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失身 [打印本页]

作者: 段林    时间: 2010-9-27 02:25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5 点金钱 才能浏览
作者: 西城四月    时间: 2010-9-27 15:06
怎么没人评论?太长了么
作者: asui1003    时间: 2010-9-27 21:38
有人的,我先说啦。昨晚刚贴出来,我读了头几段,太晚了,就睡了,今天才接着读完。开始读的时候不觉得有问题,但读完后回过头看,安以洛在酒家和人打架那段,似乎是多出来的,因为后面白娘子的部分是个完整的故事,所以前面加插不相关的打架一段,感觉没什么作用。从传统的小说体裁(聊斋、武侠)里继承了很多,但描写上更着重表达人物的细微感受。但是不是还缺少一点更独立和独特的个人美学主张?老实说,我是越读到后面越投入的。能看出写得很认真,文体工整考究,这种认真真值得学习。

P.S. 精彩对白:“姐姐自重。”安以洛板着脸说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10-9-28 16:59
怎么没人评论?太长了么
西城四月 发表于 2010-9-27 15:06

西城你怎么自己不评?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10-9-28 17:05
读的时候想到两个,一个是一句话:“姐姐……别这样。”另一个是想到港产三级聊斋。唉,反正不让“他们”满足这篇也走不到头,太明显想往某个设定好的情节上引了。这个结尾的“难堪”显得很弱,可能作为读者不是古代人不是江湖人体会不了一个那么淡定的高手为什么会那么笨拙且亦步亦趋地受牵引吧。
作者: 段林    时间: 2010-9-28 19:30
本帖最后由 阿姨…别这样 于 2010-9-28 19:33 编辑

这是那种我想写,又一直没有把握写好、甚至看不到出路的小说,不到两万字,却断断续续的折磨了我两个多月,其中固然有暗自窃喜的地方,但更多的一种不得不去承受的忍耐,对精神和自信的折磨。因为好多地方你明明知道把它写下来就注定是在露马脚(甚至失败),但是为了继续下去又不得不写,甚至去写那些近来反感的、几乎被通俗小说和电视剧影响成为定式的对话、桥段。因为现在我只要开始写一个小说就会把它写完。但自己又不够强大到把所有细节都做到就自己而言的无可挑剔。臃肿,又蕴含了太多能量,我几乎把自己目前能调动的所有技术、思考、观察、经验、野心和偏执,都融进(其实是塞进)了这一篇里面,用力之猛,以至于这一两个月都失去阅读和写作的愉悦感。这样的过程堪称痛苦,而且写完后没有通常那种愉快,反而有种挫败感。或许在目前,我选择这样一个题材和故事,想要开疆辟土,就注定了要失败。今天我还在想,我为什么要写这个呢,吃力不讨好,我完全可以花一周(甚至一天)去写一个卡佛那样的指向自己的小说,不这么痛苦还可以把细节都打磨到很高比率的满意度。不过当时我真是这样觉得的:不写完这一篇,就没办法写其他的。

阿穗和X提到的问题,事关我为这篇小说定的一个基调“刚毕业的大学生初涉社会时的不安全感”,整篇的感觉大致是往这方面在靠。开篇有提到“二十一岁那年”“令狐冲虽然心有不舍,也没做强留。”,算是一个非常隐晦的背景。阿穗提到的好像是多余的“酒楼”打斗,我是这么想的,这个21岁刚“出师”的年轻人,看似身怀绝技、淡定从容,其实基本还是个孩子,做事有种近乎“纯真”的冲动,就像一个从招聘会出来的大学生看见一个乞丐,于是心有所感,给了他十块钱,自己很感动,说不定回去还在博客上就此写个感悟什么的,但是这个乞丐可能还在背后骂他。这个打斗,算是先掀开他的一些性格状态,为后来的抵抗和屈服做铺垫。X提到的“一个那么淡定的高手为什么会那么笨拙且亦步亦趋地受牵引”,也差不多是类似情况,我的想法是武功高不高影响不大,精神状态才决定故事走向。主人公看似的淡定,其实是他想要进入社会的“防弹衣”。这个年龄的主人公,对“性”是向往的,但是固有因素在束缚他的生理本能。这个时候的年轻人是人生中“缩”得最厉害的一个时期,对想要的东西不迎反拒。就好像大学生都想要工作,但是好多人不愿意去招聘会,甚至有人介绍了工作,临到面试了还很逃避,一个无关宏旨的借口就可以把面试机会“溜”过去,其实打心底里,招聘会也好、面试也好,是愿意去的,就是下不了去的决心,可能去过一次,以后就天天去也不觉得有什么了。而一旦真的进入了要接受的境界,比如真的上班了,变化是很大的,在觉得上班跟自己想象的不同的同时,发现自己也跟想象的不同了,你的规划啊、美好啊、奇想啊都失落了,甚至要去做你鄙视的端茶倒水,更难堪的是你还接受了端茶倒水,甚至惶恐自己倒得不好。这是年轻人的不安全感和难堪,也是主人公安以洛的难堪,我没把它写好,大概是忍不了折磨急于收场或者离那种状态已经有点久远了。
作者: 段林    时间: 2010-9-28 19:38
太明显想往某个设定好的情节上引了。
……………………
这一句很中肯,谢谢
作者: 西城四月    时间: 2010-9-28 20:01
西城你怎么自己不评?
X 发表于 2010-9-28 16:59

