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暴裙之夜 [打印本页]

作者: 让    时间: 2011-3-27 21:47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5 点金钱 才能浏览
作者: 陈鱼    时间: 2011-3-28 10:04
我觉得让的这个小说 作者蛮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他也做到了
表面的时兴、律动、不羁、亲热、迷幻掩藏不住背后的伤感 甚至绝望
四个女子 四样性格 在性和情的方式上各有路数 着墨都是点染的方式 却很精准
全篇都碎碎的 但都到点子上 这样的方式让小说看起来不至于浓烈——但却更持久和开阔
更耐看
这个小说本身我觉得没什么大问题 有问题也是等作者觉得不满足再改路子的时候才会出现 目前这个小说自身是自足的

一些个人感觉的小瑕疵:
明亮的光线莽撞地登堂入室
唾沫黏合着灰尘,像是给披上了尘世的面具
一枚Mickey的白色金属发卡(qiǎ)
它,毕竟是光阴的面孔呢。

【个人感觉有点不妥和多余之处】


他再没没看见李亦男从他们后面出现。
女声就为了这几枚药丸,就献身,真是草率。
她们电臀,妞得更欢,更有动感
尤其是金妍大腿外侧的丝袜处【】潘达冲了过来,【缺标点】
她们说意男,你快点来。【后面还有几处名字错误】
作者: 陈鱼    时间: 2011-3-28 10:10
噢 还有说一下

数字和各类外文字母作为符号安排得蛮好

反客乐队跟姑娘们的对话真是让人乏味 或者你是故意的。。。(后面潘达的狰狞高潮了一下) 那个绿毛哥也有点随意 出彩点还是在姑娘们身上 必须的!
作者: 让    时间: 2011-3-28 17:04
因为写得顺畅,所以有时顾不上打字中冒出的形似字,然后,还想着继续写,所以,可能要过些时间校正。看到你说的“浓烈”,说实话,我现在也很想试着去单纯地描写一个点,不同层次,不同程度,把点细细打磨,给它一个成为亮点的可能。
说到反克,他们与她们的对话(更多是潘达在介绍他们,甩些包袱,添点笑料),主要是引出让——这个绿发男孩,引出他么,也只是提供一个发生在身边的“逢魔が時”的佐证。
事实上,这个故事是BL小说&都市传说的结合。

问好陈鱼,我曾经以为你是那个写诗的女人哦。说实话,黑蓝那一批推出的几个诗人,很喜欢叶辉的《在糖果店》,我喜欢的白描手法,那时跟他联系,他在江苏高淳的乡下修别墅吧,当时是设计图纸,现在估计入住两年了。乡间的房子,如果离城市不是很远,那应该是美妙的。德安老哥就在福州的鼓山上弄过房舍,几次说要去看,但都没去成……房价好高啊,离尘不离城,多好……
作者: 西城四月    时间: 2011-3-28 19:54
本帖最后由 西城四月 于 2011-3-28 21:01 编辑

作者其实挺自信的,她乐于同人物一道发出声音,也乐于积极地进入文本,参与对话,她就像立顿红茶一样,把自己融进了小说的叙事语流,她是小说的每一个元素。
不过我还是期待作者有新的突破,感觉让已经差不多把此类风格的经验值点满了,漂亮的故事,劲道的语言,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值得你追求的。
作者: 让    时间: 2011-3-29 11:12
5# 西城四月

所以我来这里了,来黑蓝了~
作者: 江冬    时间: 2011-3-29 11:57
这词语,这节奏,很棒,很喜欢,学习!
情节上似乎有草率地地方,绿发男孩和那个女孩的事件,很虚幻的感觉。隋菲的种种反映,都有顺着作者的设计走的意思,作者的意志体现得过于强大(整篇的情节都有这种特点)。
作者: endlesshappy    时间: 2011-3-29 13:14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11-3-29 17:08
作者其实挺自信的,她乐于同人物一道发出声音,也乐于积极地进入文本,参与对话,她就像立顿红茶一样,把自己融进了小说的叙事语流,她是小说的每一个元素。
不过我还是期待作者有新的突破,感觉让已经差不多把此类 ...
西城四月 发表于 2011-3-28 19:54

