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园看花那个细节很棒,我的视线和心理感受也好像也跟着叙述被调动了起来,很好的体验。。作者: 陈鱼 时间: 2011-5-11 11:36
A Second Childhood
-G.K. Chesterton
重来的童真 (切斯特顿)
When all my days are ending
即使所有日子都将结束,
And I have no song to sing,
而我再没有歌可以哼唱,
I think I shall not be too old
我想我也不至于老得
To stare at everything;
无法凝视周围的一切;
As I stared once at a nursery door
像儿时盯着看育幼院的门,
Or a tall tree and a swing.
看一棵大树、一架秋千。
Wherein God's ponderous mercy hangs
主的慈仁沉沉地挂在
On all my sins and me,
我的身上、我的罪愆,
Because He does not take away
因为他没有从树上
The terror from the tree
去除那恐惧、威严,
And stones still shine along the road
路上的石头依然闪亮
That are, and cannot be.
似真,亦幻。
Men grow too old for love, my love,
人老了,不再爱了,我的爱,
Men grow too old for wine,
人老了,不贪杯了,
But I shall not grow too old to see
但再老我也能看见
Unearthly daylight shine,
天上的光亮,
Changing my chamber's dust to snow
将我室内的尘土化作雪,
Till I doubt if it be mine.
疑似不在人间。
Behold, the crowning mercies melt,
看,冠冕上慈恩在融泄,
The first surprises stay;
最初的惊奇凝留;
And in my dross is dropped a gift
在我的渣滓里抛下一件
For which I dare not pray:
我不敢奢求的礼物:
That a man grow used to grief and joy
一个男人习惯了悲喜,
But not to night and day.
却不曾厌倦黑夜、白天。
Men grow too old for love, my love,
人老了,不再爱了,我的爱,
Men grow too old for lies;
人老了,不再编造谎言;
But I shall not grow too old to see
但再老我也能看见
Enormous night arise,
如磐的黑夜升起,
A cloud that is larger than the world
笼罩天地的一片乌云
And a monster made of eyes.
和全身眼球的怪兽。
Nor am I worthy to unloose
我何德何能,既
The latchet of my shoe;
解不开我的鞋带,
Or shake the dust from off my feet
也掸不掉脚上的尘土;
Or the staff that bears me through
不配得到那手杖,扶我走过
On ground that is too good to last,
太过美好的旅途,
Too solid to be true.
太过坚实的道路。
Men grow too old to woo, my love,
人老了,忘了如何求欢,我的爱,
Men grow too old to wed:
人老了,忘了如何恩爱:
But I shall not grow too old to see
但再老我也能看见
Hung crazily overhead
不可思议的木筏
Incredible rafters when I wake
悬浮在头顶,那时我醒来,
And find I am not dead.
发现生命还在延续。
A thrill of thunder in my hair:
发丝间一阵雷动:
Though blackening clouds be plain,
虽然乌云近在眼前,
Still I am stung and startled
却还是被第一滴雨
By the first drop of the rain:
刺痛,被它惊醒:
Romance and pride and passion pass
爱恋、荣耀、激情已经过去,
And these are what remain.
留下的只有这些。
Strange crawling carpets of the grass,
青草是绵延的奇异地毯,
Wide windows of the sky:
蓝天是敞亮的窗口:
So in this perilous grace of God
就这样,我背负所有的罪
With all my sins go I:
惶恐地步入主的恩典:
And things grow new though I grow old,
我会日渐衰老,直到死去,
Though I grow old and die.
