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还有多少新人在写作? [打印本页]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11-8-21 15:44
标题: 还有多少新人在写作?
长期以来发现一个很严重的现象,不论在哪里,看到人们推荐的作品,不管是诗歌、小说还是评论,来来去去总是那么几个人。这两年来,几乎没有多少新的名字被大家推崇,不禁困惑现在写作而且写得好的新人,是不是已经不愿将作品在网上发布出来,还是根本就没有多少年轻人关注写作了?在论坛上,能看到一小批写作者如一层、魏虻、卡萨尼诺、zhouyan、阿步、安德、haorenmen等等(还有更多会员,只列举比较活跃的几位),我想应该都是很年轻的写作者,但数量还是显得很少,在豆瓣等其他网络平台,更几乎没有看过邻友推荐的作品是新人的,这是个很让人困惑和头疼的问题。还有多少新人在写作?

作者: lexiaozhu    时间: 2011-8-21 17:16
人家都不见得在你经常去的地方玩 :)
作者: lexiaozhu    时间: 2011-8-21 17:18
现在的新人有个恶习,不好好写,就喜欢到处乱窜,一个地方受到批评,准确地说是没有受到夸赞,就匆忙跑到另一个地方去获得承认,总觉得自己有才华,是块宝玉,而不能专心地学习和写作。还有些人,一出道就是油子,喜欢混脸熟的,现在论坛这么多,此处不留爷,自有爷去处。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11-8-21 17:23
是不是也跟老人喜欢批评新人有关?不过确实也难得见到是新人而且一被知道就很厉害的。小朱玩过的地方,厉害的新人冒出来的频率多吗?
作者: lexiaozhu    时间: 2011-8-21 17:36
我是尽量不批评别人。我觉得主要是现在的新人太脆弱,而且新人也不是所谓的“新人”,所以一受到批评就容易反应太过。我去的地方多,玩过的地方黑蓝算是第二个,第一个地方已经倒闭了,是和reims,olvido他们一起玩的。写诗的里面,天分特好,一出来就给人感觉不同的人,zhouyan算是不错的。厉害不厉害,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事实上很多地方一去了就称兄道弟,要拉帮结派,仿佛到了江湖,这样的挺虚假。在杂志上发表之类的行为,到处投稿,这直接会让刚开始写作的人十分膨胀,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以前的社会了。网络这么发达,投稿很容易啊,一个email可以发他个好几遍。一旦发表,好了,这个人就觉得虚荣心受到了刺激,就继续尝这里面的甜头。认认真真,专心搞写作的人太少了,有天赋的也被风气带坏了。
作者: lexiaozhu    时间: 2011-8-21 17:39
挺多人,好了,写了一年就红遍了各大网络,而且大家都捧他,当然也是希望他来捧自己。而且毫不知羞地说自己从10年开始网络写作,11年已经是大诗人了,仿佛每个人都是百年不遇的天才。社会太浮躁,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更别说让大家静心来搞一个不能给你带来任何“成果”,并且要耗费大量精力的玩意。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11-8-21 17:40
写作是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如果有质量的新人能受到重视,更有利于写作的持续发展。时常很担心的是写着写着就不写的新人,是块宝玉还是块煤炭,在写作之初可能都还言之过早。有时觉得抱怨商业和读者抱怨到最后也挺消极的,有时候我会想想自身,是不是自己写得少?是不是同类写作的人也一年年地减少所以也更难以体现“这类写作比商业和体制的写作更有价值”呢?如果本身有很多人在写,是不是对这类文学的发展更有利呢?还是瞄准了几个写得很好也还继续写的人,才能说明这类文学的质量呢?
作者: lexiaozhu    时间: 2011-8-21 17:45
厚积薄发的人太少了,太多人喜欢“写作”,就想表达自己而已,什么也不管,仿佛我就是为了“写作”。谈论起诗人来头头是道,实际上仅有一个被处理过的印象而已,大家的言语经常是:“嗯,里尔克不错”“歌德挺牛”“歌德是德国一哥,当然牛逼了”“我觉得阿赫玛托娃好”,总之虚的东西多,不能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走。当然任何时候首先做好自己是最要紧的,我也是今天正好有空,发发牢骚,呵呵。还有比如,我去哪里的时候和某某某喝过酒,他人不错,之类的,社会发达有发达的好处,但是发达带来了交往的无障碍,俩人见过面,想想总归不好那么驳面子了。
作者: lexiaozhu    时间: 2011-8-21 17:56
我同意你说的写作是个渐进的过程,我看来,写作就像是生活,要一步一步来,急不得。现在不是写的太少了,而是写的太多了,全民都在写作,也不管好不好,也不管有人看不看,更别说看别人的了,写作的人连经典的读物都不看,整天到处发帖,到处回帖,简直是蛋疼。至于写作能不能持续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和个人特质有关,有的人吧需要鼓励,有的人自我激励能力本身比较强,自觉性比较好,自然能写好。不批评,不严厉地批评,主要是怕伤害到初写作者的“心灵”,要多看到作者的优点,并且让作者在后续的写作能保持住,并发扬光大,这样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就有了,因此并不怕他有硬伤,就怕他没特点。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11-8-21 18:16
所涉不广,“浮躁”和“碍于面子”等写作和交流体会还不是很深,但我相信这肯定存在,也是严肃文学在被体制和商业排挤之外写作者也在干自我毁灭的事情。
“为了写作而写作”也是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文学观念的不同”“文学观念过多”等等,也很大削弱了一个作品的地位。体会很深的一点是,许多尚不是被很多人推崇的作者,写得很好,但会感觉自己“文学观念”太少以导致产生对作品理解不够透彻的担忧,这实际上会容易让写作“观念化”并且“为写作而写作”,而且起初大大挫伤了写作的信心。
但当作者的“文学观念”很丰富并觉得有自己“文学观”的时候,是不是会导致交流起来也很困难?“丰富各异的文学观”固然好,但我觉得远没有一个作品给人的各种微妙感受重要。而“观念”常常是抹杀掉对身心体验的重视,使写作的结果变成完成一个“作品”,而非敏感多思等类似体验的成果。
扯远了,在交流和偶尔在网上看到的被推崇的作品,这个感受挺深的。我觉得这也很不利于刚开始写作的人对文学的认识。
作者: lexiaozhu    时间: 2011-8-21 18:33
本帖最后由 lexiaozhu 于 2011-8-21 18:34 编辑

