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2009年黑蓝中的我们要干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09-3-11 01:16
标题: 2009年黑蓝中的我们要干什么?
这个文章,是我个人对黑蓝、对处于目前大环境下的黑蓝以及我们,还有文学的一点思考,在它当中的有些部分,黑蓝会那样做,其他的一些部分,则是用来作为参照,以及给相关的人做决定时候作为背景使用的。

一、黑蓝的背景
2009年,可以先说一下20072008这两年。这是两个重要的年份。2007年,黑蓝出版一套5本的《黑蓝文丛》,2008年,黑蓝再次出版《黑蓝小说季度奖作品集》。我现在不能断语这两套书在若干年后一定能经得住时间的洗刷,但是在目前,它是中国最好的短篇小说书籍中的一部分。对于黑蓝来说,这2套的出版,意味着黑蓝的双翼,已经落地搭好框架。黑蓝的双翼是什么?左边:小说丛书;右边:黑蓝小说奖。
在更早的时候,黑蓝要为“这种写作”出书,是个坚定不移的目标。说来可叹,这个目标真正开局,却已是45年之后的事。不能说这45年中黑蓝不想这个事,恰恰相反,可以说是无时不在筹划它。在以前,我就是认为,目前的中国,要想做事顺畅便利,那么权、钱必占其一才行,尤其是黑蓝这种对于目前中国来说属于“破冰”的文学(很可悲),这两者最好都有,但是事实上不可能。
黑蓝小说奖是另外一个系统内的“破冰”。做黑蓝文丛,主打的是“作品”的立足和推出,做小说奖,主打的是“文学评价系统”的破冰。如果我夸张一点,甚至可以说这是对新一代文学读者群的孕育和培养之举。
因此,这就是黑蓝在落地行为上的两个翅膀。到2008年,这2个翅膀定型。尽管我们知道,前途任重道远充满荆棘波折。

第一道荆棘从2008年下半年立刻显现出来了,那就是外部环境的迅速恶化。在此,我主要说的就是经济。
2001年黑蓝文学网初创时的一个最大不同是,从2006年开始,为了做事,黑蓝在经济上的投入必须以“十万”为单位才可做得下去。上述的5本书,连带上做活动、做宣传等等开支,总投入超过了30万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黑蓝在服务器租用、维护等方面的开支,更不包括黑蓝工作人员的日常开支。这30万元,是2006年之前陈卫努力打下伏笔、到2006年付出了其他方面巨大的代价换来的——如果还可以说一点内情的话,那就是这一切原本只需某一个人在集体积攒的努力之后就能完成,但是他自我的、个人的凸现使得我们付出了整个团队的代价,并且使这目标至少延后了一年。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中似乎是司空见惯,但是在每个当代都需要我们亲自去品尝。
没错,2008年之前的巨大的经济来源,是出自别人的赞助。而外部环境的迅速恶化,也就是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赞助人也自身难保,黑蓝便也顺理成章地失去了赞助,重新回到了经济恶化的恶劣轨道之中。
无数人认为,黑蓝是个有质量的品牌。无数人在许多时刻,都在为黑蓝想着如何使它可以通过论坛、通过活动、或者通过其他用黑蓝的严肃和质量的途径,来让黑蓝获得不需要看人脸色的经济来源,从而摆脱“赞助”这一低级形态的经济来源。但是事实证明:黑蓝是无法用自身平台来获得经济利益的。想想这也是必然:黑蓝之所有受到经济上的重压,就是因为中国的文学环境不好;而也正因为文学环境不好,因此黑蓝才想做点事,那么,黑蓝又怎么可能在整个大事还没完成的情况下,能得到自己的造血功能呢?但是,在之前,黑蓝对此有所认识,却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反证,而现在,我们必须抛开这个幻想,清楚地认识到:目前,黑蓝是不可能用“黑蓝”来挣钱的。
这就是2008年摆下的残酷现实。
而在这残酷的现实下还有一些雪上加霜的事情就是:黑蓝的一些核心工作人员,自己也面临了残酷的生计压力以及家人的生活(命)压力。它们就像是一个约定似的,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接踵而至,来开碰头会了。