   私底下跟阿姨交流过了
作者: 陈鱼    时间: 2010-9-28 21:35
本帖最后由 陈鱼 于 2010-9-28 21:37 编辑

1.原本觉得颗颗和安以洛在最后的交媾写得太过赤裸和细致了,但最后结尾在“屈辱”上,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我个人觉得,结尾是这个小说中最好的部分了;
2.整个小说的节奏真的很奇怪,有时候会多一大块风物描写,有时候又突然在对话和举动的细节上盘桓,有时候又急急如风往前赶——看了后面阿姨的回复,显然是用力和挤塞的问题吧?
3.类似像这样的句子“衣饰是他从未尝试过的富家纨绔子弟风格,整个人看上去好像过于“簇新”,但是看了一会儿以后,却又觉得有一种新鲜和妥帖,仿佛这样的衣着风格正是为他准备的,而他这样穿也使得这样的风格才能成其为风格。”、“四指像被冻住了似的拳曲片刻,展开后又徐徐曲张了两次,仿佛它们本身就是一个有着慵懒而纯真性格的生命实体。”估计你写着和我们读着都挺郁闷的;
4.抛开阿姨回帖的“寓意”不说——那根本是跟小说无关的玩意儿——光说小说本身 我觉得白娘子一开始勾引安以洛那部分,安以洛的表现太不像一个正常男孩子了,这使得,他后面对白娘子的偷偷动手显得突兀,而比较真实的是他对白娘子和颗颗的比较的那个心理——一个是本能自卫的拒绝,其实是带着自卑的(当然在那个强大力量入睡之后可以谨慎地浅尝一口);一个是颇有信心、兴趣地袒露,到这个地方,我才看到一个安以洛慢慢活起来了(虽然已是尾声了。。。而且也不可能从后面往前面读)
5.一些貌似错漏的:
行徒中偶遇的交谈很难留下即便淡漠的记忆。
直到感觉心中的杂音逐渐平息(时间长短已失去留意的必要
他们经过黑越越的花园—— 一般是黑魆魆吧?

喜欢的句子:暗蓝色的湖面像谜语一样摊开在下面的平坝里。
作者: asui1003    时间: 2010-9-28 21:49
本帖最后由 asui1003 于 2010-9-28 21:51 编辑

阿姨你想描写的那些毕业生的心理状态和感受,在这个故事题材里,可能只能是从属地位。你可以把那些东西放到故事里,去表达故事,但不能奢望故事反过来表达那些东西。这个故事本身的题材、结构、讲述方式都建立或者依循了一套叙事美学(我想不出更准确的词),不应该因作者想着重表达另一些东西,就破坏故事内在的完整和平衡的。不过你也知道,对于叙事我有些很教条迂腐的观念,所以未必说得对。我打算今年内补读些理论方面的东西,不能一辈子总当土八路。