其实他们不是在自我毁灭,不要觉得有些写作者不写了是一件很惋惜的事情,因为写作这玩意儿需要很多的自律还有自我控制,而且人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人,你不能把他的写作才华和他的生活隔离开来,俩者是不可分的,他就是他,只有是他,他才有这个才华,他为了别的东西不写作了,那说明他不具备更高的才华来完成更好的作品,不必要归咎于别的,完全在于自身,因为写作需要依赖的东西很少,现在的人还总不至于饿死吧。
挺多人写诗基本就是流水线产品,看他一首和看他十首是一个样子,一个感觉,一个调调,一类词语,这些东西在某一个水平之上就可以成批地在杂志上发表,混诗坛。然后终于有点“名气”了,就干啥都方便了。文学观念的问题我是经历过这个阶段的,一开始自己没有标准,也不知道写出来啥样的是好,啥样的是坏,自己觉得不错的别人觉得不好,自己觉得不好的别人觉得好,这是观念慢慢形成的过程。写作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是不可割裂的,自己成长了,持续的写作在整个过程也受到影响了,不论是好是坏。写作观念丰富不会造成交流困难啊,有交集的地方大家会意一笑,不同的地方也可讨论,求同存异嘛,不是啥大问题,而且你不认同对方的观念,你可以同时允许抱有这样观念的人存在,并承认他能写出好的作品。对,这些东西肯定不能和作品本身带给人的感受相比,所以,作品本身最重要,研究作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进入作品。
初学写作的人我觉得最好呆在一个地方,和固定的人交流,这样只能看到少数“同时”人的作品,良莠不齐,也不至于受坏的影响过多,同时,初学写作的人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在阅读经典作品的事情上,这样,至少不会让自己的品味变得很差,但是有些人非要认为汪国真是经典,那也是实在没办法的事情了。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11-8-21 18:53
嗯,你说得很有道理。写作和成长是同一过程。“文学观念”这个词我现在是很反感的,觉得它的影响已经有点“过犹不及”,强化人的理解力,削弱人的感受力。
作者: 陶北    时间: 2011-8-21 19:20
小朱童鞋斋心仁厚啊!
新人需要鼓励,批评也要温和。斑竹不说了,许多黑蓝标志性的旧(与新对)作者批评新人时,言语过于任性随意也会伤害到新人。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我的观点,不代表黑蓝,但谁代表黑蓝?你说不代表黑蓝是对的,但当你已经是黑蓝的组成(在新人看来)时,还是要讲究些批评技巧的。
作者: lexiaozhu    时间: 2011-8-21 20:08
越来越多的人阅读,理解诗歌是我希望看到的。
陶叔说得对,技巧很重要。人和人不一样,有的人你抽他,他会反抗,有的人你抽他,他就默默的不玩这个了。尤其是对初写作者要慎重,也许你不经意就扼杀了一个未来的优秀写作者。
作者: 魏虻    时间: 2011-8-21 20:50
很早就想和人讨论论坛写作问题,因为我一直觉得论坛写作比纸媒发表更让人觉得可心,因为没有功利的牵系,更纯粹干净一些似得,反正不管别人觉得好不好,有两三个实实在在的人回复,就觉得交流成功了。很痛快。
继续写作还是不继续,别人我不知道,可至少我认识的好多好朋友都在写,钻营似得往写作上挤时间。因为只要是真心喜欢的都普遍觉得割舍不了,所以这个和得不得到肯定是没有关系的。至于在哪里当然是自由的。有时候毕竟有的文章的指向,和想要打动的人群不同,会选择不同的论坛,而且不同的论坛对作品的看法明显也是标准不同的,写不同的作品(或者说更多是探索式的实验性的习作。),发在不同论坛上,获得乐趣,本来就是作者的自由。这是严肃写作的题外话,不过黑蓝的专业性和严肃,使得我们这些刚来的人不敢贸然发文。就好像给教授上交的卷子。
作者: 路滨逊    时间: 2011-8-21 20:54
本帖最后由 路滨逊 于 2011-8-21 20:55 编辑

