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地窖》《吸血鬼》 [打印本页]

作者: 易无学    时间: 2009-2-15 02:48
标题: 《地窖》《吸血鬼》
●《地窖》
    拥有炎热阳光的夏天。我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由于无所事事或许热,我注视起鸡仓下面,它的阴暗。家里其他人都在屋里睡晌午觉,这时四下寂静。我弯下腰,靠近那个仅能容下一个身体蜷曲爬进的通道。这是个有潮虫、蚂蚁、老鼠屎混杂的常年累月为外界忽视的黑暗坑洞。它身陷地下,半弃置不用,有时会在冬天储藏一些土豆白菜,防止冻掉。尽管它就在阳光四射、每天人来人往的院子旁,但几乎从没人注意,跟不存在似的。母亲和姐姐在外面断断续续喊起我的名字的时候,我钻在鸡仓下面的这个地窖里一直悄不作声。
    然而,没有更紧迫的恶劣或凶情足以让我心跳。童年,就像默默的走过一段乡村土路。地窖里腰都直不起来,除了悬而未决的黑,只模糊分辨出角落里的耗子洞、生了芽的土豆、上一年没吃完的萝卜,其余仍是黑。只有在冰冷、阴森、饥饿开始袭来的时候,我才把头稍稍探向地窖口的光亮处。
    晌午刚过,家人就动身下田干活,这时上面传来他们收拾农具、拉牲口套车的响动,一边继续寻找并数落我不吭声突然失踪的责骂。但是,我没法起身掀开窖口的草垛,我疑惑,父亲一定会暴跳如雷,并且家里人将会咋样用盯住怪物的眼光,看我像一头大耗子爬出洞口。随着呆在这里的时间的增长,家里人的疑惑也在增长,并且将把眼睛瞪的更大。可能,我必须等到黑夜?但即使这样,我也没法解释并且隐瞒——自己出于一种阴暗的莫名其妙的自虐念头的行动。
    我抱膝蹲下,注意聆听窖口不时有人在阳光里经过的正直的脚步声,耽于父亲会忽然下来收取这里头土豆的恐惧〔事实上不可能〕。
    我蜷腰躺下,亲临着低于地平一米多以下的一氧化碳蔓延皮肤周围的毛孔,注意聆听上面让我如此厌倦的陈旧的悲悯,聆听隔天家里人扒开窖口发现尸体的大声呼喊……
                                                
                                                                           青岛


                         ●吸血鬼
   
  终于。有一次人们发现了吸血鬼。
   人们见到前,它正附在一个矮个头男人的胳膊上,大食其血。当时在旅馆,天气热得厉害,这个男人刚刚洗完澡,独自从二楼走廊回到房间,心情沉郁。其时上身赤裸,水滴尚未晾干,下套宽筒石磨蓝牛仔长裤,右肩膀上还搭着一条花毛巾。发觉痛感后,他看都没有低头看,以为是蚊子,但就其噬咬力度之迫切,逼使他条件反射一般,啪的一下就以手掌一半的覆盖力和杀伤力,朝那位恼人的不速之客拍下去。不料拍扁后按在手掌底下感觉其个头不小,一看居然不认识。这让他稍有吃惊,然后随它掉在旅馆的地上。他随意看了看地上那具死尸,就走开了。然而这时,他的脚步不由自主在慢,他的神情恍惚起来……
    吸血鬼,它并不如人们传说中所闻是黑色的,个头也并不像蝙蝠,它看起来倒像个蚂蚱,全身呈绿,四肢细挑。当人们扶起这个右胳膊胀紫溢血,走路踉跄,突然昏倒的男人时,等他回醒后问明了原委,一起就地察看一圈,找到那具被拍扁的蚂蚱似的东西,大家开始叽叽喳喳,小声议论起来——尤其上了年纪的人,好像这时大声说话都可能会遭遇不明危险:
   “吸血鬼吆。几十年没见了。”一个老汉背剪双手看着说。
  “真的撞上了吸血鬼?”五十来岁的大妈闻风赶到后,侧头询问旁人。
  “少见少见,久闻其名,不见其身呀。”带眼镜的旅馆老板也感叹。
  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挤进人群,蹲下来,“这年头电影电视里张牙舞爪的,忒大发的样儿啊”,他用食指和拇指捏起它放到鼻尖,“咋跑到生活里来啦?就这么个求相?!”旁边一个中年人踹他一脚,皱起眉头示其赶紧放下。
   “就地架火,烧掉吸血鬼尸体才行。”路边下棋的俩个老者过来祥看,示以经验之谈。
   “这就是吸血鬼啊!幸亏打死的及时,不然吸血鬼就会让他慢慢变得瘦弱,萎靡不振。”
   “吸血鬼重现,世道要变呀。”耸人听闻者有之。
  “不出两个月就没有人形了,命也难保!” 人们面面相觑。
   人们看不出,这个有着食草昆虫外形的家伙居然吸血,这个比一只蚊子大不出多少凶恶味道的家伙,居然在传说中占据了恐怖老大的位子,它甚至正在不断地、马不停蹄地攻入这个世界的文化领域、意识领域、还有影视范畴。
   世界——我们感觉其庞庞然,若无边浩瀚之大物,蠢蠢耸动于我们个体渺小的视野之外——岂不是渲染自欺。基于种种传说的性质,人们相互积累的表面认知,潜移默化相互的感官神经,在时间的长河里,这世界无形中俘虏了人类的意志薄弱。于是它变得膨胀,越来越惊人,虚幻与真实并存,夸张成分也渐成事实。这样,或许起先是出于人类的快感,有生理上的也不乏审美上的,人们喜欢挑逗一下自己。或许,只是为了顺便在黑夜吓唬吓唬小孩,却不惜扭曲这个世界的本质。哪怕是一只动物本身,包括它的外形,颜色,甚至性格。
    可是。现在的结果是:吸血鬼是存在的,也正如传说所言是黑色的,外形像蝙蝠。只是上述文字倒是以人们在传说中一贯的扭曲和杜撰而扭曲、杜撰的,却至事实本身于不顾。我是这样的人吗?一个温泉市某旅馆刚洗过澡的普通过客?
        