如果没有文学,那就没有我们。而如果没有钱,也就没有黑蓝……这是黑蓝的现状。从2007年开始,我们就已经做好了面临寒冬的思想准备,并且开始逐渐试探如何通过黑蓝文学之外的途径来为黑蓝挣钱,这样的行为,到2008年下半年,进入到紧锣密鼓的操作阶段。我们都不是商业天才,半年时间的思考,半年时间的试探、出击,无疑,效果并不显著。但并非一无所获,至少,我们得到了在文学之外挣钱的一些可行性思路和线索。然而这需要时间,需要机会,因此,到2009年初,黑蓝在经济上的压力,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缓解。
所以我现在,可以给本文的疑问性题目给出一个答案:2009年黑蓝中的我们要干什么?2009年黑蓝中的我们主攻方向,挣钱!
经济形势越是恶劣,黑蓝也就越是被动,黑蓝越是被动,我们就越是要解决它的病根。这是必须而又迫不得已的战略性决定。如果钱的问题不解决,黑蓝就永远不能展开它的双翼,它也就只能跟很多昙花一现的文学网一样,时候到了,谢幕了事。——而这,并非大家之心愿。

二、经济压力下的黑蓝论坛要做什么
下面我来谈谈文学,谈谈黑蓝的文学和黑蓝的论坛。
挣钱这事,说白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做的,它还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人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岗位和定位,热情和责任,很多时候不是必须要重叠的,但必须认识到热情和责任无法互相替代。
我把这个关系缩小到黑蓝,那就是,不是每个热爱黑蓝的人都需要为黑蓝挣钱,这是第一层;不是每个能挣钱的人挣到钱后都愿意把钱投向黑蓝我们也不盼望每个人都需要为黑蓝投钱,这是第二层;愿意为黑蓝做点事的人,在眼下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岗位和定位,这是第三层;当各个环节都能衔接上后,这台机器才能真正地开动并且奔跑长远,这是第四层。
黑蓝是个文学网,但它接纳的、喜欢黑蓝的不仅仅是因为文学,主要还是因为黑蓝“有意思”,在此我就不展开来说“有意思”对于个体而言都意味着什么。总之,20032006年黑蓝各种活动、各个高质量作品很多,因而凝聚了许多人,而到现在,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走的走留的留,异彩纷呈,有人感言说:黑蓝在退步。
从数字、高质量的作品的数字上看,黑蓝是在退步。不过这真的不重要。我有一个底:每年,黑蓝有那么一两个人,高产出一批高质量的作品,这就是健康的。用个股票上的行话,现在的黑蓝就是“拉升后的高位强势整理”,它洗去的是浮筹,浮躁的心态。沉淀下来的,是死盯黑蓝本质的人:用作品说话,建立、梳理自己的学术价值观。什么时候才是黑蓝真正意义上的萎缩?那就是黑蓝消失了用作品说话、不能使人在这里对自己的学术价值体系进行梳理。
我个人并不反对大家为别人迥异于自己观念的话而展开一系列的辩论、乃至吵架。但是我更看重的是,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写出自己的好作品,实为更紧要的事。黑蓝在前几年活动比较多的时候,陶醉在辩论和吵架、或者沉醉在对黑蓝架构的描摹中,别人是看不出来的,自己也是看不出自己的“虚”的,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如果自己的见识、本事没有见长,那么,你的不当的发声,会变得异常刺耳。
世界的发展永远是波浪式的,一浪高上去,必会有一浪低下来。一浪低下来后,是什么让这浪再高上去呢?那就是积聚能量的过程。浪高的时候动来动去那叫弄潮儿,在浪底的时候如果还沉醉在弄潮的状态中,那么头栽葱撞到的就是谷底的淤泥。
2009年对于一些人来说,是痛苦的选择,他们必须把挣钱作为主攻方向。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机遇。因为黑蓝在这时候会消弭了许多浮夸的、虚燥的泡末。不要把在论坛上辩论得了高分当作自己的成就,它不是。不要把能批评别人就当作自己有底气,它只是底气的一小部分。在2009年,我们盼望黑蓝很多会员做的事情是什么?好好写,写写好,写多一点,发言的厚度增加一些。——前提是你还想写好自己的东西。
我知道,在大势好的时候,人会有一种受吸引的本能从而产生愉悦感,一如美国经济状况良好的时候人人都想去当美国公民。而在大势调整的时候,人就会有一种“离开”的本能从而产生愉悦感,一如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很多人会感受到在企业里弄潮不是那么好玩而想离开,去享受旱涝保收的事业单位的稳定。在黑蓝受到经济刺激的这个当口,有人感叹它在“退步”而在小圈子里互相吐露着对它的不满。对此我不会有任何责怪或者不理解。人,在本能上是趋利避祸的动物。实际上我现在说的方向就是如何才是真正的趋利避祸。人生经验不是在情感交流中获得的,而是在心志成熟和对方向的把握中获得的。
因此,黑蓝在2009年,整体上一定会收缩运行——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钱。但是这恰好给了一些人以学术、作品成果上好的契机,因为客观上少了许多浮躁。我甚至可以把契机罗列出来:
A、
闷头好好写作,不去过问那些谁喜欢谁谁讨厌谁的狗屁倒灶的事。这样过一阵后,起码作品的量上升了。
B、
开创黑蓝现在所缺乏的学术门类板块,带领一批人进行长时间的钻研。
C、
进行管理试水,尝试文学推动。
几个契机无疑都是对个人有益的,换句话说,黑蓝的“平台”摆在这里,就看你如何用它了。



