一定要保证把它们放在这个位置,可以物尽其用,而且你使用的这个词一定是最精确的,没有第二个词可以代替。
简而言之,前者是要求创新,后者要求精确。一旦做不到,就很容易陷入“滥用”的境地。综合这两点,就是我自己所认识的“词语的滥用”了。。
额,个人意见。。。

[ 本帖最后由 破冬角 于 2009-1-24 21:00 编辑 ]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