世界却不断地翻新、变幻。
死因里,你太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我也和你一样,也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看法。但我有一个特点,就是每当我屈从外界的压力作出改变之后,很快又会因为它与我自身的格格不入而去强迫自己把它改回来。从这一点来说,即便我再不自信,最终也还会是去听从自己的本心的。同时我也不得不说,你的怀疑是有道理的,但你的论证过程则有很大一部分只是为了迎合这种怀疑,因此是没有道理的。对于怀疑,我觉得,怀疑一旦产生,基本上就有其合理的基础,但对于怀疑的论证过程中,则有极大的可能出现夸大其辞和子虚乌有的情况。真正的评论高手,当他发现这种怀疑时,他会先把它提出来,但并不对它过分的看重,然后再站在一个更高的层级上统观全局。唯有如此,才能做到保持怀疑的同时又不为了怀疑而曲解事物。
小说怎么不能成为一种智力游戏了呢?这个我倒不太懂,好像小说的起源之一就是智力游戏吧。如果这是真理的话,那么我想有一大部分的文学史将要被改写了。
我也知道你回我的帖是出于好心,不过我这人就这样,不管你好心不好心,只要觉得你说的不能让我信服,就会逮住你不放。作者: 匿名 时间: 2011-5-15 00:25
文学该是怎样的争论是很难有定论吧。不过我看一个小说的好坏,最主要看它能否成为审美,小说背后的智力、逻辑、观念什么的,只有在成为可供审美的前提下才显得可贵,那样智力、逻辑、概念都会变成组成作品的不可缺少的根基。一篇小说,如果重点在传达观念,就看起来干巴巴的,不好看,再伟大的作家在作品讲出来的观念,也都只不过是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日常真理,在这方面,哲学家逻辑学家什么专家都可能比作家做得要更好。但作家可能在传达这个观念的时候显得更加生动,那么在这点就有优势了。小说主要还是语言吧,语言的感受性和体验性,传达出让人产生审美愉悦的感受,小说的语言可能不能太过实用性,不能当作观念的外化形式。打酱油完毕。作者: 匿名 时间: 2011-5-15 03:16
楼上你的语言就不咋地啊,看得我晕晕地。
(接下来严肃地说)以我个人的审美取向来看或者说以我个人对中文的驾驭能力来考察或者说以我对好的语言的认识,马耳在这篇小说内所组织的语言(或者说他的遣词造句)的确还是有可提升的可能性,或者说为了完成服务结构这一语言的功能而完善语言本身,使每一句话在各自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更直接,甚至可以完全表达出作者的意图。
然后我开始对死因里与其它同学的评论中所使用的语言系统表示敬畏,或者说对所有缺少基础知识的作者都具有的弱点保持警惕,那就是按照自己的需求而创造出一种理论(或者说你们是从哪里继承的),然后拼命地证明它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但是这种疑惑也许也是没有根据的,我只是看不大懂(如我也觉得8439或李头的小说中无数的名词的串联所组成的称为小说的整体是陌生的,也是在心中无法认同的一样)。当然大家只是拿着不同的工具对本篇小说进行解读,不过结果却更复杂了(也许是由于顽固的态度而导致的生拉硬扯)。
回到小说本身,它也许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或者说个体在系统中得到了自觉而觉醒后环顾四周,原来万事万物合情合理的世界忽然间在自觉眼中变得如此混乱且丑恶(比如在街上走着走着就被拷上了,虽然我也不乐于谈论以下的话题,弱者总是被维系秩序的系统控制着,并无法翻身——万恶的旧社会永远存在),在得知这种真相之后,在周围的人依然为了满足私欲而互相欺骗、算计的时候,作者决心做回自己,以他在自我的世界的位置观察它,并表达自我,以获得一种自由,一种超越了系统的存在与生物对物质的基本依赖的自由,即思想。当我们破除已有的自我限制,使这个词可以容纳更广阔的含义,在这种定义下,水浒传和城堡也是可以互译的,也就是说找到了传达思想的源符号,跨语系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找到共通点,那么持不同观点的人对同一篇小说的认识也可以千差万别(比如中国人与西方人对“自由的”的解读)。因此以上暴露的问题是评论者与作者无法在同一个平台上互相理解,并以此为基础而相互对话,最后只能演变成不是你屈服于我的理论,就是我屈服于你的理论,或者更有可能的是,本来可以直白的地互相吐露心声的机会造成了彼此的疏远与隔离,既然不存在“共同的语言”这种东西,那么也就是各自为各自的系统的合理性而战了,战争可是一点也不美的。作者: 子木 时间: 2011-5-15 03:37
关于对话的基础我要补充一点: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合作原则)
Make your conversational contribution such as is required, at the stage at which it occurs, by the accepted purpose or direction of the talk exchange in which you are engaged
1)Maxim of Quality 数量准则
Do not say what you believe to be false.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Do not say something if you lack adequate evidence;不要说缺乏证据的话
(2)Maxim of Quantity 质量准则-设法使你的话语真实
Make your contribution as informative as required( for the current purpose of the exchange).使你的话语如(交谈的当前目的)所要求的那样信息充分
Do not make your contribution more informative than required.不要使你的话语比所要求的信息更充分
(3)Maxim of Relation 关系准则 Be relative 要有关联
(4)Maxim of Manner:Be perspicious.方式准则-要清晰
-Avoid obscurity of expression.避免含混不清
-Avoid ambiguity 避免歧义
-Be brief.要简练
-Be orderly.要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