大概,我要说的话也快说完了。我也许可以对一些版主有所期盼,但这是建立在我年长他们几岁的基础上。这些期盼,无非是:1、要团结。谁都不是谁的专家,在专业领域里,唯独专家最容易说出很不专业的话、做很不专业的事。2、心态开阔。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凡事不可只从自己角度出发,更多的要站在自己身外去看自己说的话,看它能有什么影响。3、不要感情用事。版主的感情用事害的是自己的见识和修养。4、利用版主的身份,学习、试验一定的管理经验。这话背后是意思是非常现实的:黑蓝里很多人都在上班,随着时间推移,就算论资排辈,大家也都有可能进入到“管理”的岗位。那么在黑蓝,可以尝试管理的试水。管理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如何处理别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处理自己和事之间的关系。所以,这一点如果宽泛、放大地来说,也是修炼自己使自己得以成长的一个盼望。
此外,不要怕黑蓝会变了性质,它不会。也不要怕黑蓝会在经济波浪中会被水打翻,它也不会。最不济会怎样呢?套用老毛的一句话:顶多再回井冈山打游击!
作者: 和底    时间: 2009-3-11 01:43
好的。从不看成功学的主意了哦。
作者: 用月光取暖    时间: 2009-3-11 01:54
顾叔叔们辛苦了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3-11 09:39
顶!!!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3-11 09:41
再顶黑蓝管理,三顶所有作者.
作者: 阿呆    时间: 2009-3-11 10:34
领导的发言有水平,属下学习了。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9-3-11 12:20
今年是艰辛的一年——这对于黑蓝的外部和内部都是如此。在坚定信念的基础下,变化是在所难免的。这变化的方向依然是由信念决定的,希望这股危机般的潮水早些退去。对付恶劣事态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保持上进的心境。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9-3-11 13:34
文学就是这样。现实也就是这样的。
作者: 陶北    时间: 2009-3-11 16:05
标题: 一个字
不容易
作者: 鲟苗    时间: 2009-3-11 18:58
标题: 我们要干什么
要人家干什么……
作者: lostboy    时间: 2009-3-11 19:40
坚决支持。
开创黑蓝现在所缺乏的学术门类板块,带领一批人进行长时间的钻研。
这个版块我推荐笑笑逍遥派,也就是qq群上的肥鲽鱼煎油。这家伙知道的真是多。我会和他抬杠到底的。
如果这个版块和文学联系紧密的话,我当然还要推荐shep.
此外,学术版块我推荐一个参考论坛:国学数典。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3-11 20:15
滚!!!
作者: 和底    时间: 2009-3-11 20:39
标题: 回复 11# lostboy 的帖子
会渐渐培养起一批学院派的家伙
作者: lostboy    时间: 2009-3-11 21:04
原帖由 Anonymous 于 2009-3-11 20:15 发表
滚!!!

anonymous 你不用匿名,也可以骂人的。
让你生气,我感到很不好意思,非常抱歉。
响应号召也响应错了,可能是我理解错误,主要是个人能力问题,还请多多谅解。
不过,我终于理解xiaowu 所说 “人的脸的样子,是由最初的消化系统形成的。”而且知道你的那张脸是由消化系统的哪一部分形成的。
建议你以后骂人要有理有据,论证深刻,不要搞人身攻击且要富有想象力。这样才有意思,不然还不如农村的老娘们骂街。
可惜你不如唐雎。匹夫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希望你改正你骂人的缺点,提高你骂人的水平,否则你再骂,我也不会搭理你了。
祝你进步。

[ 本帖最后由 lostboy 于 2009-3-11 21:11 编辑 ]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3-11 21:19
滚!!!
作者: 目目连    时间: 2009-3-11 21:26
响应号召也响应错了,可能是我理解错误,主要是个人能力问题,还请多多谅解。