另外你提到的写作过程中的自我怀疑,据我所知,这情况太普遍了,我读过很多作者都反映过这情况,最近还在豆瓣上听人说到,我自己也一样,如果一篇作品写很久,自己肯定首先受不了,越写越觉得它其实太普通了,平平无奇,甚至是不值得动笔的,进而有删除文档的冲动。快感总是出现在开始的时候,一篇作品的灵感在脑海中迸发出来的时候,因为细节想得还很不完整,于是觉得充满了新鲜感和可能性,总会觉得“这会成为一篇好作品”。但就像嚼口香糖一样,真的写下去了,反反复复编排、琢磨、推敲、取舍、调整、删节、修改等等,味道(新鲜感)就荡然无存了,觉得写出来的和当初构想的相去甚远。可能,用最快速度写出来,然后再慢慢修改,这样会比较顺利。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何见解呢。
作者: 陈卫    时间: 2010-9-29 02:07
因为一直比较忙,阿姨…别这样的小说我今天才第一次看,说声对不住。
我基本上认为阿穗、X、陈鱼提到的问题不是最最重要的,相反我很理解并认可阿姨在6楼说的两点:一是关于对一种“想写,又一直没有把握写好、甚至看不到出路的小说”去用力,二是关于用这样一个“远古”的背景来指涉“刚毕业的大学生初涉社会时的不安全感”;不管其是否已经奏效(特别是第二点),但是这些想法都能传达出很清晰的、有步骤的写作野心,即便第二点这种有点值得怀疑的“借古喻今”的套路做法,在清晰的写作野心的步骤里有时也是值得保护的。尤其是通过这种自我陌生的实践,这个小说确实能够如阿姨自己所说的那样调动自己以往界线之外的“技术、思考、观察、经验、野心和偏执”,不断要求自己捕捉陌生细节必要的真实,根据我的经验,这些锻炼对拓宽自己是非常有效的,它的益处可能暂时看不出来,但越往后越有用。
阿穗、X、陈鱼他们提到的问题不是不对,相反是完全正确的,只是,不是这个小说最最重要的问题,它最最重要的问题我认为是:“品”的破坏性提升。具体地说,就是这个借用某种“通俗、武侠模式”的小说,细节做到了突破,但是,在最终、最大和最高的结果上,没有令人震撼的新意,到最终大体上还是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其量写得不错的“古典故事的、武侠的”小说,没有“今天”、“当代”精神所激起的震撼;性方面的自然和直接也只能说明一个当代小说作者宽广强大的胸怀,不能对整个小说的“品”起到隆起和破坏性突破。我觉得这是这个小说最大的问题,也可能是作者最不满意、但可能不自知的地方。
空了准备再把你前面那个《小镇青年》看看,也准备看看阿穗近期的和论坛上其他受关注的小说。
作者: 段林    时间: 2010-9-29 10:20
“最终大体上还是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其量写得不错的“古典故事的、武侠的”小说,没有“今天”、“当代”精神所激起的震撼;”“不能对整个小说的“品”起到隆起和破坏性突破”
……………………
唉,陈卫真是一针见血,这就是我最挫败的地方,煞费心血最终还是没能挣脱窠臼。本来计划写三个“伪类型化”小说(武侠、侦探、科幻),结果第一个就没能攻下来,“破坏和重建”的意愿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
作者: 陈卫    时间: 2010-9-29 16:56
不要挫败嘛,按你的想法继续弄就是了,而且这个小说也谈不上“没攻下来”,后面的计划还是可以放开来去尝试的。你对细节和趣味的敏感都很棒的。如果看得远,近前的挫折都是暂时的、微小的。
作者: 段林    时间: 2010-9-29 17:56
谢谢鼓励!
作者: 管理员    时间: 2010-10-20 22:19
标题: 94网刊特邀评论

【特邀评论】

男男|读《失身》

  这个小说让我想起冯与蓝的《总得要从树上下来》。同样是选择了一种远离当下的背景,同样是靠情感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但一俗一雅,一丑一美。作为读者,我喜欢的自然是后者。
  说实话,这个作品只对于作者才有意义。作者就像是一位雕塑家,他的眼力是值得称道的。他选择了一块不错的材质,满心地想把它雕刻得美 观精致——开头部分,作者花了很大的功夫精雕细刻,但没多久就显露了功力的不济,难以把握的地方越来越多,作者的耐心也便逐渐失去了 ,开头还颇为平稳的刀工显得虚浮起来,以至于最终放弃了对于整体的追求,而将精力投入到对于细部的雕琢。尽管细部不乏精彩,但从整体上看,它是很不协调的,在此仅以对话为例。
  “公子能误到寒舍,不啻前世的缘分,可不要提搅扰,那样太见外了,请随我进屋。”
  “安郎,你坐过来一点。”
  “我们小年轻,都不怎么怕冷。”
  “大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在一个地方停下来,但肯定终究会离开的,因为冥冥之中总有一个要去的地方,去承 担必须承担的事情。”
  “我这里不是任何人的终点?妈的你们来了,停下,又抛开,头也不回的大步走了……很过瘾的啊!好潇洒的啊!”
  这些属于不同时代的语言被作者放置在一起,很无厘头。但作者使用这些语言显然没有半点要搞笑的用意。只能说,作者找不到一种合情合理的语言来表达。推及全文也是,作者没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来阐释他想要表达的那个主题。我想,这个主要是功力问题。写出这样一个作品, 暴露出种种缺点,对作者自己是有意义的。但我想不是所有的缺点都能够弥补,或者有必要去弥补。能将自己的某个优点尽量发挥出来就很了不得了。
http://www.heilan.com/periodical/heilan_94/novel_4.htm#1
作者: 司屠    时间: 2010-10-21 08:33
我感兴趣的首先是气质,就算写得最细腻扎实(阿姨别这样有这样的能力,我想他本质上是老实的,这种老实可以作为保障,使他的写作具备深入沉潜的可能),如果气质普通平庸,对作品再这么谋划构建,也只能是个下品。看了阿姨别这样的三个小说,我觉得贯穿有一种轻浮的东西,要审视的应该是这个吧,当然,根本上,那属于生而为人的领域。
作者: 段林    时间: 2010-10-21 09:50
我感兴趣的首先是气质,就算写得最细腻扎实(阿姨别这样有这样的能力,我想他本质上是老实的,这种老实可以作为保障,使他的写作具备深入沉潜的可能),如果气质普通平庸,对作品再这么谋划构建,也只能是个下品。看 ...
司屠 发表于 2010-10-21 08:33


是格调上的轻浮吗?啊我都没意识到这个。。。看来要警觉一下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