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原创)暮色来临 [打印本页]

作者: 余余    时间: 2009-10-18 16:57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5 点金钱 才能浏览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9-10-18 21:47
两个两个的发……烧好了一定好好看。
作者: 余余    时间: 2009-10-18 22:12
唉,我头脑下午又发热了,刚写完就发上来了。这篇太青了。
作者: 花样    时间: 2009-10-19 11:49
新鲜出炉的
作者: 陈卫    时间: 2009-10-19 15:01
感觉奇特而,,而什么我也不知道。。。当然这“奇特”不是因为作品“特异”,而是读后的情绪的奇特。
有种百感交集的心情。看到了一种“第一次写作”的有力的未知、混沌的纯真。这里的“第一次”当然不是贬低。不过又确实有着初始的多种不足。比如:开始的那种三十年代(很鲁迅的)汉语风格在后来特别是中间有比较明显的松懈;也正是在“稀里哗啦”出现之后,整个叙述也有点松。有些感觉的表达稍嫌直白而满溢——其实那些直接表达感觉的词不写、不说出来,可能更可寻味。
但总体上很好啊,这种好就是强烈的纯真,这纯真对你而言又有不可学得的天赋,又有历世之后未曾丢失的求索,很难得。如果再投入更多精力,放远目光平缓心态,把各个细节都照顾好,使小说的各处都均匀、均衡,突出的刺头收一收,漏洞平一平,真让人对你未来的写作有所期待。当然这篇有些地方的粗糙也可能是因为你一写完就发上来了,毕竟没有修理过。
作者: 阿呆    时间: 2009-10-19 16:55
我突然伤感起来,我再也没有可以相视一笑的人了。

看到这句我也突然伤感起来。
作者: 余余    时间: 2009-10-20 09:14
本帖最后由 余余 于 2009-10-20 11:37 编辑
感觉奇特而,,而什么我也不知道。。。当然这“奇特”不是因为作品“特异”,而是读后的情绪的奇特。
有种百感交集的心情。看到了一种“第一次写作”的有力的未知、混沌的纯真。这里的“第一次”当然不是贬低。不过 ...
陈卫 发表于 2009-10-19 15:01


呵呵,有点激动,刚站起来到水龙头那边,开了哗哗的水龙头一下,也忘了有没有洗手。火眼。你说的那些问题确实是这样的。这个小说是我写得最快的一个,4、5天吧,如果最后两天不出意外中断的话,可能会好点。 写它的时候,开始只是一个人走在路上的场景,然后写了开头的那些,再接着是写了那个结尾。那个“稀里哗拉”是在写到一半的时候多生出来的,现在想想是不是要把这个人给去掉。
作者: 陈卫    时间: 2009-10-21 17:44
我觉得“稀里哗啦”去倒不必去了,他在这篇里肯定有了他很好的作用。现在不要头痛医头,以后写的时候让整体均衡、不让某些地方出现明显松懈或漏洞,更重要。
作者: 五加    时间: 2009-10-22 14:30
我会梦到自己走在一条山路上,忽然回转头一下,看到了山脚下的一朵牡丹花,在我回头的那一瞬,它变得越来越大,是粉色的。所有的背景全都隐去,只有那粉色的花。
还有,我时常会梦到自己站在一条黑黑的小河边,是深夜,天空深蓝的,那么辽阔地罩在我们的头顶上,安静极了。突然间,从天上倾泻下无数条的流光,像礼花一样,在夜空里,在我身旁绽放开来。我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心里满是奇迹般的惊异。

我喜欢这样叙事的语气,某些经历和自己类似,我也每日偷窥过一个画家的屋子良久,最终未能见他
也做过这样的梦,还有其它
作者: 余余    时间: 2009-10-23 08:45
我觉得“稀里哗啦”去倒不必去了,他在这篇里肯定有了他很好的作用。现在不要头痛医头,以后写的时候让整体均衡、不让某些地方出现明显松懈或漏洞,更重要。
陈卫 发表于 2009-10-21 17:44


嗯。
作者: 余余    时间: 2009-10-23 08:48
我会梦到自己走在一条山路上,忽然回转头一下,看到了山脚下的一朵牡丹花,在我回头的那一瞬,它变得越来越大,是粉色的。所有的背景全都隐去,只有那粉色的花。
还有,我时常会梦到自己站在一条黑黑的小河边,是深 ...
五加 发表于 2009-10-22 14:30


呵呵,你好,五加,原来有人做跟我一样的梦。那两个梦境都是真实的梦境,只是那个画家是瞎造出来的,现实生活中还没有偷窥某个画家的机会。

可能整个小说就是我的一个梦。
作者: lostboy    时间: 2009-10-23 22:14
很清新啊。
最是寂寞少年时。
文字再收一些就更好了。
说实在的,真心希望包法利夫人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9-11-20 21:11
标题: 83网刊特邀
【特邀评论】
五加|评《暮色来临》
    
  也许是因为同样热爱绘画,热爱大自然数不清的色彩、线条和形状,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渡过的时光,在田野和山谷奔走嬉笑,以及那些恍惚的梦、色彩斑斓的黑夜,刚好撞见了总是被骗去相亲的年龄,掘地三尺寻找爱情,又默默等待爱人的年龄。等等的,那么相似但又完全不同的记忆。读《暮色来临》的时候,黄昏里笔者走过的沙石小径上,我总是一次一次看到自己的影子。
  此时是一个忙碌之后的黑夜,我又重读了它。读到最后一段的时候,突然有些害怕那种忐忑不安的青涩,正在慢慢的从有计划的日子里褪去,它好久都没有回来过了。也许,是时候放下面不改色谈论一切的语气,抱上一罐子的期许,去藏在某个门背后了。
  “听着灶台上的木锅盖发着扑哧扑哧的声响,心里满是喜悦的希望”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