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和她一起
[打印本页]
作者:
乌鸦十三
时间:
2009-6-3 00:35
标题:
和她一起
和她一起
他读书时曾这样希望——所有已经,正在以及将要写下的文字都应该准确的传达出事物的真实意义。
通过大量的阅读,他认为有两种达成这一目的的可能性:一,真实的描写无限的虚构而使事物显得无限真实;二,虚构的描写无限的真实而使得事物显得无限虚构。
所以坐在公共汽车上时,他根据这两种可能性考虑了两种设定路线的方法。
其一,他可以只乘坐某一辆公共汽车,比如,这辆崭新的九十九路。虽然它的路线只横跨了整个城市的不到三分之一,可是只要他每天坚持不断的坐在这辆车上,在经过了足够长的时间以后,在某个特定的一天,某个特定的时刻,这条路线已经和其他所有的路线都交叉过了,以至于只能在最后的那条路线上行驶,他的目的就会在这条最终的路线上达成。
其二,他也可以乘坐任何一辆公共汽车,每次一到站就下车并乘坐下一辆到达的公共汽车重新上路。由于不能确定最终目的的发生地点和发生时间,可以肯定的说,只要他能到达足够多的车站并接着乘坐足够多的公共汽车,最后他的目的也会达成。
完成两者所需要花费的精力可能差别不大。
接下来他所要考虑的就是这两种方法所分别可能对他造成的影响。如果他只乘坐九十九路,那么他所要应付的大概就只有与同事相遇时的交谈。因为九十九路会到达他现在工作的地点,他可能每天都要面对很多次同事的质问。
“哎,怎么又遇见你了?”
“哦,是啊……刚才忘带东西了,回去拿。”
“哦。”
一小时后。
“……怎么会,你怎么还在车上?(还坐在同一个位置?)”
“哦,是啊……把东西带回家。”
“……”
他可以想出很多理由来搪塞他们。但这仍然非常危险,也许很快公司里就会议论纷纷。可以预料,所有同事都会有在九十九路上遇见他一次或两次的可能性,对于某些人来说,他就像是住在车上似的。他刚刚从大学毕业,不希望成为单位里闲话的中心。这个方法似乎很不明智,也许选择第二条路线更好?
不,没有这么简单。他考虑的未来更多,更详细。
至少在九十九路上可能发生的事是可以预见的,而在无限多的公车上到达无限多的车站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呢?由于这种尝试是无限的,可以认为,他遇见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的可能性与遇见他远在他乡的爷爷奶奶的可能性是等同的。因为公共汽车是无限的,它们能够到达的车站也是无限的,距离是无限的,时间也是无限的。于是远近已经没有区别,早晚也已经没有关系。只要他继续乘坐下去,任何人都可能遇到他,他也可能遇到所有人。他要向之解释的恐怕不仅仅是现在围绕在他身边的人,而是整个世界上过去、现在、将来,所有曾经、正在、将要与他有任何一点点关系的人,只见过一面的人,曾经遇见交谈过的人,过去亲近后来疏远的人,他们将全都惊讶的张大嘴巴。
“天哪,多久没见到你啦!为什么会在这里遇见你哪?!”
是啊,怎么会在车上遇到你们呢?他叹了口气。
他要向他们解释什么呢——“哦,当时打你确实不对,不过过了这么多年,连伤疤都忘记在哪里了吧?”
“嘿,你,好像还欠我两块钱?买冰棒还是玩街机时赌输的?”
“哇,你都长这么大了啊,记得吗,我给你写的密码?”
“喂,望远镜还留着吗,我自己拍的月球照片已经不在了……”
或者——“对不起,当时确实没考虑好。真的,对不起。”
“对你的手指我很抱歉,我无心的,我没想到会那样。”
“再给我个机会的话,那天我一定会去。我差一点就到了,就差一点。”
当然还会有那些他不该再次遇见的人,对着他们他只能沉默。在遇上某些人以后,他只能默默的坐在那里,不管他们打他或者骂他,他都只能沉默——仍然存在许多无法用语言述说的事情,他觉得这些事情会一直跟随他一生。
不过,有时,
他也可能会遇到她。
实际上,他的要求就是如此。在走过所有的路线之后,在排除所有其他的可能性以后,在一个明朗的午后,在一个他和她都空闲的假日,在一个如此偶然又恰当的如此合适的午间时分,她无所事事的上车,惊讶的发现他,微笑着和他打招呼。
“嗨,怎么又是你?”
