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黑蓝小说月报第三期︱西去
[打印本页]
作者:
马耳
时间:
2009-2-11 19:52
标题:
黑蓝小说月报第三期︱西去
【
黑蓝小说月报第三期
】
摄影、
编写:马耳
卷首语
西去
进入08年以来“危机”这个词就一直没有在黑蓝的视野里消失过,然而与黑蓝的危机相比,我更愿提到的是一个规模更为庞大的危机,这个危机同样在08年显现,它令更多的人感到焦虑不安,这便是中国主流文学的危机。黑蓝文学的危机放在中国主流文学的危机面前,就不再显得像是一场危机,反而有可能是一个机遇。如果说从前我们因为背离主流文学而取得了一些成就的话,那么目前的危机仅仅说明我们从前的背离还不够彻底,它更像一次转身而去的撒娇,而不像一次毅然决然的出走,而我们之所以无法狠心离去,还是因为我们与主流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微妙联系,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的身上都沾着他们的蛛丝。现在,主流文学——这只庞大的、褐色的蜘蛛终于奄奄一息了,那些系在我们身上的可恶的蛛丝,也就即将断裂了。
“西去”,是老残最近的一个作品的标题,也是中国文学中一个由来已久的重要母题。在黑蓝,除了用来比喻对主流文学的背离以外,这个名称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一些让我们感到有些悲伤而确已发生的事实:许多人无声无息地走了,再也没有在论坛上看到他们的身影。脱离悲伤的个人情感,进入到“西去”这个更广大更宽阔的语境中,我们就可以平静地说:他们正在“西去”,寻找一个更加自由自在的境地,黑蓝并不能代表一切,而我们需要的知道就是——他们曾在黑蓝呆过,这就足够了。
每月关键词
小说版一月关键词
2009.01
【严寒】
一月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个月份,小说版在一月同样经历了严寒,这个月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好小说,仿佛寒冷在冻僵我们手指的同时,也冻僵了我们的大脑。更有意思和更为重要的还是人们在严寒天气下的表现:困惑、激动、不满、愤怒……这些全都让人无法自制,努力着要将它们用种种形式表达出来,就像一个站在广场台阶上涛涛不绝地说话的疯子,他说的话语毫无意义,但在他的体内,却自有一颗受困的心。
疯子是天才的亲戚。作文学的,大抵得要有些疯子的气质才能写出点什么东西,让人觉得不可捉摸,不可思议,觉得这像是一种叫作“文学”的东西。好的文学作品正是从严寒中生长出来的,这一点,无论是对作者,还是对读者,都是通用的。
【选择】
人每时每刻都在选择路,路也在选择着人,如果把黑蓝比作一条路,那么它并不会适合于每个人,它在时时刻刻地剔除着与自身气息不符的写作者,那些陈腐的、呆板的、平庸的、僵化的写作者,在黑蓝都必将面对淘汰的命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黑蓝见到的绝大多数作品都评价不佳,甚至被奚落得一塌糊涂,这种贬斥并不会因为写作以外的因素而有所改变,哪怕你混迹黑蓝多年,哪怕你在黑蓝已经“功成名就”,只要你发表了一个不够格的作品,否定的声音都一样会源源而来。
【谨慎与大胆】小说版作为网刊与小说奖候选作品筛选基地的特性
决定了我们在此投稿前有必要三思而行,投出的作品起码得不遭到大多数人的耻笑,才算是一份合格的黑蓝投稿。面对这一情境,谨慎和大胆是两个值得赞赏的个人特质。谨慎根源于一种自我否定的视角,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一番冷静的审视后,再来决定是否投出这篇作品。大胆则与之相反,它起源于自信,在自信的依托下,大胆地投出那些自己也有些犹豫不决的作品。说不定,这篇让你犹豫不决的作品正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
本帖最后由 马耳 于 2009-2-13 12:38 编辑
]
作者:
satori
时间:
2009-2-12 17:50
他们曾在黑蓝呆过,这就足够了。
这个图片太垃圾了
车站 握手?似乎都在呼应西去?
太阳西去是为了更美好的朝阳?