我想小朱想要表达的看法和所针对的现象,不仅仅是上面这段文字能全面表现的。
不过我觉得,这两年08年以后,很多人做什么都没有什么气力,好像看不到希望。世风日下,活着都艰难,写作也一样了。
这种时候,批评只会令人更压抑难挨。或许只是默默忠诚地陪伴,走过这段艰辛的日子就好了。即便眼前没写下什么好文字,但我始终不会放弃写作的。
作者: lexiaozhu    时间: 2011-8-21 21:05
魏,你说的对,是自由的的,因为谁也没法限制谁,我的这些建议基本都是给写作不久的人的,成熟的写作者能自律,能自控,这些话根本没有效果。但是,你要想假设你把作品贴到十个论坛上,你是不是要花十倍的时间去看这些东西是不是有人回复,是不是有人想和你交流,作为一个刚开始写作的人,应该把时间好好用在写作上,而我估计十个论坛里有九个论坛里的回复都是没什么作用的【限于诗歌】。发在不同论坛的“乐趣”,如果有人仅仅是享受这个乐趣,那我觉得那就这么做好了。


我举俩个例子:
朋友A,来西安和我喝酒,喝完之后信誓旦旦地说“我会成为中国最好的诗人”,现在已经停了几年了,我估计,当然也许是闭门写作,没有发出来。
朋友B,他对一个人说,写诗是他一生的事业,现在也基本不写了。