                                                                          湖北温泉市

[ 本帖最后由 易无学 于 2009-3-21 04:39 编辑 ]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9-2-15 11:27
两篇小短文都有一种黑色的格调,更喜欢第一篇,最后的那句“发现尸体”起到了很好的惊喜揭开的刺激作用。后一篇的说教意味稍重,冲淡了小说里对吸血鬼形象重新诠释的创意。
作者: 西城四月    时间: 2009-2-15 14:51
喜欢第一篇
作者: shep    时间: 2009-2-15 21:22
第一个到第二段;第二个到“面面相觑”为止都还可以,后面就显得“扭”了。

联想到小bee的超短篇,我总觉得他是一口气写完一段的。好处就是不用换气,一个稍纵即逝的思路得以保留下来。而问题么,总保持这种状态,不会觉得枯燥吗?
作者: 易无学    时间: 2009-2-15 23:16
原帖由 亢蒙 于 2009-2-15 11:27 发表
两篇小短文都有一种黑色的格调,更喜欢第一篇,最后的那句“发现尸体”起到了很好的惊喜揭开的刺激作用。后一篇的说教意味稍重,冲淡了小说里对吸血鬼形象重新诠释的创意。


“后一篇的说教意味稍重”,偶行文有时理性重于感性,确是一种缺陷。待改之,但非一日之功。不过个人的缺陷也投递了一个人风格的影子。天下小说大一统,〔统统说事儿,没有思辨〕岂不令人无趣。
作者: 易无学    时间: 2009-2-15 23:21
原帖由 西城四月 于 2009-2-15 14:51 发表
喜欢第一篇


谢赐教。您是说不喜欢第二篇,额回家反省去也。
作者: 目目连    时间: 2009-2-15 23:28
不过个人的缺陷也投递了一个人风格的影子。天下小说大一统,〔统统说事儿,没有思辨〕岂不令人无趣。

这是什么奇怪的混淆概念或是在混淆别的什么的说法。
作者: 易无学    时间: 2009-2-15 23:43
“第一个到第二段;第二个到“面面相觑”为止都还可以,后面就显得“扭”了。”

也许是修改的痕迹,裂纹尚未藏拙,待弥补。阁下嗅觉灵敏。
至于什么超短篇,并未想刻意为之,不过眼高手低耳,能力有限。所谓“营生做遍,穷死没怨”嘛。也跟母鸡下蛋似的,有时也下几颗小的,自己围之扭之咕咕叫。

[ 本帖最后由 易无学 于 2009-2-17 21:35 编辑 ]
作者: lostboy    时间: 2009-2-16 00:56
原帖由 易无学 于 2009-2-15 23:16 发表


“后一篇的说教意味稍重”,偶行文有时理性重于感性,确是一种缺陷。待改之,但非一日之功。不过个人的缺陷也投递了一个人风格的影子。天下小说大一统,〔统统说事儿,没有思辨〕岂不令人无趣。

不是说不可以思辨,只是象诗歌一样用意象让读者自己去思辨岂不更好,毕竟巴尔扎克式的思辨已经过时很久了。我个人喜欢看到新形象,新方法所揭示出来的新问题。
作者: 易无学    时间: 2009-2-17 21:34
“不是说不可以思辨,只是象诗歌一样用意象让读者自己去思辨岂不更好,毕竟巴尔扎克式的思辨已经过时很久了。我个人喜欢看到新形象,新方法所揭示出来的新问题。”

用意象让读者去思辨,言之有理。
但,思辨不存在过时一说。
作者: 易无学    时间: 2009-2-17 22:10
原帖由 目目连 于 2009-2-15 23:28 发表
不过个人的缺陷也投递了一个人风格的影子。天下小说大一统,〔统统说事儿,没有思辨〕岂不令人无趣。

这是什么奇怪的混淆概念或是在混淆别的什么的说法。




这是什么奇怪的零度理解力或是在貌似大智若愚。
作者: 阿呆    时间: 2009-2-17 23:16
第二个后半部感慨太多拉!
作者: 易无学    时间: 2009-2-18 01:38
原帖由 阿呆 于 2009-2-17 23:16 发表
第二个后半部感慨太多拉!