他记得第一次遇见她时,他正在等车。天气很冷,她穿着黑色的风衣,从远处跑过来。那时他们还不熟悉,只是互相打了简单的招呼。很快他要等的车来了,他对她说声再见,就上了车。后来他又遇见过她几次,有时是在车站,有时是在车上。某一天,忽然发生了与他所读到过的最美丽的诗一样的情况。
“那天下午
快到傍晚
我象往常一样
和你说再见
一种要离开你时模糊的痛苦
让我发现
我已经爱上了你”
他发现他如此渴望着再遇见她。不是在计划好的场所,不是在可以约定的地点,而是偶然的,不知所措的,意外的再次遇见她。他如此怀念她说过的每一句话,偷偷谈起的,惹人发笑的,让人生气的,全部的话。要是再遇见她,他就会告诉她他是很想很想很想遇见她才真的遇见她的,他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现在他想和她一起坐这辆公共汽车,到达下一个车站时和她一起下车,因为这辆车太冷了,他们可以换乘一辆温暖的多的汽车离开这里。
可是九十九路从这个终点站开往那个终点站,又从那个终点站开回这个终点站,司机换了一个又一个,从黑夜到了白天,又从白天到了黑夜,春天来了,夏天过了,秋天走了,冬天又到了。他在这辆车上冻的发抖。他怀疑自己选错了路线,只依靠一辆公共汽车就想跑遍所有公车路线的想法过于幼稚,即使她所乘坐的公共汽车是除了九十九路以外的任何一辆,又怎么能保证她会在任何一辆公共汽车到达任何一站时下车转乘九十九路呢?而如果她从没想过要这么做的话,他又怎么能遇见她呢?当九十九路停下时,他从座位上站起,试图下车,坐在车门边上的一个穿黑色西装的人却拦住了他。
“你不能下车。”
他有些吃惊的看着这个人,正犹豫间,车子又一次启动了。
他站在门边上,握住头顶的横杆。这时他才发现,车上坐满了穿着一模一样黑色西装黑色长裤,打着精美领带的人。
“怎么回事?”他有些恼火。
“我们向你保证,再坐几站,再坐几站,你的愿望就能实现了。” 一开始阻止他的穿黑色西装的人点点头示意他冷静,周围的人也随之点头。
“我等的够久了。”
“不,还不够久。我们早就跟上你了。但我们都觉得还不够久,要穷尽一条路线上的所有可能性,你花的时间还不够。”
“……你们是什么人?”
“这你不用关心。”他整了整衣领。“我们和你的目的一样。我们认为,只要有一辆公共汽车就足以到达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接触,甚至能够到达宇宙中的任何地方,与宇宙中所有的生命体相遇,所以整个世界只需要一辆公共汽车和许多车站就足够了。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处理剩余的其他东西,很快阻挡你的东西会越来越少,一切都会更加顺利的进行下去。你只要安静的坐在位置上就可以了。”
他有些疑惑的向车窗外看去。真的,在他漠不关心的坐在车子里的时候,这些人已经将世界简化成别的样子,一模一样的高楼大厦取代了高高低低的房屋,一模一样的人工绿化和水池取代了原来的树和花草,人们穿着几乎一模一样的衣服,看着一模一样的报纸,车站也都变的一摸一样。他有些绝望的坐回座椅。
从前的世界不是这样的。他回忆起那些和她一起去过的地方:温暖的小餐桌,矮矮的小树,穿着短裙的女孩子,木头桌椅,破烂但没有失去过往风韵的二层小楼。他忽然发现,连公共汽车都已经变成一模一样的了。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九十九路的车头很阔,而十六路的小车头就显的太寒酸,四十五路车的椅子比较大,最窄的恐怕是一路车最后的两排。每辆公共汽车的车身上都有不同的广告。等车时,他根本无须去看那有些小的车辆号码,他知道九十九路的样子,他能把它和其他车子区分开来。而现在在道路上运行的无不是车头很阔的车辆,车身广告全都是趴在床上露出身体的女明星,车窗毫无例外的都紧紧关闭着。
穿黑色西装的人仿佛读出了他的想法,再次点头。
“我们不需要这么多区别。我们只需要做到单一化就能达到社会所能达到的最高的和谐状态。”
他看见擦身而过的车子上也有一个年轻人和一些穿黑色西装的人。毫无疑问,世界上现在只剩下一些和他一模一样的人,坐在一些一模一样的公共汽车上,开往一个又一个其实根本没有其他人存在的车站。世界统一了,没有烦恼了,安静了,只有冬天的风雪和汽车发动机的噪声自由自在的飘荡。
穿黑色西装的人继续点头。
“我们可以说世界的关键就是公共汽车。尽管可能有很多这种公共汽车,但由于我们成功的除去了不一般和不一样的杂质,这一辆公共汽车和那一辆公共汽车在本质上已经没有太大区别。当然,世界上还有很多车站,严格来说,使所有车站完全一摸一样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可以采取使自己不断运动的方式来超越这种不同。我们一起坐在这些已经被整合成一辆大公共汽车的独立的小公共汽车上,表面上看,我们是各自坐在不同的车上向着不同的方向去到不同的车站,其实,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在一辆由所有这样的公共汽车组成的大公共汽车开往某个车站的过程中所投射的剪影。这辆大公共汽车当然是开向人类从来没有到达的地方,只有象我们这样和谐统一的行为共同体才能带领人类走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他闭上眼睛。
那么,在这样的未来里,他还能再见到她吗?现在他开始觉得,不在车上遇见她也是可以接受的——为什么他一定要在车上穷尽所有的可能性来寻找她呢?难道他不能靠近她呼唤她吗?难道他不能在温暖的阳光下,矮矮的小树下,刺的人腿痒痒的草地上靠近她呼唤她吗?难道他不能带她去一个灯光昏黄的餐桌边亲吻她吗?难道他不能和她一起走在人声嘈杂的街上拥抱她吗?难道他不能在真正的世界上大声呼唤她吗?不能吗?不能吗?不能吗?