这俩人当时大约在25岁,肯定不会超过25岁。

继续写还是不继续,这都是个人的事情,完全私人的东西。肯定与否,对一个新人来说,有时候很重要,可能对你不是很重要,说明你在写作上很自觉,并且有自信。

作者: lexiaozhu    时间: 2011-8-21 21:07
路路,可能你是出于人生的转型期吧,毕业后工作是一次痛苦的蜕变,尤其是对我来说。虽然说有很多人适应的很好。能继续写作很好,那就继续写下去,看好你噢
作者: 路滨逊    时间: 2011-8-21 21:17
我也感觉魏是自信的作者,这种自信很难得的,很羡慕。
最近有朋友说,我是有自信的人,但凡事又少了可为的自信。他说的不错。今天看香港实力派男歌手的视频合辑,听钟镇涛说他的人生转折点太多,我就笑了。这几年总感觉颠沛流离,看不到稳定下来的希望。想想未来,一种“怕”的阴影挥之不去。
也许总是这样对现实不满也是好的,多了很多改变现实的动力和契机。

作者: 魏虻    时间: 2011-8-21 21:35
lexiaozhu 发表于 2011-8-21 21:05
魏,你说的对,是自由的的,因为谁也没法限制谁,我的这些建议基本都是给写作不久的人的,成熟的写作者能自 ...

恩,是这样的,我也一直觉得奇怪,怎么可能有人半途中断写作,这种热情究竟是什么性质,到底为什么有人中途撤退了,我想,我觉得是因为他们觉得写作时事业,而写作根本不是事业,写作就是写作,它就好像一个今晚做了爱,过一段时间找不到高潮就不行,我觉得这个比喻是很恰当的,不过也是因人而异,也许过一段时间等一切都沉淀的颜色更深一些,就是另一个比喻,另一回事,而写作还是会控制人,,,
至于发表在不同论坛上的乐趣,我自己感觉是一种寻找温馨的情感回应的需要,因为毕竟很可能人们在别个论坛是有在网络上很亲切的很想把信任交给他们的朋友的,,呵呵,,,这是一种感情需要,对于现实中缺少交流或者不善于谈话的人,这很浪漫。。。。。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11-8-21 21:40
魏虻最后一句话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也不需畏惧,黑蓝的评论向来是这种“风格”,作为小说版版主之一,其实非常希望看到新来朋友的作品,虽然可能不会每篇都回复,但肯定都会读。因为“职业习惯”养成开口就要挑毛病的毛病,一方面也是抱着对作者的作品负责的态度,但不管怎么说,lexiaozhu说的以鼓励为主确实很有必要,特别是大家现在写得少(因为也不可能写得快),以“指正”为主的交流不太容易让作者建立自信。太过严肃的交流也时常难免产生一些不快,久而久之怕交流起来双方都觉得对方有所偏见。
作者: 陶北    时间: 2011-8-21 21:42
多发几个论坛有益处,也许可以找到更多同好知音。
只要作者是清醒的,他会厌倦那种廉价的谬赞,而喜欢认真直截的交流。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11-8-21 21:48
陶北 发表于 2011-8-21 21:42
多发几个论坛有益处,也许可以找到更多同好知音。
只要作者是清醒的,他会厌倦那种廉价的谬赞,而喜欢认真 ...

+1!
作品多发几个地方,找到更多同好知音是件快事。
作者: 魏虻    时间: 2011-8-21 21:48
陶北 发表于 2011-8-21 21:42
多发几个论坛有益处,也许可以找到更多同好知音。
只要作者是清醒的,他会厌倦那种廉价的谬赞,而喜欢认真 ...

恩,太廉价的夸奖使人看了简直难过,心里堵得慌,想骂人。。。有好几次我自己都有折种感觉,这可绝对不夸张,是很难过。。。比没有回音还失望,,好像自己的信任放错了地方,责备自己责备别人,作者对回复确实特别敏感,甚至比写文章时还敏感,因为结果似乎都在回复里面。。比写作要刺激,呵呵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