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20年代,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以及之后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评论了现代哲学中的主客二分法。两位作者都试图对世界中复杂的situatedness of praxis做出阐释,但是在海德格尔那里实践是一个去政治化和去历史化的Sorge,一种遵从地球冒险路线的农民关照Scholle(地球浅滩,在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复古主义者以及纳粹哲学非常喜欢的一个术语)方式的关照。黑格尔回忆术语“Ding”涉及一种古老的集会方式,并且近几年布鲁诺·拉图尔抓住这个系谱以“关注的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实的事物”重新定义事物,作为二分法两端的类客体和类主体。像我已经讨论过的——反拉图尔——这需要被看作一个在现代性中的关键事物,它将思想者与艺术家整合在一起(而且明显不只是他们),发现相同时必将非常震惊。
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是一种追溯物品轨迹以及比较不同生产模式和分配模式的方式。从这个角度看,阿伦·塞库拉(allan sekula)的电影以及汉斯·哈克(Hans Haacke)的装置《Vergleich über ein Dritte》(Comparison via a Third) (2007) 是对电影方式可能性的有利证明。在Farocki的例子中,他将它们用于多频道的影像装置上。一种概略的推动力同样可以在这样的电影作品中被发现,但是,这里,像类似Snyder的作品《无题》(Archive Iraq)一样,其目的不是在于对完全透明度方案的据理力争,这种方案将使物品降低为一个为在初见时企图抓住主权议题的几何点。然而,物品和主体被放置于一个混乱的位置中,在这样的位置中他们变为有问题的,具有争议的事物和人。当然,在当代艺术市场中,电影和影像可用性的人为局限使这些物品在它们自己的权限中变得颇具争议,而且重要的作品,例如Snyder的涉及到艺术家档案的数字化与上传的作品《Index》,强调了这种媒体领域形式的局限。
Harun Farocki, Comparison Via a Third [Vergleich über ein Drittes],2007, 16 mm film, color, sound 24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