这种情况下,建议可以少回帖
作者: lostboy    时间: 2009-3-11 21:33
可以。
作者: 也也夕    时间: 2009-3-11 21:45
B啥时候开始呢?
作者: 半天锈    时间: 2009-3-13 21:59
说得很好。建立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应该一遍遍去认识的。
作者: 金特    时间: 2009-3-14 12:07
黑蓝要重回民间,简、平、快,甩掉无用的包袱,即实用又经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搞出版,没条件了,就不做。如果说到竞争对手,那也不是所谓的主流,反而还是在民间。高手都在民间,高手组成的“团伙”也都在民间。
作者: 六点亡羊    时间: 2009-6-17 12:18
原帖由 金特 于 2009-3-14 12:07 发表
黑蓝要重回民间,简、平、快,甩掉无用的包袱,即实用又经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搞出版,没条件了,就不做。如果说到竞争对手,那也不是所谓的主流,反而还是在民间。高手都在民间,高手组成的“团伙”也都在民间。

民间有高手,但是民间的高手有共同的问题,就是性格上或者生活上有自己比较独特的东西,这样的人不适合团队作战。
所有没有被小体制驯化的高手都是无法被黑蓝利用的。
现在黑蓝经济的发展可以考虑多元化。纸媒是一块,文艺是接近小资的,可以考虑与小资品牌合作。这样钱可以解决一部分。
黑蓝可以考虑用纸刊来供养网站,现在刊号一年20几万,真有牛逼的广告一家就下来了。或者跟大刊谈刊中刊。这都是广告盈利的办法。刊的内容可以做文艺生活类。好看,贴近生活,又有美好诉求。
另外,黑蓝的产品,比如包装袋什么的,我看很近似无印良品这样的牌子,有没有进一步的用实体带动网络的必要。
网站可以建设的更纯粹一些。我觉得个人小门户,比如顾耀峰版,是对整体的解构,有好处,但是长久看,个人觉得还是危险。
作者: 六点亡羊    时间: 2009-6-17 12:27
B、
开创黑蓝现在所缺乏的学术门类板块,带领一批人进行长时间的钻研

这一点上我说说自己的看法。之前黑蓝有评论版,他的存在意义类同学术。但是都知道,即便是大学里面的学术都有学术经费,想依靠几个人来完成对黑蓝,对中国文学的研究,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而且要选对人。回到高手说上,哪个”高手“现在不是在考虑买房子生孩子。难。
作者: 阿呆    时间: 2009-6-17 12:43
我也觉得网刊是个重点。先不要刊号,可以印刷精美内部发行(收费),看看可不可行?
作者: 六点亡羊    时间: 2009-6-17 12:56
又想起一个。
黑蓝没有可能做媒体工作室。这个我自己的经验是,永远缺好作者。所有有了像水银这样的专门给媒体供稿的工作室。
黑蓝如果有这个操作精力,那么经费又一个解决出口。并且解决了黑蓝大学生就业问题。
这些点子的缺点是,他们都在偏离黑蓝的初衷。这恐怕在陈卫、在你眼里都是致命的。我只是想说,道路是很多种的,尤其是对面缺钱的局面。
作者: 六点亡羊    时间: 2009-6-17 12:58
原帖由 阿呆 于 2009-6-17 12:43 发表
我也觉得网刊是个重点。先不要刊号,可以印刷精美内部发行(收费),看看可不可行?


这个需要环境依托。另外,没有刊号和挂靠单位的印刷品是不能上广告的,单纯靠买杂志是不挣钱的。所以不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 转身一箭    时间: 2009-6-30 21:57
我想黑蓝开一个通俗小说版。。。。。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09-7-1 02:33
原帖由 金特 于 2009-3-14 12:07 发表
黑蓝要重回民间,简、平、快,甩掉无用的包袱,即实用又经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搞出版,没条件了,就不做。如果说到竞争对手,那也不是所谓的主流,反而还是在民间。高手都在民间,高手组成的“团伙”也都在民间。


这“高手”指的是什么样的高手?写作的高手?
我差点儿把“重回民间”看成了“重回人间”,难道黑蓝还曾经在别的地方呆过一把?还有什么“简、平、快”这样的词儿,无用的包袱又是什么?我觉得这些话都很模糊,还有实用又经济,这都是些什么句子啊,难道还有一个好的模式供大家参考的吗。是针对出版而说的“民间”吗?这些模棱两可的劝说真叫人不得劲儿。
这些话太楞了。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09-7-1 11:15
坚持点文学本位。比什么都重要。作者、读者——真正的那些文学中人,目光还是敏锐的。
黑蓝群落水准高,十分欣赏。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