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成为出色小说家的处方 [打印本页]

作者: 也也夕    时间: 2009-4-19 01:06
标题: 成为出色小说家的处方
从《人性的、太人性的》中摘下的,尼采出奇地理智,叫人爱不释手。比如,按照他给小说家开的处方,即使这里很努力的人,恐怕也过于懈怠了。

     “手艺的严肃性。——不要谈论才华,尤其是天生的才华!应该说的是各种各样没有什么才华的伟人。他们通过某些特质而获得伟大,变成‘天才’,凡是知道这些特质的人,没有人愿意谈论自己缺乏这些特质:他们都有那种能干的工匠的严肃认真,这种工匠先学如何完美地建造部件,直到敢于建造一个大的整体;他们让自己有时间来做这事,是因为他们对做好次要的小事比对获得令人眼花缭乱的整体效果有更大的乐趣。例如,关于一个人如何能成为一个出色小说家的处方是很容易给出的,但是实行起来却要以这样一些特质为前提,当人们说:‘我没有足够的才能’时,往往漠视了这些特质。人们只要打100多份小说的草稿,任何一份都不超过两页,但是却要有这样一种明晰性,使其中的每一个词都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应该每天写下趣闻逸事,直到学会如何给它们以最贴切、最富有效果的形式;人们应该不知疲倦地收集和描绘人的类型和性格;人们尤其应该尽可能经常地讲事情给别人听,也听别人讲事情,以敏锐的耳目注意对其他在场者的效果;人们应该像一个风景画家和服装设计师那样旅行;人们应该从个别科学中摘要出一切在描绘出色时就会产生艺术效果的东西;最后,人们应该反省人类行为的动机,不鄙弃有关教导性的指点,做一个对有关问题的日日夜夜的收集者。在这种多方面的训练中,人们应该拿出去让街上的亮光照一照。——大多数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们不是从部分,而是从整体开始。他们也许做好了一次事情,引起了主意,从此就由于正当的、自然的原因而越做越糟糕。——有时候,要形成一项这样的艺术家式的人生计划往往缺乏理性和性格,这时候命运和需要就取而代之,引导未来的大师一步步完成他的手艺所要求的任何条件。”

“艺术家及其追随者必须并驾齐驱。——从一个阶段的风格到另一个阶段的风格的进步必须如此缓慢,以至于不仅艺术家,而且听众和观众共同参与了这种进步,都确切知道发生的是什么事情。要不然,在高高在上的遥远地方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与不再能达到那个高度而最终灰溜溜地爬下来到比以前更低出的观众之间就会一下子出现巨大的鸿沟。因为,如果艺术家不再提高他的观众,那么观众就会迅速下跌,而且观众拥有的天才越高,他们跌得就越低下、越危险,就象被老鹰抓到云层中去的乌龟从上面掉下来早了殃一样。”

“必然有坏作家。——任何时候都必然有坏作家,因为他们要满足发育不充分的、不成熟的年龄段的人的趣味;这些人像比较成熟的人一样,有他们自己的需要。如果人的寿命能长一点的话,那么变得成熟的个人的数量就会超过或者少等于不成熟的个人的数量;然而大多数人死得实在太早太早了,也就是说,始终有许许多多智力发育不充分者有着不好的趣味。而且这些人以年轻人的急躁渴望着他们需要的满足,于是就迫不及待地要求有坏作家。”

“宁静的多产。——天生的精神贵族不太勤奋;他们的作品创作出来,在一个宁静的秋夜从树上掉下来,没有被急匆匆地渴求,没有被推进,也没有为新事物所排斥。不懈的创作欲是庸俗的,显示出嫉妒、羡慕和虚荣心。如果你是什么有价值的人,你原本不需要做什么事情——然而你却做了许多许多。在生产性的人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人种。”

[ 本帖最后由 也也夕 于 2009-4-22 13:07 编辑 ]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9-4-19 21:49
我每天最大的自责,就是自己的懈怠和不自制。
作者: 野情人    时间: 2009-4-20 18:42
说得真是非常到位。改变我对尼采的印象了。。。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9-4-21 12:05
“宁静的多产。——天生的精神贵族不太勤奋;他们的作品船做出来,在一个宁静的秋夜从树上掉下来,没有被急匆匆地渴求,没有被推进,也没有为新事物所排斥。不懈的创作欲是庸俗的,显示出嫉妒、羡慕和虚荣心。如果你是什么有价值的人,你原本不需要做什么事情——然而你却做了许多许多。在生产性的人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人种。”


