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蒙面打炮男与吹萧春丽 [打印本页]

作者: 二六山山    时间: 2011-3-13 17:32
标题: 蒙面打炮男与吹萧春丽
虽然遭受地震海啸重挫,但日本人昨天仍不失团结、守礼、守纪律和尊重互助的价值观。东京地铁站和便利店都是长长人龙,每个人静静地等候,没有插队、没有抢劫、没有互相指责。学校礼堂是灾民的安心避难所,抬头可见坚固瓦梁,没有人会怀疑是豆腐渣。远方的中国网民目睹裂开的日本,为3年前的四川感慨之余,亦不禁为灾难中仍然挺直腰板顾全大局的日本人,举起拇指赞好。   

日本经历世纪大地震之后处处人龙。铁路在地震后停驶,大批人无法回家,东京站新干线和JR线的摊位外,打蛇饼排着数百人静静等候买车票,人龙中听不到抱怨怒哮。记者向一名女士查问班次,她很平和、耐心地解释已取消。日本羽田机场内的长龙,同样安静有秩序,数十人排队累了坐在楼梯两侧,中间是一条畅通道路供人上落。   

餐厅派咖喱饭 汽水机一按有饮品   
东京车站沿线多间学校自发开放,供无法回家的上班族暂住,内有足够上千人用的毛毡食物摆放井然有序。旅馆不单没有坐地起价,更换个招牌变身「避难所」供免费住宿。此时此刻商店都将「搵钱发财」抛诸脑后,仙台幸存者之中,厨师留守食店煮免费咖喱饭、电器店东提供免费手机充电,汽水机一按就弹出饮品、公众电话一按就打通。   日本网民在地震后留言:「一定要协助不会说日文的外国人避难,就算你只会说『Hello、OK』都行」网民又互相提醒:「特别要照顾长者妇女,你的邻居是独居吗?记得去敲门」、「请告诉回不了家的朋友,以下地方可以免费留宿……」   「避震完毕,地上没有垃圾」   

早前的新西兰基督城地镇,灾后曾出现趁机抢掠、商户大幅抬高物资价格的情?。相比下,同样属发达国家,东京并未出现这些情?。当然,东京并非重灾区,也未有因灾陷入治安崩坏的状态。有中国网民目睹日本人逃难,于网上写道:「几百人在广场避震完毕,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商店服务员跑来送上毯子、热水、饼干。男人帮女人拿东西 、驳收音机,3个小时后,人散,地上没有一片垃圾、一点也没有。」   

一名在日本便利店打工的中国人留言:「我妈问我:『有无趁地震加价?』没有啊。我在7-11打工,食物饮料免费提供,没有人哄抢。人们拿了免费食物,都会排队到收银台来说一声谢谢。」也有内地网民想起2008年的5.12四川大地震:「学校啊学校,日本的学校是避难所、是最坚固的,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中国人的学校啊……」   

张宏艳﹕日本人顾全大局   


曾在日本留学的前新闻主播张宏艳,1995年亲身采访神户7.2级大地震,当年已体会日本人面对灾难的人文素养。张宏艳认为,日本民族宗旨是「顾全大局」,「日本人每做一件事,也会考虑对其他人的影响,例如人们不会在地铁讲电话。日本人顾全大局的心理质素久经训练,在天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除了自救,亦不忘救人。」她认为,因为日本人「顾全大局」,世人才看到他们在灾难面前不屈并守望相助的光辉人性。
作者: 二六山山    时间: 2011-3-13 17:48
本帖最后由 二六山山 于 2011-3-13 17:52 编辑

根据这个图表显示,地震核心灾区附近好象没有大的社团
作者: Dulcet    时间: 2011-3-13 17:55
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同样是地震,一边是有秩序地免费,一边是领帐篷还要交押金。。。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1-3-13 22:32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1-3-13 22:39 编辑

有些东西可以学,但不是10年20年就能学到的。


还有些东西是学不来的。是环境造就了日本人。比如他们的哀伤文化,比如他们的危机意识。

一个随时有危机意识的民族,恰恰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机的环境中——你说这是该为之喜还是该为之哀呢?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1-3-13 22:33
“地上没有一点垃圾”和“战场上没有一个投降的”,如果在整个群体的思想意识上去追根溯源,可能是有相同的源。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