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占卜者 [打印本页]

作者: 荧惑守心    时间: 2009-2-7 12:45
标题: 占卜者
四年前写的片段:《占卜者》
我眼前是无尽的黑暗我睁大双眼,却什么也看不见。印象中是我最得意的门生把我埋在了这里,这是那场暴风骤雨之后我获得的唯一的安宁。虽然地方窄了点,可还能希求其他么?在狂热地工作几十年后能够了无牵挂地躺下,世界上的一切都再也与我无关,即使把我拉出去,再来一次,我没有后悔。死亡充满惬意。这惬意不单只等同于轻松(死者的确轻松),惬意本身还有一些觉察不到的东西。比如,我现在正在瞪着眼睛看,而世人,你们知道死者瞑目后会瞪着眼睛看吗?我的老师,就是那位人所共知的瞽叟,曾对我说:“很多事情,闭上眼睛才能看清。”我当时以为他只是在为自己目盲找托词,终于我和他同样行以就木,我的愚昧肤浅,才显示我前。他混浊无光凝滞阴郁的双眼像一对斑斓的蝶翼从我的神经上掠过。哎,我的老师,我们不见已有二十余年。现在,我将要作一番回忆,在黑暗中穿过交错的隧道,从大脑皮层间抠出些许残渣,向不会再记着我的人递交一份声明。

说是回忆,回忆又谈何容易。回忆本来就由模糊的影像重叠组成,要想于其中筛选出你自以为重要的或必需的部分,几乎不太可能。不是把少年时的一次最初的懵懂的恋情错当成中年痛苦的婚姻中一段极度美丽的插曲,就是把原来浮云偶聚的点头之交误认为深陷孤独时至笃友谊的附庸。甚或说,在你脑中想着、嘴上说着、心里挂着的一件事,只是因为一个琐碎细节的小石子荡起你内中的一丝波折,事情便如风散去,无可寻处。也就是说,我记得什么,不记得什么,记清楚什么,记不清什么,只不过是影像重叠的数量差异而已。我当然不是不想将记忆扒开皮,露出鲜红的肉来给大家看,乃是怕上述的不准确性使得我的叙述不真实,结果看见的并非血肉,只是空壳。所以,如果记忆自己能说话,那就请它发言吧。

    阿特曼大师初到京时不过二十出头,内心洋溢着青春的热情和冲动。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周边的几座城市逗留了年余,却并没有留下什么名声,对那些城市的居民来说,占卜如同孩子猜拳打谜的游戏,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实实在在地把握每天的生活。虽然这远道而来的青年身上总有几样吸引人的物件,像是中心镶着蓝色动物形象的透明玻璃珠、上面写满奇形怪状的符号与图案的扁长尖头竹签、迎风飘展的玄色龙虎三角旗、花枝缠绕镀金边缀流苏的六棱袖珍瓷瓶等等,可每天除了一些顽皮的孩子在他身旁萦绕,极少时候有一两个不惧流言蜚语敢于将内心的猎奇欲转化为行动的成年人悄悄向他打听两句,阿特曼大师始终被孤立于城市世俗生活之外。在他们的思维中,即使大师完全抛弃了自己的技艺,他和他们也还是不同的人。
    ……
作者: 马耳    时间: 2009-2-8 09:09
文字是通顺了,也有了一点想法,但基本上还处于模仿的阶段,缺乏自己的特点。
作者: 荧惑守心    时间: 2009-2-8 10:56
LS的评论太客气了。我只是把这段文字当成垃圾看待:文笔拙劣、思想贫乏,甚至连小说的边也没靠上……把它贴出来,就是为了让人批评。不过,说句题外话,我很想知道在这个网站上发表作品的各位是怎么认识你们的作品的。在图书馆翻过黑蓝文丛的某些作者的大作之后,我深深感到崩溃。四年前的我狂热的拥趸所谓先锋文学,像最新一期网刊上登的某文中所说的,到处找西蒙、库弗的作品,大谈什么先锋、后现代。直到读了《西方正典》,我开始质疑,文学有先锋吗,文学有落后吗,文学史是倒着写的吗?不把小说创作的基本工具(对话、描写、视点、过渡……)磨得更加锋利就去写那些所谓先锋的东西,可能吗?据说西蒙曾经用传统笔法创作,结果失败了。就冲这一点,我瞧不上他。乔伊斯首先写出的是《都柏林人》,后来才有《尤利西斯》,而不是反过来。所以,我劝所有在这个网站上装出先锋嘴脸、奉先锋为圭臬的作者们,先和托尔斯泰并肩吧。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2-8 11:08