我又反刍了一下,觉得他这段话说得太理想主义,太想当然了。把写作太美好化了。
写作的根源是什么?是一种倾诉,一种变态的倾诉。它企图挽留一些东西,它企图爆发一些东西,它企图过家家。
如果你不推动自己,只凭本能去写,那你平均两年能写一篇3000字的小说,就很不错。虽然这篇小说,给你以特别美妙的感觉(因为你只在特别有感觉的时候才动笔),但你损失的更多。本来你可以写更多的好东西的。

更高的人种……我认为一个人如果甘心写作的话,他是没有心思去关注自己的人种问题的,他要工作,必须工作,完成脑子里的幻想,完成倾诉,完成挽留,完成创造欲。

他必须推动自己,乃至调动些虚荣,也是情理之中。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9-4-21 14:18
更跑题一点说,我甚至认为,有点虚荣对作者来说,正如“爱表现”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理由很简单,能写到足以因写作而获得虚荣的作者,绝不是靠虚荣才能写到今天的。
就好象一个最终能成为开国元勋的革命者,如果他只是想当官,是熬不到开国这一天的。这个比喻有些大了,但道理我自己觉得是对的。
作者: 也也夕    时间: 2009-4-22 13:06
楼上说的没错。艺术家往往能自觉调动一切有利于艺术的因素完成创作,虚荣、自私、自卑乃至一切阴暗的心理,都可能是艺术家创作动因的重要部分甚至能力本身,我怀疑,这些似乎见不得人的东西在刺激创作上可能比正面因素更有效。

但我觉得尼采说的是另一回事,是关于精神自足的。有些人,一定有这么一些人,在精神上强大到不用借助任何其他形式达成自己,他们没有倾诉的需要,也就没有强烈的写作冲动。我们由此不能见识这些强大的精神,当然是我们的损失,但对他们却完全无所谓。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9-4-22 15:43
但我觉得尼采说的是另一回事,是关于精神自足的。有些人,一定有这么一些人,在精神上强大到不用借助任何其他形式达成自己,他们没有倾诉的需要,也就没有强烈的写作冲动。我们由此不能见识这些强大的精神,当然是我们的损失,但对他们却完全无所谓。

哈哈哈,我可以证明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9-4-23 14:42
证明什么?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9-4-23 16:15
有些人,一定有这么一些人,在精神上强大到不用借助任何其他形式达成自己,他们没有倾诉的需要,也就没有强烈的写作冲动。
作者: 孙浩然    时间: 2009-8-5 03:06
本帖最后由 孙浩然 于 2009-8-5 04:01 编辑

啊,袁群说的是另一种超人。
我以为那更可能仅仅是自足,而不一定是强大。
一定有更多人,在精神上自足到不稀罕借助其他形式表达自己,(可能表达别的,而不是自己),他们没有倾诉的障碍,毫无写作冲动。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即是自足一种表现。
作者: 造句练习    时间: 2009-8-28 17:27

作者: 和底    时间: 2009-9-1 23:20
袁群所谓的正是获得概念的人
作者: tutulong    时间: 2009-9-4 11:38
得鱼忘筌得意忘言

对思考型的作家来说,写作是解决心中的问题,对真理的困惑, 从宗教到科学,从牛顿(真理显现了!)到爱因斯坦(牛顿的神话又破灭了!)。有些老作家的问题现代已经被解决了,有些作品反而看上去只有历史价值了。死去的作家才是最好的?除非追求的不是真理才可以这么说。除非他里面有那么些原汁原味的、琐碎的、生活的东西,使得即使笼统归纳起来得出的结论不科学,不完整,但是每个组成的部分是真实的、有建设性的,那么也可以作为有价值的作品流传下来。

很多类型的人都可以把自己当作超人,只要有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能是错的,但是却是可以自给自足的,比如“一方面,另一方面……”“必然趋势”“不同环境下”这样的垃圾辩证法、诡辩也可以自给自足。

艺术的追求不一定都是真理,所有的小说家也不都是哲学家,写作里头必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和真理不一样的东西,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彰显个性的地方吧。不过如果在真理性上犯错误就很可怕,就像现代的作家旧时代的头脑(旧的世界观、方法论)写东西,框架就是让人不能接受的。
作者: 夕夕夂    时间: 2012-9-28 17:43
生铁 发表于 2009-4-21 12:05
“宁静的多产。——天生的精神贵族不太勤奋;他们的作品船做出来,在一个宁静的秋夜从树上掉下来,没有被急 ...

您的话我可以理解成这样么:
只有不断的挖掘和锤炼才能至纯的刚柔
虽然生活有着阶级性 但是思想必须打磨 才能凝华 进而升华于无形的文字中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