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5日 10:14 |
年前,郭敬明手下的两员“大将”落落和笛安各自推出文学杂志《文艺风象》与《文艺风赏》的创刊号,据出版方称,上市三天销量就达到18万册。其中,笛安所主编的《文艺风赏》中刊发她与阿来的对话和史铁生的作品《我之舞》,在严肃文学的基调上强调人文关怀,并尝试承担话题性以及边缘题材。在阐述《文艺风赏》的办刊理念时,笛安表示:相信在功利、急躁的时代,能够延续“文学”那缕柔软、抒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魂魄。 同为“80后”作家的张悦然主编的文学杂志《鲤》如今也已出版了10期。最新一期中,朱天心、阎连科、青山七惠等中外知名作家的名字赫然在目。与数年前给人们留下的“消费文学”印象相比,如今的“80后”作家在办刊中开始更深入地关注文学的本质。当年人们的种种质疑,也随着刊物的成长慢慢消解。 不久前,《鲤》分别在京、沪两地举办了读书会,席间,青年作家与编辑们对于文学刊物的办刊理念成为讨论焦点。在重归纯文学的同时,“80后”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拥有的阅读体验和阅读习惯,与传统文学期刊的全盛时期全然不同,办刊方式也必然无法完全遵循传统方式。一份文学刊物究竟要具备哪些要素?当办刊理想和市场需求不吻合时,如何自我调整?作家周嘉宁对此深有感受:一本杂志,其实就是将编辑部的趣味与读者分享,“只有你真正懂得了识别和挑选,才能够给读者呈现出真正优秀、有滋养的东西,文学杂志尤其如此。这个‘懂得’的过程,也是漫长和充满挑战的。” 在关注文学内涵的同时,年轻主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社会性的大视野。之前在身兼写作和编辑职责时,作家小饭就明确表示要借作品重回叙事传统,“在故事和情怀里接近社会”。与此类似的是郭敬明在《文艺风赏》还未出刊时就提出的宗旨:“展示传统文学、严肃文学、先锋文学、试验文学中的魅力,”“让读者在对于文学的品析中更好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而张悦然则为《鲤》想得更远:“从整体来看,我们还要增加对社会以及年轻人思想及生活状态的关注。因为只有当文学与更多年轻人的生活是接壤的,才能够将文学带入他们的生活。在文学的影响力式微的今天,我渐渐意识到,《鲤》必须肩负起这样的责任。” 在市场、读者与理想的权衡中,“80后”的作家和主编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平衡。他们中有人依旧被指责“迎合市场”,但“迎合”并不意味着被牵着走,他们正以自己的实践,踏实地一步步重新走近文学。 |
选稿:芦村 来源:文学报 作者:张滢莹 |
安妮宝贝主编《大方》登场 |
2011年2月25日 |
继韩寒、郭敬明之后,畅销书作家安妮宝贝首次担纲主编的杂志书 《大方》即将于近期上市。 安妮宝贝主编的杂志定名为 《大方》,英文名O-pen,以季刊形式与读者见面,将独家首发当今最具影响力作家的重量级作品。此外,杂志组建了豪华编委“梦之队”,横跨两岸三地,包括内地学者止庵、香港作家马家辉、台湾出版人叶美瑶、外国文学专家胡朗等人。安妮宝贝表示,《大方》是一本“暂时离开资讯、应景、热闹、时效话题”的杂志书。新经典文化表示:目前市场上的MOOK多以纯文学、青春小说为主,内容比较单一且鱼龙混杂。《大方》立足于全球视野,精心遴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及其作品;所选文章凸显深度、精彩、文学底蕴、文化品位。 |
选稿:芦村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姜小玲 |
可以不要那么“纯”么,加些应景应时有趣的东西吸引更多读者,只要保持站着的姿态,有些东西可以妥协和兼容。完全可以办成小资白领们附庸风雅的必需品。
媒体企业化,出版商业化,越来越开放是必然。黑蓝我认为不应 ...
陶北 发表于 2011-3-3 11:23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