好吧,阁下说的也有道理。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
现在权且改之,帖至如下〔砍掉了后半部中的一段“感慨”〕:
                        ●吸血鬼
   
  终于。有一次人们发现了吸血鬼。
   人们见到前,它正附在一个矮个头男人的胳膊上,大食其血。当时在旅馆里,天气热得厉害,这个男人刚刚洗完澡,独自从二楼走廊里回到房间,心情沉郁。其时上身赤裸,水滴尚未晾干,下套宽筒石磨蓝牛仔长裤,右肩膀上还搭着一条花毛巾。发觉痛感后,他看都没有低头看,以为是蚊子,但就其噬咬力度之迫切,逼使他条件反射一般,啪的一下就以手掌一半的覆盖力和杀伤力,朝那位恼人的不速之客拍下去了。不料拍扁后按在手掌底下感觉其个头不小,一看居然不认识。这让他稍有吃惊,然后随它掉在了旅馆的地上。他随意看了看地上那具死尸,就走开了。然而这时,他的脚步不由自主在慢,他的神情恍惚起来……
    吸血鬼,它并不如人们传说中所闻是黑色的,个头也并不像蝙蝠,它看起来倒像个蚂蚱,全身呈绿,四肢细挑。当人们扶起这个右胳膊胀紫溢血,走路踉跄,突然昏倒的男人时,等他回醒后问明了原委,一起就地察看一圈,找到那具被拍扁的蚂蚱似的东西,大家开始叽叽喳喳,小声议论起来——尤其上了年纪的人,好像这时大声说话都可能会遭遇不明危险:
   “吸血鬼吆。几十年没见了。”一个老汉背剪双手看着说。
  “真的撞上了吸血鬼?”五十来岁的大妈闻风赶到后,问着旁人。
  “少见少见,久闻其名,不见其身呀。”带眼镜的旅馆老板也感叹。
  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挤进人群,蹲下来,“这年头电影电视里张牙舞爪的,忒大发的样儿啊”,他用食指和拇指捏起它来,放到鼻尖,“咋跑到生活里来啦?就这么个求相?!”旁边一个中年人踹了他一脚,皱起眉头示其赶紧放下。
   “就地架火,烧掉吸血鬼尸体才行。”路边下棋的俩个老者过来看了后示以经验之谈。
   “这就是吸血鬼啊!幸亏打死的及时,不然吸血鬼就会让他慢慢变得瘦弱,萎靡不振。”
   “吸血鬼重现,世道要变呀。”耸人听闻者有之。
  “不出两个月就没有人形了,命也难保!” 人们面面相觑。
   人们看不出,这个有着食草昆虫外形的家伙居然吸血,这个比一只蚊子大不出多少凶恶味道的家伙,居然在传说中占据了恐怖老大的位子,它甚至正在不断地、马不停蹄地攻入这个世界的文化领域、意识领域、还有影视范畴。
  这样,或许起先是出于人类的快感,有生理上的也不乏审美上的,人们喜欢挑逗一下自己。或许,就像只是为了顺便在黑夜吓唬吓唬小孩,却不惜让历史也扭曲这个世界的本质。哪怕是一只动物本身,包括它的外形,颜色,甚至性格。
    可是。现在的结果是:吸血鬼是存在的,也正如传说所言是黑色的,外形像蝙蝠。只是上述文字倒是以人们在传说中一贯的扭曲和杜撰而扭曲、杜撰的,却至事实本身于不顾。我是这样的人吗?一个温泉市某旅馆刚洗过澡的普通过客?
        
                                                                          湖北温泉市


如此,不知效果如何?劳烦各位不吝点评。在下致谢。

[ 本帖最后由 易无学 于 2009-2-18 12:20 编辑 ]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9-2-18 09:19
第二篇有意思,后半部分的议论确实不好。

改后,虽然有点删得生硬,但也不比原文差。

我觉得议论的部分未必要删,但对于人类的指斥可更冷静、更站得高一点,或许会好。
作者: 易无学    时间: 2009-3-2 02:46
原帖由 生铁 于 2009-2-18 09:19 发表
第二篇有意思,后半部分的议论确实不好。

改后,虽然有点删得生硬,但也不比原文差。

我觉得议论的部分未必要删,但对于人类的指斥可更冷静、更站得高一点,或许会好。


多谢评论。主帖又修改了一下。另,不是要站得更高,而是要俯身更低,贴近地面,乃至泥土。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3-14 23:38
第二篇去掉那段哲思也无妨嘛,读者自会遐想。
要不就让它存有两个版本?
作者: 易无学    时间: 2009-3-21 04:35
原帖由 Anonymous 于 2009-3-14 23:38 发表
第二篇去掉那段哲思也无妨嘛,读者自会遐想。
要不就让它存有两个版本?


多谢楼兄发表意见。可您是骑在墙头两厢望啊,
小心裤裆被玻璃插儿扎坏哦?那样您的立场就不稳啦。〔保持中立也是一种立场,尊重〕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