[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09-2-8 13:19 编辑 ]
作者: 马耳    时间: 2009-2-8 12:32
难道你不知道《都柏林人》其实也很先锋吗?乔伊斯使用的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技巧其实在《都柏林人》中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在《尤利西斯》中得到了集中的、大量的运用,不要因为《都柏林人》看起来像传统小说就以为它真的是传统小说了。托尔斯泰我不大清楚,不过我相信在他那个时代,他的写作也是先锋,因为只有先锋的才能存活下来。

黑蓝当然也有假装先锋的,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关键的是要有一个鼓励先锋、鼓励实验的氛围存在,这样那些真正的先锋作品才会脱颖而出。像你这样还没开始动笔,就一棒子把先锋打死,大概只能永远写传统小说或者是“伪先锋”小说吧。

先锋作家写不好传统小说也很正常,就像电脑画制作者很可能画不好油画,工具和操作手段变化了,思维也就变化了,而要让思维方式回到十几甚至几十年前的状态,那是很困难的。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9-2-8 12:34
我想知道为什么许多人会认为黑蓝打着“先锋”的旗号,事实上我从来没有看到任何一个黑蓝的优秀作者公然表示:“我写的是先锋小说!”我不认为有了突破与革新的理念就必须贴上被“先锋”的标签,这是两码事。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9-2-8 12:42
1、一个完全不懂围棋的人,也会认为围棋没什么了不起。你贴这么两段东西,就等于告诉人家,你知道围棋是怎么吃子的,但这不代表什么。
你贴不出好作品来,那么你的指责也就是无力的。


2、“黑蓝是一面镜子。它反射出种种人对它的种种认识,并将它们还给人自己。有且仅有发射人接纳了这些反射,这些认识才真正体现了它的价值。”
http://www.heilan.com/forum/view ... &extra=page%3D1

3、“如果黑蓝不是黑蓝,它依然能成为被人诟病的理由。”黑蓝做了什么攻击性的事情么?它只不过是在自己的范围里交流自己的看法,并拒绝对外界的那些主流化和商业化的所谓“文学”讲好话。它不过是默默出了几本书。
这是个姿态。
但就是这个姿态,也要引起很多人的一些酸楚心理。正象一个仅仅是讲求干净的人会受到那些不讲卫生的人的白眼。想想看,这多有趣。
作者: 金特    时间: 2009-2-8 12:51
原帖由 荧惑守心 于 2009-2-8 10:56 发表
LS的评论太客气了。我只是把这段文字当成垃圾看待:文笔拙劣、思想贫乏,甚至连小说的边也没靠上……把它贴出来,就是为了让人批评。不过,说句题外话,我很想知道在这个网站上发表作品的各位是怎么认识你们的作品的 ...


