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情绪是不是小说 [打印本页]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9-12-6 22:17
标题: 情绪是不是小说
下面这段是酒童在小说版回贴时写的。我觉得他写得感情充沛,就转贴在我这里一下。
至于情绪本身是不是小说,是否足以构成小说的支柱,我并不是完全认同他的观点,我只是觉得他所说的可作为我们思考和观察小说的又一素材或案例。
——就正如我最近开始对“对写人感兴趣很重要”这个命题的关注一样。虽然我这么说了,但并不意味着我彻底信奉“写小说就是写人性”。

有时,甚至很好的朋友,都担心我没有自己的小说观,担心我总在动摇。我很难解释这种感觉。其实,作为一个对写小说产生兴趣已超过整20年的人而言,我说出来的动摇、摇摆,都并不是真的摇摆。

——即使以上的解释,也不真的是一种解释,它是我的一种反刍,出现在我个人的版里。

---------------------------------------------------------

情绪是不是小说。
  情绪是小说。当我读到大江健三郎,读到杜拉斯,读到卡尔维诺,读到勒内•玛丽亚•里尔克还有卡佛,当我读到他们的小说时,我折服于这些作者细腻的私人感觉,我被他们内心宏大的微观世界震憾了。很多时候,我能体会到这些人的私人感觉。它简直就是一场又一场大风暴,刮得我的脑仁跟头连连。这当中还包括陈卫、顾湘、小黑、赵松和其他常在黑蓝发表小说的作者。
  卡尔维诺在《帕洛马尔》里无奈、顽冥地说:“不对,那位先生说得不对,是不知道这些蛇与头颅骨有什么含义。”《帕洛马尔》简直连情绪都没有,只有捕捉——日常生活中那些最小的事情(卡尔维诺语),昆虫动物、天象星纪、地貌地物,但这种观察被帕洛马尔先生延伸到了人类世界。这是洞察,使人深思远虑,令人焦灼的洞察。我不记得把《马尔特手记》背上山去多少次,作为户外装备的“外挂”,其实它挺沉的——《上海文艺出版社》的装订真TM的好,结实的像块砖头,而《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顾客,我真想骂出声,他们只用背胶敷衍了事,连根棉线也舍不得摊本,我的《骑兵军》四分五裂,一大本早就变成N小本了——但我还是背上了,我觉得在山上某个静谧的空间读里尔克是最惬意不过的事了。我大概读《手记》至少有三遍了。还在读。在这位腼腆孤独,敏感而又脆弱的诗人面前,听他喃喃自语,自己恨不能变身他那个时代的一个妇人,将他的头颅揽进怀中。他极为私有的情感,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份伟大的馈赠,它是一股精神暗流,使我把黑暗中获取到的动静,当成惊心动魄的恐惧。当然,我在《手记》里也咯咯地笑过。在摇摆不定若干年后,从里尔克那里,我终于感慨,爱,归根结底,它仍然是个精神问题。我觉得这真是个大问题——我们从来没有察觉过爱会出现什么问题。杜拉斯。《平静的生活》。对于这位女性,我说她用情绪写小说一点不为过。情绪,是她所有作品的支点。一个女人的情绪。和读陈卫的小说一样,我没和她(他)们保持距离,也没诚惶诚恐,我能在她(他)们的句子的文字、句子里的气氛,这种气氛营造出来的情绪达成某种契合,我的心里就笑了——苦也好甜也好,平静也好微澜也好。以我,小说能做到这个,足够了吧。还说谁?日本国的几位作家?好。就我读到的来看,我感觉他们根本不私,正是这种细腻的、私有的、个性之森林的表述,才使得我们一直瞧不起的“小日本”的现代文学,统领东方之麾。我们不承认,丝毫不会影响它的鳌头地位。给他们的小说统冠以所谓“私”的头衔,实在是内蕴有问题。我说到了,他们是“个性之森林”。卡佛,还有卡佛,大家都在谈论,各有解读,谁也不能强谁。
  话往回说。这些作者的情绪必然会影响读者当时的心境。然而它却干预不了读者的思想、生活。绝对干预不了。如果真有一位作者已经做到他的作品能干预到一些人的生活了,那接下来他的思考是非常艰巨而又困难的。然而,这种思考十有八九是出不来结论的。尽管作者不为任何人负道德上的责,我想,他可能会选则退却。
  我实在不般配谈论里尔克和以上提到的任何作家。取怎样的角度读小说是关健。我的解读完全可以跟任何人相左。这个问题没对错。
  在我看来,陈卫们是在寻找小说的多种可能。既是寻找,它必然就和以往不同,就和别人的小说不同。这点,就是我提到的,美工你还没观察到位的问题。我的观点很明确。我在上文里提到了:我在陈卫们的小说里获取到了我所需要的情绪。你还指望小说它再为你干什么呢。从这点上说,陈卫们的小说是成功的。否则,我,一名读者,流连在黑蓝为什么么呢?让我读故事去?我所经历的世故够编一万个故事(我也编过,但写了几个二十来万字的开头就放弃了,我觉得我那样的陈列,不是写小说,更像是干史学家的事,而我又不想当个编年史的字卒),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件,比小说更加具象!
  你看,我这名读者却是从这样一个角度去读小说的。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12-6 23:32
生铁,你无需怀疑自己。
在这帖里出现“人性”,是有其针对性的。同样在这帖之前,我还否定过用小说阐述人性、道德,我认为把这种观念带进小说其实没志向,其实是笨劣的一种办法。
情绪是小说。但仅仅是小说的某一种。小说的方向太多太多。
作者: lostboy    时间: 2009-12-6 23:35
哈。
到人间去。
看生活怎样地穿过自己。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9-12-7 00:05
反过来想吧,如果几声质疑使你思考至今,并且还在不断地“解释”或是如你说的反刍,这不啻是件好事。
但是不管情绪是不是小说,情绪化是肯定不能解决小说的问题的。观念说一百遍也罢,归根结底,还是得以作品说话……所以,我的意思是,生铁桑,赶紧写吧,我很希望看到你的新作品。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9-12-7 16:59
我在很多场合说过这个例子,就是“安徒生的写作”。
一直觉得,理想的写作是,“生铁的写作”,“陈卫的写作”,“冯与蓝的写作”……
谁的名字后面都不该加上“们”字。
我们只能成为我们已经、正在和将要成为的人。
也许,就像奥德赛一样,早在经历之前,就先有故事了,
奥德赛要做的,就是去经历,
而在我们写作之前,就先有“我们的写作”在那里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写起来。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9-12-7 17:20
我同意,所以本质上即使我动摇和不解,我也不惊慌,不关心。我只想写自己要写的小说。它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12-7 19:54
本帖最后由 酒童 于 2009-12-7 19:57 编辑