他睁开眼睛。车子停了下来,穿黑色西装的人们开始叫喊,试图抓他的衣服,一些人甚至拉他的皮带,想出所有的办法阻止他下车。他为此撕破衬衫,丢下鞋子,勉强踹开好几个人,才终于跌跌撞撞的爬下了车。他站在漫天的风雪中,看着九十九路带着那些人的咒骂和愤怒远去。
好冷,他退到小小的遮雨板下面。不知道自己在哪里,由于他的漠不关心,整个世界已经被简化的不成样子。他知道这里和那里已经没有区别,他是在一个无差别的车站等待无差别的车子。他再次闭上双眼,仔细回想在某天靠近她时她呼吸的模样。她对他说,你是个笨蛋。她对他说,过会我们一起走。他想着这个世界上曾经存在过的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在这个世界上乘坐不同的公共汽车到达各自不同的终点站,谁都没有权利改变这一切。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植物,各种各样的动物,各种各样的建筑,各种各样的艺术,各种各样的理论,各种各样的音乐,也许它们最终有对有错,有聪明的有愚蠢的,可他们全部都应该能有权利留下来。只靠一种或两种方法去穷尽所有可能性确实有可能,但却不该为此放弃其他所有的可能性,因为可能性,是没有正确和错误说法的——他可能遇见她,她可能不会遇见他,他可能会爱她,她可能不会爱他——这都是有可能的,他们既不正确,也不错误,只是有可能的。他还想起她的笑容,她扎到后脑勺的头发,她生气的样子。她从来没在他面前哭过。他永远不会惹得她哭,即使天气冷到这个地步,即使整个世界只剩下一辆公共汽车和一个车站,他也永远不会惹得她哭。
忽然他听见车子的喇叭声。他睁开眼睛,看见车头刷着红白相间条纹的八百一十一路缓缓穿越风雪开了过来。开的越近,阳光就越明媚,四周的人也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嘈杂。他用尽最后的力气跑到车门边上,车门打开了,他看见她走下车子。因为天气太冷,她冻得直打喷嚏。
但看见他时,她就微笑了。
“嗨,怎么又是你?啊,天气真是太冷啦,这辆车子里更是冷的不像样子……你在等车吗?我们一起坐下辆车子怎么样?我记得九十九路非常暖和哦。怎么样?”她伸出手,脸蛋红扑扑的,眼里含着泪花却仍然在微笑,“你会和我一起坐下辆车子吗?”
[
本帖最后由 乌鸦十三 于 2009-6-3 00:38 编辑
]
作者:
陈鱼
时间:
2009-6-3 09:03
觉得 还是一样的注重理念 但是比之前的文章少了虚构的技巧和耐心
公交车这个道具没有选好。
如果两个镜面之间能产生无限反射——这是容易想象并且“真实存在”的话
公交车的线条轨迹最后通过无限运动妄图趋向于覆盖一整块面——这在几何上就不成立——作者的描述也同样没有帮我更容易理解
我觉得写这类文章 道具的选择还是蛮重要的 博尔赫斯或许分析的没有这一篇精细 但是他简单的描写就能把他认为的“神奇”告诉大家 让我感同身受 这一篇 我觉得分析的很绕 而这种作者痴迷的气氛又不能很好地还原出来 所以读起来很吃力
里面还掺了爱情的元素——那首“最美丽的诗”我觉得……是个败笔
我看到那里就想到了村上的《百分百女孩》……还有张爱玲“于莽莽时间荒原上遇见, 也不过是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ORZ)……感情部分没有给文章加分 对感情的“描写”有点太过纯情以至于失真……选择接近绝望的无限次旅程仅仅为了和她再一次相遇的话,我只是觉得这个“她”并不那么值得在一起
[
本帖最后由 chenyudemon 于 2009-6-3 09:07 编辑
]
作者:
小辣椒
时间:
2009-6-3 19:19
想起了黑客帝国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