[
本帖最后由 satori 于 2009-2-12 17:51 编辑
]
作者:
satori
时间:
2009-2-12 17:56
不得不说就目前而言 好的小说太少了
我们期望有新的力量加入 让我们感觉到新鲜
作者:
马耳
时间:
2009-2-12 19:56
这个图倒是有些欺骗性啊,哈哈
新力量的出现有些困难,在大环境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期待天才降临是不切实际的,当然陆陆续续也会有一些有潜力的作者出现,不过像以前那样集体涌现肯定是不太可能的。
[
本帖最后由 马耳 于 2009-2-12 20:07 编辑
]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09-2-12 21:05
大环境我的感觉比较迟钝,但就自己的感受,一年来断断续续地练习写作感觉很不好受,特别丧气。可能很多人也是这吧,被诸多因素束缚着。希望能坚持下去。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09-2-12 21:10
如果说从前我们因为背离主流文学而取得了一些成就的话,那么目前的危机仅仅说明我们从前的背离还不够彻底,它更像一次转身而去的撒娇,而不像一次毅然决然的出走
——这段话里除了“我们”一词让我有点不能接受之外,其他的话是相当在理的。借着这个由头,简单说一下最近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的一个话题吧:有关主流。
并不是所有的主流都是不好的、腐朽的、需要被替代的东西,当然在这个月报里“主流”所指的是体制内的、占有话语权的、死气沉沉的中国当代文学。黑蓝在一开始,就完全跟它们决绝果断地割裂开的,未必要开战,但一定不是一条道上的。旗帜鲜明,没有骑墙。当然,我在这里说的是文学、写作观念上的。这么多年来黑蓝(起码在创建的团队心中)似乎从来没有要以改变写作方式来获得某种认可或得到喘息,尽管这条路非常艰难,但是,宁愿用文学之外的一些代价,来换取写作上的清白,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不得不承认,“主流”的力量是巨大的。在2000年的时候,“主流”还是贾平凹们,到了2008年,“主流”已经被穿越、玄幻所统治,韩寒郭敬明这些在当初看来还是小杆子的人,现在已经被更新的一拨小杆子捧到了神殿里。黑蓝没有跟外界的这些变幻发生关系,但是外界总愿意来跟黑蓝发生关系。在穿越玄幻的另类的主流里,黑蓝这种土得掉渣的文学作风又显得那么非主流同时又个性张扬充满诱惑力,因此,黑蓝也吸引了一部分人心生向往,在还不明白黑蓝所为何物的时候奔向了黑蓝。
事物通常是会融合的,发动战争无法使人屈服,和平演变却能让人逐渐迷失了方向。我不能说黑蓝所有的人都这样,但是,就在外界对黑蓝心生向往给它戴上迷人光环的同时,在黑蓝内部的一种氛围悄悄地开始沾染上原本所唾骂的主流的恶习,比如:油滑!比如:弄权!比如:冷漠!……最主要的,是大家在黑蓝似乎习惯了高高在上对别人的作品说三道四而自己却提笔、看书都不愿耗费时间。对“言之有物”的追求哪里去了?“以热情对待每一个同志”的作风哪里去了?事实越来越往讽刺的地方发展:外界的很多人都知道黑蓝是严肃的写作的地方,然而黑蓝里认真写作的,为一个好作品而击节叫好讨论再三的人,却开始少起来。取而代之的,是对写作周边、写作之外的事情的迷恋和追求。——而这,却恰恰是黑蓝与之背离的“主流”的代表风气之一。
话回过来说,这是不是代表着黑蓝变质?完全不是。黑蓝只要它存在一天,只要有那么一群老不死的还活着一天,它就一定是只为写作、只为艺术、只为有意思的生活而存在的。这个过滤器到现在还是健康存在着的。要说主流,我倒是盼望这种过滤器能成为主流呢……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2-12 21:21
6楼说得太棒了.
作者:
阿呆
时间:
2009-2-12 22:13
虽然困难,但还是期望新人(天才)出现。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9-2-12 23:46
其实1月底到2月初,小说版已经出现了回暖,从置顶的一系列井喷般的作品可以看出一斑。还是希望更多的新人新作能够从老人们的力作里脱颖而出,老人一波作品然后新人们一波作品,这样的现状才是“共荣”。月报的最后一段提到了两种在小说版发帖的心理,我觉得这也是小说版的两种作用,一个是审定好作品,一个就是帮助作者发现更多的问题并且提供解决办法。月报的正文里的题目好像写成第二期了。应该是第三期。
[
本帖最后由 亢蒙 于 2009-2-12 23:55 编辑
]
作者:
lostboy
时间:
2009-2-14 14:38
不能用黑蓝独特的方式描述主流的生活,说明背叛的程度还不彻底。
作者:
茉一
时间:
2009-2-15 20:25
图片真大
学习忙了,登陆的机会也很少。总是希望自己有一日能磨练成模样,还是谦虚的脚踏实地吧
作者:
shep
时间:
2009-2-15 21:07
人是不能永远用“穿越”、“玄幻”这样的东西来填饱自己的心灵的——如果你还有一颗心灵的话。因为,惨淡的现实以及无力承受的生活,总是静静地坐在人们的对面。我想,小说;乃至整个文学艺术,其实不一定能改变一个的人的命运和未来(包括艺术家自己在内)。她就更谈不上有能力去影响一个社会、国家直至时代风气了。
我们应当看到小说本身的软弱乏力。但这种无力,在卸掉一部分人的痴心妄想的同时,却还赐予了我们一种更坦然和毫无挂碍的心境。这样的心境能够让人在大大地舒了一口气之后,更加振奋地继续自己的生命。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09-2-15 21:15
“这样的心境能够让人在大大地舒了一口气之后,更加振奋地继续自己的生命。”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9-3-3 01:17
“我们应当看到小说本身的软弱乏力。但这种无力,在卸掉一部分人的痴心妄想的同时,却还赐予了我们一种更坦然和毫无挂碍的心境。这样的心境能够让人在大大地舒了一口气之后,更加振奋地继续自己的生命。”
这是让我很点头的话。马拉美们就是发现语言的无力之后才振奋起来的。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