嗯,名字后面用“们”是不合适,我也读着很别扭:首先不礼貌,再就是不准确,还有就是摘身其外、高高在上的一种姿态。是不好。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9-12-7 21:38
我在很多场合说过这个例子,就是“安徒生的写作”。
一直觉得,理想的写作是,“生铁的写作”,“陈卫的写作”,“冯与蓝的写作”……
谁的名字后面都不该加上“们”字。
我们只能成为我们已经、正在和将要成为的 ...
凌丁 发表于 2009-12-7 16:59


有道理。之前在看一些资料时曾经想过类似的问题,实际上从解剖学角度来说,每个正常个体的神经系统是相同的,但是千万个神经元传递给不同个体的生理感受却是独一无二的,其中原委貌似现今的科学依然无法彻底解释……不过也因此就注定了不同个体的感官体验无法复制,这是从一出生就已经深烙了。加之后天的环境熏陶、个人经历……形成的自我世界。所以,个人感受永远只能是个人感受,阅读也好,写作也好,归根结底都是各说各话,都是私人的事。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12-7 21:59
有道理。之前在看一些资料时曾经想过类似的问题,实际上从解剖学角度来说,每个正常个体的神经系统是相同的,但是千万个神经元传递给不同个体的生理感受却是独一无二的,其中原委貌似现今的科学依然无法彻底解释 ...
冯与蓝 发表于 2009-12-7 21:38

噢,个体的确很微妙的。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09-12-7 23:31
“在我们写作之前,就先有“我们的写作”在那里了”,而我们写作又常常将我们导向另一个方向。这对我来说产生很大的吸引力,我不确定自己会走向哪里,蒙蒙昧昧地顿悟而又继续蒙蒙昧昧地往前走,直到突然觉得它即将结束。充满了未知和可能,通过写,洞察幽微相互感通,是我和它相互引导着走过来的。而等到平静的时候回过头,又觉得,它呈现出来的,隐藏着很多我当时还未发现的东西,就像在读另一个人的作品。那么我就会觉得这篇写得满意。这也是我对所谓的道德批判人性批判感到别扭的地方,它预设了一个目标,损害了自己的过程。是怎样的人,自然会走出怎样的作品,作家强制的使命感责任感可敬但不可爱。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9-12-7 23:41
啊,要认真研读里尔克……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12-8 00:23
本帖最后由 酒童 于 2009-12-8 00:46 编辑

x,你这些看法我们共识。
“作家强制的使命感责任感可敬但不可爱。”,按我说,非但不可爱,更不可敬。这是因为,作家不是宪法,他连一点指教别人的权利也不能有。就比如那个山东傻比做协副主席,替死人唱歌,那是甚么狗屎道德观。但是,作家不把自身的道德观带进小说里,其实也很难做到。换句话说,纯人文的小说可以说没有。但我认为纯人文才是小说要做的事。做不到也尽量往它身上靠。事实上,陈卫在黑蓝首页“关于本体存在的小说”里,对此有过阐述的。当然,这也仅是我个人对里面一些观点狭义的理解。
嗯。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12-8 00:26
亢蒙,你读去,慢慢读,真能读到胆颤心惊。
不过也不一定,像冯与蓝说得那样,获取到的感受是不同的。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