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打印本页]

作者: 陈卫    时间: 2011-3-20 18:39
标题:
很久没有听到雨在窗外下得这么响。这噼噼啪啪的声音让我感到自己突然身处寒冷的夏夜,夏季,因滂沱大雨而寒冷,而黑暗,而孤寂,甚至自己所居住的阳台也远离村镇,我没有电,也不想点蜡烛,那么就只有漆黑的农田包围着我,田地里被雨水浸黑的根茎折断翅膀斜撑着自己,继续承受雨粒的捶打。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孤身一人,所有人都离我而去,或者是我自己突然走散;这份逼近死亡的孤独似乎渴盼已久,但眼下它的突然来临却让我手足无措,我不知道自己是该欢庆它的到来以便往死里去享受它,还是该哀悼我的孤单,以及为自己无法面对接下来独自承担生活的一切而恐惧颤栗。我甚至无法动弹,但还是不可控制地清了清嗓子,但是声音的无比正常、正常得没有改变任何一切、乃至于这雨声,而重新让我心如死灰。我知道,预感很久或者向往很久的绝境正不容置疑地在我四周轻轻垂下帷幕。
记忆中或者感觉中的春雨,“润物细无声”,“斜风细雨不须归”,总是躲在黑暗中滑滑地把自己倒进松软的土里,与暖光灯下忙碌的你互不相干。然而此刻的雨,凌晨三点,砸在窗外我看不见的水泥地上,像夏雨一样噼噼啪啪肆无忌惮,而正因为不是夏天而只是本该谨小慎微的春天,这种肆无忌惮才充满着绝望之后的破罐破摔,吸引你的听觉之后,让你意识到你的孑然一身,身外的整个世界都只是空旷的黑暗。
曾经很多场雨在下着的时候,都告诫自己需要记住它,要求自己明白它的特殊性、惟一性、不再重复性。但都由于困难重重而放弃了。当“虚无”、“无意义”从聚会交谈分离至个人内心的感受,是危险的。追究本身携带的恐惧也在阻止着追究的动力。当习惯持续着的时候,你从来不需要考虑勇气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但是当习惯被强行中断,对习惯的依赖才让你发现作为一个血肉之躯你是多么虚弱,死去一次重新来过的困难也不过如此。你甚至不能想象自己未来的微笑意味着什么。
作者: 西城四月    时间: 2011-3-20 19:42
有段时间失眠,我下了一段暴雨的音效挂在耳边用来催眠
作者: 陶北    时间: 2011-3-20 22:05
昨夜临沂小雨,清晨,我从五楼窗口望下去,地面是湿的,有小片的积水,雨停了。我犹豫要不要去慢跑,最后还是决定起床。比平时晚了十几分钟,到达体育场时,塑胶跑道也是湿的,人比平时少多了。
作者: 司屠    时间: 2011-3-21 08:36
本帖最后由 司屠 于 2011-3-21 09:13 编辑

正点...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1-3-21 13:11
小石子激起心底深埋的涟漪
作者: 陈卫    时间: 2011-3-22 03:27
有的时候会想起自己其实擅长用另一种方式表达的。这种感觉会让自己感到自己好像才开始写作。而且事实好像也是如此。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1-3-22 13:34
曾经很多场雨在下着的时候,都告诫自己需要记住它,要求自己明白它的特殊性、惟一性、不再重复性。

依我看,这句最诗意。萦绕在心。有趣的是,回过头再来读,发现其实它本身不是我印象里的那种抒情。

读这个,反而有了一丝自我安慰。知道需要对抗这些的,每个人。不只我。
作者: 司屠    时间: 2011-6-11 09:57
我记得我也写到过开头的这种感觉,而这种感觉是在小时候有的,我还想得起来,还能身临其境。
作者: 纪芳    时间: 2011-6-14 10:59
小时候临近黄昏就会很焦虑,因为太阳落下了,生命就向终结更近了。于是就会问自己,我生来有什么意义?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11-6-17 20:24
本帖最后由 井井回 于 2011-6-17 20:25 编辑

9# 纪芳

追问“意义”是人对宇宙的反问,在追问意义的人,似乎成了自然和宇宙的对立者和革命者。可又没什么东西会像人一样思考意义,这又好像人是自然和宇宙中一种失控的产物。
绝望。
作者: 司屠    时间: 2011-8-3 19:44
这个真好.我会再看看.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