先锋是必然,因为时代更迭引起思维变动,使人对世界产生驳于传统的思考,即便是《神曲》也曾被认为过“先锋”吧。
作者: 荧惑守心    时间: 2009-2-8 14:17
首先,我再次声明,我的那两段文字是垃圾,不要误会我认为自己会写小说。我压根就不会!是不是拿不出好的作品评论就是无力的呢?那么文学批评这个行当是不是都要让给有作品的作家来从事?不要认为采取什么你们所谓的实验、突破、革新手段是对小说的发展,你们的那些手段是真正的实验、突破、革新吗?不继承传统,无所谓创新。想想乔伊斯对古英语的娴熟运用,想想纪德临死前还在捧读维吉尔的诗。越是没有感到传统的巨大压力,越是没有追上传统,就越不可能超越它,即所谓“影响的焦虑”。各位作者,你们的实验作品写出了托尔斯泰在《哈吉穆拉特》中差点就表现出来的那个东西了吗?你们又真正体会到博尔赫斯的保守主义文化观了吗?当我看到黑蓝上某位作者的作品语言时,我不禁惊叹,一个对汉语史、古代文学史根本没什么把握的人,把汉语糟践成了什么样!诸位中又有几人能同我说说什么是英雄偶句体?我们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文化,我们更不了解西方的文化。即使钱钟书这么一全才,也没有把握住。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这么一个贯穿的传统,根本没有领悟这种传统,就想直接蹦到卡夫卡、再到卡尔维诺,这可能吗?所以,收收你们的野心吧,先把古代汉语、唐宋八家研究清楚吧,先学学用传统的表现手法雕琢好小说吧。《都柏林人》的先锋性永远来自乔伊斯对莎士比亚、易卜生的“焦虑”。“先锋作家写不好传统小说也很正常,就像电脑画制作者很可能画不好油画”,这就好比说斯特拉文斯基不懂得对位法。而此公的文章,恐亦只能如电脑画矣!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9-2-8 14:46
标题: 楼上不要激动,坐下来慢慢说
企图跳出一个框架的结果是又树起一个更为坚固的樊笼。
而对于我个人而言——注意,我是以一个普通会员发言,不代表论坛——我只相信一个优秀作者的文学观念能给予我养分,无论是托尔斯泰、博尔赫斯、莎士比亚还是乔伊斯,我都是先看作品,然后再寻找他们的文论。不管怎么样,好的作品都是证明作者价值的最佳途径,只有这样他们的文论才有说服力。我们不需要赵括,哪怕口号喊得再响,口气再狠,知道的理论再多,打不了哪怕是一场胜仗,不过是跳梁小丑,死四十万都太少。
作者: 荧惑守心    时间: 2009-2-8 15:14
“不管怎么样,好的作品都是证明作者价值的最佳途径,只有这样他们的文论才有说服力。我们不需要赵括,哪怕口号喊得再响,口气再狠,知道的理论再多,打不了哪怕是一场胜仗,不过是跳梁小丑,死四十万都太少。”不知道作者写出了怎样的惊世之作,竟有如此自信!如果托尔斯泰、博尔赫斯、莎士比亚、乔伊斯只是给了你养分,那你永远也成为不了他们。如果你永远感受不到“影响的焦虑”,那你只能做一辈子的三流作家。如果你认为你有突破、革新的理念能使小说写得比托尔斯泰好,那就这么写吧。反正只要不是瞎子,对你的作品(如果那称得上作品的话)都自有评价。在这个文青盛行的年代,一切都是文艺的。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9-2-8 15:29
标题: :)
哦,谢谢你的关注,我正在努力,并对此持相当的乐观。人人都有一面镜子,可以照别人,也可以照自己,当然最主要的是,镜子里的别人,有时也投射了自己。所以,不管何时何处,良好的心态是必要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无论是正面或是负面的影响,都将成为动力。

作者: 铁胆火车侠    时间: 2009-2-8 16:39
原帖由 荧惑守心 于 2009-2-8 14:17 发表
是不是拿不出好的作品评论就是无力的呢?那么文学批评这个行当是不是都要让给有作品的作家来从事?不要认为采取什么你们所谓的 ...

这类批评家生来就具备创造性的心智,但又由于他们的创造力具有某种缺陷,所以转而从事批评。
——T·S·艾略特

所以呀,你得给自己定位了。你是想做批评家呢,还是一心想写小说。想做批评家就写篇有价值的批评,露露你的锋芒,让别人都看到你是真牛逼,不是装逼装出来的;若想写小说呢,就少公开你那浅薄的见识。你读的书还太少。

愤青嘛,没有愤青,这个社会是不会有进步的……只是嘛,境界高的愤青,总会想着法子让自己的愤怒变得有价值。
作者: 荧惑守心    时间: 2009-2-8 17:46
鄙人读书不多,而且既不想当批评家也不想写小说。对于LS的批评,鄙人受用。很Sorry给诸位添乱了,我错了……我彻底错了,而且我深深后悔,连肠子都悔清了。由于我的见识浅薄、才智平庸,不准确地评价了各位优秀的作者,我在此沉重地致歉……并且如今我深信,你们是全中国乃至世界最优秀的作者!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2-8 17:56
原帖由 荧惑守心 于 2009-2-8 17:46 发表
鄙人读书不多,而且既不想当批评家也不想写小说。对于LS的批评,鄙人受用。很Sorry给诸位添乱了,我错了……我彻底错了,而且我深深后悔,连肠子都悔清了。由于我的见识浅薄、才智平庸,不准确地评价了各位优秀的作者 ...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