非常同意。
让找到了一种自己的表达方式,很适合用来写轻盈琐碎庸常的事物,而这篇也体现了这种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这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相比《……鱼》和《危地马拉……》,这篇叙述者的声音和故事人物的声音协调得比较好。上次在《……鱼》里说把小说弄得“清秀”一点,就是觉得叙述者太婆了。这篇感觉清秀多了。但风格化的写作总让我警惕。它容易导致放任自己的才能,比如这篇显示了某种灵巧,但在多处脱口而出的表述中却显得轻巧和自鸣得意。节奏的轻快跳跃导致了整篇有种顺流而下一根筋到底的缺乏变化。还有某种眼花缭乱的轻俗时尚,类似韩剧的缺乏修养,当然很多这类东西的出现很符合你这个小说的格调和精神,但它一多一杂就让人想到五色使人目盲。我担心这种写法泛滥之后,会让作品显得小打小闹小家子气。
陈鱼说了好的方面,我做下坏人,说说不满意的地方。
作者: 死因里    时间: 2011-3-29 18:42
非常同意。
让找到了一种自己的表达方式,很适合用来写轻盈琐碎庸常的事物,而这篇也体现了这种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这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相比《……鱼》和《危地马拉……》,这篇叙述者的声音和故事人物的声音协 ...
陈树泳 发表于 2011-3-29 17:08


我也是来做坏人的:形式上的创新并无法掩盖其内容的庸常贫乏,除了在阅读时语言上的狂欢、时兴、律动之感之外并没有留下太多余韵值得去咀嚼,最后脑袋剩下的就只有那些奇怪的外文(当然在阅读时很好地辅助达到了它所预设的效果)。若作为小东西那在这方面的探索是绝对值得肯定的,但是在这样的大动作之下未免显得过于自足草率。让一直在提轻盈,但是卡尔维诺所述的轻盈,是一种把重处理为轻的文学品质——是轻得像一只鸟儿一样,而不是轻得像一支羽毛。
作者: 子木    时间: 2011-3-30 21:46
提个小建议:引文要用原文表述,即使缺少外文知识,但材料毕竟是正确的。
作者: 管理员    时间: 2011-4-21 00:12
标题: 【特邀评论】
陈鱼|评让小说《暴裙之夜》

  《暴裙之夜》最大的优点在于气息的完整,近一万五千字的作品,没有明显的破绽和硬伤,板块组合和叙事推进在作者掌控下富于阅读快感,各色人物也基本恰到好处,四个女孩子的四类感情样式具有辨识度。
  在让后面的跟帖里似乎也可以印证,让应该是有诗歌的写作经验的。在他的小说中,诗歌意识贯穿始终,表现为对语言的要求——各色语言符号、每一个词,都有对它的考虑和用处,这里我想说的一点是,诗歌训练对小说作者应该是有帮助的。虽然,一些不成熟的诗歌经验运用者,经常会把(句式、结构上的)随心所欲以及追求某一种强烈怪异的语言风格作为“诗意”,这一点让显然更有经验。
  一个尊重语言的作者,一个会讲故事的作者,这是我对让的印象,他对生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有洞察,他有轻盈亮丽的幽默感,他知道怎么写得时尚但又不止步于时尚,小说表面的时兴、律动、不羁、亲热、迷幻掩藏不住背后的伤感,这个伤感不轻浮,也不刻意沉重,它跟这个小说本身一样恰到好处,非常自洽。
  用自洽来评价这个小说,也就是说作者想要一个效果,然后他做到了,我觉得这样就够了,所有其他的问题——诸如X和死因里两位的跟帖,我觉得这应该是针对作者的,对于他的一个更大的期许和建议,一个小说有一个小说可以解决的问题,个人以为让在解决了《暴裙之夜》后,这两位的跟帖对作者是有益的。

                                          陈鱼 2011-04-19
作者: 酒童    时间: 2011-4-25 08:50
昨天读了
作者: 魏虻    时间: 2011-5-1 15:47
本帖最后由 魏虻 于 2011-5-2 19:51 编辑

好文章啊 呵呵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